2023年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计划.docx
《2023年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计划.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无锡华港协和医院 2023年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医疗质量、安全是医院管理的核心。为认真执行、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切实加强医院内涵建设,提高医院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服务水平,确保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制定半年度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一、健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组织 调整、健全医疗质量、安全质量组织,定期研究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问题,有活动记录,重视工作实效。 实行院科二级负责制,院长、科主任为院、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第一责化人,领导班子做到定期专题研究、步骤医疗质量、安全工作,职能部分组织实施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负责指导、监督
2、、考核、分析、评价医疗质量安全工作,定期进行医疗质量、安全指标的检查分析并督促落实,监督检查做到有计划、分析、反馈、整改措施、实际效果记录;临床科室、护理、药学、医技等科室主任有效履职本单元医疗质量、安全监测、预警、分析、考核、评价及反馈工作。 二、加强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教育 通过教育使医务人员牢固树立医疗质量、安全意识,营造医疗质量、安全氛围,提高医务人员医疗质量、安全参与能力。医疗质量、安全培训纳入年度计划,定期检查,确保培训效果。 1、组织学习、执行医院管理常用法律、法规,重点学习、落实医疗事故处理原则、侵权责化法、投诉管理办法、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加强医务人员的的服务意识和工
3、作责任心,做到依法执业、规范执业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2、抓好医疗质量、安心核心制度的落实是做好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根本,重视保障医院健康安全运行的重要性,做到核心制度执行率100%,无差错、事故发生。 3、严格执行医院工作制度、各级各类人员职责;落实院部制度的门(急)诊病员医疗管理规定和急、危、重病员医疗管理规定和围手术期病员医疗管理规定,做好重点病人、重点环节和重点操作的安全风险管理工作。 三、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一)科室质量管理是环节管理的中间环节、关键环节、能及时发现、纠正医疗过程中质量问题的科主任、护士长是科室医疗管理负责人、要狠抓落实。 1、抓好急诊、急
4、救工作、对急诊室应急反应、人员、设备、急救药品等情况随时检查。 按照急诊室建设考核标准,加强急诊室规范化建设的长效管理,健全急救领导小组和抢救小组,认真落实急诊室规章制度化,医务人员做到熟练掌握常见急诊、危重病员抢救常规;熟练掌握急诊抢救器械的性能和操作方法;实行24小时值班制,确保24小时绿色通道畅通;急救器械、物品齐全,定点定位,性能良好,标志明确;急救药品齐全,无过期、失效药品,无混药,无错量,无霉变,有定期清点记录;急救器械完好状态,保证满足患者急诊、急救的医疗服务。 2、抓好值班制度的落实。认真实施24小时值班制,要保障节假日值班人员技术力量,做好交接班及报告等,经常抽查节假日值班人
5、员在岗情况。 3、抓好上级医师查房、会诊、病例讨论、手术审批、转诊转院、分科收治等制度落实。 4、抓好查对制度的落实。 5、做好危重病人、手术期病人和特殊病人的管理。 6、抓好输血管理,确保用血安全。 7、抓好病历书写及管理,做到及时客观准确书写病历;上级医师加强在运病历质量监控、修改并签名;按时归档、妥善保存,归档病历不得修改、返回,原则上不借阅。 8、做到沟通工作:一方面做好医患沟通工作并做好谈话内容记录;另一方面做好院内上下、科室之间、同事之间工作的沟通,确保质量管理的决定及时执行,工作上能相互协作,确保工作正常运转。 9、实施零缺陷管理,防止差错事故发生。 10、持证上岗,严格执行职业
6、准入制度。 11、抓好特色科室、重点科室质量安全管理,提交诊断、治疗质量,在医疗进程中,下一个工作环节有责化监督上一个工作环节。 12、如处方错误,只能由医务人员核对后纠正,严禁由病人跑路。 (二)医疗质量控制目的及时发现质量问题、督促整改、促进医疗质量提高。 医疗质控的方法: 上级医(护)师通过查房、病例讨论,检查病历等方式随时对下级医(护)师进行检查和控制。 科主任、护士长和科医疗质量管理小组通过查房、病例讨论,检查病历,检查工作和平时掌握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对全科的医疗护理质量进行检查。 医疗质量控制部门通过平常掌握、随机抽查、定期抽查相结合对各科进行检查。 检查示质量控制的手段,通过发现
7、问题、分析、评价、促进整改,达到质量的提升。 采取缺陷管理,并予登记。 严格管理、科学化的基础上做到人性化管理,以教育纠正、整改为目的,促进质量提高。 环节管理为主,平时掌握与随即抽查为主,终末质量管理与定期检查以辅。 四、加强卫技人员在职继续医学教育,营造一个人认真地在职继续医学教育的氛围,熟练掌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提高卫技人员整体业务水平,为伤病员提供优质医疗技术服务。每季度院部组织三基培训、测验成绩优秀,不断提供业务水平。每半年一次对卫技人员进行诊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的培训、测验,做到各项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化,进一步
8、提高诊疗质量。 五、根据江苏省医疗机构药品使用质量管理规范、无锡市医疗机构医疗机械质量管理规定,加强药器使用质量管理,确保用药用械安全。 (一)调整、健全药事管理、医疗器械管理委员会,落实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职责,认真贯彻执行药品管理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加强本院药品、医疗器械的监督管理工作。 (二)执行药品与耗材采购、保管、调剂等相关规定。 1、药品实行分类管理,分品种存放;药品与非药品、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开存放,实行色标管理。 2、高浓度电解质剂等高危药品,单独放置,标志特殊,醒目规范。 3、加强药品的养护,药品养护人员应根据药品的周转情况,对储存的药品定期进行养护和检查,建立养
9、护检查记录;发现药品有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置;每天上、下午对药房、药库一次巡视,认真做好温、湿度记录,发现温、湿度异常,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调节。 4、麻醉精神药品管理做到专人负责、专柜加锁、专用账册、专用处方、专用登记,掌握麻醉精神药品使用指征,合理使用麻醉精神药品。 5、组织卫技人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3年版)的学习,掌握抗菌药物治疗性及预防性应用原则、联合应用的指征,掌握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各类细菌性感染的经验性抗菌治疗原则;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做到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抗感染治疗水平。 落实抗菌药物用量动态监测制度,做好定期
10、监测全院使用数量和使用金额排序前10位的抗菌药物,定期监测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定期监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定期监测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 落实抗菌药物专项处方点评制度,做好不合格抗菌药物处方汇总登记和不合格抗菌药物病史医嘱的汇总登记,对抗菌药物处方金额排序前几位的医师监测,有处方、病史医嘱的抗菌药物用药合理性的专项点评并形成点评报告。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做得较差的医师和科室予全院通报、绩效考核干预等措施。 6、执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做好药品质量的监测,评价及报告工作。 (三)加强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对一次性无菌器械的采购,必须具备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和检验合格证,
11、非同一批号的一次性无菌器械,必须索取检验合格证;健全一次性无菌器械验收制度,严格执行并按要求做好记录,采购记录内容包括:购进产品企业名称、产品名称、型号规格、产品数量、生产批号、灭菌批号、产品有效期等;使用过的无菌器械必须按规定毀形、零部件不再具有使用功能,经消毒无害后处理,不得重复使用无菌器械,根据要求做好记录,按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由市医疗废物处置单位集中处理。 (四)对所使用的医疗器械应定期进行检查、校验、维修、保养、建好院、科医疗器械档案。 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行业作风建设,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发扬救死扶伤的优良传统。 1、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工作中坚持发扬了救死扶伤的人道
12、主义精神,在医务人员中开展评优学习活动。 2、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树立忠于职守、敬业爱岗、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卫生行业新风尚,并与执业医师考核、护士执业证书再次注册相结合。 3、严禁医务人员收受、索取病人极其家属“红包”和其他馈赠,严禁医务人员接受医疗器材、医疗器械、药品等生产、销售企业或个人以各种名义给予的回扣、提成和其他不正当利益。 七、工作质量指标 (一)门(急)诊工作质量指标: 1、门诊处方书写合格率98%。 2、门诊病历书写合格率90%。 3、实验室及器械检查申请单按四版要求书写,字迹清楚、术语确切、语句简明扼要、无涂改。 4、首院、首科、首诊负责制执行率100%。 5、会诊、转诊、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医疗 质量 安全管理 工作计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