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图案教学设计(精选多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图案教学设计(精选多篇).docx(1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图案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推荐第1篇:图案设计教学设计 图案设计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试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6页“图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运用图形的变换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2、结合图案设计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设计图案中的作用,体验图形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3、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教学重、难点】 1、 1、能够有条理地表达一个简单图形平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的过程。 2、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教具、学具准备】 1、
2、三角尺、直尺、彩笔、圆规、硬纸板、剪刀、图钉、胶带。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1、欣赏生活中美丽的图案: 2、你看到的这些生活中的美丽图案,你有何感想?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制作美丽的图案。 二、观察、分析图案: 1、课件展示教材中的花瓣图案。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这些图案是如何得到的,是由哪个基本图形通过怎样的变换方式得到的? 2、小组内进行交流. 3、小组代表汇报研究结果。(汇报花瓣图案分别是由哪个基本图形变换过来的?通过怎样的操作得来的?) 4、你还有其他方法吗? 5、学生交流 6、教师小结: 其实很多美丽的图案都是由基本的图形通过变换而来的,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可以找到其规律。
3、三、设计图案。 1、独立完成书37页练一练1题、2题。 2、小组合作设计图案。(组长汇报交流的结果。) (1)作品展示:把学生画的图案全部张贴在教室的四周,全体学生下座位参观作品。 (2)学生评价:选对你印象最深的作品进行评价,比一比看谁评价得好。 五、课堂小结: 1、同学们,这节课你们互相学习、互相合作,又学到了不少的知识,给大家说一说这节课你又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感想? 2、教师激励学生,提出希望。通过欣赏生活中美丽图案,激起学生对美丽图案的探究欲望,唤起学生制作图案的兴趣。 通过再次欣赏花瓣图案,观察分析图案的构成,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
4、体会图案设计的基本过程。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自由讨论,鼓励学生采用不同方法交流。注重培养学生想象和操作相结合,分析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研究空间图形的能力、初步的空间观念,体验活动成功的喜悦。 通过学生的作品展示,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同时,让学生对别人作品多种形式的进行评价,在交流和教师的总结中,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 通过课堂小结,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愉悦,知道自己本节课学习了那些知识,还有什么不足,今后应该注意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 推荐第2篇:图案设计教学反思 反思一:图案设计教学反思 优点: 这节课我巧妙地设置数学活动情境,如通过欣赏生活中美丽图案,激起学生对美
5、丽图案的探究欲望,唤起学生制作图案的兴趣。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自由讨论,鼓励学生采用不同方法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以及想象力和操作能力,如让学生汇报花瓣图案分别是由哪个基本图形变换的来的?通过怎样的操作的来的?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贯穿始终,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创造了一个轻松、高效的学习氛围。 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如学生提出的几种花瓣图案的形成过程,锻炼了他们的发散思维,从各方面展开思考,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打下了基础。 不足之处: 由于本班学生人数较多,课堂提问的面还不够广,教学中应注重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勇敢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善于倾听的良
6、好习惯。如果课前要求学生用硬纸板剪一个花瓣图案的基本图形,课堂上探究花瓣图案形成过程时,借助剪得基本图形在方格纸上摆一摆、转一转,效果会更好。 反思二:图案设计教学反思 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安排了平移以及利用平移进行图案设计的内容;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轴对称安排了轴对称以及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内容,并指出将平移和轴对称结合起来,可以设计出更美丽的图案。通过平移与轴对称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图案设计的知识与经验,这些是学生运用平移、轴对称、旋转的组合进行图案设计的基础。本节课的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践、猜测、交流等数学活动。学生在应用图形变
7、换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在创造活动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发散思维。 为此,本节课设计了以下六个环节: 1、知识回顾 教师将平移、旋转和轴对称通过模型逐一演示,帮助学生回顾图形变换的基本特征,为进一步从图形变换的角度辨析组合图案奠定知识基础。 2、图案辨析 再现了组合图案的设计过程,使学生认识到图形变换是图案设计的基础,图形变换的本质是基本图形的再组合,使学生能从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能描述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 3、图案搜索 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同时
8、,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而又作用于生活。 4、图案设计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本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创造性地应用数学知识,学会与他人合作,集思广益。 5、成果展示 以学生为主,展示创作成果,欣赏并分析出其中用到的图形变换。促进学生的交流意识,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相互协作,共享成果。 6、反思小结 学生经历图案设计的过程,欣赏变换产生的美,体验数学的美学价值,这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本节课学生虽然有极大兴趣,参与度很高,但是图案设计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同学设计的图案很有创意,图形的组合很巧妙,包含的数学知识丰富,有整体美感,品味较高;但有的同学设计的图案比较单调,缺乏创造性,就是
9、简单的应付式设计,建议老师要注意评价的方式,找出设计中的亮点,多表扬,多鼓励。由于课堂时间和空间限制,学生很难完成较复杂的图案设计,建议开展图案设计比赛等课外活动。如我们开展了设计班徵的活动,表彰设计优秀的同学,将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在图案设计时,让学生如借助计算机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有条件的话,应多进行这方面的尝试。 反思三:图案设计教学反思 1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的发展过程。据此,我设计了欣赏激趣、临摹画图、自由创作三个教学环节。这样安排既符合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通过精选学生非常熟悉的
10、生活中的美丽图案,引导学生欣赏图案的和谐美、对称美、规则美,让他们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感受数学美,激发创造美的欲望。在美好的情境中,学生的注意力自然集中到学习内容上,不知不觉中进入课题。 2根据学生对所学内容了解情况,我采用创设情境,分组探究、合作交流,作品展示、自主评价,适时点拨,激励评价的教学模式。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新知;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清晰地表述自己的发现和见解,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在观察、讨论、操作中学会有条理地思考与表达。在学习六花瓣画法时,我没有采用课件演示画图过程,而是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师生合作的方式,在充分感知画图的方法与要领的基础上,自主画出六花瓣,使学生进一步掌
11、握圆规的使用技能,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接着,引导学生分析三花瓣、太极阴阳图结构,自主画出图形,实现了知识的迁移。通过自主探究,自主评价,使人人都参与了学习过程,体现了创新的教材、创新的教法、创新的课堂环境。 3为了更好地揭示教材丰富的内涵,分解教学难点,我精心设计制作了课件。通过色彩和动画,充分展示了几何图案的美,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图案的结构,掌握画图的步骤。 4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在临摹画图的基础上,我设计了考考你自由创作环节。要求学生根据本节所学知识,用圆规、直尺画一个自己喜欢的、有一定含义的图案。这是本节课设计比较成功之处。令我惊喜的是,学生的创作热情与创作能力是巨大的。从随机抽取的四
12、名同学的作品看,第一幅是禁止吸烟图案,体现关注环保、关注健康的主题;第二幅是万箭穿心,反映了射手高超的技艺;第三幅是历史车轮滚滚向前,表达了社会发展规律;第四幅是请照顾好您的孩子,表达了对下一代的关爱。多了不起的学生,多了不起的构思!试想,要是不放手让学生尝试,这些奇妙设计就会被埋没,学生的创造思维火花也将熄灭。 5精彩无限,课堂时间有限。为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了解更丰富精彩的图案世界,我提供了奥博(中文)网站的网址,供学生在课外浏览。并要求学生为班级创作一幅学习园地图案,体现探究、合作、交流的主题。作业反馈表明,绝大多数学生不仅能按要求完成了图案设计,而且创作了丰富多彩的作品,较好地实现了
13、本节课预定的教学目标。 6通过教学图案设计,我感到,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课堂教学不仅可为,而且大有作为。由于课堂时间所限,在自由创作环节仅展示了四幅作品,没有能满足更多学生的表现欲望。此外,新教材怎么教,尤其是数学活动课怎么上,对每位执教者都是全新的课题,有待我们进一步探讨。 推荐第3篇:图案设计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图案设计教学设计 梧埭外来工子弟小学 苏清山 【教学目标】 1、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运用图形的变换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2、结合图案设计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设计图案中的作用,体验图形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3、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
14、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教学重、难点】 1、能够有条理地表达一个简单图形平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的过程。 2、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教具、学具准备】 三角尺、直尺、彩笔、圆规、硬纸板、剪刀、图钉、胶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欣赏生活中美丽的图案。 2、你看到的这些生活中的美丽图案,你有何感想?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制作美丽的图案。 通过欣赏生活中美丽图案,激起学生对美丽图案的探究欲望,唤起学生制作图案的兴趣。 二、观察、分析图案: 1、课件2展示教材中的花瓣图案。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这些图案是如何得到的,是由哪个基本图形通过怎样的变换方式得到的? 通过
15、再次欣赏花瓣图案,观察分析图案的构成,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体会图案设计的基本过程。 2、小组内进行交流. 3、小组代表汇报研究结果。 4、你还有其他方法吗?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自由讨论,鼓励学生采用不同方法交流。注重培养学生想象和操作相结合,分析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研究空间图形的能力、初步的空间观念,体验活动成功的喜悦。 5、课件出示 笑笑能将线面的图1变成图2,你知道她是怎样做的吗?(同桌交流后回答) 6、教师小结: 其实很多美丽的图案都是由基本的图形通过变换而来的,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可以找到其规律。 三、设计图案。 独立完成书37页练
16、一练1题、2题。 四、课堂小结: 1、同学们,这节课你们互相学习、互相合作,又学到了不少的知识,给大家说一说这节课你又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感想? 2、教师激励学生,提出希望。 通过课堂小结,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愉悦,知道自己本节课学习了那些知识,还有什么不足,今后应该注意的问题。 五、课后作业 小组合作设计图案。 图案设计教学反思 梧埭外来工子弟小学 苏清山 优点: 这节课我巧妙地设置数学活动情境,如通过欣赏生活中美丽图案,激起学生对美丽图案的探究欲望,唤起学生制作图案的兴趣。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自由讨论,鼓励学生采用不同方法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以及想象力和操作能力,如让学生
17、汇报花瓣图案分别是由哪个基本图形变换的来的?通过怎样的操作的来的?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贯穿始终,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创造了一个轻松、高效的学习氛围。 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如学生提出的几种花瓣图案的形成过程,锻炼了他们的发散思维,从各方面展开思考,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打下了基础。 不足之处: 由于本班学生人数较多,课堂提问的面还不够广,教学中应注重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勇敢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善于倾听的良好习惯。如果课前要求学生用硬纸板剪一个花瓣图案的基本图形,课堂上探究花瓣图案形成过程时,借助剪得基本图形在方格纸上摆一摆、转一转,效果会更好。 推荐第4
18、篇:23.3 图案设计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利用图形的平移、轴对称、旋转变换设计组合图案。 了解图案最常见的构图方式:轴对称、平移、旋转,理解简单图案设计的意图。 认识和欣赏平移,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能够灵活运用轴对称、平移、旋转的组合,设计出简单的图案。 1.2过程与方法: 学生应用各种图形变换的特征设计属于自己的图案,在对所学数学知识进行“再认识”的同时进行着独立地数学创造,发展了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应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在创造性活动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经历对生活中的典型图案进行观察、分析、欣
19、赏等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增强审美意识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在经历应用数学知识进行独立地图案设计的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美与创造的同时获得自我创造的成就感,激发创造性地应用数学知识的热情. 经历对生活中的典型图案进行观察、分析、欣赏等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增强审美意识 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 教学重点/难点 2.1 教学重点 利用各种图形变换设计组合图案.2.2 教学难点 将基本图形创造性地应用平移、轴对称、旋转等变换设计出和谐、丰富、美观的组合图案.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1 引入新课 【PPT出示图片】 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很多由一些几何
20、图形组成的优美图案。 【师】这些图案美吗?你能看出它是由那些基本图案组成的呢?它是由这些基本图案怎样得到的呢? 今天咱们就来利用刚刚学过的旋转、中心对称知识学习设计图案。 由此导入新课, 【板书】 第二十三章旋转 23.3 图案设计 2探索新知 1 图案设计 【师】(PPT出示图片) 问题1:观察图并请同学们回答: 这个图案是由那些基本图案怎样变化得到的? 【生】 经过旋转、轴对称、平移变换 【图案辨析】 【师】你能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变换分析下图中各个图案的形成过程吗? 【归纳总结】 知识点一 分析图案的形成过程 分析图案的形成过程应按如下步骤进行: 1.划分出组成原图案的最基本的图形; 2
21、.说明将该基本图形运用 平移 、旋转 、 轴对称 中的哪些图形变换,通过怎样的变换方式得到原图案.知识点二 图案设计设计方法:利用平移 、 旋转 和 轴对称 等图形变换中的一种进行设计,也可以利用这些图形变换的 组合 进行图案设计.设计步骤:(1)确定设计的图案所表达的意图; (2)分析图案所给定的基本图形; (3)确定基本图形,综合运用平移、旋转、轴对称变换等,力求设计出的图案形式清晰、寓意明确.2 巩固练习例题 1、下面花边中的图案以正方形为基础,由圆弧、圆构成.仿照例图,请你为班级的板报设计一条花边,要求: (1)只要画出组成花边的一个图案; (2)以所给的正方形为基础,用圆弧、圆或线段
22、画出; (3)图案应有美感 3的正方形方格,将其中两个方格涂黑,并例2 2023盐城如图23T8是3且使涂黑后的整个图案是轴对称图形,约定绕正方形ABCD的中心旋转能重合的图案都视为同一种图案,例如图中的四幅图就视为同一种图案,则得到的不同图案共有( ) A.4种 B.5种C.6种 D.7种 解析 得到的不同图案有: 共6种,选C 例 3、按下面的步骤,请每一位同学完成一个别致的图案。(1)准备一张正三角形纸片(课前准备)(如图a) (2)把纸片任意撕成两部分(如图b,如图c) (3)将撕好的如图b沿正三角形的一边作轴对称,得到新的图形。 (4)并将(3)得到的图形以正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作为旋转
23、中心旋转,得到如图(d)(如图c)保持不动) (5)把如图(d)平移到如图(c)的右边,得到如图(e) (6)对如图(e)进行适当的修饰,使得到一个别致美丽的如图(f)的图案。 3 赏析组合美 【PPT出示图片和动画】 你能搜集一些利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的组合设计的图案吗? 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很多由一些几何图形组成的优美图案,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吧! 指导学生图案设计中的赏析组合美和运动美 课堂小结 【小结】指导生总结 【板书/PPT】 知识点一 分析图案的形成过程 分析图案的形成过程应按如下步骤进行: 1.划分出组成原图案的最基本的图形; 2.说明将该基本图形运用 平移 、旋转 、 轴对称 中的哪
24、些图形变换,通过怎样的变换方式得到原图案.知识点二 图案设计设计方法:利用平移 、 旋转 和 轴对称 等图形变换中的一种进行设计,也可以利用这些图形变换的 组合 进行图案设计.设计步骤:(1)确定设计的图案所表达的意图; (2)分析图案所给定的基本图形; (3)确定基本图形,综合运用平移、旋转、轴对称变换等,力求设计出的图案形式清晰、寓意明确. 课后习题 1 课堂练习 你能用圆规作出如图所示的图案吗? 步骤: 2 作业布置 完成配套课后练习题 板书 第二十三章旋转 23.3 图案设计 知识点一 分析图案的形成过程 分析图案的形成过程应按如下步骤进行: 1.划分出组成原图案的最基本的图形; 2.
25、说明将该基本图形运用 平移 、旋转 、 轴对称 中的哪些图形变换,通过怎样的变换方式得到原图案.知识点二 图案设计设计方法:利用平移 、 旋转 和 轴对称 等图形变换中的一种进行设计,也可以利用这些图形变换的 组合 进行图案设计.设计步骤:(1)确定设计的图案所表达的意图; (2)分析图案所给定的基本图形; (3)确定基本图形,综合运用平移、旋转、轴对称变换等,力求设计出的图案形式清晰、寓意明确. 推荐第5篇:23.3 图案设计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利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的这些图形变换中的一种或组合进行图案设计,设计出称心如意的图案 通过复习近平移、轴对称、旋转的知识,然
26、后利用这些知识让学生开动脑筋,敝开胸怀大胆联想,设计出一幅幅美丽的图案 2.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设计图案 难点 如何利用平移、轴对称、旋转等图形变换中的一种或它们的组合得出图案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下面的各题 1如图,已知线段CD是线段AB平移后的图形,D是B点的对称点,作出线段AB,并回答AB与CD有什么位置关系 第2题图) ,第3题图) 2如图,已知线段CD,作出线段CD关于对称轴l的对称线段CD,并说明CD与对称线段CD之间有什么关系? 3如图,已知线段CD,作出线段CD关于D点旋转90的旋转后的图形,并说明这两条线段之间有
27、什么关系? 老师点评: 1AB与CD平行且相等; 2过D点作DEl,垂足为E并延长,使EDED,同理作出C点,连接CD,则CD即为所求CD的延长线与CD的延长线相交于一点,这一点在l上并且CDCD. 3以D点为旋转中心,旋转后CDCD,垂足为D,并且CDCD. 二、探索新知 请用以上所讲的平移、轴对称、旋转等图形变换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完成下面的图案设计 例1 (学生活动)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题 按下面的步骤,请每一位同学完成一个别致的图案 (1)准备一张正三角形纸片(课前准备)(如图a); (2)把纸片任意撕成两部分(如图b,如图c); (3)将撕好的如图b沿正三角形的一边作轴对称,得到新的图形;
28、 (4)将(3)得到的图形以正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作为旋转中心旋转,得到如图(d)(如图c保持不动); (5)把如图(d)平移到如图(c)的右边,得到如图(e); (6)对如图(e)进行适当的修饰,使得到一个别致美丽的如图(f)的图案 老师必要时可以给予一定的指导 课堂小结 本节课应掌握: 利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的图形变换中的一种或组合设计图案 推荐第6篇:课题学习图案设计教学设计 课题学习图案设计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课题学习图案设计 教学目标 利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的这些图形变换中的一种或组合进行图案设计,设计出称心如意的图案 通过复习近平移、轴对称、旋转的知识,然后利用这些知识让学生开动脑筋,
29、敝开胸怀大胆联想,设计出一幅幅美丽的图案 重难点、关键 1重点:设计图案 2难点与关键:如何利用平移、轴对称、旋转等图形变换中的一种或它们的组合得出图案 教具、学具准备 小黑板、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下面的各题 1如图,已知线段CD是线段AB平移后的图形,D是B点的对称点,作出线段AB,并回答,AB与CD有什么位置关系 CB 2如图,已知线段CD,作出线段CD关于对称轴L的对称线段CD,并说明CD与对称线段CD之间有什么关系? ClD 3如图,已知线段CD,作出线段CD关于D点旋转90的旋转后的图形,并说明这两条线段之间有什么关系? DCD 老师点评: 1
30、AB与CD平行且相等; 2过D点作DEL,垂足为E并延长,使ED=ED,同理作出C点,连结CD,则CD就是所求的CD的延长线与CD的延长线相交于一点,这一点在L上并且CD=CD 3以D点为旋转中心,旋转后CDCD,垂足为D,并且CD=CD 二、探索新知 请用以上所讲的平移、轴对称、旋转等图形变换中的一种或组合完成下面的图案设计 例1(学生活动)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题 按下面的步骤,请每一位同学完成一个别致的图案 (1)准备一张正三角形纸片(课前准备)(如图a) (2)把纸片任意撕成两部分(如图b,如图c) (3)将撕好的如图b沿正三角形的一边作轴对称,得到新的图形 (4)并将(3)得到的图形以正三
31、角形的一个顶点作为旋转中心旋转,得到如图(d)(如图c)保持不动) (5)把如图(d)平移到如图(c)的右边,得到如图(e) (6)对如图(e)进行适当的修饰,使得到一个别致美丽的如图(f)的图案 老师必要时可以给予一定的指导 三、巩固练习 教材P78 活动1 四、应用拓展 例2(学生活动)请利用线段、三角形、矩形、菱形、圆作为基本图形,绘制一幅反映你身边面貌的图案,并在班级里交流展示 老师点评:老师点到为止,让学生自由联想,老师也可在黑板上设计 一、二图案 五、归纳小结 本节课应掌握: 利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的图形变换中的一种或组合设计图案 六、布置作业 1教材P78 活动2 P80 综合运
32、用 4、 5、 6、7 2选用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 一、选择题 1在图所示的4个图案中既包含图形的旋转,还有图形轴对称是( ) 2将三角形绕直线L旋转一周,可以得到如图所示的立体图形的是( ) 二、填空题 1基本图案在轴对称、平移、旋转变化的过程中,图形的_和_都保持不变 2如上右图,是由_关系得到的图形 三、综合提高题 1(1)图案设计人员在进行图设计时,常常用一个模具板来设计一幅幅美丽漂亮的图案,你能说出用同一模具板设计出的两个图案之间是什么关系吗? (2)现利用同一模具板经过平移、旋转、轴对称设计一个图案,并说明你所表达的意义春雨的色彩说课稿 一、教材内容分析: 春天里万物复苏,百花争艳、
33、绿草如荫、一派迷人的景色。春雨的色彩意境优美,散文诗中绵绵的春雨,屋檐下叽叽喳喳的小鸟,万紫千红的大地,给人以美的陶冶和享受,与此同时启发幼儿通过简洁优美的语言以及相应的情景对话练习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启发幼儿观察、发现自然界的变化,感知春的意韵,并尝试运用多种方法把春雨的色彩表现出来,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二、幼儿情况分析: 中班下学期的幼儿探究、分析、观察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并且孩子们充满了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欲,能主动地去探究周围和环境的变化,并 3 且能根据变化运用自己的表达方式将感知到的变化加以表现。同时这个时期的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审美能力有一定的发展
34、,孩子们在平时的活动中也积累了许多有关绘画方面的经验在活动展示出来。 三、活动目标: 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起着主导作用,我根据中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下活动目标: 1、情感态度目标:引导幼儿感受散文诗的意境美。 2、能力目标: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 3、认知目标:帮助幼儿在理解散文的基础上感受春天的生机,知道春雨对万物生长的作用。 四、活动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引导幼儿份角色朗诵小动物的对话,感受散文诗的优美,进而丰富词汇、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难点是:学习词语“淋、滴、洒、落”、学习春雨的对话、诗句“亲爱的小鸟们,你们说得都对,但都没
35、说全面,我本身是无色的,但我能给春天的大地带来万紫千红”。 五、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课前学会朗诵诗春天,并组织幼儿春游,根据天气情况实地观察春雨,让幼儿感受了解春天的有关知识经验。 2、物质准备:小动物头饰、教学课件、幼儿绘画用纸笔 六、教法: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解放儿童的双手,让他们去做去干”所以在本次活动中,我力求对幼儿充分放手,对大限度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己去探究、去发现、去感受,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教学法: 1、谈话法:在活动得导入环节我运用与幼儿进行有关春天主题的谈话,帮助幼儿积累整理自己积累的有关春天的知识经验。 2、演示法:在活动中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向 幼儿展示春天的勃
36、勃生机,春雨的色彩散文诗的情景,也是通过课件中轻柔的配乐诗朗诵体现出来的。现代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进一步强化了他的作用,使幼儿对春天、春雨更加了解和熟悉。 3、情景演示法:将幼儿置身于春雨的色彩散文情景中,通过角色表演,强化幼儿对春雨的色彩的感受。 此外我还适时采用了交流讨论法、激励法、审美熏陶法和动静交替法加以整合,使幼儿从多方面获得探索过程的愉悦。 七、学法: 1、多种感官参与法:新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本次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发现自然界的变化,感知春天的意韵,并尝试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方法把春雨的色彩表现出来,以此来表达自己的
37、情感体验。 2、体验法:心理学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与体验过的活动,人的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在活动中,让幼儿自己进行角色表演,说出小动物们之间的对话,一定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同伴之间合作表演的快乐,也将成为他们永远的回忆。 八、教学过程 活动流程我采用环环相扣来组织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激发兴趣谈春天-看春雨-欣赏散文诗-情景表演-经验总结-审美延(绘画形式) 1、激发兴趣谈春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开始我利用谈话形式引导幼儿将自己已有的关于春天的经验进行整理,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2、看春雨 观看课件春雨的色彩前半部分,到春雨姐姐欢迎的最热烈老师说:一天,一群小鸟在屋檐下躲雨,他们在争论一个
38、有趣的话题,你们知道他们在争论什么问题吗?(幼儿回答)对他们在争论: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这样的设计自然合理,进而引出散文诗春雨的色彩 3、欣赏散文诗 (1)完整欣赏后请幼儿把不懂得地方提出来,由幼儿提出来,教师引导讨论,帮助幼儿理解散文诗的内容。 (2)寻找句子、加深印象 给幼儿提出要求,请幼儿找一找诗里描写春雨下到草地上、柳树上、桃树上、杏树上、有菜地里、蒲公英上各用那些词语,通过找,让幼儿学会“淋、滴、洒、落”并学会用小动物的话来朗诵、来回答,促进幼儿积极思维,锻炼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强调了重点,理解了难点。 4、情景表演:分角色进行朗诵表演。 5、经验总结: 将本家活动内容的前半部分
39、进行总结,给幼儿一个春天的完整印象。 6、扩展延伸、升华主题 引导幼儿运用手工工具,用绘画的方式将幼儿感受到的春雨的色彩散文诗的意境描绘出来,巩固和加深幼儿对春天及春雨的任认知。 推荐第7篇:23.3 图案设计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利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的这些图形变换中的一种或组合进行图案设计,设计出称心如意的图案 通过复习近平移、轴对称、旋转的知识,然后利用这些知识让学生开动脑筋,敝开胸怀大胆联想,设计出一幅幅美丽的图案 2.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设计图案 2难点与关键:如何利用平移、轴对称、旋转等图形变换中的一种或它们的组合得出图案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
40、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下面的各题 1如图,已知线段CD是线段AB平移后的图形,D是B点的对称点,作出线段AB,并回答,AB与CD有什么位置关系 2如图,已知线段CD,作出线段CD关于对称轴L的对称线段CD,并说明CD与对称线段CD之间有什么关系? 3如图,已知线段CD,作出线段CD关于D点旋转90的旋转后的图形,并说明这两条线段之间有什么关系? 老师点评: 1AB与CD平行且相等; 2过D点作DEL,垂足为E并延长,使ED=ED,同理作出C点,连结CD,则CD就是所求的CD的延长线与CD的延长线相交于一点,这一点在L上并且CD=CD 3以D点为旋转中心,旋转后CDC
41、D,垂足为D,并且CD=CD 二、探索新知 请用以上所讲的平移、轴对称、旋转等图形变换中的一种或组合完成下面的图案设计 例1(学生活动)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题 按下面的步骤,请每一位同学完成一个别致的图案 (1)准备一张正三角形纸片(课前准备)(如图a) (2)把纸片任意撕成两部分(如图b,如图c) (3)将撕好的如图b沿正三角形的一边作轴对称,得到新的图形 (4)并将(3)得到的图形以正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作为旋转中心旋转,得到如图(d)(如图c)保持不动) (5)把如图(d)平移到如图(c)的右边,得到如图(e) (6)对如图(e)进行适当的修饰,使得到一个别致美丽的如图(f)的图案 老师必要时可以给予一定的指导 三、巩固练习 教材P78 活动1 四、应用拓展 例2(学生活动)请利用线段、三角形、矩形、菱形、圆作为基本图形,绘制一幅反映你身边面貌的图案,并在班级里交流展示 老师点评:老师点到为止,让学生自由联想,老师也可在黑板上设计 一、二图案 五、归纳小结 本节课应掌握: 利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的图形变换中的一种或组合设计图案 六、布置作业 1教材 活动2 推荐第8篇:吉祥图案教学设计 第11课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