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医内科学教案模板(精选多篇).docx
《2023年中医内科学教案模板(精选多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医内科学教案模板(精选多篇).docx(40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中医内科学教案模板(精选多篇) 推荐第1篇:口腔内科学教案 口腔内科学教案 课题 第八章口腔黏膜病 第四节口腔黏膜斑纹类疾病 授课班级 11口腔医学3班 主讲教师 王红 学时 2 基本内容 方法手段 时间分配 组织教学: 复习提问: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临床表现? 导入新课:课程特点、课程设置、学习方法、学时分配 一、白色角化病 (一)病因:黏膜长期受明显的机械或化学刺激饿引起白色角化斑快。 (二)病理:上皮过度角化或部分不全角化。 (三)临床表现:根据临床发病部位分三型 (四)诊断:去除病因刺激因素后病变消失 (五)鉴别:白色水肿;颊白线;灼伤 (六)治疗:主要去除局部刺激,角化严重者
2、局部可用维A酸。 二、口腔白斑 口腔白斑是口腔粘膜上以白色为主的损害,不具有其它任何可定义的损害特征,部分可转化为癌。 (一)病因:仍未明。(1)局部因素 1)吸烟:可引起白斑,戒烟后无变化。 2)牙源性刺激:不良修复体、残根、残冠、磨损的尖锐边缘嵴等可引起白斑,去除刺激不能痊愈者。 3)白色念球菌感染:经抗真菌治疗仍无好转。 4)其它理化刺激:如嚼槟榔、酒、醋、辣、烫等等也可能在形成白斑上起促进作用。 (2)全身因素 1)遗传:由于遗传物质上的某些缺陷,这类患者染色体脆性增高,对白斑易感。 2)免疫:全身或局部免疫反应的缺陷,不能有效清除异物的侵入或对突变细胞。如白斑上皮常发生抗原性和凝集素
3、受体的改变,朗罕斯细胞和浆细胞也有变化。 3)局部的微循环障碍,直接影响局部组织的防御能力和修复能力。 4)其它: (二)病理 (三)临床表现 1、发病情况 (1)患病率 (2)年龄和性别:白斑多在中年后发病,40岁以上为好发年龄,多发于男性,男女之比约为2:1.(3)发病部位:白斑颊粘膜最多,依次为唇部、腭部、舌部及口底。 2、临床分型 (1)斑块状:口腔粘膜上出现白色或灰白色的较硬的斑块,质地致密,损害形态与面积不等,高出或不高出粘膜,表面光滑或稍粗糙。触诊其弹性和柔软度有改变 (2)皱纸状:多见口底和舌腹,牙龈、下唇少发生。损害面积不等,舌腹、口底损害有时可累及舌侧牙龈。表面高低起伏如白
4、色皱纸,基底柔软,除粗糙不适感外,初起无明显自觉症状,女性多于男性。应行活检,凡位于口底、舌腹、软腭、牙槽粘膜等区域的损害,往往具有肉眼所见的皱纸状的(峰状突起),镜下所见同。 (3)颗粒状:多见于颊部口角区粘膜,也称颗粒-结节状白斑,损害的色泽为红白间杂,红色区域为萎缩性红斑;红斑表面“点缀”着结节样或颗粒状白色斑点。白色念珠菌感染,后磨牙相对舌侧缘及舌腹部区也常发生,常伴有糜烂或溃疡。 (4)疣状:损害隆起,表面高低不平,伴有乳头状或毛刺状突起,触诊微硬。除位于牙龈或上腭外,基底无明显硬节,损害区粗糙感明显,通常因溃疡形成而发生疼痛。 (5)溃疡状:白斑发生溃疡,称“溃疡型”示病损进一步发
5、展。 (四)诊断:依临床与病理。 (五)鉴别诊断 1、白色角化病 2、迷脂症 3、口腔扁平苔藓 4、梅毒粘膜斑 (六)癌变倾向问题白斑属癌前病变,WHO发表的资料表明,约3%5%白斑发生癌变,相关因素为: 1) 年龄年龄60岁以上者。 2) 性别无局部刺激因素的年轻女性。 3) 吸烟吸烟时间越长、烟量大的可能性越大。 4) 部位白斑位于舌缘、舌腹、口底以及口角部位等危险区。 5) 类型非均质型白斑。 6) 组织病理具有上皮异常增生者,程度越中者越易恶变。 7) 具有白色念珠菌感染者。 8) 有刺激性痛或自发性痛者。 (七)防治与预防 1、去除刺激因素 2、早期预防 3、局部治疗0.1%0.3%
6、维甲酸软膏局部涂布,但不使用与充血、糜烂的病损 4、中草药治疗:绞股蓝制剂 5、局部外用:鱼肝油涂搽,内服鱼肝油或维生素A5万U/d,局部用1%维甲酸衍生物维胺酸涂搽。 6、手术治疗:对增生、硬结、溃疡等改变的,应及时手术切除至活检。对溃疡型、疣状、颗粒状白斑也应手术切除至活检。 7、中医辨证治疗 三、口腔扁平苔藓 扁平苔藓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非感染性皮肤和粘膜的慢性炎性疾病。病损可同时或分别发生在皮肤和粘膜,口腔扁平苔藓的患病率为0.51%,女性多于男性,好发中年人。 (一)病因 不明,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精神因素 (2)免疫因素 (3)遗传因素 (4)其他因素 (二)病理 (三)临床表
7、现 1、口腔粘膜病损 可发生在口腔粘膜任何部位,多左右对称,病损多发颊不,其次为舌、龈、唇、腭、口底。多无自觉症状,常偶然发现。有些患者感粘膜粗糙、木涩感、烧灼感,口干,偶有虫爬痒感。粘膜充血糜烂时,遇辛辣、热、酸、咸味刺激时,局部敏感灼痛。病情可反复波动,可同时出现多样病损,并可相互重叠和相互转变。 病损表现为白色条纹,临床上可由白色的针头大小丘疹组成,由条纹组成各种花纹。类似皮肤损害的威肯线。扁平苔藓表现的白色花纹有网状、树枝状、环状或半环状,粘膜可发生红斑、充血、糜烂、溃疡、萎缩和水疱等。临床表现虽多种多样,但仍以白色条纹为最主要的表现。 (1)根据病损部位分为: 颊扁平苔藓 舌扁平苔藓
8、 唇扁平苔藓 龈扁平苔藓 腭扁平苔藓 (2)根据病损形态分为: 斑纹形 糜烂型 萎缩型 2、皮肤病损及其它损害微高出皮面的扁平多角形丘疹,粟粒至绿豆大,边界清楚,多为紫红色,有的小丘疹可见到白色小斑点或浅的网状白色条纹,称为Wickharm纹。可以石蜡油涂于丘疹表面,放大镜下观察更加清晰。以四肢较躯干多见。瘙痒见抓痕。指(趾)甲发生变形。 (四)诊断 (1)中年女性患者多见,损害常对称。 (2)以白色条纹组成的各种形状损害为主,也可呈斑片状、糜烂或萎缩等。 (3)慢性病程,静止与发作交替进行,有减轻和加重的表现。 (4)有其特征的病理表现。活检可帮助诊断。 (五)鉴别诊断 (1)盘状红斑狼疮
9、(2)白斑: (六)治疗 1、应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心身健康状况。 2、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应以局部应用为安全且疗效好。可制成软膏、凝胶和油膏。可选用1025mg泼尼松龙、510mg曲安西龙、曲安奈德等加入2%普鲁卡因等量作病损区基底部注射,710日一次。 3、昆明山海棠和雷公藤 4、氯喹 5、抗真菌治疗:3%碳酸氢钠液含漱应作为常规治疗,局部可选用制霉菌素药膜、糊剂或含片治疗。 6、中医中药治疗 四、盘状红斑狼疮 盘状红斑狼疮:是一种慢性皮肤黏膜结缔组织疾病。 (一)病因:不明,可能为自身免疫病。 (二)病理 (三)临床表现: 1、唇部: 下唇唇红多发; 初为暗红色丘疹或斑块; 逐渐融合成片状红
10、斑,糜烂,中心凹下呈盘状; 糜烂周围有白色条纹呈放射状; 病变区唇红与皮肤界限消失,皮肤边缘有黑色素沉着,呈墨浸状。 2、口腔内: 颊粘膜多见,典型特点病损周围有白色放射状短条纹。 3、头面部皮肤: 典型表现:蝶形红斑,一般无自觉症状,对日光敏感。 4、全身症状 可有不规则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对出现这些症状的患者应进一步检查,排除系统性红斑狼疮 (四)诊断 黏膜病损好发于下唇,圆形或椭圆形红斑,中央凹陷,边缘暗红稍隆。典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活体检查。 (五)鉴别诊断 1、慢性唇炎:DLE有皮肤损害,而唇炎没有。 2、扁平苔藓:皮肤病损对称性。 (六)治疗及预防 1、尽量避免和减少日光刺激
11、寒冷刺激; 2、下唇有血痂:去痂外用金霉素; 3、唇红或口腔黏膜内病损外用抗生素软膏; 4、氯奎0.25g分2次服用; 5、雷公藤与昆明山海棠; 6、肾上腺皮质激素慎用; 7、中医中药。 口腔白斑、扁平苔藓图片导入 多媒体文字图片结合讲解 多媒体图片文字结合,对比法详细讲解临床表现、鉴别诊断 多媒体文字介绍治疗 多媒体文字、图片结合图片重点讲解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通过多媒体图片与文字结合讲解,详细介绍临床表现 1分钟 5分钟 7分钟 25分钟 6分钟 25分钟 12分钟 课堂小结 口腔白斑、扁平苔藓临床特点。 7分钟 课后作业 哪些白斑患者更具有癌变倾向,应定期复查? 2分钟 预习内容 口
12、腔粘膜变态反应性疾病 课后总结 课程完成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学生出勤情况: 推荐第2篇:中医内科学总结 Ztq-09-中医内科学 感冒 时行感冒:在一个时期广泛流行,症候多相似类似者,称为时行感冒。多呈流行性。 时行感冒可见于任何年龄,虚人易感,不一定有慢性病,多为时疫流行期,接触患病之人而诱发,症候特点多实证,也有虚实相兼,病情较重,有传染性,病程较长。一般感冒以青壮年多见,患者形体壮实,多无慢性病,诱因多为寒温失调,过度疲劳,症候特点为形实,邪实,症实,属实证,无传染性,病情较轻,病程较短。 风寒感冒:主症:轻者鼻塞声重,喷嚏,时流清涕,咽痒,痰清稀色白;重者恶寒重,发 热轻,无汗,头痛肢
13、节酸痛。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方药:葱豉汤加味或荆芥败毒散。 风热感冒:主症:发热,微恶寒,汗出不畅,头痛,鼻塞浊涕,口干而渴,咽喉红肿疼痛, 咳嗽,痰黄粘稠。 治法:辛凉解表,清肺透邪。方药:银翘散加减。 3.暑湿感冒:主症:发于夏季,发热,汗出热不解,面垢,鼻塞流浊涕。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方药:新加香薷饮。 4.体虚感冒:主症: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倦怠无力,气短懒言,反复发作,稍有不慎则发 病。 治法:益气解表。方药:参苏饮加减 咳嗽 张景岳班咳嗽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 咳嗽的治疗,除直接治肺外,还应从整体出发,注意治脾,肝,肾等,总的治疗原则:祛邪扶正,标本兼治。 1.风寒袭肺:
14、主症: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色白。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方药: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2.风热犯肺:主症:咳嗽頻剧,气粗或咳声音哑,喉燥咽痛,咳痰不爽,痰粘稠或稠黄。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方药:桑菊饮加减。 3.痰湿蕴肺:主症:咳嗽痰多,咳声重浊,痰白粘腻或稠黄或稀薄,每于晨间咳痰尤甚,因 痰而嗽,痰出则咳缓。 治法:燥湿化痰,理气止咳。方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4.痰热郁肺:主症: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质粘厚或稠黄,咯吐不爽,或有 热腥味,或吐血痰。 治法:清热化痰,肃肺止咳。方药:清金化痰汤加减。 5.肝火犯肺:主症:气逆作咳阵作,咳时面红目赤,咳引胸痛,可
15、随情绪波动增减。 治法:清肺泻肝,化痰止咳。方药:黄芩泻白散和黛蛤散。 内伤咳嗽多呈慢性反复发作,治疗难取速效。痰湿咳嗽日久反复,肺脾两伤,可发展成为痰饮;内伤咳嗽日久不愈,可累及它脏,由肺及脾及肾,常出现痰凝,血瘀,水停而演变为喘证,哮证,肺胀,虚劳等,则病程趋于缠绵,临床迁延难愈。 哮病 哮病是指由于宿痰伏肺,遇诱因引触,导致痰阻气道,气道挛急,肺失肃降,肺气不能上逆所致的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金匮要略则称为“上气”咳而上气,喉中有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 病因病机: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失调,体虚病后。常表现为肺,脾,肾的气虚及阳虚,或肺,肾的阴虚。 治疗原则:发时攻邪,治标,祛痰,利气
16、,平时应扶正治本。 1.寒哮:主症: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胸膈满闷如塞。 治法:温肺散寒,化痰平喘。方药:射干麻黄汤。 2.浊哮:主症:喘咳胸满,但坐不得卧,痰涎涌盛,喉如曳锯,咳痰粘腻难出。 治法:化浊除痰,降气平喘。方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喘证: 喘证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或肺肾出纳失常而致的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得一种常见病证。 明代张景岳把喘证归纳为虚实两证,作为喘证的辩证纲领。实喘者有邪,邪气实也;虚喘者无邪,元气虚也。喘证的病变部位主要在肺和肾,与肝,脾,心有关。 风寒闭肺:主症:喘息,呼吸急促,胸部胀闷。 治法:宣肺散寒。方药:麻黄汤
17、 肺痈 肺痈是指由于热毒血瘀,壅滞于肺,以致肺叶生疮,形成脓疡的一种病证。临床表现以咳嗽,胸痈,发热,咯吐腥臭浊痰,甚至脓血相兼为主要特征。 治疗原则:以祛邪为总则,清热解毒,化瘀排脓是治疗肺痈的基本原则。 痰饮 痰饮是指三焦气化失常,水液在体内运化输布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分为痰饮,悬饮,溢饮,支饮。 1.饮停于胃:主症:心下坚满或疼痛,胃脘部有振水声。 治法:和中蠲饮。方药:小半夏汤加茯苓汤。 2.支饮:主症:咳喘胸满不得卧,痰清稀,白沫量多。 治法:温肺化饮。方药:小青龙汤。 痰饮导致肺,脾,肾功能失调。 心悸 心悸是指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淤血阻滞,致心失所养,心脉不畅,心神不
18、宁,引起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得一种病证。 1.心虚胆怯:主症:心悸不宁,善惊易怒,稍惊即发,劳则加重。 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方药:安神定志丸加琥珀,磁石,朱砂。 2.心脾两虚:主症:心悸气短,失眠多梦,思虑劳心则甚。 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方药:归脾汤 3.肝肾阴亏:主症:心悸失眠,眩晕耳鸣。 治法:滋补肝肾,养心安神。方药:一贯煎合酸枣仁汤加山萸肉。 心痛 心痛:因心脉挛急或闭塞引起的膻中部位及左胸膺部疼痛为主症的一类病证。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突然疼痛如刺,如灼,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四肢不温者,谓之心痛。 心痛与心,肝,脾,肾关系密切。病性为本虚标
19、实,其本虚为气血阴阳虚;标实为痰浊,血瘀,气滞,寒凝。真心痛是心痛的重症,由于心脉闭塞,猝然大痛,四肢不温,舌青气冷,面白唇紫,大汗淋漓,脉微欲绝,经服芳香温通药物不能缓解,疼痛时间由几小时至几天不等。 1.心血瘀阻:主症:胸部刺痛,固定不移,入夜加重。 治法:活血化瘀,通脉止痛。方药:血府逐瘀汤。 2.痰浊内阻:主症:胸闷痛如窒,痛引肩背。 治法:通阳泄浊,豁痰开结。方药:瓜蒌薤白半夏汤 辨虚实,治疗上以补虚泄实,调整阴阳为主。 1.心脾两虚:主症:多梦异醒,心悸健忘。 治法:补养心脾,以生气血。方药:归脾汤 2.心胆气虚:主症:不寐多梦,易于惊醒。 治法:益气镇惊,安神定志。方药:安神定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中 内科学 教案 模板 精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