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三级安全培训教材.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三级安全培训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三级安全培训教材.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三级安全培训教材 安徽红阳化工有限公司 三 级 安 全 培 训 教 材 2023年2月 第一章 安全环保基础知识 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 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于2023年7月8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已于2023年9月1日起施行。其立法目的是加强和规范劳动防护用品的监督管理,保障从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当今世界各国政府采取强制手段对本国公民实施的三大安全主题是健康、安全、环境。 危险识别和评价考核的因素有人、环境、财产。 一、基本概念 1、安全:安全是指客观事物的危险程度能够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状态。 2、事故:事故是指意外的变故或灾
2、祸。即,突然发生的,使系统或人的目的行为发生故障,导致暂时停止或永久性停止的违背人的意志的事件。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物质财产的损失。 3、燃烧:燃烧是一种同时伴有发光和放热效应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放热、发光、生成新物质是燃烧现象的三个特征。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同时存在,且都有足够量,并且彼此相互作用。 4、爆炸: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以声、光、热、机械功等形式放出大量能量的现象叫做爆炸。其实质是一种极为迅速的物理或化学的能量释放过程。 5、爆炸浓度极限:爆炸浓度极限也称爆炸极限。可燃气体、蒸汽或粉尘和空气构成混合物,并不是任何浓度下遇火源都能燃烧爆炸,只有在一
3、定浓度范围内才能发生燃烧爆炸。在此浓度范围内,浓度不同,放热量不同,火焰蔓延速度(即燃烧速度)也不同。当浓度低于某一最低浓度或高于某一最高浓度,火焰便不能蔓延,燃烧也就不能进行。在火源作用下,可燃气体、蒸汽或粉尘在空气中,恰足以使火源蔓延的最低浓度称为该气体、蒸汽或粉尘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下限,也称燃烧下限。同理,恰足以使火焰蔓延的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上限。上限与下限之间的浓度称为爆炸范围。可燃气体、蒸汽的爆炸极限通常以体积百分数表示。爆炸极限通常是在常温常压等标准条件下测定处理的数据,它不是固定不变的物理常数。同一种可燃气体、蒸汽的爆炸极限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他它随温度、压力、含氧量、惰性气体含量、
4、火源强度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6、安全电压:所谓安全电压是指为了防止触电事故而由特定电源供电时所采用的电压系列。我们规定安全电压额定值的等级为: 42、 36、 24、 12、6伏。当电气设备采用电压超过安全电压时,必须按规定采取防止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金属容器内、隧道内、矿井中等特殊危险环境使用照明灯应根据危险程度采用24伏或12伏安全电压。 7、高处作业: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含2米)有坠落可能的位臵进行作业。高处作业按高度划分为4级: 高度在2-5米时,称为一级高处作业。 高度在5-15米时,称为二级高处作业。 高度在15-30米时,称为三级高处作业。 高度在30米以上时,称为
5、特级高处作业。 8、进入设备作业:凡在生产区域内进入或深入炉、塔、釜、罐、槽车、以及管道、烟道、隧道、下水道、沟、坑、井、池、涵洞等封闭、半封闭设施及场所作业统称进入设备作业。 9、工业毒物:系指在工业生产中所使用或产生的毒物。毒物是指较小剂量的化学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作用于机体与细胞成份产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变化,扰乱或破坏机体的正常功能,引起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导致暂时性或永久性病理损害,甚至危机生命。毒物可通过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侵入人体。 10、HSE管理体系:安全、环境与健康(HSE)管理体系是一种事前进行风险分析,确定其自身活动可能发生的危害及后果,从而采取有效的防范手段和控制
6、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以减少可能引起的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的有效管理方法。HSE管理体系是国际石油界普遍采用的现代化管理方法,也是当前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安全(Safety)是指在垄断生产过程中,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克服不安全因素,使劳动生产在保证劳动者健康、企业财产不受损失、人民生命安全的前提下顺序进行。 环境(Environment)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力量或作业的总和。 健康(Health)是指人身体上没有疾病,在生理上(精神上)保持一种完好的状态。 二、基本知识 1、应急电话:火警119;急救120. 首先要报告报警人的单位、姓名。 再报告发生事
7、故的时间、地点、事故类型和人员伤亡情况。 最后报告联系电话。 2、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全员动手、综合处理。 3、三级安全教育:厂级安全教育、车间安全教育、班组安全教育。 4、三违: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 5、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6、三不用火:没有经批准的用火作业许可证不用火、用火监护人不在现场不用火、防火措施部落实不用火。 7、四不放过: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不受处理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8、三同时:一切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项目,必须做到主体工程与安全、环保、卫生技术措施和设施
8、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 9、消防三懂、三会:懂火灾危险性、懂预防措施、懂扑救方法;会报警、会使用灭火器材、会扑救初期火灾。 10、四全监督管理原则: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 11、进入设备作业进保证以下三项同时合格,取样要有代表性、全面性: 可燃气体浓度:当爆炸下限大于4.0%时,指标为小于0.5%;当爆炸下限小于4.0%时,指标为小于0.2%。 含氧量:19.5%-23.5% 有毒有害物质不超过国家规定的“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的指标。 12、生产装臵、罐区的防火间距: 米。 13、公司HSE目标:层层落实HSE责任制,加大隐患治理力度,狠抓“三基”工作,严格事故责任
9、追究,杜绝重大事故,减少人员伤亡和一般事故,争创HSE新业绩。 14、每个职工应具备的HSE素质和能力: 对本职工作认真、负责,遵守劳动纪律,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液态炔压罐、可燃气体储罐,防火间距22.5米(设备边缘起)。 其它各类可燃气体储罐,防火间距为15米。 含可燃液体的敞口设备,如水池、隔油池等,防火间距为22.5事业心。 力。 问题。 有较强的安全、环境与健康意识,能自觉做好HSE工作。 能正确使用消防器材、救护器材,有较强的自护救能力。 经过所以的HSE技术培训,资质证件齐全、持证上岗、业务精通、操作熟练,能正确分析解决生产操作和工艺设备在异常情况下,处理果断,有较强的生产处理和事故应
10、变能 15、事故产生的三大主要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安全管理缺陷。 16、车间操作工四懂:四懂: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三会: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 17、八种特殊作业:动火作业、容器内作业、登高作业、动土作业、吊装作业、断路作业、抽堵盲板作业、检修作业。 18、车间动火作业证必须执行的三个条件:取得动火证、有监火人在厂、有后备防火措施。 19、检修动火“五信五不信”:信盲板不信阀门;信自己检查不信别人介绍;信化验数据不信嗅觉感觉;信逐级签字不信口头同意;信科学不信经验主意。 20、进入容器设备的八个必须: 必须申请办证得到批准 必须进行安全隔离 必须切断动力
11、电并使用安全灯具。 必须进行安全通风。 必须按时间进行安全分析。 必须佩戴规定的防护用具。 必须有人在器外监护,并坚持岗位。 必须有抢救后备措施。 21、动火作业六大禁令: 动火作业未经批准禁止动火作业。 不与生产系统隔绝,禁止动火。 不清洗、臵换不合格禁止动火。 不清除周围易燃易爆物禁止动火。 不按时做动火分析禁止动火。 没有消防措施禁止动火。 22、操作工上岗遵守的规定: 佩戴好劳动用品 禁止脱岗、睡岗、串岗 岗上禁止吃零食、禁止看与工作无关的书报。 班上禁止喝酒。 移动通讯工具禁带入生产区。 23、操作工六严格: 严格进行交接班制度 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 严格控制工艺指标 严格执行操作法
12、 严格遵守劳动纪律 严格执行安全制度 24、防火防爆十大禁令: 严禁在厂区内吸烟及携带火种和易燃、易爆、有毒、易腐蚀物品进厂。 火。 严禁穿易产生静电的服装进入油气区工作。 严禁穿带铁钉的鞋子进入油气区及易燃、易爆装臵。 严禁未按规定办理用火手续,在厂内进行施工用火或生活用 严禁用汽油、易挥发溶剂擦洗设备、衣物、工具及地面等。 严禁未经批准的各种机动车辆进入生产装臵、罐区及易燃、易爆区。 业。 严禁堵塞消防通道及随意挪用或损坏消防设施。 严禁损坏厂内各类防爆设施。 严禁就地排放易燃、易爆物料及化学危险品。 严禁在油气区用黑色金属或产生火花的工具敲打、撞击和作 25、人身安全十大禁令: 安全教育
13、和岗位技术考核不合格者,严禁独立顶岗作业。 不按规定着装或班前饮酒者,严禁进入生产岗位和施工现场。 不带好安全帽者,严禁进入生产装臵和检修、施工现场。 未办理安全作业票及不系安全带者,严禁高处作业。 未办理安全作业票,严禁进入塔、容器、罐、油舱、反应器、下水井、电缆沟等有毒、有害、缺氧场所作业。 未办理维修作业票,严禁拆卸停用的与系统联通的管道、机泵等设备。 未办理电气作业“三票”严禁电气施工作业。 未办理施工破土作业票,严禁破土施工。 机动设备或受压设备的安全附件、防护装臵部齐全好用,严禁启动使用。 机动设备的转动部分,在运转中严禁擦洗或拆卸。 26、生产区内十四个不准: (1)加强明火管理
14、,厂区内不准吸烟。 (2)生产区内,不准未成年人进入。 (3)上班时间,不准睡觉、干私活、离岗和干与工作无关的事。 (4)在班前、班上不准喝酒。 (5)不准使用汽油等易燃液体擦洗设备、用具和衣物。 (6)不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不准进入生产岗位。 (7)安全装臵不齐全的设备不准使用。 (8)不是自己分管的设备、工具不准使用。 (9)检修设备时安全措施部落实,不准开始检修。 (10)停机检修后的设备,未经彻底检查,不准启用。 (11)未办高处作业证,不带安全带、脚手架、跳板不牢,不准登高作业。 (12)石棉瓦上部固定好跳板,不准作业。 (13)未安装触电保护器的移动式电动工具,不准使用。 (1
15、4)未取得安全作业证的职工,不准独立作业;特殊工种职工,未经取证,不准作业。 27、“5S”的含义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自律 。 28、安全色的红、蓝、黄、绿四种颜色,它以形象而醒目的色彩语言向人们提供禁止、警告、执念、指示等安全信息,影响产品质量的五大因素是人;机;料;法;环。 第二章 消防知识 我国的消防工作方针是预防为主、消防结合。 一、灭火的基本办法 一般来说,起火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主要指含氧气的空气、氧化剂等)和点火源,并且三者要相互作用、灭火就是根据起火物质燃烧的状态和方式,采取一定的措施以破坏燃烧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从而是燃烧停止。灭火的基本方法有以下四种:
16、 冷却灭火法 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燃点以下,从而使燃烧停止。用水扑救火灾,其主要作用就是冷却灭火。除忌水物质外,一般物质起火,都可以用水来冷却灭火。火场上,除用冷水法直接灭火外,还经常使用水冷却尚未燃烧的可燃物,防止其达到燃点而起火;还可以用水冷却建筑构件、生产装臵或者容器,以防止其受热变形或爆炸。 隔离灭火法 将燃烧物与附件可燃物隔离或者疏散开从而使燃烧物停止。采取隔离灭火法灭火的具体措施有很多种,如将水源附件的易燃易爆物质移到安全地点;关闭设备或者管道上的阀门,阻止可燃气体、液体流入燃烧区;排除生产装臵、容器内的可燃气体、液体;阻止疏散易燃可燃或者扩散的可燃气体;
17、拆除与火源相毗邻的易燃建筑结构,造成阻止火势蔓延的空间地带等。 窒息灭火法 采取适当的措施,阻止空气进入燃烧区,或者用惰性气体稀释空气中的含氧量,使燃烧物缺乏或者断绝氧气而熄灭。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扑救封闭式的空间、生产设备装臵及容器内的装臵。火场上用窒息法灭火时,可采用湿麻袋、湿棉被、砂土、泡沫等不燃或难燃材料覆盖燃烧物或封闭洞孔;用水蒸气、惰性气体(如二氧化碳、氮气等)冲入燃烧区域;利用建筑物上原有的门窗以及生产储运设备上的部件来封闭燃烧区,阻止新鲜空气进入。此外,在无法采取其它补救方法而条件又部允许的情况下,可采用水淹没(灌注)的方法进行补救。 (四)抑制灭火法 将化学灭火剂喷入燃烧区参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三级 安全 培训教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