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心理活动课教案设计12.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心理活动课教案设计1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心理活动课教案设计12.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心理活动课教案设计12 阳春市第二中学心理健康教育 兴趣排行榜 一.活动背景 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对10059名青少年学生的理想、动机、兴趣作了专题研究,这一研究发现我国青少年对不同学科的兴趣已有明显的分化,95%左右的学生已经能够指出自己“最喜欢的一门课”和“最不喜欢的一门课”。学生喜欢某一门学科的主要原因是家庭和环境的影响,以及教师讲得好。学生不喜欢一门课的原因主要是基础不好。男生对理科的兴趣稍大于女生;女生对文科的兴趣稍大于男生。在当前初中学生中人的兴趣就开始分化,会出现一个中心兴趣,对学生的学习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初中学生的兴趣倾向性也发生分化,而且很明显。有的学生热衷于语文,却对
2、数学学课学起来如同嚼蜡。有的同学外语成绩很出色,而物理成绩极差。研究指出这些在初中阶段便“偏科”的情况不利于打好知识基础以便今后的选择专业。而且初中生常常对什么新奇的东西都感兴趣,处理不当,使有些学生虽有广阔兴趣,而没任何中心兴趣,学习如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流于肤浅。有的同学虽有中心兴趣,但是知识狭隘,不知变通。因此学习心理辅导中要把握好中心兴趣与广阔兴趣相互促进的活动规律,对学生兴趣培养作正确引导。当今社会各行各业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揭示学习活动与未来职业关系,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职业意识、端正学习动机是十分必要的。不同基础课程与不同的职业密切程度不同的,每一门课程与其相应的职业有着内在的兴趣和
3、才能的一致性,如果某学生对一门基础课程特别爱好,并且学得出色,那么他可能对未来相关职业同样感兴趣,而且能获得成功。在学校教育中,学习往往要求学生兴趣随着学科的变动出现相应变化,虽然如此,但注意培养学生兴趣固定性还是必要的。因为学科的设置不断加深,前后一贯的,学科之间又有内在联系,比如物理课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而且巩固他们的数学兴趣,高中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可以巩固初中已形成对无机化学兴趣等等。因此,本课活动在此方面作必要的引导。 二.活动目标 通过让学生了解自己学习现状,兴趣变化,初步理解自己的中心兴趣,学习能力情况,并且从中领悟中心兴趣和广阔兴趣的相互关系,懂得中心兴趣并不是生来就
4、有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兴趣可以培养的。觉查自己的兴趣倾向性,作正确的调整,能够专心学习好各门学科知识基础上根据自己能力倾向和兴趣倾向发展自己专长,认识自己的职业兴趣,为今后专业选择作好充分准备。同时又懂得中学学习是打基础的阶段,人的兴趣在长期学习环境、实践工作中会有所变化和迁移的。提高对学习的热情,努力做到全面发展,从不断提高的学习需求出发,发展好自己的中心兴趣和广阔兴趣,使自己能力和兴趣相辅相长。 三.活动要领 首先教师可以做一个学习兴趣倾向性的集体调查,了解班内同学的学科倾向以及各班不同差异,这一内容可以结合“学习兴趣排行榜”栏目进行。指导同学把最感兴趣的学科排在最前面,其余依次排列下来
5、。这一活动罗列出的学习科目可以按照课程表内的科目,也可以把有关学生认为社会上各行各业所必须准备的知识内容如外语、计算机、普通话等因素罗列出来,让学生认为自己最喜欢的技能学习项目排列在前,把不喜欢的排列在后。这是因为当前素质教育与社会需求技能知识相联系,传统的学科体系可能会由同学提出质疑。有的同学上夜校读课堂上未安排的课目,这些课目可以列入“学习兴趣排行榜”以便让同学之间,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知识结构更新趋向以及需求情况。排完之后教师可以请同学协助作开头的统计工作,了解学生群体情况。让学生在小组交流基础上大组交流宣读自己的“排行榜”,教师指出“这是每个学生自己自由的选择。教师鼓励每一个同学谈为什么
6、这么排列的原因,对于不同同学“排行榜”内容的差异不要加以指责,尊重每一位同学的自主选择,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让同学谈一谈“最喜欢学科”和“最没兴趣学科”造成产生的原因。“排行榜”能够排列几位就让同学自主决定,最少可以在58个之内。 在了解学生自己的学科倾向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学生的中心兴趣,这也是一种学科兴趣测定法。根据书上要求让同学自行完成。打分数可以让教师等全体同学均完成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自己算分数,由4个题目分数为一列,如书上提示进行。教师指导同学挑出得分列最高的前三列,看一看自己的学科倾向与大致职业类别关联。教师不失时机地出示职业类型六角图,引导同学思考现代社会是一个需要多种技能技巧
7、的职业社会,现代职业人要有多种技能在手,如经理要会英语,会财务知识,会驾汽车,教师不仅教好本学科还要懂电脑、教育学、管理学等。在校学生怎样把中心兴趣和广阔兴趣相联系学好本阶段功课,使自己兴趣能够迁移, 发展特长, 这些问题可以依据同学反映作专题讨论。尤其突出发展自己的学习兴趣,不要因一点小小的成绩就自满,不思进取,不求开拓。本课重点在于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兴趣现状和学习兴趣倾向,认识职业兴趣,促进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难点在于从中让学生领悟兴趣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由自己意志影响下培养起来的。解决学生日常厌学的问题重在提高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意识。 四.理论依据 1 兴趣的作用 兴趣是
8、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和从事活动的心理因素。 兴趣在人的学习、工作和一切活动中起动力作用。 兴趣是引起和保持注意的重要因素。 兴趣是人们从中活动的强大动力。兴趣对活动有下列几种作用: (1) 对未来活动的准备作用。 (2) 对正在进行活动的推动作用。 (3) 对活动的创造性态度的促进作用。 兴趣对智力发展起促进作用,是开发智力的钥匙。 普通心理学 叶奕乾 何有道 粱宁建 主编 2 兴趣的分类 人们的兴趣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用不同的标准对它们进行分类。 (一) 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 根据兴趣的内容,可以把它们分为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 A物质兴趣。对食物、衣服和舒适生活环境和生
9、活条件等的追求。 B精神兴趣。主要指认识的兴趣,如对学习和研究哲学、文学、数学的兴趣。 (二) 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根据兴趣所指向的目标,可以把它们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A.直接兴趣:是对活动过程本身的兴趣。例如,对学习过程本身的兴趣,对开汽车的兴趣。 B.间接兴趣:是指对活动结束的兴趣。如对通过学习取得职业的兴趣,对工作后取得报酬的兴趣。 在研究表明,年龄小的儿童,大多数对活动过程本身感兴趣,年龄稍大的儿童才会对活动结果产生兴趣。在实践活动中,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都是不可少的。如果没有直接兴趣支持,活动将变得枯燥无味;如果没有间接兴趣的支持,活动也不可能长久持续,只有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正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心理活动 教案设计 12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