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练习设计的探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练习设计的探究.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练习设计的探究 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练习设计的探究实施方案 工作单位:吉格斯太中心小学 课题主持人:康顺其 课题成员:王玉卯、王霞、乔丽、康顺其、柴霞、田巧丽 报告执笔人:康顺其 一、课题的提出及课题界定 (一)课题的提出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学生学习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并明确指出:“数学教学中,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一些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课标的要求”中指出“数学教学要以学生发
2、展为本,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得到充分发展。”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教学实践也告诉我们:任何年龄的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吉格斯台镇中心小学是一所最偏远的农村学校,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又存在能力差异,使得不同学生对知识的领悟与掌握知识的能力差距很大。然而,我校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教学必然显得死板、机械、沉闷,阻碍了学生思维发展和能力的培养。“脚踏西瓜皮,练到哪里算哪里”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得不到
3、主动的发展;也没有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能力,这根本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更不符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鉴于此,我们提出了“小学数学课堂练习题组的有效性研究”这一子课题的研究,正是探索如何使学生获得系统数学知识,形成必要技能技巧的要求并给予切实指导的研究,也是为好落实和实施数学课程标准,推动我校小学数学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我校教师和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课题界定 有效是指:能实现预期目的。 练习是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练习有无效练习与有效练习之分。练习的有效性是指能使学生快速、深刻地巩固知识,熟练技能,同时还要
4、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本课题中所指的练习包括课堂内的各种练习,如书面练习,口头练习,动手练习等;同时也包括课外的练习。 二、课题研究理论依据 1、有效教学理论 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就其本体功能而言,是有目的地挖掘人的潜能、促使人身心发展的一种有效的实践活动。它强调效果,认为没有效果的教学是没有价值的教学,甚至是有害的教学。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有效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2)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3)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促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是有效教学的实质和
5、核心。 2、有意义学习理论 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即新旧知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有意义学习是一种以思维为核心的理解性的学习,其特点是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包括身与心、认知与情感、逻辑与直觉等都和谐统一起来,其结果既是认识和能力的发展,又是情感和人格的完美。同时有意义学习的结果能得到自我确认,所以有效的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学习,而机械的学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但学习的结果常常不得不受到来自外部因素的强化,所以我们认为这是一种低效的学习。 3、皮亚杰认知发展结构理论 皮亚杰认知发展结构理论认为,儿童对经验(知识)的认知有两种:第一种是关于客体的物理经验,“它是通过一种简
6、单的抽象过程从客体本身中引出的”,“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等对形成这类物理经验形态的知识起着重大的作用”。第二种是叫逻辑数理的经验,它发端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它产生于主体对客体所施加的动作及其协调。课堂上学生在教师主导的“问题场”里动手、动口、动耳、动眼、动脑等,通过亲自参与操作、活动、游戏;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情节;主动地感受经验获取知识。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如何充分发挥练习功能,提高练习的效率的研究。 2、探讨不同类型的数学课进行练习选择的策略研究。 3、组建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等课型的练习体题组的研究。 4、如何通过设计练习,开发学生思维的研究。 5、以有效性为原则,根据不
7、同的教学内容,切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多元化的练习题,使数学学习活动成为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过程。 6、实施课堂教学分层评价讲评学生练习活动的有效性研究。 四、研究过程及方法选择 课题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23.92023.10) (1)制定课题方案与申报工作。对课题进行论证,进一步修正、补充、完善。 (2)成立课题小组,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做好成员分工。 (3) 建立学习交流信息的制度,组织学习理论,收集有关文献资料。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23.112023.10) (1)确定发展目标。培训参与研究的人员,边研究边积累资料,定时交流研讨,做好阶段小结。 (2)通过和实验教师
8、的共同研究,撰写实验方案。 (3)前测,调查问卷 (一)。 (4)开展评价活动、验证实验方案。 (5)注意资料收集归档。 (6)后测,调查问卷 (二)。 (7)积累实验案例,分析实验效果。 (8) 初步评选优秀案例及论文。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23.112023.12) (1)按计划完成实验任务。 (2)分析研究过程,整理研究资料。 (3)指导参与课题的教师进行实验数据资料整理分析,撰写研究研究报告及相关教学论文,优秀研究案例等,总结研究成果。 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采用行动研究和问卷法为主,同时在研究中还辅之以抽样法、观察法、数学法,确保本课题得以高效地实施。 1.调查法:通过问卷调
9、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和期望等情况,分析原因,找准衔接的切入点,了解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学习习惯,为摸索相应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奠基。 2.行动研究法、比较法:通过各学段教师相互听课、说课、评课等方式,进行实例研究,了解各学段课堂教学的模式、方式、策略上的异同,形成切实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 3.观察法:对不同学段的学生有明确的观察目标,有较详细的观察计划、步骤以及合理设计的可控性观察,能获得详实的材料,并能对观察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和对比研究。 4、文献分析法:通过学习课程标准,比较分析“标准”中对各学段学生要求的异同;钻研各学段的教材,以及关于衔接有关的教学专
10、著和论文,学习相关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必要的现代信息技术等,为后续的研究作好知识和理论上的准备。 5、比较法、分析法:通过收集材料、整理研究成果;发现实际问题并提出修正方案,为进一步研究各学段教学衔接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五、课题研究的条件及预期成果 课题研究的条件: 1、主观条件:课题成员是新课程教材的任教者,并且参加过各级各类关于新课程的培训活动。平时注意积累教科研知识。课题研究的主观条件能保证课题的顺利实施。 2、客观条件:课题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通过实验班和对照班的管理来实施进行。目前我校数学科组也有相关的教研活动,需要将其整合,协调统一,滚动发展,以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要求。 部分教师逐步
11、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而相关的教研活动、相关的教师就成为本课题研究的资源保障,是开展这一课题研究的充分条件。 预期成果: 1、探索并形成我校小学数学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练习题组设计的理念和应用性理论,形成若干设计模式及具体操作方法,切实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练习题组的设计能力、更加有效地发挥数学练习在使学生获得系统数学知识、形成必要技能技巧方面的知识能力。 2、通过实验:形成若干系列化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练习题组设计案例及指导意见,作为教师学习和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参照;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提高数学教学效益和质量。 3、发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练习题组设计的有效性练习在评定检测学生数学成绩方面的评价功能,以及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六、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本课题成员为:王玉卯、王霞、乔丽、康顺其、柴霞、田巧丽。主持人为康顺其。 注: 每人每月一份心得体会 每课需有一份练习题教案 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练习设计的探究 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设计练习策略初探 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评价的探究小结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练习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练习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练习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练习研究计划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练习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练习研究开题报告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提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