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对有理数乘法教学的一点看法.docx
《2023年对有理数乘法教学的一点看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对有理数乘法教学的一点看法.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对有理数乘法教学的一点看法 对有理数乘法教学的一点看法 连续在中小学数学教师版上看到有理数乘法教法的令人深思的好文章,首先是2023年第5期张孝达先生学生认为“(-3)(-4)=9”该怎么办?,然后是2023年7-8期曾飞鹏老师关于“(-3)(-4)=9”,和王曾仪老师怎样教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对我很受启发,学无止境,教海无涯,时时处处都有学问,认真钻研才能不误人子弟 王老师从整个知识的高度对这一内容的教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而张先生提出一个与教学内容和对象有关的偶发事件“(-3)(-4)=9”,曾老师整节课围绕它引出如何用数轴解释两负数相乘法则 下面先看王老师的观点,主要有两条: 1
2、引入有理数乘法法则不必有实际背景; 2 有理数乘法法则可以由学生猜想得到 我以为这两点欠妥首先,以实际问题为背景引入知识是必要的,任何知识的引入,除非特别困难,一般都应该有实际背景这不仅符合人 “实践理论实践” 的认知规律,而且对于真正理解新知识也极有帮助,我想这就是每一种教材都这样引入的原因吧我们所做的工作应该是如何将这种引入自然而然能为学生所接受另外每一种实际的引入都涉及“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它是有理数这章中最重要的概念,对于真正理解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至关重要,因此这种出现也是非常必要的 其次,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关键是得到两个负数相乘的法则,我认为三种教材的正正,正负,负负这样的教学顺序是合理
3、的由到是不难理解的,由到则是前者的应用对于北京师大版和王老师出现的“猜一猜”这三个字,我觉得这里出现得不是很恰当,他们的本意是为学生提供一个思考的平台,但由于这内容是小学生升入初中的第一章,一般的学生在假期中都或多或少预习过这一内容,其结果对于一般学生来说并不是问题,我认为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知其所以然所以我个人认为89年的人教版和2023年华师大版的处理是恰当的,比较而言王老师的处理就不很妥当,没有实际例子的补充说明,又没有相应的证明过程,靠猜一猜得到一个定理、法则太肤浅,毕竟数学是一门相对严谨的学科,在这么一个重要法则的诠释上这样做有点轻率 对于张先生提出的类似偶发事件,曾老师的做法是因势利导
4、而将整节课都照这一思路进行下去.评判一种行为的恰当与否要看是否对达到目的有利.曾老师这样做有两个前题: 1.在很短的时间内教师能对此问题有一个真正的理解和把握.(领悟力、教学机智) 2.先前的准备不是很满意,为了它放弃先前的准备是值得的. 一个定理的证明、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不仅为了得到一个结论,还有包含在过程中的思想、方法及能力方面的要求.而且还有一些练习是为教材内容所配备的,要在这么很短的时间内准备相应的替代内容,事实上很难.所以全部沿着学生的思路重新组织教学也许当堂的情况很好,但是教师还是要回过头来补上先前的内容.因此我认为这样做是冒险的. 我认为对于这种突发事件,首先不管它可能会给教学
5、带来何种程度的冲击,都要给学生表达思想足够的空间而且对于学生独立思考的科学精神毫无保留地给予表扬,至于是不是让全班进行充分的讨论,以至于后面的内容都围绕着这一想法而进行我觉得就很值得商榷了仅就此内容而言,用该学生的想法来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虽则有理,但根本没法和教材上的方法相媲美我们赞赏的是该学生的独立思考的习惯,不迷信的科学精神,维护的是他的权利,而不是具体做法上的盲目推崇对与错根本不是这里的主要问题教师没有必要随时充当法官,就这点而言我们就理解了外国教师对学生看法对与错的看轻是有道理的 具体的做法可以因情况而定,如果能当场解决的,特别是学生之间自己可以解决的,那是最好了如果包括教师在内的都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有理数 乘法 教学 一点 看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