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关于农业产业开发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关于农业产业开发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关于农业产业开发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业产业开发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了准确把握全县草畜、蔬菜两大产业开发现状,总结归纳农业产业开发工作经验,研究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查找制约产业发展的新矛盾、新问题,探索推动农业产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措施、新途径,我对全县草畜、蔬菜产业开发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现状和优势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县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点面结合,全理布局”的原则,按照“市场引导,企业带动,合作组织服务,农户自主经营”的发展思路,依托资源优势,依据市场需求,强化服务功能,整合各类资源,坚持实施“项目带动,财政攻坚,产业开发”三
2、大战略,大力开发草畜、蔬菜两大产业,建成了北部塬区果畜、西南山区草畜、芮河川区果菜三条产业带,草畜、蔬菜两大产业取得了较快发展,逐步发展成了全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一是基础设施逐步改善。坚持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动产业发展步伐的高度出发,整合项目资源,加大投入力度,围绕草畜、蔬菜两大产业,不断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累计建成修养畜温棚近1万座、蔬菜日光温室1130座976.5亩、沼气池5750座。这些设施的建成,有效改善了农业农村生产条件,为全县农牧生产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是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张。至目前,全县种植人工牧草20.3万亩,累计建成万头牛乡6个,千头牛村34
3、个,百头牛社234个;建成草畜专业村 47个,养殖场(区)32个;发展10头以上养牛大户1637户。蔬菜产业累计建成于家湾、刘家沟、九功、野雀、关村、马沟、东庄、枣林9个蔬菜专业村, 2.2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10万亩绿色马铃薯生产基和10万头无公害肉牛生产基地通过了相关部门的认定。2023年,全县畜禽养殖总量达到60万只羊单位;牛、猪饲养量达到9万头、6万只,出栏4.4万头、4.02万只;种植各类蔬菜4.4万亩,产量达到8万吨。 三是科技含量明显增加。坚持引进与筛选相结合,推广与转化相结合,示范与培训相结合的原则,从良种引进、技术推广、农民素质提升三个层面上狠抓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提高了
4、农业产业的科技含量。草畜产业重点推广了良种、良舍、良料、良法、良医“五良”配套技术,累计冻配改良肉牛2.7万头;蔬菜产业重点推广了反季节生产技术、无公害生产技术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全县年种植无公害蔬菜3万亩以上。全县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30多期,培训农民1.8万人(次),青贮饲草10.5万吨;冻配改良肉牛1.02万头,引进、推广蔬菜名优品种31个。 四是经营机制不断完善。全县共建成畜牧业专业市场7个,蔬菜产地批发、零售市场4处,扶持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13个,其中草畜产业协会6个,蔬菜产业协会5个,其它协会2个,吸纳会员887人,其中农民会员816人,带动农户3975人。招商引资建办了东信公司
5、、柏鑫公司、正丰公司、富民公司和伊顺祥公司5户龙头企业,基本形成了“龙头+基地”、“场+协会+农户”的产业运行模式,涌现出了订单销售、网络直销、直接外销、市场零售等多种营销模式,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 五是产业链条不断延长。随着农业产业化程度的不断提升,我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经济实体逐渐发展壮大,饲料加工、农资供应、农产品运销、技术服务、信息服务等组织和农户在我县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农民从事生产经营的形式,由初级农产品生产逐步走上了加工、销售和服务相结合的发展方向,基本形成了服务、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四位一体的产业链条,增加了农民就业机会。至目前,全
6、县共发展各类农资供应门店56家,发展农产品运销服务协会2个;建成草畜龙头企业5户,建办各类养殖场区32个。 六是产业效益明显提升。2023年,草畜、蔬菜两大产业产值达到9310万元,农民人均来自两大产业的纯收入达到 987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其中,畜牧业产值达到5660万元,农民来自畜牧业的人均收入达到74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蔬菜产值达到3650万元,农民来自菜产业的纯收入达到247元,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0%。 七是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县上不断出台优惠政策,简化办事程序,优化办事环境,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服务保障。2023年,全县落实农业产业化建设信贷资金
7、1032万元,招商引资建办龙头企业1户,扶持发展产业协会6个,协调落实龙头企业建设土地280亩。县农牧局等有关部门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强化服务职能,安排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帮助龙头企业开展防、检疫服务,帮助申报省、市级龙头企业和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贴息项目,为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是培育优势产业,拓宽增收渠道。近年来,我县依托资源优势,依据市场需求,按照“种养同步,传统与特色并重”的思路,积极推动“一村一品”工作,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作。全县累计建成47个养畜专业村和9个蔬菜专业村,基本形成了肉牛为主,猪羊为辅,特色并存的草畜产业发展模式,建成了芮河川区蔬菜产业带和
8、覆盖全县的肉牛、中药材产业板块。 二是依托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坚持以龙头企业、规模养殖场区和种养大户为依托,努力扩张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质量效益。目前东信公司、柏鑫公司、正丰公司和富民公司运行正常,带动农户总数达到了2300多户,全县草畜产业链条得到延伸,效益显著提升,逐步向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初步形成了集产、加、销于一体的草畜产业体系。 三是发展订单农业,激发产业活力。在龙头企业、养殖场区、产业协会的带动下,草畜、蔬菜两大产业逐步走上了标准化、无害化的发展道路,农产品数量增加,品质提升,商品率提高,竞争力增强,订单农业取得了长足发展。2023年,全县发展订单生产
9、9.06万亩,其中蔬菜3万亩,中药材1.06万亩,油料作物1.5万亩,粮食3.5万亩。 四是依托项目建设,加快产业化进程。近年来,我县先后实施了胚胎移植、动物防疫冷链体系建设、芮河川区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农村沼气、阳光工程、冻配改良、养殖小区建设、天然草植被恢复与保护等农业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600多万元。这些项目实施,夯实了产业基础,提高了农民素质,提升了科技含量,强化了农业产业之间的联系,加快了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 (三)发展优势 一是自然条件优越。崇信县有天然草场30万亩,耕地370143亩。地形属陇东黄土高塬丘陵沟壑区,地势西高、东低,海拔高度1085.41728米,相对高差642
10、.6米。气候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区,四季比较分明,全年平均气温10.6,日照2295.9小时,无霜期162天,降水量581.8毫米,泾河支流芮河、黑河自西向东穿流本域,芮河流经本县锦屏镇,年泾流量充足,水利条件较好,灌溉比较方便。立地条件基本是“二川二塬六分山”。人工种植紫花苜蓿20.3万亩,退耕还林面积37.6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35%。境内无化工污染企业,具备生产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优越自然条件。 二是基础优势明显。全县共辖2镇4乡79个行政村410个村民小组,全县总人口10.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3万人,是一个传统的旱作农业县,年各种农作物播种面积40多万亩。全县山地多、川地少,农业
11、生产雨养为主,畜力耕作是山区乡村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农民素有养牛耕田的传统。芮河川区地处城郊,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种植蔬菜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川区农民种植种植蔬菜的自觉性、积极性较高。因此,我县发展草畜、蔬菜两大产业的基础优势。 三是政策机遇较好。“十五”以来,国家及省上的投资政策不断向农业倾斜,今年,中央在“三农”投入方面实行“三个继续高于”政策,国家投资主要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等社会事业。省、市上也明确提出将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这一切为我们争取更多的“三农”项目提供了新的机遇,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农牧业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县上提出了实施“项目带动,财政攻坚
12、,产业开发”三大战略的发展思路,依托资源优势,强化服务功能,整合各类资源,加大草畜、蔬菜两大产业的开发力度,出台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和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简化办事程序,优化办事环境,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服务保障,真正把发展农业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放在了重要位置,。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虽然我县农业产业化工作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科技含量偏低。虽然在产业开发中不断推广良种良法,草畜、蔬菜两大产业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但生产过程仍较粗放,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不高,产品竞争力弱,产业效益低。二是资金严重短缺。由于融资困难,已建成投产的龙头企业难以完成预期生产规模
13、,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进展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产业发展的步伐。三是标准化生产滞后。由于农户生产的组织化程度较低,千家万户的生产原料、生产方法、生产过程难以完全统一,虽然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但从全县范围内来看,标准化生产仍然相对滞后。四是产业链条较短。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加工企业都较少,一部分农产品经初、粗加工后进入市场,加工水平低,产品附加值低,大部分农产品未经加工就进入流通环节,产品没有形成品牌化、效益化,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 三、对策和建议 (一)强化服务职能,优化服务环境。针对产业化龙头企业融资困难的现状,整合资源,加强协作,增加投入,科学调度,提高信息提供、技术
14、推广、病虫害防治、冻配改良、疫病防制、项目申报等综合服务能力,同时加大对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税费减免等服务力度,为产业化龙头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二)优化产业结构,扩张产业规模。进一步抓好草畜、蔬菜两大主导产业,构筑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产业带,采用“协会十基地十农户”模式,培植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引进先进技术、特色产业,综合开发农业资源,把草畜、蔬菜两大产业做大做强、做精做优。 (三)创新机制体制,扩张经营优势。积极鼓励、组织、引导龙头企业探索灵活多样的利益联接方式,与农民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济共同体,充分发挥专业协会和农民的积极性。重点加强“订单农业”的规范化和法制化,让双方互惠、互利
15、,使农民从延长产业链中得利,探索股份制、合作制等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完善发展。 (四)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效益。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在扶持政策上向农业产业加倾斜,吸引客商、内企业、农户等社会力量投资建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加工企业,创造就业机会,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 (五)强化质量监管,推动持续发展。加大宣传培训力度,不断强化农产品质量意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强农业投入品综合整治工作,加快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农产品质量。 (六)实施品牌战略,提升产品竞争力。引导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积极为马铃薯、芹菜等绿色蔬菜和无公害牛肉等优势终端农产品注册商标,并利用各种媒介、展销会积极推介,不断提高产品知名度和竞争力,提升产业质量和效益。 关于农业产业开发情况的调研报告 县蔬菜产业开发情况调研报告 区农业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农业产业化情况的调研报告 抱管乡农业产业情况调研报告 县房地产业开发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我朔城区农业综合开发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业产业化情况的调研 农业产业化调研报告 发展农业产业调研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