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匆匆优秀教学设计(精选多篇).docx
《2023年匆匆优秀教学设计(精选多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匆匆优秀教学设计(精选多篇).docx(1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匆匆优秀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推荐第1篇:优秀匆匆教学设计1.DOC 优秀匆匆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析: 匆匆这篇散文朱自清写于1922年3月,当时作者已经24岁。“五四”运动时,朱自清为光明和新时代的到来而欢呼。“五四”高潮过后,由于旧的东西没有摧跨,新的社会蓝图又不清晰,朱自清很想为国家作出贡献,但是他找不到方向,没有目标,于是陷入了思想苦闷中,徘徊于人生的十字路口。在犹豫、徘徊中,眼看宝贵的时光从身边白白地流逝,于是作者写下了这篇感人的散文。以此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文章的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结构精巧,层次清楚,转承自然,首尾呼应;二是文字清秀隽永,纯朴简练;三是情景
2、交融,充满着诗意的语言,将自己的感慨依托于燕子、杨柳、桃花等多种可观的大自然景观中,读起来像一首流淌的小诗。教学时我着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语言的美,进而感受作者的美好心灵,认识时光的短暂和一去不复返,从而更珍惜时光,珍惜生命。 二、教学对象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学感悟能力,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初步感受作品生动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而本文语言优美、文辞隽永,优美的语言中包含着作者浓郁的情感。这对于心理方面还不够成熟的六年级学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学会
3、本课六个生字,正确读写“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生词。2.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表达方法。 4.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二)能力目标: 1.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2.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目标: 在阅读中感悟作者的美好心灵,认识时光的短暂和一去不复返,从而更珍惜时光,珍惜生命。 四、教学重、难点: (一)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 (二)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策略: 诵读感悟法、读写结合法。 六、教学准备: (一)多媒体课件。 (二)学生课前准备:搜集
4、关于朱自清的资料。 七、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主要目标要求】: 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正确读写生词。 2.通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3.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表达方法。 4.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教学过程预设】 一、谈话导入,引出“时光匆匆” (一) 揭示课题,理解“匆匆”。 复习汉乐府民歌长歌行,导入课题,板书课题,理解课题。 (二)学生汇报收集资料,教师介绍作家。 【设计意图: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确实,好的开头是课堂成功的一半。所以在课的开
5、始我注意营造氛围,围绕中心,以惜时的古诗导入,直奔主题,明确学习的方向,以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再而创设机会让学生汇报关于朱自清的资料,给学生提供施展能力的平台,激发学生收集材料的兴趣,从而有效地落实了这学期的一项重点训练注意收集有关资料的同时,使全体学生对朱自清生平有个初步认识,这为学习课文,理解内容,体会情感垫下坚实的基础。】 二、初读课文,感知“时光匆匆”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学习要求: 1读准字音。 2划出中心句。 (二)反馈检查: 1学习生词,指导书写。 饭碗 伶伶俐俐 徘徊 赤裸裸 头涔涔 泪潸潸 2找出中心句,了解前后呼应的表达方法。 【设计意图:古语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
6、诗也会吟”的说法。多读已成为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件“法宝”。根据本文语言优美,而优美的语言中蕴涵着浓郁的情感的特点,在初读中读准读通课文,整体感知内容,知道课文主要围绕“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个问题展开叙述。这样为感悟、品评做准备。】 三、品读感悟,体会“时光匆匆” (一)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哪些地方写了“时光一去不复返”?找出相关的语句深入体会。 (二)根据学生汇报,顺学而导,品读“时光一去不复返”内容。重点品读以下内容: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
7、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1)引导学生汇报感受。 (2)学生个性化朗读。 (3)改成小诗,感受课文语言的美。 改成的小诗:燕子去了, 有再来的时候; 杨柳枯了, 有再青的时候; 桃花谢了, 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是有人偷了他们罢: 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 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 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4)诵读积累语言。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教学中,应重视阅读感受和体验。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阅读中应重点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读”能帮助学生理解课
8、文,积累和发展语言,体会情感。因此我让学生以读的多种方式自主触摸文本,如:师生合作读,学生个性朗读,变序改成小诗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中与文本、与作者对话,在读中加深了理解和体验,在读中体会课文语言的优美,在读中培养了语感。】 2.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1)品读“八千多日子”的无声无息,体会作者比喻运用的巧妙。 (2)教师介绍创作背景。 3.默读第三自然段,思考:朱自清的“八千多日子”是怎样过去的呢?边读边想,感触深的地方,可以写下自己的感受。(1)学生汇报。 相关句子: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
9、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2)学习表达方法。 引导从“伶伶俐俐”、“过去”、“跨过”、“飞去”、“溜走”、“闪过”等词语中体会时光来去轻悄匆忙,在稍纵即逝间就过去了,速度越来越快。 (3)理解“八千多日子”来去匆匆。 引导从“洗手”、“吃饭”、“凝然”、“躺在床上”、“叹息”体会朱自清日子的流逝,来去匆匆。 (4)仿说。 引导学生联想时光还会怎么样匆匆流逝,运用课文的表达方法
10、仿说。 课件: 的时候, 日子从 ; 的时候, 日子从 ; 的时候, 日子从 。 (5)体会情感,指导朗读。 用导读引导学生反复体会,体会情感,提升朗读。 【设计意图: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重在感性把握” ,因此,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这部分教学活动主要围绕指导学生感受“八千多日子”来去匆匆,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以背景介绍帮助学生孕育情感,以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运用自主品味,感情朗读,自主发现,发挥想象,读写结合等方法学习和体会。这样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走进文本,触摸文本,与文本,与作者对话,而对话的中心是每个学生。在这过程中学生
11、不仅能真切地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表达方法,还能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四、小结,布置作业 (一)教师以诗意语言总结延伸。 (二)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文章、名言、警句。 五、板书设计 16、匆匆 时光匆匆 (无奈) 一去不复返 第二课时 一、品读感悟,体会时光匆匆 (一)感受对生命的追问:精读第 四、五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 2.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有几次追问?(六次)有几次做出了回答?(前两次)师生读书问答。 3.引导学生试答文中后四次追问:你觉得怎样才算是留下些生命的痕迹?怎样的人生就是没有虚度
12、,才算是没有白白的在这个世界上走一遭?可以举一个你佩服的人做例子来说明。引导学生既要谈伟人名人的事例,又要关注自己身边的普通人。 4.出示朱自清资料,引导学生谈感受:你觉得朱自清先生有没有在这个世界上白白的走一遭? 诵读积累,领悟时光匆匆 二、拓展延伸,深化认识“匆匆” (一)展示交流诗文、警句,进一步懂得珍惜时间、珍惜生命。 (二)出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师生齐读这首诗,深化认识。 (三)小练笔:写读后感受。 推荐第2篇:匆匆教学设计 匆匆教学设计1语文科教案 16、匆匆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体会作
13、者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珍惜时间。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想开去,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 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16课,一起把课题读一读。 2、释题 匆匆是平舌音,写的时候注意不要漏写里边一点,再读课题。 谁知道匆匆是什么意思?(急急忙忙的样子) 3、说说关于时间的格言 对啊,时间过得真快!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去搜索关于时间的格言,现在,谁来说说? 生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作者朱自清也深切地感受到了时间来去匆匆,所以写下了这篇文章,现在,我们一起来
14、学习。 1、生小组结合自读课文,完成以下要求: 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想一想,课文中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划出文中的生字词、二类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弄清楚生字的读音、字形、意义,可以借助工具书,也可以联系上下文。 有不懂的问题请提出来。 2、汇报交流 接读课文,师生评议。 课文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 交流学习生字词的体会。 好,下面我们请同学谈谈自己学习生字词的体会,你有什 么高招就给同学们介绍介绍,或是觉得哪个生字词在读或在写的时候该注意什么,给我们大家说说。 齐读生字词、二类词。 质疑。 三、再读课文、品词析句 1、小组合作学习,再读课文,把你喜欢的词
15、语或句子读给你的伙伴听,说说为什么喜欢。 2、汇报交流 从以下重点句子引导补充学生的汇报: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3、质疑 四、重点学习第三节 1、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课文中哪一个自然段具体写出了时间去得匆匆
16、?(第3自然段) 2、读句子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它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课件出示,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相机板书:洗手 吃饭 默默 遮挽 躺 叹息 3、时间还会怎样悄悄溜走?你能模仿着这种说法说一两句吗? 生说。 五、思想教育 教育学生珍惜时间。 板书设计洗手 吃饭 默默 遮挽 躺 叹息 匆匆之教学设计 匆匆是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四
17、单元讲读课文。本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是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可奈 何和惋惜,揭示了旧时代的年轻人已有所觉醒,但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课文语言丰富,含义深刻,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写得生动形象,是本单元阅读训练重点-从课文内容想开去的首篇课文。 教学理念 根据课标精神,本课的学习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力求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课文,在朗读中感悟真情,在积累中提高素养。 设计特色
18、感悟品析积累运用 教学准备 VCD、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四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品读来赏析语言文字的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流程 一、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谈话激情,导入课文 2、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首先让学生自己读,读单元提示,明确本文在单元中的位置,再通读课文,了解课文中的“匆匆”指的是什么,“这篇文章作者要告诉我们什么”,要求学生认真、全面地读课文,让学生先进行充分的读书活动,读后开始发言。 (“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引导学生进行初读感悟,并进行教学信息的反馈,以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读书情况,既达到了整体感知的目的,又
19、有的放矢地激发了学生深层次赏读课文的兴趣。) 二、品读、赏析、读中悟情 1、教师:匆匆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形象生动地描述下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文章中有很多语句值得我们品析和深思。 2、请同学们认真研读课文,找出含义深刻的或自己喜欢的句子,向同学说说你的理解和感受。 3、学生读课文,进行圈、点、勾、画并准备发言。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话题,话题辐射全文,通过以说代讲、以读促讲来学习课文,既突破重点和难点,又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但这一话题有一定难度,教师应加以引导点拨。)教师从以下几方面引导: (1)、品读叠词和短句的妙用。如叠词的应用,“匆匆”、“默默”、“斜
20、斜”、“白白”、“茫茫然”、“赤裸裸”、“轻轻悄悄”、“伶伶俐俐”,这些词用得巧妙,细致入微地刻画时间的踪迹,表达作者的无奈之情。“去的尽管去了,来着尽管来着;去来的 时间又是怎样的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这些句子都是短句,简朴、轻灵,读起来令人感到格外的轻巧、婉转,越读越爱读。 (2)、品读各种修辞手法寄寓的含义。排比:“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写出了时间的流逝;拟人:“时间能跨能飞”,读起来倍感亲切。说过去的日子“如轻烟”、“如薄雾”、“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这是用了比喻的手法,借此写出时光
21、匆匆,表达作者无奈惋惜以及要珍惜时间的心态。 (3)、品读文中精彩句段。“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这个排比句具体写出了日子是怎样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仿排比句式,说出你的日子在生活中是怎样流逝的,以此来进行听、读、说、写的训练。“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引导学生注意这个前后照应的设问句,体会它的好处,引导学生去思考:作者回答这个问题了吗?从哪里看出来的? (4)引导学生重视文章的表达方法与内容的关系。文章第一段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理解时仅仅让学生知道运用对比手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匆匆 优秀 教学 设计 精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