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实施差异教学 提高随班就读质量.docx
《2023年实施差异教学 提高随班就读质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实施差异教学 提高随班就读质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实施差异教学 提高随班就读质量 制定切实可行的随班就读教学计划华国栋 实施差异教学 提高随班就读质量 来源:教科所 2023-5-6 浏览:2502 华国栋(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88) 李泽慧(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南京,210019) 摘 要 本文针对我国随班就读教学质量不高的困惑,指出随班就读中个别化教学的不足,分析了差异教学与随班就读的必然联系,从随班就读教学理念、策略、方法的角度,提出实施差异教学,是提高随班就读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差异教学 随班就读 教学质量 自1986年我国开展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实验工作以来,这种残疾儿童到普通班级就读的教育安置形式,
2、已经成为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一种主体形式。目前我国在校残疾学生中,有63.13%的学生在普通学校就读。1不仅视力障碍、听力障碍和智力障碍儿童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还有学习障碍儿童、情绪行为问题儿童等也在普通学校学习。随班就读这种形式有效地提高了我国残疾儿童入学率,而且也顺应了国际上融合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国内也有学者译为“全纳教育”)的潮流。二十年来我国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突出反映在随班就读的教学质量不高,有一部分特殊儿童并没有得到他们需要的特殊教育。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笔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曾分析有以下原因:1.教育理念的
3、落后;2.随班就读的师资质量没有保证;3.普通班级班额过大;4.随班就读的支持体系不完善等等。2本文将从另外一个视角随班就读教学的理念、策略、方法的角度,来进一步分析如何提高随班就读的质量。 1 在随班就读教学中存在的困惑 长期以来我国的特殊教育一直倡导实施个别化教学。在随班就读工作开展后,也同样强调要对随读生实施个别化教学,甚至在教育部文件中明文规定要为随读生“制订和实施个别教学计划”。3但我们在随班就读学校调查时,看到的个别教学计划往往是不能让人满意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制定个别教学计划不够科学 制定个别教学计划的前提是对学生有全面科学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能恰当地为学生制定适合他
4、的长短期目标和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措施。在国外个别教学计划的制订,一般由一个小组共同完成,小组成员中不仅有教师、校长,还有相应的专家、治疗师,以及家长等方方面面的人员。而这在我国目前状况下难以做到。我国的随读生往往是到医院做相应的测量和诊断,这种测量和诊断只是单纯的医学诊断,并不能提出教育建议。教师对随读生的了解也比较肤浅,因此制定的个别教学计划,往往对随读生的描述基本相似,采取的教育教学措施也大体雷同,使得个别教学计划缺少针对性。并且由于对残疾学生的了解不够全面,因而所制定的个别教学计划往往是大而空,不仅教学目标难以检查评估,教育教学措施也不具体,难以落实。 1.2个别化教学在实施中和班集体教学
5、难以对接 从教学计划的实施来看,个别教学计划和实际的班集体教学难以对接。在班集体教学中教师并不是也不可能按个别教学计划对随读生进行教学,否则随读生就难以融合到班集体学校中。以往为随读生制订的个别教学计划是综合性的,教育目标是多方面的,如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社会适应等等,要将教育目标分解到各学科、各学段、各单元去落实,必然难以具体。个别教学计划着眼于学生的个别需要,而对随读生和普通学生的共性,以及对随读生个别化教学和普通班教学的融合问题关注较少。而且由于我国普通班级班额大,在班集体教学中照顾差异本来就有难度,又缺少对随读生必要的支持(国外往往有教学辅助人员或支持人员),在某种程度上,为随
6、读生制订并执行个别教学计划,往往成为教师的一个沉重负担。其实这些问题,并非只有我国存在,一些倡导“个别化教学”的国家也对个别化教学进行了反思,如美国学者Carol Ann Tomlinson在她的著作中就提到“这种个别化教学的做法存在两点不足。(1)我们很难为全班三十多名学生各设定一套不同的教学方案。当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阅读任务时,教师不用多久的时间便会感到身心疲惫。(2)为了适应每名学生精确的准备水平,完整的教学过程会被分解得支离破碎,因而导致学习缺少系统。”4这些学者在评价个别化教学的利弊时,也感到个别化教学方案和实际班集体教学难以对接。 1.3 随班就读教师制定个别教学计划能力不足 制定
7、个别教学计划,要求制定人具有一定的测量和诊断评估水平,具有课程目标内容设计的能力和开展针对性的教育训练能力。我国目前的普通学校教师或随班就读老师,多数还达不到这样的水平。 这样,由于制定个别教学计划问题、个别教学计划的实施问题以及制定者自身的能力问题,使得在随班就读中实施个别化教学,困难重重,真正意义上的个别化教学难以实现。 2 差异教学的概念及与个别化教学的区别和联系 2.1差异教学的概念 针对我国长期以来普通班的教学“一刀切”的模式,不利于培养社会需要的多种类型人才,也不利于每个学生的生动活泼的主动发展,笔者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提出了“差异教学”的主张。差异教学即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学生个性
8、的差异,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差异教学强调在承认学生共性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差异。在教学中将共性与个性辨证地统一起来。不仅要关注个体间的差异,也要关注个体内的差异,扬优补缺,以促进学生发展。差异教学的本质是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使教学与每个学生的学习最大限度匹配,并促进学生向优势的学习方式转化,最终是为了促进每个学生的最大限度发展。 2.2 差异教学与个别化教学的区别与联系 差异教学与个别化教学有相同之处。如都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都是为了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但它们也有本质方面的不同。“个别”的问题反映在群体中就是“差异”。用“差异教学”提法
9、并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强调我们的着眼点是群体,强调教学中共性与个性的辨证统一,强调在集体活动中发展学生积极健康个性。在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也重视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正如赵小红等在个别化教学与差异教学在特殊教育中的运用一文中提到的,(1)个别化教学立足于个体考虑问题,这与西方个人之上、追求个性教育的观点一致;差异教学立足于群体考虑问题,因为“个别”在群体中体现为“差异”,这与我们追求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的发展,并倡导集体主义精神一致,这也适合我国班额较大的国情。(2)个别化教学强调教学的个别化,要求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符合个别学生的具体情况;差异教学则要求共性与个性的和谐统一,要求教学目标
10、、内容、方法等既考虑学生的共性,又考虑个性;(3)个别化教学追求学生个性的发展;差异教学则重视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以及在班集体活动中,发展学生积极、健康的个性;(4)个别化教学一般主要从课堂教学方法、策略等方面考虑教学;差异教学则强调从大教育观角度,从课堂内外等方面整体考虑教学。5 3 差异教学和随班就读的必然联系 31 差异教学适合随班就读教学形式 3.1.1 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是同一个有差异的群体 我国实施的随班就读,是指让特殊儿童进入普通班级的课堂,与健全学生同班上课。对随班就读的学生,在原国家教委1994年颁发的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教基199416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年实施差异教学 提高随班就读质量 2023 实施 差异 教学 提高 就读 质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