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一年级1到5的认识教学反思5篇.docx
《2023年一年级1到5的认识教学反思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一年级1到5的认识教学反思5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一年级1到5的认识教学反思5篇 编写教学反思可以提升老师的自我指导实力,教学反思是老师对教化活动反思的一种文字报告,下面是我为您共享的一年级1到5的相识教学反思5篇,感谢您的参阅。 一年级1到5的相识教学反思篇1 ? 相识钟表一课是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的内容。这个内容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教材以一个孩子一天的生活场景作为学习线索,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阅历和认知水平,让学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感知“时间”这一抽象的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通过实际教学,感受颇深,反思如下 : 时间对于学生来说既熟识又生疏,熟识是因为他们的生活、学习离不开时间,生疏是他们相识时间
2、、看钟表的方法是零碎的、不详细的,这就须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提升概括科学地相识钟表的方法。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时遵循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视察、比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大胆表达,在主体探究中学会认钟表的方法。 这节课上下来,我觉得很不满足,虽然大部分学生真正“动”起来,思维“活”起来。开放式的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学问,在“悟”中明方法,在“操作”中自主探究。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感受到了学习的欢乐。但也有部分学生没有真正“动”起来。 上课一起先,我抓住学生年龄特征,用猜谜语引出钟表,引发学生剧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主动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课中我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学具钟
3、,为学生供应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视察与思索、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爱好,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和主动性,刚好反馈沟通,让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让操作成为培育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教学形式上,重视学生的独立探究和合作沟通的有机结合,课堂中让学生依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去发觉,去再创建,使每个学生都有一块属于自己思维的开拓区域。 我还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和认知特点,通过一些详细事务如:早上几时上学,上午几时放学,丰富了学生对时间的感性相识,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学生的时间观念,再通过趣味性的练习,动手拨一个自己喜爱的时刻,并说说这个时刻在干什么。既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
4、,又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实力的培育。 充分利用了学具,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加学习。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学问,亲密联系实际。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整节课以玩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楚好玩的串了起来。教学过程科学合理,层次分明,层层递进。注意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留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近学生。留意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视察和相识身边的各种事物,学会从生活中发觉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 本课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 1、由于我对新课程教材的理解不够深刻,仅让学生初步相识钟面,相识时针和分针,会看、会写钟表和电子表上整时的时刻,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这样明显是不够的,
5、数学学习的目的不应当是学生“阅历”简洁的在再现和累积。 2、由于学生不是常常训练操作实践的活动,所以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不是很听老师的指挥,在小组活动中,学生的合作意识较差,从动手操作到自主探究到用语言文学表达出来,学生都无所适从。例如,相识哪个是时针,哪个是分针时,让学生辨别时不够深化,没有让学生放开说,师有代说的地方。再例如:你是怎样知道是8时的,指名说拨钟的方法等等,学生语言组织有问题。 3、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不够,让学生猜是什么时刻,虽然也请学生沟通探讨,但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学生没有独立思索和视察,就急于和小组内同学去说,有的甚至在玩。结果既没视察清晰,沟通的效果也不好。 4、学生所带
6、的选举学具模型表不太够用,有的学生没有,在操作的时候只能坐在那看别人拨。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注意培育学生的实践操作实力,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和语言表达实力。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千万不能“拔苗助长”。同时,老师在课堂上还要有足够的应变实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这样才会使学生学会数学、能感受到数学的魅力,酷爱数学,主动学习数学! 一年级1到5的相识教学反思篇2 在“相识钟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得主动,课堂气氛热情,学问获得与情感体验同步进行。反思本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相识: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 在一年级学生的生活阅历里,已经有了一些钟表的学问储备
7、:上学的时间、放学的时间、看动画城的时间虽然这些相识是浅显的、感性的,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说层次也是不同的,但是仍为学生学习“相识钟表”供应了阅历基础。 为此,课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先让学生在自带的小钟上拨出自己喜爱的时刻,再让学生对所拨的时刻进行分类,再想一想整时是怎样看出来的?学生通过比较,异中求同,最终概括出“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的规律。学生依据已有的阅历主动生成了他们自已的数学学问。 2、创设生动详细的学习情境 把对时刻的相识与现实好玩的情境结合起来,不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唤起学生的学习爱好,使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阅历,主动参加尝摸索究学习活动,而且让学生在情境中
8、体验时间,形成时间观念,并受到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的教化。实践表明,学生对数学情境的问题很感爱好,能够主动主动地参加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整堂课学生都能保持深厚的学习热忱。 3、创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机会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提倡的数学学习方式,这就要求老师给学生供应更多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机会,使学生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沟通中学会倾听别人的想法,学会沟通,增加合作意识。在“相识钟面”这一环节中,主要通过同桌合作的形式,学生拿出学具钟,拨一拨、比一比、说一说,然后向全班同学汇报。学生在合作中共享着互助与竞争,体验到胜
9、利的喜悦。从实际教学中看出,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彼此的沟通中,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4、充分体验“生活数学” 数学学问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动身,支配了“说说你或你的家人喜爱的电视节目几时开播”把数学学问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验“生活数学”。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应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沟通,使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理解并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但是,本节课也存在许多不足。时间支配不是很合理,前半堂的教学过于拖拉,耽搁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一年级 认识 教学 反思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