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语文教案上册.docx





《2022六年级语文教案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六年级语文教案上册.docx(7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六年级语文教案上册六年级语文教案上册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六年级语文教案上册,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六年级语文教案上册1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目标积累文言词语和成语,理解寓言的寓意;过程方法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问题,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充满睿智之光的我国古代寓言,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学重难点:多角度理解寓言的寓意,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及发散思维的能力。教学设想:先读通原文,整体感知寓言故事的主要内容,这是理解寓言的前提;再引导学生进
2、行探究,领悟故事的寓意,这是阅读的中心环节;最后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谈寓言给予自己的启示,并进行语言积累,这是阅读目标。朗读贯穿始终,自主、合作、探究为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故事导入)一天,小王在上班途中,无意中看到前面一人掉了皮包。他很是欣喜,急忙上前捡起来,一看,一叠厚厚的,看上去全是100元大钞,便赶紧揣入怀中。就在他准备走的时候,被后面的人叫住,且以“见者有份”为理由也要分一份。这时的小王已经沉浸在意外之财的喜悦中,无暇细想,就给他点吧,堵他的嘴。于是将自己身上仅有的几百块给了那人,便急忙回家。一到家便急忙打开一看,拆开来,除上下几张是钱外
3、,其余全部是白纸,那仅有的几张也全是伪钞。其实,捡到钱本是件高兴的事,但是对于小王来说是不是件好事呢?那么我们看一件事是好事还是坏事是否能绝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塞翁失马里那个边塞的老头儿丢失了马是好事还是坏事呢。二、初读课文,读准确、通畅学习文言文,同学们可能感到有些困难。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诵读是学文言文的重要途径。自由读课文(2分钟),圈出不会读的生字,和容易读错的字并把握节奏听录音,划分节奏。正音。塞(si)其马将(jing)胡骏马归 堕(du)而折(sh)其髀(b)遽(j)好(ho)骑跛(b)学生齐读一遍课文。要求字正腔圆,即要求字音准确,发音饱满。三、再读课文,析情节
4、要理解寓言故事,首先必须疏通文意,了解故事的内容。1.通文意:对照注释,在自读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疏通文意。翻译并解释文中重要词语的意思、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亡:逃跑吊:安慰居:经过将:带领好:喜欢。十九:十分之九,绝大部分。2.析情节:此故事情节可分为几个部分,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情节各部分的内容:失马得马折髀相保。四、研读提问题,探寓意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分组合作讨论、探究寓言的寓意。师:这篇古代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塞翁失马得马、儿子折髀、父子相保的故事,文章中哪些是祸事,哪些是福事?祸事和福事是如何相互转化的?1.从寓言故事情节的发展来看。“马无故亡而入胡”是(祸),
5、待到”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就转化为(福)了;后来,其子骑此骏马,“堕而折其髀”,(福)又转化为(祸);最后,塞上丁壮再同入侵胡人作战中,“死者十九”,而其子以跛之故免征,得以“父子相保”,(祸)再次转化为(福)。如此循环往复,互相转化。2.从塞翁对这件事的态度来看:你认为塞翁“善术”是本文故事情节变化的根本原因吗?塞翁真正高明之处在哪里?(紧紧抓住“塞翁”那三句话来思考。让学生读读那三句反问句,通过揣摩语气来达到目的。)(不是。塞翁的高明之处是不悲观,辩证地看待问题,换角度思考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3.在塞翁看来,坏事能变成好事,好事能变成坏事,难道就不需要一定的条件就可以转化吗?转化
6、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如果胡人居住的地方没有马,坏事能变成好事吗?如果“塞翁”之子不喜欢骑马,好事能变成坏事吗?如果胡人不入侵边境,坏事能变成好事吗?“胡人居住的地方有马”,“塞翁之子喜欢骑马“,”胡人入侵边境“。这些正是好事和坏事相互转化的条件。4.合作研讨,全班交流。(1)你从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2)有一个成语出自本文,你知道是什么吗?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也可以变成坏事,世上的任何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师:由此我们可知:这则寓言通过假托“塞翁失马”的故事,寄托了这样一个寓意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也可以变成坏事,世上的任何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老师可以顺势点拨
7、:这就是“塞翁失马”这个成语的意思。与此相关的有老子所说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还有俗语“塞翁失马,焉(安)知非福”。五、拓展延伸你是否也有过类似“塞翁失马”的经历?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这则寓言还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如,家庭突遭打击,变故,陷入困境,这是祸,但如果能从容、镇静,在困境中拼搏、奋起,那么,这又不失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然,在困境中一蹶不振,丧失信心,甚至失去生活勇气,那么,这祸就只能是祸了。所以,现实生活中,身处顺境时,我们不要沾沾自喜,要心存忧患,居安思危;身处逆境时,我们不要气馁,要处之泰然,遇事不惊。六、小结1.世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我们应该用发展的
8、眼光看待事物,应学会辩证的看问题。2.对待生活,我们应当积极乐观,不应消极悲观,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3.因为好坏、福祸、利害是相互转化的,在考虑问题时,我们应当考虑周全,处事要谨慎,要防患于未然。4.要因势利导,变祸为福;要创造条件,把坏事变成好事。5.现实生活中,身处顺境时,我们不要沾沾自喜,要心存忧患,居安思危;身处逆境时,我们不要气馁。板书设计:塞翁失马 塞翁失马 焉知非福失马 得马 折髀 相保(祸) (福) (祸) (福)寓意福祸得失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六年级语文教案上册2 教学目标:1.通过口语交际,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2.学会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
9、自己的独特感受。3.根据交流的情况,选择一项进行习作。4.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作文的不足之处并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关于音响的录音。学生:1.观察一种植物或一种动物,或者是一种自然现象。2.准备自己游览风景名胜后的照片与及相关文字资料。3.交流第一项内容的同学可以制作头饰。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一)、揭题导入这一组,我们学习了山中访友山雨草虫的村落和索溪峪的野四篇课文,课文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我们生活在这个有声有色、有情有意的世界中,我们也时时在观察大自然的美景,倾听大自然的各种音响
10、,在观察和倾听的过程中浮想联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自己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二)、自读提示,明确要求1.自读“口语交际?习作一”各板块的学习提示,整体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和内容分别是什么。2.师生共同确定每一项口语交际的要求和内容。成为大自然中的一员:想象自己是大自然中的一员,然后把看到的、想象到的和感受到的说清楚。走进音响世界:说说自己听到的各种各样奇特的大自然的声音。回顾暑假生活:主要向大家说说自己暑假游览的风景名胜及自己的感受,特别说说在游览欣赏过程中的联想和想象。(三)、分块讨论,组内交流1.学生自选某一方面内容,按要求进行准备。2.同桌或分类进行组内交流
11、。(四)、示范带动,交流评价1.每一组推荐一名学生进行交流。2.选择同一项内容的同学合作向全班汇报。为增强趣味性,选择第一项的同学可戴头饰合作交流。3.评议。对向全班交流的同学进行补充、提问等,开展对话,说说听后的感受。第二、三课时 习作(一)、交流谈话,激趣导入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交谈兴很浓,仿佛自己走进了神奇的大自然,并融入其中。同学们也有了写的欲望,想把自己的独特感受写下来。这节课我们就来加工整理自己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选择其中的一项,展开联想和想象,然后写下来,一定能成为一篇佳作。(二)、选材命题,明确要求1、选择话题,确定材料。选择“成为大自然中的一员、走进音响世界、回顾暑假生活”
12、三个话题中的一个,确定写作材料。暑假生活有很多可写的内容,这次主要以浏览风景名胜后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为主。2、大胆构思,精巧命题。简单交流本组课文的题目,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师生共同讨论出一些题目:我是一棵树;小树与鸟的对话;雪的自述;大自然的声音;蟋蟀在唱歌;听雨;游3、习作要求。(投影出示)学习本组课文的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写景的文章,注意选取独特的视角,放飞想象的翅膀。记事的文章,注意有顺序地把事情的经过记叙详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记叙清楚,语句通顺,感情真切。(三)、试写初稿,进行修改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2、学生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
13、改。3、组内互读互改。(四)、朗读赏析,交流评议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位同学,教师作适当调整,分三大类由学生朗读,引导学生进行赏析。2、学生交流评议。3、教师点评。特别要肯定习作中体现出的“独特感受”,恰当地运用联想和想象。(五)、再次修改,誊抄习作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清楚认真地抄写在作文本上。六年级语文教案上册3教学目标:1、在感悟课文的基础上,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朗读、讨论,了解环境描写对人物心理的衬托作用。3、凭借语言材料,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这句话的含义。教学重点:朗读课文,了解环境描写对人物心理的衬托作用。教学难点:理解“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
14、长不结实”这句话。教学准备:投影、录音教学过程:一引读导入,激起情感。在强强的想象里,爷爷的小闸屋是个好玩的地方碧蓝碧蓝的海水踩在脚下,白天有海鸟相随,夜晚有星星相伴,强强是日盼夜盼的想到小闸屋来(板书:强强向往)。他多么想念爷爷那婉转悠扬的笛音啊,听,那就是爷爷的芦笛。(板书:笛音婉转)二情景交融,投入感情。1、过渡:真美!多么有趣的地方啊!强强是多么希望能到爷爷的小闸屋啊。转眼到了苇叶葱茏的五月,强强终于如愿了2、齐读36自然段,看看强强在小闸屋的一天是怎么过的。3、你觉得强强那天开心吗?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板书:清脆欣喜)4、指导看投影,师生合作叙述第一部分,再次激情:爷爷的小闸屋是个
15、多美的地方啊!大海辽阔,让人心胸为之舒畅。海水是碧蓝碧蓝的,就在小屋边汹涌起伏,或许我们还能听到海水拍击礁石的声音,可以闻到海滩上的苇叶的清香,可以触摸到温润的海水、奇妙的贝壳。多诱人的海上景色呀!在强强的眼里,还有比这更有趣的事,就是爷爷那奇异的折芦笛、吹芦笛的本领,在空旷的海边吹起这样的芦笛,是一种多美妙的感觉啊!三品读感悟,亲身经历。1、过渡:在小闸屋的这一天强强开心极了,可是夜晚很快就到了。2、师范读,爷爷说:“你先睡,今晚有潮汛,我得去查看查看。你一个人留在屋里怕不怕?”强强是怎么回答的,指名读。加上动作读。此时的强强表现得十分(勇敢、胆大)3、学习描写人物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的句子
16、,移情感受:过渡:可是强强真象他表现的那样勇敢吗?用“”划出810自然段中,描写强强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的句子,同桌合作交流自己划的词句以及读课文的感受,并试着读好。指名读句子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出示:“强强裹紧被子,蜷缩成一团。他大声呼喊:爷爷!爷爷!可是听不到任何回答。”(我们一个人睡觉时碰到暴风雨的夜晚。强强的处境比我们更危险,试着读好。)“强强吓得钻进被窝,连大气也不敢透。”(五月天气较热,他浑身是汗,可是刚一探出头,想透口气,又吓得把头缩进去了。)“强强焦急起来,他想:爷爷呢?爷爷在哪儿?应该去把爷爷找回来。他哆嗦着下了床,刚要开门,一阵强风把门吹开了,强风裹挟进来的水滴把他身上淋得湿
17、漉漉的。门外伸手不见五指,强强缩回脚,又钻进了被窝。”(再走出去一步,就走进了茫茫大海之中。)齐读,读好这些句子。4、学习环境描写的句子,感受氛围:过渡:是什么让强强如此的害怕呢?再读810自然段,用画出找出让强强这么害怕的原因,和同桌交流你的感受,并把这些句子读好。出示:大海不知什么时候变得狂怒起来,四溅的浪花和水珠喷洒到窗户上。狂吼的海风摇撼着小屋。这小屋好似一只在波峰浪谷中颠簸的小船,随时都有被海水吞没的危险。此时的大海和白天的柔和平静还一样吗?用怎样的词来形容此时的大海呢?(汹涌澎湃,惊涛骇浪)听一听录音,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对同学们说说你脑中浮现的情景。齐读,读好这段话,大海
18、张开了他的大口,好象要把一些都吞进它的口中,小屋和屋内的一切都在摇撼,随时都有坍塌和被海水冲走的危险。出示:“又是一个大浪摔打在窗户上,几乎把玻璃打碎。”(砰砰,窗户好象都要碎裂了)“哗哗”海水一浪接着一浪,永不疲倦。“呼的一声,一阵强风把门吹开了,强风裹挟进来的水滴把他身上淋得湿漉漉的。”指名读。5、正因为大海是如此的狂暴,才使强强这样的害怕。让我们在音乐的伴奏下齐读810自然段,男同学读描写大海的话,女同学读一读强强的表现。四文中悟理,升华情感。1、过渡:强强从未经过这样的漫漫长夜,紧张、害怕、孤独陪伴着他。不知过了多久,在朦胧中,他仿佛听到了一种奇特的声音。那是什声音?对,是爷爷的芦笛!
19、强强情不自禁地大喊起来2、强强此时非常(惊喜、兴奋),为什么这么开心这么兴奋呢?3、爷爷就在身边,他安全了,他有好多好多的话要对爷爷说,再来感受一下强强的心情。读“爷爷!爷爷!”4、强强的兴奋是因为听到了芦笛声,爷爷的芦笛声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声音呢?联系上下文思考,同桌讨论。出示:以前爷爷的芦笛声是一种的声音,一种的声音,此时此刻爷爷的是一种的声音,一种的声音。(板书奇特勇敢吹出带给)5、悠扬的笛声将强强的恐惧驱赶得一干二净。爷爷回来了,他对强强说:“昨晚你一个人留在屋里,怕不怕?”爷爷:“如果晚上再让你一个人留在屋里,敢不敢?”爷爷:“强强,你长大了!”6、这时强强想起了爷爷常说的一句话:海边
20、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的?联系生活中事例说一说,你经历过那些事才获得提高和成长的。五总结全文,课外延伸。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希望同学们都能形成坚强的品格。2、作业超市:以强强又一次在小闸屋过夜为题写一篇作文。搜集一些鼓励人们形成坚强的品格的名言、谚语等。搜集一些有关优秀人物经历大风大浪而成长的故事。板书设计:吹出笛音:婉转清脆奇特爷爷的芦笛带给强强:向往欣喜勇敢六年级语文教案上册4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学习本文寓情于物、立意独特的手法。2、学习本文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主题的写法。3、学习杨柳所表现出的不求索取、甘于奉献、
21、不忘根本的可贵品质。二、教学重点:用对比手法突出重点。三、教学难点:寓情于物、立意独特。四、教具:四张课件。五、教学过程:1、 引题:三则科学界对植物所做的实验分析:植物也有“喜、怒、哀、乐”。植物也有生命力,我们不能随意践踏它们,同时让学生们知道文学家赋予植物象征意义是有科学根据的。(激发兴趣)2、指出下列花木的象征色彩:(课文延伸)桃李门生(俗话说“桃李满天下”只门生众多的意思)竹气节(四季青翠,姿态潇洒自若,有宁折不屈的气节)荷花清白(出淤泥而不染)菊梅傲骨(深秋时节傲霜怒放,不畏严寒,独步早春)柳依恋(枝叶软如丝,风起时柔条千缕,依依飘飘)3、小声默读课文 (熟悉课文)思考:作者赞美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六年级 语文教案 上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