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教案6篇.docx
《2023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教案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教案6篇.docx(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教案6篇 制定一篇优秀的教案,对教学工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制定教案是一件值得深思的事情,我们要保持清楚的思路,下面是我为您共享的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七年级历史教案1 点击新目标 1、记住: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的过程。 2、了解: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重心南移。 3、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缘由。 链接旧学问 1、读一读:辽、宋、西夏、金的并立学问建构。 2、问一问:第6课中的五个政权哪些位于南方?回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史实。 1、通读全文,把你认为的重点学问勾划出来,并圈点出关键词语,并把你在预习中
2、遇到的怀疑做好批注。 2、完成学问建构。 3、师生共同反馈矫正学问建构完成状况。 课堂进行时 情景创设 同学们通过媒体常常看到有关假钞的报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很当心地分辨钞票,那么同学们知道在古代人们是怎么防止伪钞出现和流通的吗?纸币和防伪技术的出现及完善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 新课解读 一、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 1、农业方面:两宋时期南方水稻产量大幅增长,太湖流域的、成为闻名的水稻产区。 结合图片与资料,联系环保,探讨梯田、圩田的利与弊 (圩田是指在沿江、濒海或滨湖地区筑堤围垦成的农田,土堤包围能防止外边的水侵入。梯田是在坡地上分段沿等高线建立的阶
3、梯式农田。) (周杰伦的梯田歌词片段:说到中学时期家乡的一片片梯田是我看过最美的绿地,于是也因此让我得了最佳摄影。稀里糊涂在画面中的我不会写词都像个诗人,坐著公车上学的我看著窗外的牛啃草是一种说不出的逍遥自在) 利是:弊是: 2、商业方面:纸币的出现(识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是什么时期起先发行的纸币?当时名叫什么? (2)你对该纸币有何评价? (3)议议:为什么会出现纸币? (4)结论:纸币的出现说明白 二、经济重心南移 1、依据之前所学学问,联系本课所学内容探讨经济重心南移的缘由。 2、南移表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宋诗人陆游在一篇中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
4、材料二: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一中的故都指哪里?南宋都城是哪里? 国家财政收入依靠“东南财赋”,说明白什么? 材料二是什么时期的谚语?“苏湖”分别指什么地方? 为什么说“苏湖熟,天下足”? 课堂小结 结合下表你会更好地把握南方经济发展脉络。东汉至南宋经济重心南移表 课堂大练兵:完成练习册22页的选择题。 七年级历史教案2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为进一步学习和驾驭唐朝的历史奠定基础。 通过引导学生思索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缘由”,培育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实力;通过引导学生对唐太宗和武则天进行简洁的评价,培育学生初步运用历
5、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实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相识到唐太宗、武则天二帝的开-想及其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旺盛,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肯定推动作用。 【教材分析】 本课的主题是唐朝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 本课的重点是“贞观之治”。唐朝是我国历少有的封建盛世。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开-想和政治远见,在中国封建帝王中是罕见的。唐太宗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贞观之治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本课的难点是: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做出恰当的评价。对于初中学,他们评价一个人物,往往
6、会带有感-彩,从“好”或“坏”动身,而不能客观地分析,这就须要老师加以引导,使学生能够驾驭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即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看他对历史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隋朝的繁盛,然后思索“为什么如此繁盛的隋朝很快就灭亡了”,使学生理解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激化了社会各种冲突,导致农夫起义的爆发。在农夫起义过程中,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一、唐朝的建立(略讲) 隋朝太原留守李渊在太原起兵,618年攻占长安,建立唐朝。 时间: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都城:长安 出示唐朝疆域图,强调唐朝长安城的位置。 二、贞观之治 出示材料: 贞观
7、十八年(644年),太宗又谓曰:“汝(指太子李治)知舟乎?”对曰:“不知。”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 学生探讨这段话的含义及从中可以得到的结论:由于唐太宗对君民关系相识较为深刻(相识到人民群众的力气),贞观年间,他的治国政策和措施就是依据这一思想而制定的。 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归纳唐太宗实行的主要措施(突出房玄龄、杜如晦、魏征三个人物,也可以让学生讲解并描述有关魏征的小故事,加深印象,增加趣味性。) 1、注意总结历史阅历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气; 2、注意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 3、崇尚节俭; 4、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
8、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旺盛景象,国力逐步强盛。历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三、女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的女皇帝。(强调) 展示武则天画像,边引导学生看图,边简介武则天经验。 重点介绍武则天的统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二是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最终,引用郭沫若对其统治评价的话:“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探讨:谈谈对唐太宗和武则天统治的看法。 小结:唐太宗、武则天都推行了比较开明的政治经济措施,促进唐朝的旺盛强盛,对他们的统治应赐予确定。 作业:课后作业 七年级历史教案3 教学目标 学问与实力: 武王伐纣的经过、性质;西周的分封制、等级制的内容及作用;西周的农业和手工业的
9、状况;国人,共和行政,西周的灭亡,东周的建立。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武王伐纣这一斗争的缘由和经过,让学生分析这场斗争的性质,从而培育学生视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实力。 情感看法价值观: 1、老师引导学生对武王伐纣缘由、经过、性质的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理论。同时使学生了解历史朝代的演化和更迭; 2、通过对西周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学习,使学生真正相识到西周奴隶制经济发展之所以快速发展,是成千上万的奴隶的辛勤劳动所换来的。从而树立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主子这一正确的史观。 七年级历史教案4 学问与实力 驾驭教材中出现的基本人物、事务、时间;相识到开发边疆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1、以多
10、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实力;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实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育; 3、口头表达实力的熬炼。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缘由。 重点 两汉经营西域 难点 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建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的史观。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 以探讨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教学 授课过程 一、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二、导入新课:今日我们一块学习第17课两汉经营西域和丝绸之路 三、讲授新课: (1)张骞出访西域: 1、西汉时期,人们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新疆地区和更西的地方,称为西域。 2、公
11、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出访西域。 3、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事务,这是西域各国正式归属中心政府的起先。 (2)丝绸之路:从长安往西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 (3)班超经营西域: 1、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出访西域。 2、班超派甘英出访大秦; 3、166年,大秦的使臣来到东汉,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干脆友好往来的起先。 四、小结。展示课件学问点汇萃 五、作业 附:板书设计 一、张骞出访西域: 1、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称为西域。 2、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张骞出访西域。 3、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管
12、理西域事务,这是西域各国正式归属中心政府的起先。 二、丝绸之路: 从长安往西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 三、班超经营西域: 1、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出访西域。 2、班超派甘英出访大秦; 3、166年,大秦的使臣来到东汉,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干脆友好往来的起先。 七年级历史教案5 【课程标准】 了解秦末农夫起义爆发的缘由,知道秦末农夫起义的领导者以及秦朝灭亡的史实,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 一、学问实力:识记大泽乡起义的时间、领导人;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培育用主动观点和主动分析方法相识和分析历史问题的实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秦始
13、皇,为巩固同意实行的措施引入新课;通过分析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的关系,及陈胜吴广的起义与秦灭亡的关系,学习因果关系的方法。 三、情感、看法、价值观:揭露秦的暴政,确定和赞扬陈胜吴广起义的首创精神及推翻暴政的历史功绩;相识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干脆动力和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1、大泽乡起义 2、秦朝的灭亡 难点: 1、秦朝暴政对农夫起义的影响 2、项羽刘邦反秦活动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学生读课文引言。 2、老师引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解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建立,而这个国家的缔造者便是“千古一帝”秦始皇。为了巩固
14、统治,秦始皇实行了一系列措施,有政治的、经济的、也有思想文化的,而这个思想文化方面的措施却成为引发农夫起义的暴政之一。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进入今日的新课陈胜吴广起义。 3、过渡:秦始皇是一位宏大的封建帝王,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功绩不行抹灭,但是他又极其残暴,政治上专制独裁,经济上横征暴殓,而且还有严酷的刑罚,最终让他建立起来的大秦帝国成为了一个短命的王朝。 二、新课讲授 (一)秦的暴政 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秦的暴政的表现。 2、确定学生收集的史料,告知学生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初衷,是为了巩固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统治,但结果去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破坏了人才。秦始皇的暴政还体现在残酷和剥削以及严酷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级 历史 上册 17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