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钠的说课稿.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钠的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钠的说课稿.docx(6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钠的说课稿钠的说课稿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钠的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钠的说课稿1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金属钠及其化合物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一、教材分析(说教材):1.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金属钠及其化合物 是 大专的应用化学基础中第 7章第 1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化学理论基础,这为这一章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是驾轻就熟;同时这一章的学习对了解元素化学具有典型的示例作用,能帮助学生树立元素化学的学习思路,也因为它与
2、生活实际相结合,所以能进一步增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2. 教育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金属钠的存在形式; 掌握金属的一般物理通性和金属钠的物理特性;掌握金属钠的化学性质;掌握钠的重要化合物及其理化性质;了解颜色反应;理解家中使用纯碱发面的原理;了解钠的应用(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总结提炼并连贯表述的能力, 团结协作、善于思考的能力,观察实验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 重难点及克服办法: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金属钠的物理和化
3、学性质克服:多媒体实验视频展示并引导学生讨论解答问题难点: 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克服:由熟悉的金属钠的化学性质引导学生,结合多媒体实验视频展示二、教学策略(说教法)1. 教学手段:首先是采用多媒体视频的方法把金属钠的理化性质演示给学生们,同时组织学生讨论,通过设置问题引导他们进一步认识金属钠的相关性质,克服教学重难点;利用对生活的回顾和观察引导学生们认识金属的一般性质和金属钠的存在形式,使本节课的知识生动,强化学生印象。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启发法、视频演示法 。应着重采用视频演示和启发法2. 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一直在倡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其实,因为这样使得学生的学习具有主动性和灵活
4、性。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就是坚持这一指导思想,采用:问答法、课堂讨论法、启发法等引导学生自己找出答案。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3. 学情分析:(说学法)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所以在教学中要重视学法的引导。(1) 学生特点分析:讲授对象是大专一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完成了从识记到理解的转变,具有成熟的独立思考能力。同时,大学生所存在的惰性也是不能忽视的,让学生们当堂掌握所学知识,利用生动的课堂促使他们听好课也是必须的(2) 知识障碍上:知识掌握上,学生原有的高中知识和
5、上学期所学的理论基础足以应付本节课的学习,只是许多学生出现知识遗忘,所以要在开学第一节中多引导多回顾。4. 教学程序及设想:(1)由食盐和焰火引入:列举钠的存在形式,让学生们感知到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钠,从而为后来理解钠的活泼性做准备。(2)由实例得出本课新的第一个知识点-钠的存在形式(3)按照存在形式-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顺序,继而过渡到钠的物理性质。先启发学生观察一般的金属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提炼出一般金属的物理通性,从而推出钠的部分物理性质。然后播放视频,引导学生提炼钠的物理特性。钠的化学性质是重点,通过前面的存在形式启发学生一个词概括化学性质。接着讲:钠在空气中氧化、钠与水的反应,并播放视
6、频,在播放前提出要求和问题:比如钠为什么保存在煤油中,自然界中有单质钠吗等等;在讲解钠与水的反应时,要求学生分组,观察实验后小组讨论,由代表提炼出完整的实验现象;并给与相应的激励。接着讲述过氧化钠,也采用类似钠的化学性质的方法,即视频、讨论、问答的方式完成教学。最后补充钠的焰色反应:通过实验和生活回顾引出焰色反应的实质(4)课堂小结:主要是通过放电影的方式回顾课堂重点。(5)板书:单质存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反应)过氧化钠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反应)焰色反应的实质(6)布置作业:以补充笔记为主,另外布置作业本上的作业来考察掌握程度。结束语一 教材分析及教学目标本章碱金属编排在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
7、化之后,可以把前一章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知识在此更好地应用,并得到巩固,也为下一章元素周期律提供了丰富的典型金属元素的感性认识,本章实质上起到了承前起后的作用。钠是碱金属这章的第一节,作为学习高中化学最重要的金属章节,通过学习钠能对碱金属这章有个大致了解。通过钠的有关性质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改进实验让学生体验化学实验创造的激情,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我们对元素的学习主要通过学习该元素组成的单质及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用途,通过钠这节的学习,可以了解活泼金属的一些通性,以及保存方法二 重点,难点这一节的重点就是钠的化学性质与水反应,
8、还有钠的物理性质颜色。难点就是钠与氧气在充足及过量时候的反应,还有就是实验,由于反应速度快,难以观察,最后就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三 教学理念及其方法通过计算机的演示,能使学生看到没有条件做的实验。在学习中加入乐趣,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对反应速度快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慢放实验的动化,使学生能看清楚过程。2 涉及原子等微观粒子的结合过程,需要很强的空间想象力,可以通过计算机动画演示,使反应变得直观,更 容易理解。3 对于钠与水的反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可以通过动画来展示实验不当造成的后果。四 教学过程1 首先通过实物钠归纳出钠的颜色、状态、硬度、密度、熔点、沸点、导电、导热性等物理性质2 再以水灭
9、火图片给学生观看,然后以钠放入水中为参比,激发学生的兴趣3 接着老师通过真实实验,果然如动画所放,引起学生的思考,这时教师再适时点拨,使学生在观察的同时先记住一些知识3 再通过一些趣味性实验演示,能更进一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例如用一装有半瓶水的塑料瓶,瓶塞上扎一黄豆大的钠的大头针,瓶倒置使钠和水充分反应,取下塞子、点燃火柴靠近瓶口有尖锐的爆鸣声,效果得到大大改进。五 学法分析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教给学生对金属钠的认识,掌握金属钠的性质,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归纳物质的性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六 总结性质,得出结论,布置作业最后总结出钠的一些物理性质,
10、化学性质,例如钠是银白色的,其表面颜色是灰暗的,钠是一种活泼金属,具有很强的还原性。用线型关系罗列出来,这样条理就清晰了,然后再总述一下这节所学的内容,讲述的重点及难点。最后布置2个思考题:(1)钠为什么保存在煤油中?(2)把钠投到苯和水的混合液中钠在水和苯间跳上“水上芭蕾”,为什么?再讲一下钠的用途。七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第一节 钠一、钠的物理性质二、钠的化学性质1 钠的原子结构2钠与氧气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3钠与水反应(重点)钠的说课稿2我说课的题目是苏教版化学、必修一、专题二、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第一节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学过程、效果分析四个方
11、面展开说课。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通过对“钠”这种代表性元素的学习,旨在向学生介绍金属元素的学习方法。对元素化合物的学习主要学习其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保存方式及其用途。本节教材介绍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在叙述钠的活泼性后,再根据性质介绍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制法,最后介绍钠的用途。教材内容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认知规律。本节重点讨论钠的化学性质,引导学生从现象入手,去分析钠的活泼性。为此,教材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然后将实验现象和数据等资料加以分析,找出规律性的知识,并根据这些规律性的知识进一步对一些物质作出推论和预测,再经实验验证。这种科学方法模式的训练,有利于今
12、后元素化合物的学习,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元素周期律和原子结构等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二、学习目标的确立依据新课程理念,本着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特点,确定学习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1、 了解钠单质的生产原理;2、 能用实验的方法探索和认识钠的性质和用途。过程与方法通过经历实验探究和问题探讨的过程,了解实验研究化学物质的一般方法,初步形成分析推理、综合归纳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探索研究物质和理论的兴趣,在探究过程中进行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教育。三、学习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钠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一、教法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实质就是要
13、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采用了启发式的教学方法;问题?实验?观察?分析?结论的程序进行教学,尽可能地通过实验和观察得出结论,创造条件采用边讲边做实验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引到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密切联系旧知识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在旧知识上得到知识的增长点,并将所学知识及时加以运用。二、学法指导学习方法是课堂教学内容之一。对学生而言,一定的学习方法实际上是能力与素质的表现形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是具有对知识的学习能力、选择能力和创造能力。从更深层次看,这是一种素质。因此学法指导使课堂教学进入素质教育领域的重要方面,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特点,本节课进
14、行以下学法指导:1、让学生自己做实验,强化学生实验的基本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素质,增强合作的精神。2、让学生学会分析: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得出方法综合运用。3、帮助学生抓住关键、掌握重点: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抓住“结构性质存在和用途”这条线。结构决定性质,性质是结构的具体体现,性质又决定其存在和用途。三、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在初中学过金属活动性顺序,知道钠是活泼的金属,能跟盐酸等反应生成氢气;另外,刚学过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通过对钠的原子结构的分析,学生可以预测钠具有强的还原性;还有之前学过的研究物质的方法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探究习惯及操作能力。这些都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四
15、、教学过程为了将教学目标、教学评价、反馈矫正和教学过程组成一个有机整体,以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本节课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首先,教师演示“滴水生火”的实验,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把“水火不相融”与“滴水生火”形成强烈反差,然后提问:俗语说:“水火不相容”,为什么刚才的实验中却用水点着了火呢?并告诉学生那是钠的功劳。使学生迅速进入浓厚的化学氛围,激发起学习金属钠性质的欲望。(二)、自主实验,观察现象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有三个学生分组实验探究:1、观察钠表面的颜色以及表面颜色的变化。2、将金属钠加热,观察实验现象。3、将钠投入水中观察现象。同时,为体现环保意识,将钠和氯气的反应用
16、录像的形式展现。通过这些实验,由几位学生叙述实验现象,并说明原因。其他学生补充。在此期间,教师适时点拔,学生自学、互学、分析、讨论、发言,利用屏幕和板书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归纳小结,使分散的知识条理化,如钠的物理性质小结,钠与水反应现象小结。将实验中的各个结论提取出来,学生感到清晰、明确。(三)、由表及里,学以致用通过学习钠的化学性质,让学生分析钠在反应中的化学价变化,得出钠在反应中得失电子的情况,进而指出“结构性质存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结构决定性质,性质是结构的具体体现,性质又决定其存在和用途。再由学生通过所学知识和教材分析并总结钠的存在形式、工业制法和钠的用途。(四)突显重点,突破难点钠
17、与水反应是本节重点和难点,需用多种形式、多角度对该反应进行分析。 首先是学生亲自操作钠与水在烧杯中的反应,这样体现实验真实性,可靠性。使学生在亲身观察实验现象,描述实验现象,分享和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教师适时提问,说明钠的性质。在此期间,可用五个字“浮、熔、游、响、红”来归纳钠和水反应的现象。其次,在该实验中可以用滴加了酚酞的溶液变红来检验NaOH,但是不能检验另一种产物氢气,故需将钠和水的反应进行改进。改进实验的方法很多,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课堂小结:布置作业下课后小组研究:(1)钠为什么保存在煤油中?(2)解释“滴水生火”的原因。(3)钠着火时,应如何灭火?A、用水扑灭 B、用泡
18、沫灭火器 C、铺上沙子板书设计:金属钠的性质一、钠的物理性质银白色 质软 熔点低 二、化学性质1、与氧气反应 点燃 常温:4NaO2 2Na2O 加热:2NaO2 = Na2O22、与氯气反应:2NaCl2 2NaCl3、与水反应:2Na2H2O 2NaOHH2水Na煤油钠的说课稿3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介绍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在叙述钠的活泼性后,再根据性质介绍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制法,最后介绍钠的用途。教材内容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认知规律。本节重点讨论钠的化学性质,引导学生从现象入手,去分析钠的活泼性,为此,教材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然后解释现象,作出
19、结论。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了解钠的保存、存在和用途。(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推理、归纳、对比等获取新知识的方法,初步学会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有关方法;培养学生全面观察、分析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3)德育目标重视实验的规范操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增强环保意识;认识事物的现象与本质,让学生建立实事求是的良好科学观念。3、重点、难点(1)重点是钠的化学性质,尤其是钠与水反应。(2)难点是探究性实验的观察和分析,尤其是钠与水反应的探究学习。二、说教法本节课教学主要体现“学教并重”的教
20、学理念,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同时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认知规律,采用目标教学模式,运用讲授、引导、探索、实物展示、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形式的教学方法。三、说学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1、引导学生掌握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2、强化学生实验的基本操作3、帮助学生抓住关键,掌握重点。四、说教学程序(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首先,教师演示“滴水生火”的实验,打破学生原有的认知,把“水火不相融”与“滴水生火”形成强烈反差,然后提问:俗语说:“水火不相容”,为什么刚才的实验中却用水点着了火呢?并告诉学生那是钠的功劳。使学生迅速进入浓厚的化学氛围,激发起学习
21、金属钠性质的欲望。(二)、自主实验,观察现象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有三个学生分组实验探究:1、观察钠表面的颜色以及表面颜色的变化。2、将金属钠加热,观察实验现象。3、将钠投入水中观察现象。同时,为体现环保意识,将钠和氯气的反应用录像的形式展现。通过这些实验,由几位学生叙述实验现象,并说明原因。其他学生补充。(三)、由表及里,学以致用通过学习钠的化学性质,让学生分析钠在反应中的化学价变化,得出钠在反应中得失电子的情况。并让学生用刚学的知识解释钠为什么要保存在煤油中,着火的钠能不能用水来扑灭。同时解释“滴水生火”的原因。最后介绍钠的存在形式、工业制法和钠的用途。(四)、突显重点,突破难点首先是学生亲自操
22、作钠与水在烧杯中的反应,这样体现实验真实性,可靠性。使学生在亲身观察实验现象,描述实验现象,分享和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其次 ,改进实验装置,验证产物钠与水反应是本节重点和难点,需用多种形式、多角度对该反应进行分析。五、板书展示金属钠的性质及应用一、钠的物理性质银白色 质软 熔点低 水Na煤油二、化学性质1、与氧气反应 点燃常温:4NaO2 2Na2O 加热:2NaO2 Na2O22、与氯气反应2NaCl2 2NaCl3、与水反应2Na2H2O 2NaOHH2三、应用700800TiCl4 4Na Ti 4NaCl钠的说课稿4我说课的题目是:钠的重要化合物。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作用和地位钠的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说课稿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