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搭石》教学设计、反思、说课、课件.docx
《2023年《搭石》教学设计、反思、说课、课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搭石》教学设计、反思、说课、课件.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搭石教学设计、反思、说课、课件 人教2023课标版小学语文 21 搭石 教学目标 认识并掌握课后生字,理解“脱鞋挽裤,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等词语意思。 朗读课文,感受文中事物的“美”,使学生从中受到熏陶,做一个无私奉献,团结礼让,爱尊老爱幼的人。 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学情分析 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感情读文。 2.从语言文字中体会课文的“美”,尤其是体会作者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引导学生做一个心中有他人,团结礼让的孩子。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共1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题。 (课件):这个小山村是作家刘章爷爷的家乡,他
2、的家乡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岭,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但作者每每忆起家乡,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丽的搭石,(板书课题)齐读。 二、整体感知,初识搭石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课件出示生字词)指名学生读。 (课件出示)思考:什么是搭石,搭石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什么是搭石?学生答,(出示课件) 如果没有搭石,家乡人们怎样过小溪? (出示课件)理解“脱鞋挽裤”。 一次又一次“脱鞋挽裤”,你体会到什么? (出示课件)齐读描写什么是搭石的语段。 搭石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找出文中描写搭石很美的句子。 板书:搭石
3、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围绕风景,自主寻美。 默读24自然段,想想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画面?你是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这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的? 深入体会,品味搭石。 A、“上了点年岁的人才肯离去”你从这句话中读到老人有颗怎样的心?你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此时老人心中可能会想什么? 带着自己的体会读句子。 B、“每当上工,下工画一般的美感” 、理解“协调有序”前后同学合作读,男女分组合作读。 、理解“清波漾漾,人影绰绰”,课件出示“绰”在字典中的意思。 想想“人影影绰绰”,“绰绰有余”中“绰”的意思。 想一想“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在文中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 将语段变成小诗,配乐引读:刘章爷爷在大山里工
4、作了13年,每年都有200多天走在搭石上,他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生读) (诗变回文中语段)引读:刘章爷爷在搭石上一遍遍走,一遍遍数,他怎能忘记这样的情景:(生读) C、“如果有两个人相背行” 、一行人走搭石是美丽的风景,如果有两个个面对面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的呢? 、你从中发现了什么美? 、男同学读出这份美,女同学静静品味这种美。 D、“假如遇上理解当然的事。 、当“青年人”和“老人来走搭石,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句子中哪些词语轻轻拔动了你情感的那根弦?多读几遍。 品味“伏”字与“理所当然”。 “伏”什么意思?做“伏”的动作,为什么要“伏”下身子,为什么不需老人说谢? 引读:当这位老人年轻
5、的时候,他一定也曾经生:(伏下身子背老人过河),因为人们生:(把这看作理所当然的事) 当这位年轻人老了的时候,也一定会有人生:(伏下身子背老人过河),因为人们生:(把这看作理所当然的事) 透过这个“伏”字,你看出了什么? 透过这一代又一代人的“理所当然”,你又看出了什么? 四、激发想象,练习表达,升华主题。 1、展开想象,每天都有哪些人来走搭石?谁总会怎么做?用“假如来走搭石,总会,人们把这看做理所当然的事”的句式写一写心中的假如。 生想象交流。 2、作者以搭石为题,仅仅只为向我们介绍这一块块石头吗? 3、总结:这一块块搭石,不仅方便了乡亲们,更把乡亲美好的心灵,美好的情感刻在了上面,而这正是
6、刘章爷爷想告诉我们的,齐读最后一段。 也许有一天,这里会架上桥,通上路,也许有一天,搭石在家乡会永远地消失,但是家乡的人们走搭石的美,会永远留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再次深情地齐读课题。 五、课外拓展延伸 其实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像搭石这样的事物,有很多像乡亲们这样具有美好心灵的人,请看课件。 希望用你们易感的心去感悟,明亮的眼去发现,灵巧的手去书写身边平凡的“美”。 板书设计: 21.搭石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理所当然、协调有序 景美、情更美、借物喻人 搭石教学反思 搭石是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全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气息。刘章爷爷通过身边平凡的小事搭石,
7、把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默默无闻的在文中字里行间表达出来。 许多教师都喜欢选择此文上公开课,网上一搜,教学设计比比皆是,我在精读文本的基础上,也采用“拿来主义”,借他山之石充实了自己的课堂。在此次研讨交流活动中,我觉得在引导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上有着较好的效果。 一、“协调有序”: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师:“协调有序”什么意思? 生:非常和谐,有次序。 师:不错。你说的是字典中的解释。其实,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也是一种好方法,让我们加入到走搭石的人群中。(教师引导竖排学生一前一后配合读,男女同学分组读,随着教者节奏快慢的变化和声调高低的起伏,学生也进入情境之中。) 师:没有人踩
8、脚,没有人跌入水中,就像是有人在指挥。可其实又没有人指挥,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生:协调有序。 二、“人影绰绰”:联系生活实际,将词语放到语境中理解 师:“绰”是生字,它在字典里有三种意思(课件出示:A、宽,不狭窄;B、宽裕、富裕;C、形容人姿态柔美)想想,“人影绰绰”的“绰”是什么意思? 生:C、形容人姿态柔美 师:还有一个词语叫“绰绰有余”,“绰”又是什么意思? 生1:A、宽,不狭窄 (很明显,学生理解出了偏差,我没有立即否定他,马上给出正确答案) 师:这是你的理解。听听,老师这儿有句话中就用到了这个词,你再想想“绰”字是什么意思:今天中午妈妈做了一大桌美味佳肴,别说我们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搭石 2023 教学 设计 反思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