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再别康桥教案.docx
《2023年再别康桥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再别康桥教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再别康桥教案 再别康桥中的“三美” 一、上节内容回顾提出问题 关键词:1.情感相比 无独特2.两个代表作脍炙人口广为传诵 3.好在哪里?美在哪里? 二、诵读诗歌用心体会 三、三美(根据学生回答顺序灵活讲解) (一)绘画美 1.诗中提到了哪些景物? 河畔的金柳(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柳”象征什么)(夕阳中的新娘) 这如画的美景不单单是景,还寄托了诗人深挚的依恋之情。我们把它们叫做“意象”。 2.总结:绘画美 (二)音乐美 1.引出问题(如同学提出则老师顺水推舟深化):老师觉得这首诗读着很顺口,音调和谐,旋律优美。有的同学可能要问“这又不是一首歌也不是一支曲子,我怎么用音调旋律这两个词呢?”
2、 其实,诗歌和音乐有着很密切的关系。作为中国诗歌(也是中国文学)的源头的诗经中最精华的部分国风其实就是民歌的歌词。史记中记载,诗三百孔子皆能鼓瑟而歌之。唐诗宋词很多也是配有音乐,可以歌唱的。只不过后代乐谱散失了。但是汉语是有声调的,这使得没有了曲调的古诗词仍然富于音乐的美感。这就是老师强调诵读的原因。那么,这首诗这种音乐美的效果形成的秘密是什么呢?这短短的七节诗,徐志摩用了什么魔法让它的音调如此和谐,旋律如此优美呢?带着问题再次诵读全诗! 2.讲解 (1)押韵。 1引出(最好是由学生自己发现这个问题):让学生标注每行诗的最后一个字的读音。2讲解押韵。注意:偶句押韵,每节换韵(特点);虹与梦(韵
3、母相近);溯与歌(徐志摩家乡浙江海宁方言把歌读作“姑”,因此也押韵);现代诗歌押韵从宽,不同声调也可以押韵。3带着学生朗读,体会押韵“回环往复、余音不绝”的美感。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同韵(上节讲过,在情感内容上,首尾呼应;句式上也很相似),更是让人觉得回环往复,韵味无穷。 (2)格律 1引出(最好是由学生自己发现这个问题): 我们刚才数了每句诗的字数,发现每句诗字 数都差不多( 六、七或八个),整齐中富于变化。我们学过的哪些诗也有这个特点?诗经以四言(每句都是四个字,全篇都是二二拍,很整齐但是显得单调呆板)为主,举关雎蒹葭为例;后来唐诗的主力五言诗(每句五个字,有二二一拍或二一二拍等举例静夜思整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再别康桥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