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关于城乡环卫一体化实施的几点思考.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关于城乡环卫一体化实施的几点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关于城乡环卫一体化实施的几点思考.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关于城乡环卫一体化实施的几点思考 关于城乡环卫一体化实施的几点思考 河东环卫一体化工作已提出多年,但一直落实效果不佳,至今仍存在“头疼治脚疼治脚、经常治天天乱”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建立环卫一体化长效机制。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有两条,一是各级投入资金严重不组;二是始终没有建立起一体化的队伍和管理运作机制。环卫一体化是一项势在必行的重大工程,需要上下联动、共同努力,仅靠一个镇街和一个村无法达到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很多地方已经有了很好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很好的学习和借鉴,就这一问题,提出几点思考如下: 一、要下决心学习经验改变现状 根据有关统计,目前我省已经有60个县区实施了环卫一体化镇村
2、全覆盖。从2023年期昌邑就开始实施了一体化工作,创作了一套具有特色的“昌邑模式”,引起了全省、全国同行的极大关注,全省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经验交流会和全国城乡环卫一体化暨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培训研讨会相继在昌邑召开。在广西召开的全国小城镇和村庄垃圾治理专家座谈会上,与会专家一致决定把“昌邑模式”作为小城镇和农村垃圾处理模式推广。2023年我省寿光市辖15处镇街区,975个村,人口103万、全面实施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建立起“村镇(街道) 定点收集、市集中清运处理”的垃圾治理模式,该模式成为典型在全省推广。昌邑和寿光的做法有很好的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上述地区实施一体化总体上有三条值得学习思考 1、
3、创新资金投入模式,理顺投入机制。 缺乏资金投入式制约环卫一体化的根本原因。建立区、镇、村长期投入机制是一体化的根本保证。 昌邑市创新资金筹集模式,顺应国家发展需求。按照“谁产生、谁付费”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多元投入。农村日常保洁、垃圾收集清运、资源化利用费用纳入市财政统筹,市级承担40%、镇级承担20%(含农村五保家庭、低保家庭及残疾人、70岁以上老年人环卫托管费及村级垃圾桶购臵费的20%部分),村级通过村集体出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按每年60元标准筹集)承担40%。这种收费模式不仅减轻了农民负担,而且顺应了温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上提出“谁产生、谁付费”的要求,也是顺应历史发展需
4、求,真正体现了城乡环卫一体化的精髓。 寿光市善了资金保障机制,对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每一项费用来源和保障做了详细规定。每年1910万元的农村生活垃圾清运费和部分垃圾处理费由各镇街区财政承担,垃圾处理费大头由市财政承担;每年2348万元的村庄保洁费用由市、镇两级财政根据经济状况适当承担,经济状况较好的镇街区承担70%,一般的承担50%,相对 较弱的承担30%。每年1870万元的路域垃圾清理费用也由市、镇两级财政承担,其中市财政承担国道、省道和县道垃圾清理费用,镇级财政承担乡级道路垃圾清理费用。这些费用均通过财政体制按月拨付给市环卫部门使用。运行资金的充分保障,保证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有效运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关 城乡 环卫 一体化 实施 思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