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创业演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创业演讲稿.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创业演讲稿 浅谈林区的创业发展 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我叫,今天我十分荣幸地的能够站在这个讲台上与大家共同探讨创业发展这个话题。创业发展是一个接地气的问题,我试图通过总结提炼、找到方法,来指导创业发展,但因水平有限,很难达到登高望远的目的。在材料的准备过程中,通过阅读原伊春市委书记王爱文做的继承弘扬马永顺精神 迅速兴起第三次创业热潮的讲话,很受启发,感觉这篇讲话对当前的林区创业发展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下面我就结合王书记的讲话与大家共同学习。 十八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
2、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每一个人付出艰苦的努力,用实干托起中国梦、实现小康梦。 我们林区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追梦过程中肩负起自己的历史责任,这就是要大力弘扬马永顺精神,继续深入推进林区三次创业。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13次提到“创业”,2次专门提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6月11日,国务院又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意见指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必然选择;是扩大就业、实现富民之道的根本举措;是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的有效途径。 我们倡导的三次创业,与报告中的“大众创业”
3、一脉相承,可以说我们林区60多年的发展史就是艰苦的创业史。回顾我局的发展历程,已先后经历两次创业过程。第一次创业,从我局建局开始,以马永顺精神为旗帜,为国家提供木材,支援国家经济建设,为经济恢复和改革开放初期做了巨大的贡献。第二次创业,从九十年代之后,林木的超采,资源的枯竭,严重制约了林区经济的发展,林区职工只靠伐木已难以维持生计,为了摆脱林业两危困境,于是,林区职工放下“斧头据”奔向黑土地,开展了第二次创业,通过林区职工的辛勤劳作和政策扶持,垦荒种田,发展多种经营经济,林区经济得到恢复,林区职工的生活得到保障。 当前,随着国家天保二期工程、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的深入实施,林区
4、与生俱来的森林主伐退出了历史舞台,我局已经进入经济社会转型的新时期。这就标志着我们的第三次创业已全面开启。 一、开展创业是新时期林区人民的重大使命(那么为什么要开展创业?我们已经进行了第 一、第二次创业,为什么还要进行第三次创业?) 第一,开展第三次创业,是在停止木材采伐的新形势下、加快转变林业经营思想的迫切需要。大家知道,我局从2023年彻底停止采伐,标志着林业局已经进入了发展战略全面转移的新时期。这对林区的未来发展,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也是一次严峻挑战。停伐后,无论是经济发展模式和思路,国家的政策和要求,还是职工生产生活方式 等各方面,我们林区都正在经历开发建设60多年来最大的一场变革。
5、我们不仅面临着思想观念、经营方式、管理体制的深刻转换,也面临着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路往哪里走的现实抉择。现在一停伐,采木头卖木头的那条“财路”断了,也就是说,木材饭没了,碗里空了,我们不仅不能等着饿死,而且还要生存发展。这就逼着我们必须尽快转变传统的林业经营思想,改变原来吃木材饭的生存发展方式,去寻找新的出路,开创新的业绩。除此别无选择。(今年国务院出台的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和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确定国有林区发挥生态功能、维护生态安全的战略定位,推进政事、政企、事企分开,全部剥离企业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按照“机构只减不增、人员只出不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原则,分类推进企业改制和改革。此项
6、该改革实行省级负责制,到2023年改革结束。这项改革为我们指出了人往哪里去,路往哪里走的方向,但是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没有明确解决,还需要我们去创业、去创造。) 第二,开展第三次创业,是推进林区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加快实现兴企富民目标的迫切需要。财富是靠劳动创造出来的,近些年来,我局围绕“生态立市”、“产业兴市”战略,一手抓生态保护,一手抓加快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实事求是地讲,无论是跟先进地区比,还是从我们自身的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看,发展慢依然是当前最突出的矛盾。发展慢的原因很多。首先,有体制的原因。比如,我们林区是最早进入又是最后撤出计划经济阵地的地区之一,长期受国家计划调控。生产方式
7、简单,计划经济色彩浓厚。其次,有产业结构原因。比如,几十年来一直靠“大木头”吃饭,过分依赖资源, 而资源性产品由国家调控,林业企业没有经历市场开发的考验,缺乏产生搏击市场、创业竞争的土壤。后来发展林下经济、职工自营经济,也是摆脱“两危”困境逼出来的。同时,发展慢也有客观条件的制约。诸如,地处偏远,气候寒冷,相对封闭,商贸不发达,人流、物流、信息流与沿海发达地区无法相比,投资吸引力不强,等等。但是,这些都不是根本原因。和全国其他一些发展快的地区相比,发展慢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干事创业的强烈意识(不够迫切、强烈,小民意识、小富即安思想严重),缺乏加快转型发展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缺乏与市场观念相适应的创业
8、群体和创新头脑。我们可以想一想、算一算,林区开发建设60多年,前40年靠资源,吃的是祖宗饭,后20多年吃的是祖宗饭加上天保工程政策饭。我们自己创造的财富在我们饭碗里的份量究竟有多大,能让自己吃饱吗?这几年我们抓产业、上项目、促调整,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收效不突出。种植类、养殖类的传统产业项目,几乎都是小打小闹,多少年也不成规模、不成气候,就像棵“小老树”,怎么也长不大。至于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业项目,更是凤毛麟角,难得一见。这里虽然有一定客观条件的制约,但更多的是我们精神不足、观念不新、思路不宽、办法不多。再这样下去,我们的转型、我们的发展靠什么支撑?我们的财源在哪里?今后的出路在哪里?政
9、策不会永久都有(现在我们享受的是天保二期工程,难道还会有天保三期、四期工程吗?),长远发展靠什么?还是要靠我们自己,创业、富民主要靠我们自己。所以,在国家大政策到位之后,我们林区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扑下身子谋发展、抓创业,尽快培育出一批具有强烈时代精神的、和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创业者、实干家, 一批林区经济的领跑者;尽快培育形成一批牵动力大、市场竞争力强的产业项目群。不然,我们就没法实现经济社会的转型跨越,就不能实现兴企富民的目标。 第三,开展第三次创业,是深化生态功能区建设、巩固扩大生态保护成果的迫切需要。近几年来,我们林区在生态保护上深入推进“严管林”、率先停伐珍贵树种、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体
10、系、强化更新造林和森林抚育、加快生态移民、实施生态建设、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等一系列措施,林区已开始走上了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在加快推进转型发展的今天,生态保护不但不能削弱,而且还要不断深化。尤其还要看到,现在生态已不仅是一个自然资源的概念,它也是重要的经济资源、社会资源、甚至是政治资源;生态资源是我们的优质资产,是我们林区的核心竞争力。国家实施的一个规划,一个工程(给你拨钱发工资)的直接目的就是保护生态。因此,推进第三次创业,本身就是一个深化生态功能区建设的过程,就是一个巩固生态建设成果、放大生态功能的过程,也是一个发展生态产业的过程。我们就是要通过第三次创业,树立森林经营
11、的新理念,加快转变林业经营管理模式,使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说白了我们就是要通过第三次创业,带领林区百姓走出“越砍越穷、越穷越砍”的怪圈子,走上一条人护林、林养人、人与林和谐共生、永续发展的新路子,让生态建设的成果造福今世、泽及后人;我们就是要通过第三次创业,把森林经营做大,把森林管护、森林抚育的措施抓实,从根本上解决养林与养人、保护生态与发展经济的矛盾冲突,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森林资源的消耗和破坏。 说到这里,我要为我们所处 的生存环境点赞,这里天蓝、水清,山绿,绵延起伏的群山、广袤的林区大地孕育着无穷的宝藏,有猴腿蕨菜刺嫩芽等山野菜,有獐狍野鹿野猪等野生动物,有人参、猴头、木耳、蘑菇
12、等山珍,有铁铅锌钼等矿藏,等等,林区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为林区人民提供着纯天然、无公害、营养丰富的食品。如果再进行无公害种植、养殖。可以说我们的生存环境、生活质量是大城市无法比较的。但现实农业生产中,也出现与生态环保不和谐的事情,乱用化肥造成土地板结,地力下降,随意丢弃农药瓶,造成林区山水污染等等,有些令人触目惊心。我们林区人要警醒起来,要树立节约意识、保护意识和生态意识,要珍惜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要坚持低碳发展、环保发展,实现生态资源永续利用,造福林区人民。 林区的第一次创业奠定了共和国森林工业的基础,撑起了共和国大厦的脊梁;第二次创业发展了职工自营经济,开发了林下资源,摆脱了“两危”
13、的困扰;今天的第三次创业,就是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全面提升林区自我发展的能力,从根本上解决好林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林区人民的致富问题。 当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到处呈现出百舸争流、千帆竞渡的局面。我们必须在这个大潮中鼓足创业的干劲,迈出创业的步伐。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二、把马永顺精神作为推动林区创业的强大动力(那么如何如何开展创业?) 开展创业,我们不能不提林业英雄马永顺,马永顺就是在我们林区一次、二次创业中涌现出来的杰出代表人物。在那个特殊的年代, 正是以马永顺为代表的老一辈林业工人以他们的青春和热血,开启了林区艰苦创业的历程,奠定了共和国森林工业
14、的根基。在他们身上所集中体现出来的,是精神的巨大力量。那就是:第一,特别能吃苦。在林区开发初期的年代,这里的条件之艰苦、环境之恶劣,令人难以想象。林业工人们常年住着地窨子,忍受着蚊虫叮咬,“夏天头上一把火、冬天脚下一层冰”,吃不饱、睡不好,日夜奋战在一线。但是,以马永顺为代表的林区开发建设者们,就是在这样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以“天当被、地当床”的乐观精神,以吃大苦、耐大劳的英雄气概,爬冰卧雪、风餐露宿、披星戴月,在小兴安岭莽莽林海中展开了一场气吞山河的生产大会战。第二,特别能战斗。为了支援国家建设,多出材、出好材,林区开发建设者们在山上山下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生产竞赛。当年,马永顺更是“一把弯把
15、锯,威震兴安岭”,一个人完成了六个人的工作量,创造出一年手工伐木1200立方米的全国纪录。第三,特别能创新。在林区开发建设中,广大林业工人依靠集体的智慧,边生产、边钻研、边总结、边实践,创造出了许多先进生产经验。尤其是马永顺,不仅是生产能手,更是技术能手、创新能手。由他总结出的“马永顺安全伐木法”、“马永顺四季锉锯法”、“流水作业法”,曾在全国林业战线推广。第四,特别能奉献。当年的林业英雄马永顺等老一辈创业者们,为了伊春林区的开发建设,可以说是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特别是在马永顺身上,更是体现出了新愚公精神。在国家需要木材时,他是当之无愧的伐木劳模;当国家需要生态时,他又是令人敬仰的
16、植树英雄。为了还清对大山的“欠账”, 7 马永顺退休后仍带领全家老小,坚持每年到荒山上义务植树,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林区开发六十多年,给我们留下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创业精神。马永顺精神的实质就是创业,就是奉献,就是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对于林区来说,马永顺精神不只是一种精神的遗产,它更是植入林区人骨子里的一股精、气、神,这股精、气、神,是推动我们林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 在林业开展第三次创业、推动转型发展的今天,马永顺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强大的文化张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显得更加重要。和林区的这些先辈相比,我们的生产生活条件不知道要强过几百倍。但我们和他们比缺什么?缺的就是精神。我们深入学习、体
17、会马永顺精神,其深刻意义就在于继承弘扬马永顺精神并赋予其崭新的时代内涵,进一步激励林区人民积极投身第三次创业,推动林区加快转型。 第一,继承弘扬马永顺精神,开展第三次创业,要拿出自力更生、百折不挠的勇气。我们说,干什么事儿都是要拿出一种精神的,没有一股“精、气、神”是绝对不行的。世界上的事都是这么克服困难干出来的。然而,我们必须承认,这些年来我们自力更生、自我开拓的意识越来越淡漠了。一谈到发展首先想到要政策、讲条件,总想多贷点款、少纳点税,缺乏强烈的自我创业意识和对外合作意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经过我们多年的不懈努力,各项有利于林区发展的重大政策到位之后,今后很难靠躺在贡献大的历史功劳簿上向
18、国家伸手了。我们不能完全依赖这个,林区发展的最终出路也不能靠这个。根本的还是靠我们自力更生。当前衡量我们林区干部职工的本领,就看 你在新的历史形势下能不能自觉破除“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自强自立、艰苦创业,奋发图强,带领广大群众闯出一条林区创业发展之路。 第二,继承弘扬马永顺精神,开展第三次创业,要有敢为人先、革故鼎新的胆识。创业创新是发展之源、富民之本。我们林区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艰苦创业史和开拓创新史,从为国家大量贡献木材到摆脱“两危”困境,从保护森林生态到推进经济社会全面转型,每一个历史阶段,每一个发展领域,每一个巨大变化,无不体现着创业、贯穿着创新。可以说,在我们林区人身上,
19、始终都有这样一种开拓者的精神。在中国林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始终在发挥着先行者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林区人历来都是富有改革创新精神的,是勇于探索、勇于实践、勇于开拓、富于创造的。 在开展第三次创业的今天,更需要我们拿出这种创造精神、创新精神,在探索林区转型发展模式上大胆实践,闯出一条新路。比如,在森林经营方面,如何充分用好天保二期和国家转型政策,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积极性创新森林管护、森林抚育等手段,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和经营好森林资源,全面提高森林产出效益,闯出一条解决养林与养人矛盾、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的新路子;在发展林下经济方面,如何依托整合资源,放大资源优势,变“零散”为“集中”,变“粗放”为“集
20、约”,变“无序”为“有序”,变“初级”为“高端”,尽快形成一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集群优势明显的、成规模成气候的、在全国乃至世界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生态畜牧产业基地、北药产业基地、特色种植基地;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不断开阔思路,创新手段,去工作。 第三,继承弘扬马永顺精神,开展第三次创业,要牢固树立起现代市场经济的观念。我们当前的创业,是在市场经济已经走向全球化、现代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林区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如果再用传统的思维、陈旧的理念去发展,显然已经不行了。这些年,我们的发展与先进地区相比,说来说去,最大的落后就是思想的落后,最大的差距就是观念的差距。浙江的嘉善县,是一个没有森林的地方,
21、但却做大了木制品产业,产品销往世界上许多国家。浙江的海宁市,没有什么畜牧业,但皮革制品出口量占世界毛皮经营总量的1/4,成了驰名中外的“皮革之都”。“零资源经济”发展的例子,在沿海发达地区不胜枚举,主要是敢想敢干的结果。思想不解放,有资源不会用;思想解放了,遍地都是资源、遍地都是宝。我们林区的资源何其丰富,多少年来却守着金山过穷日子,捧着金饭碗要饭吃,就是因为缺乏观念、思路和精神,跳不出发展的老圈子、老套路。发展不好,只能怨我们自己。所以我们要进一步审视我们的发展定位,发挥比较优势,不断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培育我们自己的优势产业和知名品牌。要下功夫研究解决好土地、林地种什么、怎么种的问题。最大限
22、度地把土地、林地的增效潜能挖出来,引导职工引进新技术、大胆试验新品种,向北药种植、特色种植、养殖等优势特色产业倾斜和让路,切实提高林地土地的产出率、附加值。加速提升我们的发展层次和发展水平,促进林区职工实现增收、增效。 三、党员领导干部要争做推进林区第三次创业的实践者和领路人 领导干部就是领先一步先干一步,树标杆、做表率,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继承和发扬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不断增强市场 竞争能力,促进林区职工实现增收、增效。大力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创新、特别能奉献”的马永顺精神,团结带领广大职工群众积极投身林区第三次创业伟大实践中来。 一是要谋要事、抓大事。当前,开展第
23、三次创业,加快林区转型发展,是一项全局性的战略任务。善抓大事、善谋要事,要求我们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认清形势,把握方向,把全部精力集中到开展第三次创业、加快转型发展上来;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全局与局部、创业与转型、发展与保护、改革与稳定的关系,切实提高总揽全局、驾驭全局的能力;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学习,更新知识,开阔视野,创新理念,打牢“谋事”的基础,用现代市场经济的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引领创业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抓住要害,把握关键,以重点突破打开工作局面。 二是要抓难事、解难题。开展第三次创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是我们必须打好的一场转型发展总体战、攻坚战,与一次、二次创
24、业时期的自力更生相比,其包含的发展内涵更为全面、更为复杂,对我们是极大考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拿出一种昂扬的状态、干事的激情、负责的精神,勇敢担当,积极面对,在创业发展中认真抓难事、解难题。要看到,一个难题往往就是矛盾的焦点、发展的瓶颈、全局的关口,一旦突破了,可能全盘就活了。抓产业、上项目、发展旅游业固然重要,那只能是一场一地的发展,我认为千万林区职工的如何富裕才是我们发展的焦点、突破口,只有林区职工的富裕,才是林区的小康。所以,我们一定要懂得和善于调查研究,真正把身子沉 11 到一线去,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找准主要矛盾,抓住关键环节,推动工作开展和落实。 三是要抓典型、作示范。典型作用巨大,
25、榜样力量无穷。带领职工投身第三次创业,重要的是解决职工的思想观念问题。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举起一面旗,唤起千百万。要善于抓典型,作示范,真正发现、培养、选树一批在第三次创业中涌现出来的好经验、好典型。比如泥河的旱改水推动了林区的土地效益革命;曾庆文的矮高粱种植引领了种植结构的新调整;森林猪养殖践行了生态畜牧业发展。我们曾经开展创先争优,什么是优?什么是先?这些典型就是先、就是优。我们要善于发现各项工作的典型,善于发挥典型作用,通过典型引路,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加快推动转型发展。 四是要顺民心、聚民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开展第三次创业,必须紧紧依靠群众、相信群众、发动群众,充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群众富了才是真正富,群众小康了,才是林区的小康社会。开展第三次创业,就是要求我们领导干部具备带领群众致富、带动区域发展的真本领。要始终从群众的利益出发,坚定自觉地走群众路线,把广大群众调动起来、组织起来,把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巨大潜力激发出来、释放出来,让群众有创业的念头,有致富的盼头,有好日子的奔头。团结带领广大职工群众积极投身林区第三次创业伟大实践中来。 创业演讲稿 创业演讲稿 创业演讲稿 创业演讲稿 创业演讲稿 创业演讲稿 创业演讲稿 创业演讲稿 创业演讲稿 创业演讲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