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医院妇产科医生先进事迹材料.docx
《2023年医院妇产科医生先进事迹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医院妇产科医生先进事迹材料.docx(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医院妇产科医生先进事迹材料 医院妇产科医生先进事迹材料 远赴新疆无怨无悔不辱神圣救援使命 2023年8月23日,妇产科主任医师杨媛媛作为安徽援疆医疗队队员,带着组织的信任、医院的重托来到和田。虽然入疆之前通过培训及其他途径对新疆有所了解,也有一定的思想准备,但当医疗队员身临其境,这里极度干旱漫天黄沙等艰苦的自然环境、落后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异常复杂的维稳形势,仍然大大出乎他们的预料。 和田位处南疆,四周环山,目力所及,全是戈壁茫茫,荒凉萧瑟,高高的山头堆积着经年不化的皑皑白雪。虽然住的房间都是双层窗户,但上班前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晚上回来,桌子上往往又覆盖了一层细细的沙尘;上班路上迎
2、面吹来的不再是和风细雨,而是刺骨的风沙,充塞着嗓子和牙缝。初来之时,杨媛媛和队员们很不适应,干燥导致嗓子干痛、口唇干裂、鼻子出血、皮肤奇痒,但她没有畏惧这艰苦的环境,杨媛媛始终牢记:选择了援疆就选择了吃苦,选择了援疆就选择了奉献!他们的一言一行代表着安徽援疆干部形象,更代表着安徽医疗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形象。杨媛媛暗下决心,一定严格要求自己,克服各种生活上的困难,团结同事和援友,尽职尽责,踏实工作,注重团队精神,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工作状态。 进疆以后,医疗队员们对当地的医疗卫生水平有了一定的了解:XX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较薄弱,医疗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但却担负着极繁重的医疗任务,有执业医师
3、资格的医务人员仅半数,因此医疗质量与安全的压力相对严峻。当地卫生状况较差,肺结核、麻疹、甲肝、乙肝等传染病盛行;新疆地域辽阔、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加之维族患者自我健康保护意识较差,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成重病,特别是孕产妇很少进行孕期保健检查,重症高危孕产妇十分常见,婴幼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远超内地。 进疆初期正赶上XX区医院创三甲,结合这一契机,杨媛媛及队员们积极配合协助相关科室抓好医院核心医疗制度的建立及落实,如临床路径制度、手术分级制度等。督促、规范各临床科室的医疗行为,保证医疗安全。同时积极发挥临床医疗能力和专长,以教学查房、疑难病例会诊、疑难病例讨论开展各种新技术等多种形式,杨媛媛将
4、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和先进的诊疗技术传授给当地医院的医生和技术人员,培养和提高了当地医技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结合当地妇幼保健工作较落后、产科技术力量薄弱的特点,积极开展工作,通过开展“规范产前保健检查”、“妊娠高血压疾病指南解读”、“妊娠糖尿病诊治规范”、“产后出血诊治”等系列讲座提高产科整体医疗水平,积极开展“妊娠期糖尿病规范筛查及诊治”、“子宫动脉结扎加改良式b-lynch缝合在难治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等多项新技术,成功救治多名危重孕产妇,提高了科室整体医疗水平。 在这一年多时间里,杨媛媛及医疗团队共开展业务讲座20余次,诊疗各族患者500余人次,手术100台,救治危重患者180余人次
5、,开展了20多项新技术、新业务、新方法,填补了当地医院的多项技术空白。杨媛媛把自己的技术和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了当地的医生,民族医生们被深深地感动,他们说:“安徽老师把精湛的医术毫无保留地传给我们,为的是让少数民族医生掌握更多的技术,为的是让广大的民族同胞生活的更加美好和谐!”。 维汉医生共同努力挽救危重孕产妇生命 在援疆工作的一年中,也发生了不少让杨媛媛印象深刻的事。2023年4月初,向平时一样,安徽援疆医疗队妇产科主任医师杨媛媛走进病房,觉得气氛瞬间凝固了起来,只见抢救室门口人员攒动,大家紧张地忙碌着,来不及多想,杨媛媛主任立即走进抢救室,简单了解了一下病情:一名20岁时维族初孕妇,刚刚从
6、产房被推进病房,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子宫收缩乏力,失血性休克,血压70/35mmhg,心率120次分,血色素309l,凝血功能检查已显示出现凝血功能障碍。患者面色苍白、神智淡漠、床单上印满鲜血,病情十分危重。如果不立即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就有生命危险;切除子宫,可以有效止血,保住患者生命,但是这么年轻的生命,失去生育能力,今后她的生活质量会下降。杨媛媛主任和维族医生帕提古丽主任交换了一下眼神,做出了共同的决定:把风险留给医生,尽量保留子宫,采取有效措施止血,补液、输血、维持血压、抗休克治疗、按摩子宫促进子宫收缩、准备抢救物品两位主任一直站在患者床边,严密观察各项生命指征、指导抢救.一切有条不紊,
7、忙而不乱。两个小时过去了,最终这名孕妇保住了年轻的生命、也保留了子宫。 这样的例子在援疆医疗队中还有很多,XX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较薄弱,医疗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但却担负着极繁重的医疗任务,这里地域辽阔、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加之维族患者自我健康保护意识较差,特别是孕产妇很少进行孕期保健检查,重症高危孕产妇十分常见,孕产妇死亡率远超内地。在这一年多时间里,杨媛媛带领队友们多次积极指导抢救危急重症患者,医疗队员们无私的奉献精神、精湛的医疗技术,为当地医院留下了一支永不撤走的医疗队伍,充分展现安徽援疆医疗队的素质和形象,为新疆人民的健康作出了应有贡献也为安徽争得了荣誉。 “既然选择了援疆,就是选择了奉献
8、” 回忆起一年多的援疆工作生活,杨媛媛既有颇多收获,也有颇多感慨。杨媛媛和很多援疆同仁一样,上有老、下有小,都正是家庭最需要的时候。而新疆远在万里之外,面对家庭的困难,只能选择让家人自己克服。杨媛媛的母亲已经76岁高龄,2023年10月份,在杨媛媛援疆期间检查出患有甲状腺疾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却在实施手术时出现意外,行气管切开,只能靠气管插管维持呼吸,心急如焚的杨媛媛无法放下手中的工作,只能委托家人尽心照顾母亲,在父亲及爱人的鼓励下,杨媛媛一直坚持在新疆工作,直到术后第九天才安排好当地的工作回到妈妈身边。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杨媛媛每每见到母亲的神情都倍感内疚,在家人最需要自己关怀照顾的时候,却
9、远在万里之外无法尽孝。但同时,杨媛媛也深刻体会到“既然选择了援疆,就是选择了奉献”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援疆工作的一年时间,给了她深入基层了解边疆了解国情的机会;更给了她磨炼意志、丰富阅历、提升水平的平台。杨媛媛说,援疆工作的体验是自己人生中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着自己在医学生涯中不断奋斗前行。杨媛媛及队友们无私的奉献精神、精湛的医疗技术,为当地医院留下了一支永不撤走的医疗队伍,充分展现安徽援疆医疗队的素质和形象,为新疆人民的健康作出了应有贡献,也为安徽争得了荣誉。 2023年初,鉴于在XX区医院的优秀表现,和田地委组织部任命杨媛媛为XX区人民医院副院长,2023年被和田地委授予“优秀援疆
10、干部”、被当地医院授予“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该同志是一名普通的医生,工作在人们谈之色变的传染病科。不少人对传染科还不了解,走进传染科时,有的捏着鼻子、有的捂着嘴巴,甚至认为,我们医务人员也是危险分子,会传染。二十多年来,在人们异样的眼光中,在平凡的岗位上,和同事们一道,默默工作着,从一名普通医生变为现在的科主任。 1981年高考后,因为穷,就报第一军医大学,上军医大不要学费,还有津贴,当时只穿一身衣服到学校,连换洗衣服也没有。1986年大学毕业,分配到山东泰安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师从著名感染病专家张光曙教授,走上了与传染病较量的漫漫长路。1996年转业时,我说服家人,带着老婆
11、孩子回到家乡,选择了当时我市唯一一家有传染科的医院,即现在的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继续做我的老本行传染病医生。 我市是肝炎高发地区。大家知道,肝炎是很难治愈的一种传染病。我和传染科的医学团队,积极探索肝病治疗的新方法,并率先开展肝穿活检,从病理学上提高肝炎诊断水平,规范治疗,使许多长期被病痛折磨的患者恢复了健康。经过多年的努力,出现了可喜的变化,原来许多肝炎病人需三天两头到医院检查,一年内可能反复多次住院,而现在,这种状况不见了,老病号来医院的次数明显少了,重症肝炎、肝硬化、肝癌的病人逐年减少。我们有时开玩笑说,其他主任是越老病人越多,我们却越来越清闲,用不了多久我们可能要失业了。 为了不让自已这
12、么早就失业,我们只好没事找事,2023年以来,我们利用休息时间,带领全科医务人员,开展“XX市丙型肝炎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并取得预期结果,经过多方努力,“中国农村丙肝阳光计划”2023年8月在莆田启动,使丙肝患者的医疗费用降低三分之二,每位丙肝患者能减少医疗费用约4万元左右。目前有200多位患者享受阳光计划所带来的益处,为病人节省医疗费用近1000万。 大家都清楚,我市传染病疫情还是时常爆发。近年来,我市经历了霍乱、登革热、手足口病、甲流等重大传染病疫情。大家都知道,传染病是会传染的,2023年“非典”时,有许多医务人员献出自已的生命。每次参与重大传染病救治,都是一次生死考验,但我并没有退缩
13、,也不能退缩,每一次疫情发生时,我总是冲锋在前。 2023-2023年甲流爆发期间,我担任XX市甲流医疗专家组成员、医院甲流医疗救治组组长。在甲流疫情最高峰,医院有20多例重症病例住院,有7位危重病人需要抢救。工作的难度、强度和压力可想而知。第一位危重病人是一个未满三岁的小男孩,生命垂危。我们冒着被传染的危险,守候在他的病床前,经过积极抢救,3天后小家伙转危为安。在抢救患儿的3天里,我睡不到10小时。在这场救治甲流的惊心动魄斗争中,我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社会和同行纷纷向我们竖起了大拇指。但一例患危重甲流的产妇,我们医护人员连续抢救近一个月,无情的病魔还是夺走了她年仅24岁的生命,看到她的父
14、亲一夜白发,我的心在流血,我们要是神仙多好。 我手机里有一张同事蹲着隔离病房门口吃盒饭的照片。每次看到照片,我都会激动的留下眼泪。整个防治甲流期间,为了能第一时间救治病人,我们寸步不离地守候在隔离区内,连续吃了一个多月快餐,一盒不到10元的快餐,我们一共吃了近5000盒。我们传染科的医护人员是最可爱的人,我为这支医疗团队感到骄傲和自豪! 让我自豪的还有,我的爱人,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小儿科医生,2023年非典、2023年手足口病和儿科合作过,这次甲流,我们再次并肩作战,有人称我们又开夫妻店。记得当时86岁的老母亲含着眼泪说:“怎么两人一起去,要是”,老娘没有完全说出来的话,我们心中很清楚。面对危险
15、,我们夫妻没有退缩,顾不上安慰老娘,一头扎进病房,一干就是一个多月。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老医生,我对得起党、对得起病人,但我对不起我的孩子。这些年来,我们很少顾及孩子的学习生活。最愧疚的是,孩子高考前4天,我又踏上去汶川抗震救灾的征程。 医生,应该出现在病人最需要的地方,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使命,2023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后,我天天盯着电视。大家知道,大灾之后可能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希望第一时间能奔赴灾区,但第一批参加救援的主要是外科医生,我只好参加二批救援队。后来,我又极力促成妻子援川。我院有二对夫妻援川,我们是其中的一对,夫妻双双援川,成为福建莆田和四川彭州卫生系统的美谈。 在地震灾
16、区的日子相当艰苦,没有热水,难得有热饭吃。有一天中午在巡诊途中,突然闻到肉香味,直咽口水,原来是贵州的防疫队员在做饭。我们到灾区已经一周多,没有闻到肉香味。贵州同行热情招呼我们一起吃饭。这天中午,我吃上了这一辈子最难忘的两块回锅肉,太香了!我马上拔通妻子手机,兴奋地告诉她,我吃上肉了!电话两头,两人都流下了眼泪。但我没有告诉妻子:我们十多天内走遍了医疗点管辖的十九个自然村,我的鞋早就磨破了;我们住的帐篷,白天温度高的人进不去,晚上却要盖着厚棉被;下雨时水会淹到了床脚,拖鞋成了“水上漂”,早晨起床,账篷顶上有许多水珠往下滴,棉被潮的可以拧出水来;没有热水,一桶冷水在太阳下晒会儿就冲个澡,有时几天
17、没有送水,连洗脸刷牙也成问题;由于又潮又湿,几天后,全身关节开始疼痛,后来要洗冷水澡前,就先喝几口高度白酒暖暖身子。 40多天的援川经历,我们的心灵受到强烈震憾,同时也得到了升华,我体验到灾害的可怕、生命的脆弱与宝贵,也深深理解医生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援川期间,卫生厅党委任命我为援川第三医疗救援分队临时党支部书记,有8位队员写了入党申请书,火线入党。我所在的医疗点,被全国总工会授予“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 近年来,经过全科同事的共同努力,我科取得很大成绩,许多荣誉。2023年9月,因抗震救灾成绩突出,我荣获XX市人民政府“援川抗震救灾工作记二等功”表彰,2023年11月又获得省委、省政
18、府“援川抗震救灾先进个人”表彰。2023年1月被评为“XX市创先争优先进个人”及“人民满意健康卫士”,并参加中共XX市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举行的创先争优事迹巡回报告;2023年五一前夕,科室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2023年七一前夕,本人被福建省委授予“全省优秀共产产员”荣誉称号。2023年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今年评为XX市首批优秀人才。2023年、2023年连续二届获得XX市科学技术二等奖二项。 现在有人讲,病人不好当,看病难看病贵;我们天天也在抱怨,医生难当,病人多,工作压力大,还有医患纠纷不断。如何解决这个难题,那是整个社会需要共同应对的。但我认为,只
19、要心中有病人,就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在整个医疗卫生战线,有很多像我这样的医生,他们默默地守护着人民的健康。我是一名普通的传染科医生,我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感到骄傲和自豪。我无悔于当初选择传染科医生这个专业,愿意继续当一名普通的传染科医生,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远赴新疆无怨无悔不辱神圣救援使命 2023年8月23日,妇产科主任医师杨媛媛作为安徽援疆医疗队队员,带着组织的信任、医院的重托来到和田。虽然入疆之前通过培训及其他途径对新疆有所了解,也有一定的思想准备,但当医疗队员身临其境,这里极度干旱漫天黄沙等艰苦的自然环境、落后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异常复杂的维稳形势,仍然大大出乎他们的
20、预料。 和田位处南疆,四周环山,目力所及,全是戈壁茫茫,荒凉萧瑟,高高的山头堆积着经年不化的皑皑白雪。虽然住的房间都是双层窗户,但上班前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晚上回来,桌子上往往又覆盖了一层细细的沙尘;上班路上迎面吹来的不再是和风细雨,而是刺骨的风沙,充塞着嗓子和牙缝。初来之时,杨媛媛和队员们很不适应,干燥导致嗓子干痛、口唇干裂、鼻子出血、皮肤奇痒,但她没有畏惧这艰苦的环境,杨媛媛始终牢记:选择了援疆就选择了吃苦,选择了援疆就选择了奉献!他们的一言一行代表着安徽援疆干部形象,更代表着安徽医疗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形象。杨媛媛暗下决心,一定严格要求自己,克服各种生活上的困难,团结同事和援友,尽职尽
21、责,踏实工作,注重团队精神,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工作状态。 进疆以后,医疗队员们对当地的医疗卫生水平有了一定的了解:XX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较薄弱,医疗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但却担负着极繁重的医疗任务,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医务人员仅半数,因此医疗质量与安全的压力相对严峻。当地卫生状况较差,肺结核、麻疹、甲肝、乙肝等传染病盛行;新疆地域辽阔、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加之维族患者自我健康保护意识较差,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成重病,特别是孕产妇很少进行孕期保健检查,重症高危孕产妇十分常见,婴幼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远超内地。 进疆初期正赶上XX区医院创三甲,结合这一契机,杨媛媛及队员们积极配合协助相关科室抓好医
22、院核心医疗制度的建立及落实,如临床路径制度、手术分级制度等。督促、规范各临床科室的医疗行为,保证医疗安全。同时积极发挥临床医疗能力和专长,以教学查房、疑难病例会诊、疑难病例讨论开展各种新技术等多种形式,杨媛媛将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和先进的诊疗技术传授给当地医院的医生和技术人员,培养和提高了当地医技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结合当地妇幼保健工作较落后、产科技术力量薄弱的特点,积极开展工作,通过开展“规范产前保健检查”、“妊娠高血压疾病指南解读”、“妊娠糖尿病诊治规范”、“产后出血诊治”等系列讲座提高产科整体医疗水平,积极开展“妊娠期糖尿病规范筛查及诊治”、“子宫动脉结扎加改良式b-lynch缝合在
23、难治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等多项新技术,成功救治多名危重孕产妇,提高了科室整体医疗水平。 在这一年多时间里,杨媛媛及医疗团队共开展业务讲座20余次,诊疗各族患者500余人次,手术100台,救治危重患者180余人次,开展了20多项新技术、新业务、新方法,填补了当地医院的多项技术空白。杨媛媛把自己的技术和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了当地的医生,民族医生们被深深地感动,他们说:“安徽老师把精湛的医术毫无保留地传给我们,为的是让少数民族医生掌握更多的技术,为的是让广大的民族同胞生活的更加美好和谐!”。 维汉医生共同努力挽救危重孕产妇生命 在援疆工作的一年中,也发生了不少让杨媛媛印象深刻的事。2023年4月初,
24、向平时一样,安徽援疆医疗队妇产科主任医师杨媛媛走进病房,觉得气氛瞬间凝固了起来,只见抢救室门口人员攒动,大家紧张地忙碌着,来不及多想,杨媛媛主任立即走进抢救室,简单了解了一下病情:一名20岁时维族初孕妇,刚刚从产房被推进病房,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子宫收缩乏力,失血性休克,血压70/35mmhg,心率120次分,血色素309l,凝血功能检查已显示出现凝血功能障碍。患者面色苍白、神智淡漠、床单上印满鲜血,病情十分危重。如果不立即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就有生命危险;切除子宫,可以有效止血,保住患者生命,但是这么年轻的生命,失去生育能力,今后她的生活质量会下降。杨媛媛主任和维族医生帕提古丽主任交换了一下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医院 妇产科 医生 先进事迹材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