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说课教案.docx
《2023年《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说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说课教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说课教案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说课教案 一、教学理念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新课程理念也倡导:“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现状。”因此本课设计的基本理念是: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探究,让他们跳一跳能摘到桃子。 二、说教材 1、教材地位 本课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政治制度。该制度自秦确立,经过汉、隋唐、宋元等阶段的不断发展,至明清时期达到顶峰。明代罢中书省、废丞相,设内
2、阁,清代设军机处,使皇权发展到顶端。本课承接本单元第2课中央集权的形成、第3课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使中央集权制度的脉络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同时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使中国在政治上大大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揭示了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国家的一个原因,从而为学生学习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奠定了基础。 2、课标要求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本课内容的要求: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难点: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识目标:
3、了解明朝废行省、设三司,废丞相、权分六部;了解明朝内阁制度形成和发展的经过;识记清初政治制度的变化,军机处的设置。理解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理解军机处设置的影响。 能力目标:结合具体历史背景和历史阶段特征分析、评价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多角度分析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设置问题情景,开展史料研习、讨论、辩论等探究活动,提高学生表达、探究等能力,培养“论从史出”的历史学科素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既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使中央集权进一步
4、得到巩固。但它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是造成中国近代落后和被侵略的原因之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为祖国的富强而努力。 四、说学情 同初中阶段相比,高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对历史理论的理解能力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辩证思维也明显增强。但由于大多数学生对初中历史课的学习重视不够,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有限,对于本课内容有所接触,但认识比较肤浅,所以老师仍需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已有知识,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 五、说学法 新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既要有参与学习过程的正确态度,也要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因此,本课注重
5、培养学生以下两种学习方法: 观察学习法。充分运用材料作铺垫,引导学生主动观察,从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在运用历史材料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历史材料是认识历史的主要途径,获得辨析历史材料的方法和培养“论从史出”、“以史实为依据”的历史学习习惯。 思辨学习法。提供相关知识背景,创设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情境,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切实体验历史,在横向与纵向的比较中深刻理解历史。 六、说教法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主体在与情境的交互作用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师生能动建构起来的,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选择情境教学法和问题探究法。充分利用历史学科蕴含丰富图片、史料的特点,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2023年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说课教案 2023 明清 君主专制 加强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