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五上数学教学设计(精选多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五上数学教学设计(精选多篇).docx(10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五上数学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推荐第1篇:五上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 五上数学找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画图、分类、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让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接受美育,陶冶情操。教学重点: 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找规律),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这类问题。 教学难点: 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怎样根据余数来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教学过程: 一、
2、穿珠子游戏,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你们看盛老师的手链漂亮吗?这是我自己用珠子穿的。(出示实物,大屏幕出示手链的照片)你们也想穿一串漂亮的手链吗? 盛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8颗珠子,请你们先观察这些珠子的颜色,把这8颗珠子穿成一串,不要打结,小组成员之间互相配合,先穿好的先举起来。 2、穿珠子。学生小组活动。老师把学生穿的珠子收集起来。 谈话:同学们穿的手链真漂亮,等会儿送给每一小组表现最棒的同学。 3、游戏:快速记忆 选择两串有规律的(2颗一组的和4颗一组的)和一串没有规律的。 谈话:我们来玩个快速记忆的游戏,老师出示三串珠子,5秒钟以后盖住,然后说说每串珠子从左往右依次是什么颜色。 开始
3、游戏。 反馈:记住第一串的举手。指名学生说。然后出示对照。记住第二串的举手,指名学生说。记住第三串的学生应该会比较少。 提问:为什么前两串你们一下子就记住了?(有规律) 谈话:对呀,有规律的物体我们抓住规律后能很快的记住。 二、感知物体的有序排列,以学生穿的珠子为载体,找规律 1、实物投影出示两串有规律的珠子。 谈话:接下来我们就来找一找这两串珠子的排列有什么规律。(板书:找规律) (1)、小组讨论:每一串珠子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2)、学生汇报。 第一串,是按一颗蓝色,一颗红色,2颗为一组的顺序依次重复排列的。 第二串 ,是按 ( )颗为一组的顺序依次重复排列的。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把每串珠
4、子一组一组分开。 (3)发现两串珠子排列的异同。 提问:这两串珠子的规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发现,两串珠子都是以几颗为一组依次重复出现的。 提问:这两串珠子的排列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发现,每组的颗数不一样。 三、自主探索,体会多样的解题策略。 1、出示用两种颜色穿的珠子 (1)、提问:照这样穿下去,左起第15颗是什么颜色 ? (2)、出示要求,学生尝试讨论。 、自己想办法确定出左起第15颗珠子的颜色,并将方法记录在练习本上。 、在小组中交流各自的方法。比比哪个小组想的方法多。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尝试、讨论的情况。 (3)、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出现如下几种方法: 方法 1、列举:
5、生说师画,最后结果是*; 方法 2、分类:奇数、偶数位; 方法 3、计算: 152=7(组)1(颗) 计算的方法出现后提问:为什么除以2?第几组的第一颗?你怎么知道第8组的第一颗是红色呢?(每一组的第一颗都是红色)所以余1颗,我们只要看每组的第一颗是什么颜色。 (4)谈话总结:同学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计算、画图、分类三种方法解决问题。 四、独立尝试,逐步优化解题策略 1、实物投影出示学生穿的第二串的珠子(4颗一组)。 照这样穿下去, 左起第22颗是什么颜色 ?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尝试解答。 (2)学生汇报。说说计算的方法时怎么想的? 224=5(组)2(颗) 第二颗 ( )颜色 提问:刚
6、才解决第一串手链的问题的时候除以2,现在要除以4呢? (3)大部分学生会选择计算,但应该有一小部分学生还是选择画图。 (4)解答:第100颗是什么颜色呢? 学生独立解答。指名几个学生说说想法。 1004=25(组) 最后一颗 ( )颜色 明确:没有余数就看每组的最后一颗。 (5)统计选择的方法,追问:为什么不选择画图的方法呢? (6)总结归纳方法: 谈话:刚才我们发现用计算的方法解决这类问题比较简单,谁能说说用计算的方法怎样来解决这类问题? 充分让学生说说。 总结:解决这类问题要先找规律。用第几颗除以每组的颗数,得到几组余几颗, 余数是几就看每组的第几颗,没有余数就看每组的最好一颗。 2、“试
7、一试“ 出示学生穿的珠子(3个一组,最好是ABCABC): 提问:这串珠子有规律吗?学生先找规律。(珠子先合在一起,学生找到规律后一组组分开) 出示问题:从左边起第17颗是什么颜色? (1)学生独立用计算的方法解答,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解答情况。 (2)集体校对。学生口述,教师板书。173=5(组)2颗 ( )颜色 (3)解答:第18颗是什么颜色? 怎么想?第18颗只要看17颗的后面一颗是什么颜色。 引导学生灵活解决问题。 五、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1、完成“练一练”第3题。 (1)按照规律在括号里画出每组的第32个图形吗? (2)学生尝试解答。组织交流,建议:圈出第一组的图形。 (3)组织比较
8、:观察一下这三小题中图形排列的规律有什么不同? 2谈话:像这样的规律,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 今年中秋节,尚湖公园举行了大型的灯会,各种各样的灯把尚湖装扮得更加美丽。 灯笼是我国喜庆节日常用的装饰品。(出示灯笼) 灯笼排列规律:圆长花圆 圆长花圆 圆长花圆 提问:这些灯笼的排列有规律吗?什么规律? 照这样的规律挂下去,工作人员在挂第23个时应该选择什么形状的灯笼?第40个呢? 学生列式,指名交流,说说是怎么想的? 3、每年的秋天,我们学校会用各种颜色的菊花装点校园。 菊花排列:白白红黄黄 白白红黄黄 今年学校准备要买25盆菊花摆成一排,这些菊花的摆放有规律吗?有什么规律? 根据今天学习的知识,
9、你能提一个问题吗? 学生提出一个问题:照这样摆下去,第 盆是什么颜色?其它学生抢答。 你还能提出其它类型的问题吗? 预设:一共有几组?一共要买几盆红色菊花?一共有几盆黄色菊花? 谈话:同学们很会思考,很会提问。对于这样排列的菊花,我们可以提出第几盆是什么颜色?这样的数学问题,还可以提出更多的数学问 题。那这些问题怎样解决呢,同学们可以课后去尝试解决,我们下节课探讨。 六、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老师出示一些漂亮的珠子,并按一定的规律排列,按照自己的学号 算一算能得到什么珠子。算对,并用一句话或几句话说说今天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就能获得相应的珠子了。 找规律 照这样穿下去,左起第15颗是什么颜色?
10、计算:152=7(组)1(颗) 蓝色 分类:单数蓝色 双数红色 画图:(根据课堂学生的回答板书) 照这样穿下去, 左起第22颗是什么颜色 ?第100颗呢? 224=5(组)2(颗) 绿色 1004=25(组) 最后一颗 红色 照这样穿下去, 左起第17颗是什么颜色 ?第18颗呢? 173=5(组)2(颗) 黄色 推荐第2篇:五上数学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循环小数教学设计 河北唐山市丰南区五里屯小学 王树茂 教学目标: 1、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掌握循环小数的两种写法;能正确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2、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与比较、分析与概括能力。 3、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学生积
11、极的数学情感。教学重点: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怎样判断商是不是循环小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理解“循环”的特征 1、同学们喜欢音乐吗?老师放一段你听一听,它有什么特征?(教师播放一段电子琴的节拍) 学生回答,老师适时评价。 如果总是播放下去这个“咚达达”就不断会重复出现,“咚达达”就会是“无限”个。我们把这个现象叫循环。教师板书“不断重复出现” 2、在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循环现象吗? 学生回答给予鼓励。教师根据学生答总结:一年四季,一星期七天,日出日落,等等现象总是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是生活中的循环。在数学的国度里也有循环出现,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循环小
12、数。”教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用听音乐的方法导入新课,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一下子投入进去,另外,也使学生初步感知“循环”“无限”等概念。 二、自主学习 1、课件演示27页例8, 学生自主探究 40075 给学生足够时间讨论。之后课件演示。 老师引导,你认为能除的完吗?你能猜想到商是什么吗?余数有什么特征?商的小数部分有什么特征? 学生回答,师生共同总结:继续除下去,永远也除不完,是因为余数总是不断重复出现25,所以商的小数部分总是不断重复出现3。 2、课件演示27页例9(学生独立完成) 先计算,再说一说这些商的特点。 2818_ 78.611_ 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出循环小数的概念。(
13、老师板书补充完循环小数的概念) 3、循环小数的表示方法: 引导:商的小数部分有无限个3,那么怎么表示呢? 5.333或5.3(读五点3,3循环) 练习:1.252525 3.3261261261_ 4、循环节的概念 学生自读课本 练习:上面的循环小数的循环节是什么? 5、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想一想: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所得的商会有哪些情况? 试一试:1516_1.57_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如0.9735是一个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如0.2142857142857就是一个无限小数。 设计意图: 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
14、作用,学习效果要好些,老师适时引导加深印象。每个小知识点都安排相应的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 三、课堂练习(课件出示) 1、写出下列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 0.333 5.32727 6.416416 1.4777 15.438438 0.03737 2、判断对错 9.6666是循环小数( ) 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 ) 3232.32是有限小数,也是循环小数( ) 3.223223的循环节是322( ) 3、归类(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循环小数) 62.121212 3.212121 6.58 5.126578541 0.3333 4、比较大小 0.33_0.3 1.23_1.233 5、求下面各循环小
15、数的近似值写在后面(保留三们小数) 1.29090 0.666 1.53 1.263 设计意图: 加深学生对循环小数多方面多方位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 五、课下作业: 30页练习五 1、 3、4题。 推荐第3篇:五上数学教学反思 五上数学教学反思 江都市塘头小学 刘向华 认识负数教学反思 生活中的负数是小学数学苏教版第九册的教学内容,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生活中的负数,感知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让学生借助数轴,学会比较负数的大小。负数在生活中比较常见,但这个概念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有的学生虽然对负数有一点儿了解,但印象是模糊的,因此我在教学时紧
16、密联系生活,把生活中的负数引入课堂,使学生既感到熟悉,又感到亲切。 一、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出课题。 二、交流信息,使学生感到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学生已经认识负数之后,利用温度计,使学生进一步理解0与正负数之间的关系,紧接着我列举了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坐电梯到地下的楼层应按哪个数字键?家里的收支情况如何记录?反映出什么问题?海平面是怎么回事?高山和地面的高度如何测量?从存折中可以看出那些内容?数轴是怎么回事?这部分内容的安排通过借助生活实例让学生对负数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并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使学生感知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为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奠定了基础。但是在处理数轴,找规律这一环节,
17、教师处理不到位,应该分两部分走:(1)以0位分界,观察数轴两边数的变化(右 大,左 小)(2)从整个数轴来看,数字的变化规律(右 大)。 三、利用负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拓展学生的思维,在学生进一步了解负数之后,我又提出了如何表示相 熟悉的天气预报声音响起,学生仿佛回到了家中,记录城市的天气情况,学生感到新鲜,随着不同城市气温的变化,负数也逐渐出现,自然而然引入到课堂,使学习的难度降低,而学生的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零下的温度如何记录?我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讲解,学生有种豁然贯通的感觉,写法、读法的问题也迎刃而解。 反方向路程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观看生动形象的动画,使问题得到了解决。接着
18、我又创设情景说明和此例类似的事情也可以用这种方法记录。并给出了中超联赛的积分表,供学生练习,学生从表中看出的问题非常多,教学效果明显。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这部分内容对于培养学生识别图形,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都有重要意义,也是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 在教学中我力求突破传统教学的模式,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获取新知的过程中大胆放手,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数方格的方法是求三角形面积的一种方
19、法,但不是最普通适用的方法,为了引起学生对探索三角形面积产生强烈的欲望,在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基础上,我有意出示一块很大很大的草地,问学生还能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它的面积吗?从而激发学生初步探究。引导学生结合复习环节中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想到把三角形转变成已学过图形的面积进行计算。组织学生在操作中探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课前我请学生准备了一些三角形,课中让学生自由选择一种三角形(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用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移一移等方法进行操作、探索,在学生展示出各种转化图形后,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观察、发现、讨论、交流研究图形与已学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大胆推
20、导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经历探索之后的获得的成功,是另人快乐的,学生对数学的感受是美好的,这正是我们教师的期待,放手让学生去做、去发现、去探索,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梯形的面积教学反思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只做教材忠实的实施者,而应该做教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教材的教育价值和智力价值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关键在与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梯形的面积一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形成了一定的推理能力。为了充分利用原有的知识,探索、验证,从而获得新知,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表现、创造的机会,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
21、、创造者,培养学生自我探究和实践能力。 一、动手操作,培养探索能力 在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时,安排学生合作学习,放手让学生自己利用前面的学习经验,动手把梯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并让学生通过找图形之间的联系,自主从不同的途径探索出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首先让学生说说可以把梯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什么图形?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一拼,看一看能拼成什么图形,然后学生思考讨论:想想转化的图形与原梯形有什么关系?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实践活动,学生亲自参与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真正做到“知其然,必知其所以然”,而且思维能力、空间感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高。让学生主动操作、讨论,在充分感知、理解的基础上
22、总结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达成了教学目的。 二、发散验证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时,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以说促思,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引导学生说一说,议一议,互相交流,达成共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归纳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拼、剪、说”的活动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发散,在活动中发展,学得主动、扎实,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求异思维、创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本课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推理、操作探究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拼一拼、剪一剪以及推理归纳的学习过程中,多种感观参与学习,既理解、掌握了梯形的有关知识,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小数的
23、意义和读写教学反思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是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3单元的内容。这课时,安排了2个例题,例1先让学生用“角”和“分”作单位说出小数表示的物价,然后教学两位小数的读法,进而分析0.3元,0.05元,0.48元所表示的意义。例2则借助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以“元”作单位的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 尽管例2仅仅出现了2位小数、3位小数,但在实际教学中,我把一位小数也安排进去了。先出现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提问1分米,3分米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分数和小数各是多少?;其次出示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提问1厘米,4厘米,9厘米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分数和小数各是多少?;最后出示把
24、1米平均分成1000份,提问1毫米,7毫米,15毫米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分数和小数各是多少?这样的安排,一来,将知识表述得更完整,为概括小数的意义作好铺垫;二来,发挥原有知识的正迁移作用,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更轻松掌握新的知识。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系统化。 小数的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教学反思 在小学阶段,数位顺序表对于小学生正确认识整数和小数的数位、计数单位,以及整数和小数之间的联系、数的构成等方面知识至关重要。例如整数中的读写就需要依据数位顺序表对大数先进行分级,以确保大数读写的准确无误;再如,在大数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时,也需要首先依据数位顺序表正确地分级,以便确定改写
25、时小数点的位置;还有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尤其是小数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学生常常觉得有问题。如1)12.046是由()个十,()个一,()个百分之一,()个千分之一组成的;由3个万、5个百8个前分之一组成的数是()等,都可以引导学生从数位顺序表来理解这些数的构成,从而帮助学生对整数和小数的认识更加“有序”、“有理”。 推荐第4篇:五上数学教学反思 小数乘整数教学反思 姜霞 这节课是小数乘法的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计算小数乘整数的题,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新知的能力。为了能让学生轻松的掌握新知,我努力的做到了以下几点: 1、紧系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
26、引导学生知识迁移主动探究。 本节课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通过购买各种物品并计算出应付多少钱,复习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及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为学生学习“小数乘整数”做好了铺垫。计算的过程中有“角”与“元”的改写,引发小数乘整数的算法的疑问和思考,继而引导学生再让学生探讨研究并进行转化,从而借助两个竖式的思考、比较,让学生较充分感受计算教学中计算方法;引导结合积的变化规律的知识,引导学生理解算理,切实关注了学生的学习学会的过程。在交流中,许多学生确实也提出应该把小数和整数相乘转化成整数和整数相乘来计算。可见,学生已初步应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碰到的新问题。 2、注重师生间的相互交流,理解算法。 在本节课的教
27、学中,我注重师生间的交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与计算方法,从而得到许多有创造性的解决办法。同时教师又是互动交流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在多样化的计算办法中,教师引导学生抽象出数学模型,即小数乘整数的一般计算方法,并用以指导后面的学习。教师还注重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认识到:在小数和整数相乘列竖式时,应该把右边对齐而不是和小数点对齐;当积的末尾有“0”时应先点上小数点,再划去“0”。尤其是自主练习四口算思考级的变化规律的题目,我做到了敢于放手,学生们主动思考、交流热烈,在整数乘法中积的变化规律,轻松迁移应用;整节课的学习就是在这样的交流互动中完成的,学生自然学得轻松,积极主动,效
28、果又好。 不足之处是对于小数乘整数的意义的探究较为被动,虽然能够自如的进行列式但是对于意义的表述能力不强。计算练习中出现了小数点的位置、计算马虎等错位现象,需进一步加强练习。 总之,这节课的知识的学习,教学中引导较为到位,学生的知识迁移学习能力、计算、解题能力都有较好的发展!学生的归纳、语言表达能力尚待提高。 小数乘小数教学反思 姜霞 1、突出积变化的规律 在教材中积变化的规律是复习,我在教学中却将当它是新知,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体验发现的乐趣。充分理解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缩小)多少倍,积就会扩大(缩小)相同的倍数。引导学生直接运用这个规律计算出0.32,同时运用小数乘整数的意义进行验
29、证,感受规律的正确性。 2、突出口算。 教材中没有安排小数乘整数的口算,而实际在口算中由于数目比较小,计算结果可以比较快速的反馈,易于检验学生计算的正确与否,同时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计算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思路,所以在计算中我增加了小数乘整数的口算练习,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用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检验方法的正确性,让所有的学生都知道计算小数乘整数可以看成整数的计算。 3、突出竖式的书写格式。 有了前面对算理的理解,当遇到用竖式计算3.8559时,学生不再感到困难,但要他们说出为什么这么写,部分孩子还是不能理解,所以我抓住小数点为什么不对齐了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已经将3.85扩大100倍,计算的是385乘
30、59了,所以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计算,而不是小数乘法了,最后还得将积缩小100倍。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教学反思 姜霞 小数乘法计算是以整数乘法计算为基础的,同样整数运算的定律也能推广到小数的计算中。学生如果能很好地掌握、并能熟练运用这些运算定律做题,小数的计算也能相对容易很多。 没进行本节课教学之前,我想的是:小数的算理和整数是一样的,只不过是由整数变成了小数;应用整数运算定律计算,是凑成整 十、整百,而小数则是凑成整数而已。另外,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能提高学生的类推迁移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应该不难。 教学完本节课之后,感觉跟自己课前预想的相差很大,特别是乘法分配律是一个难点,有许多
31、同学掌握起来较困难。乘法分配律的顺用和逆用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有相当大的难度,如:13.74.2+13.74.8+13.7,大多数同学就只是把前面两个乘法算式运用分配律,而后面的那个13.7就忘记了,不知道可以把13.7看成13.71了。 通过教学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这节课,我认为自己课前对学生情况预料不足,是导致这节课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同学们掌握知识的程度还不深,类推迁移能力还有待提高。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位置教学反思 姜霞 按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学生在生活中经常遇到:如教室里的位置、电影 院的座位等等。本节课位置的教学,教材只要求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在 具体的情景中从两个
32、维度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如第几组第几个。新课程标准指出: 学生的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应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有效地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学习位置这一课时,我并没有照搬教材,而是利用了班内学生的位置这一活教材,让孩子们共同学习。首先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自己在班内的位置。有的说他是班内左数第几列几行,有的说他自己的位置是班内右数第几列几行等。描述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次,让他们继续更加简练地来描述自己的位置。在自我描述位置的同时,孩子们发现虽然描述位置的方法多种多
33、样,但需要有统一的标准。在此基础上,再让他们自学课本中的有关知识,并作交流与汇报。我认为孩子们在自我描述中和与书本学习中,思维在进行着一次次的碰撞,在对比中掌握了应用数对知来表示位置的方法与技能。教学中我发现只要知识与身边生活相联系,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就很高,学习的兴趣也很浓。在教学中我们要扮好知识与学生的搭桥与铺路的角 色,让学生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这比我们乏味的讲解要好得多。 由于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学生熟悉的,因此学生很感兴趣,教学效果也较好。但有一点,我觉得不好把握,如果提供给你一张确定位置的格子卡片图,哪为第一行呢?到底是从上往下数,还是从下往上数,我查看了好多教辅资料,上行为第一行的也
34、有 下一行为第一行的也有,到底怎么给学生说呢?没办法,我只好告诉学生,先看看题中有没提示的语言,如果有,先根据提示的语言来决定是上一行为第一行还是下一行为第一行,再做题。 推荐第5篇:北京版数学五上欣赏与设计教学设计.doc 欣赏与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对称、平移、旋转等现象。 2引导学生有意识的发现生活中的美,欣赏生活中的美,进而创造生活中的美。 3培养同学们动手操作能力,锻炼同学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 教学难点: 如何帮助学生体会图案中的美,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
35、境,建立模型 1.欣赏美丽的图案,感受图案的美和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美无处不在,请同学们欣赏这几幅图案(课件出示书上的四幅图案),你能说一说看到这些图案的感受或知道这些图案代表的意义吗?(如图案二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会徽等。) 2.运用平移、旋转、对称的现象观察、探究美丽的复杂图案。 (1)每一幅图的图案是由哪个图形平移或旋转得到的?在书上把这个图形涂上颜色。(和同桌同学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 (2)哪幅图案是对称的?(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利用课件动态展示每幅图案由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对称得到的过程。) 3.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图案是由
36、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对称得到的? (先在小组内交流评议课前收集的图案是不是具有以上特征,再在全班汇报交流。) 生活中有这么多美丽的复杂图案,它们都是怎样得到的? (二)解释应用 1.你想不想也来设计一幅美丽的复杂图案呢? (1)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图形。 (学生在书上独立画图,教师巡视。展示学生的作品,请画得又快又好的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画的,在画图的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对称图形有哪些特点。) (2)继续画下去。 (学生汇报。根据自己观察的规律把图画完。) 2.小结:你有什么收获? 利用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对称的方法设计的图案,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我们要把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设计出
37、更美丽的图案。 (三)课后作业 同学们应用自己学过的图形设计美丽的图案。 推荐第6篇:五上数学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我所任教的五(1)共有学生45人,女20人,男25人,大部分的学生学习态度都很端正,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基本上能积极思考,举手发言,合作意识较强。从以往的情况看,本班学生缺乏创新和突破精神,虽然后进生特别落后的基本没有,但是也不存在特备优秀的孩子。本学期将在保证基础学习的基奠上,继续挖掘优生的学习内驱力,成为学会学习的、主动研究的数学新人。大部分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空间观念较强。上课时都能积极思考,主动、创造性的进行学习。但从上学年的知识质量验收的
38、情况看,学生的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后进生的面还是大,针对这些情况,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 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和简易方程。小数的乘法和除法在实际生活中和数学学习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部分内容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加、减法的
39、基础上进行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简易方程是小学阶段集中教学代数初步知识的单元,在这一单元里安排了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
40、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可能性和中位数的知识。通过操作与实验,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平均数的基础上教学中位数,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和中位数各自的统计意义、各自的特征和适用范围;进一步体会统计和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小数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初步的数字编码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运用数字的有规律排列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换变得安全、有序、快
41、捷,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及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
42、的面积公式。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6.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
43、一)教学重点 小数乘法、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二)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公式,理解方程的意义及等式的基本性质,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理解多边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五、教学措施: 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而且也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情感态度,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在教学中处理以下几个关系: 1.重视基础,处理好基础与提高的关系。加强基础训练,在计算方面,重点是要加强口算训练。在应用题方面,要重视一步计算应用题的练习。 2.注重练习设计,处理好实与活的关系。课内外作业均要精心设计,从培养学生能力出发,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重在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并采取“基础练习+个性作业” 形式,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分层设计作业。教师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设计作业,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内容和形式,实现差异发展。 3.重视平时的审题习惯的渗透和培养。 4.鼓励创新,处理好放与收的关系。 5.注重实践,处理好学与用的关系 推荐第7篇:数学五上教学计划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