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语文12教学设计7.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小学语文12教学设计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小学语文12教学设计7.docx(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小学语文12教学设计7 21莫泊桑拜师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莫泊桑拜师的故事,知道,仔细观察、不断积累、勤奋练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简介莫泊桑。 2、谈话导入:像莫泊桑这样的大作家,并不是一开始就能写出好的作品,也有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那么,莫泊桑是怎样拜师学习写作的呢?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自读课文,要求读通顺,不懂的词语查字典。 2、指
2、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教师正音。 3、思考分段,感知大意。 第一段(1)莫泊桑拜师的原因。 第二段(29)莫泊桑拜师的经过。 第三段(10)莫泊桑拜师的结果。 三、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莫泊桑为什么要拜师? 2、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莫泊从小就热爱写作?(酷爱、孜孜不倦) 3、莫泊桑面对自己的作品平平常常,没有什么特色,他的心情怎样?(焦急万分) 4、简介福楼拜。 5、用自己的话说说莫泊桑拜师的原因。 6、指导朗读。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2。 2、朗读课文。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 二、讲读第二段 1、教师范读。 2、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莫泊桑三次去福楼拜家中求
3、教的情况) 3、福楼拜每次都说了些什么?所说的话中哪句话最关键?默读课文后回答。 1)朗读第一句:“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 福楼拜是针对什么说这句话的? 从他直截了当地说,可以看出福楼拜是一个怎样的人? 福楼拜认为必须怎样做才能使功夫到家? 2)朗读第二句:“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呢?” 86 福楼拜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 莫泊是怎样的心情? 指导朗读福楼拜讲的这句话,想象福楼拜那娓娓道来的样子,对“滔滔不绝”加深感悟。 指导分角色朗读,结合幻灯片,将师生对话的情景再现出来。 3)朗读第三句话:“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 为什么说这句话在这段中最关键?下面的
4、哪些话分别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 这些再次说明福楼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对福楼拜的教诲,莫泊桑有什么反应?说明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指导朗读。 4、小结:课文写莫泊桑拜师的经过,共写了他三次求教的情况,着重写了师生二人的对话,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看出什么? (一是师生二人一个善教一个勤学的特点,二是写好作品必须从哪些方面方面去努力。) 三、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思考:莫泊桑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2、齐读,进一步体会莫泊桑的勤奋好学。 四、讨论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你打算今后怎样向莫泊桑学习? 请学生上台各抒已见,师适当表扬鼓励。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4。 2、朗读课文。
5、附板书: 莫泊桑拜师 莫泊桑 福楼拜 焦急万分虚心求教 功夫还不到家,要肯吃苦勤练习一无所获再次求教 怎么没有什么好写呢? 全神贯注坚持观察 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特点 勤学 善教 87 22 理想的风筝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含3个多音字)及10个新词。 2能从第 2、 5、 6、9自然段中自选一段背诵。 3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 4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刘老师是一个对工作、对生活有着强烈的爱与追求的好老师,感受作者对刘老师的深厚感情。能初步懂得一个人对生活要有追求,要热爱生活。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通过作者回忆的四件往事,体会到刘老师是一个对工作、对生活有着强烈的
6、爱与追求的好老师。 教学难点:理解“理想的风筝”的含义。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含3个多音字)及10个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作者回忆刘老师的四件往事的内容,学习课文的第14自然段。初步体会到刘老师是一个乐观的残疾老师。 3指导背诵课文的第2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学习本课生字新词。重点理解:慷慨、哽咽、倘若、稚气等词语的意思。 二、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简介作者。 三、理清文章结构,知道作者回忆了刘老师的哪四件事,指导学生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引导学生发现每件事在叙述之后都有描写“我”心情、想法的句段,画一画。质疑。 四、学习课
7、文的第13自然段。指导学生运用想像画面的方法背诵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五、学习“笑谈腿残”这件事:体会到刘老师是一个乐观的残疾老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六、作业: 1写生字词。 2背诵课文的第2自然段。 第 二 课 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刘老师是一个对工作、对生活有着强烈的爱与追求的好老师,感受作者对刘老师的深厚感情。能初步懂得一个人对生活要有追求,要热爱生活。 2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通过作者回忆的几件往事,体会到刘老师是一个对工作、对生活有着强烈的爱与追求的好老师。 教学难点:理解“理想的风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齐读课题。播放
8、课件,学生看画面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浏览全文,看看“我”回忆了 88 刘老师的哪几件事?(笑谈残腿;讲课极好;提问学生;放飞风筝) 回忆第一件事的学习内容。 (二)深入学习课文: 1出示自学提示: 默读课文510自然段,画出描写刘老师具体表现的语句,从中你体会到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做简要批注。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学生自学批注,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教师点拨(顺学而导): (1)讲课极好: 学生体会刘老师是一个热爱祖国,爱岗敬业的人。引导学生想像和课文有关的内容,通过师生对读体现刘老师在讲授不同内容时的不同表现。 (2)提问学生: 同桌两个人合作朗读刘老师课堂上提问同学的内容,从中体会刘老师
9、的特点。教师指导朗读。 (3)放飞风筝: 边默读边想像刘老师放飞风筝的画面,看看哪个情景给你的印象最深?在文中画下来。 学生交流所画的内容,可能谈到刘老师平时放飞风筝时的情景;也可能谈到刘老师故意撒手线拐时的情景,教师要顺学而导。其间,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着刘老师笑谈自己的残腿,理解刘老师为什么要故意撒手线拐?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苏叔阳先生的话能否代表我们的心声呢?出示:“那天,他一定过得最幸福、最充实,因为他感到他生命的力量。”指名朗读。 齐读第10自然段。之后出示资料:94年苏叔阳患肾癌,病中的他仍写下了二百多万字的作品。2023年,他又被查出患肺癌。至今,他仍在进行文学创作,并坚持参加许多
10、社会活动。用他的话说,“我要尽情享受这五彩斑斓的生活。我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体会苏叔阳先生也正是用他的实际行动回答了当年自己的问题。读过这篇文章,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身患绝症还会如此坚强呢?学生谈感受。 (三)升华情感,突破难点: 刘老师的言传身教感染着他的每一个学生。此时你能理解为什么说刘老师放飞的是理想的风筝吗?指名回答之后,教师要小结课题的两层含义:风筝象征着刘老师对生活的爱与追求;他在课堂上、生活中的言行又感染着学生,为学生树立了榜样,使学生也成长为像他那样有理想、有追求的人,所以说刘老师用那双写了无数个粉笔字的手,放起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风筝。 师生对读结尾两个自然段。 (四)小结全文,领会
11、写法: 纵观全文,你欣赏作者的哪些写法呢?(学生体会本文的写作方法。) 再次播放春天美景的画面,出示小练笔:我忘不了刘老师_的情景,这情景深深感动了我,我想说:“_。” 学生试写,展示,评价。 (五)布置作业: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5、 6、9自然段中的任意一段。 2修改课上的小练笔。 板书设计: 89 第 三 课 时 教学目标: 1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检查背诵。 2进一步体会本文的写作手法和安排材料的方法,体会四件事情之间的内在联系。 3指导小练笔。 4处理练习题。 教学过程: 1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示背诵第 2、 5、 6、9自然段的方法,指导、检查背诵。
12、2小结本文的写作特点,鉴赏文中的好词佳句,领略作者从不同方面选取典型事例写人方法的巧妙,体会作者议论、抒情点睛之笔的精妙。体会四件事情之间的内在联系。 3交流小练笔的内容,指导修改,强调表达的规范性,鼓励学生写出真情实感。 4处理学习探究诊断中的本课练习题。 90 23孔子游春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成语的意思,并任选其中两个成语造句。 2体会第8自然段孔子所说的那段话所蕴含的道理。 3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领会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及师生间浓浓的情谊。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 1、 2、8自然段。 教具准备:挂图、投影片。 教学
13、时间:三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名言导入,揭示课题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同学们知道这是谁的名言吗? 2、孔子是什么人?你们还知道他的哪些名言? 3.揭示课题:孔子游春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 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通每句话。 用“”画出本课中的成语,用“”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体会它们的意思。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2)指名说课文中的成语有哪些。 出示成语: 桃红柳绿意味深长司空见
14、惯情不自禁 温文尔雅深思熟虑从容不迫手舞足蹈 (3)指导书写生字 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引导评价,适当范写。(突出字的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及笔顺) 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 四.默读课文: 1.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大体上写了几部分内容?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三部分内容:泗水春景孔子论水师生论志向) 五.选择你所喜欢的那一部分,读给同桌听。 六、作业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及本课中的成语。 91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可以分为几部分? 二、精读课文: 1反复轻读课文,找出你感受深的句子。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
15、: 出示:阳光普照着大地,泗水河边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 (1)自由朗读。 (2)引导学生谈感受:这段话美在哪儿?写出了什么? (3)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是她()的() ()是她()的() ()是她()的() (4)指导朗读这一段话。 (5)齐读这一段话。 (6)练习背诵这一段话。 (7)泗水春景这么美丽,所以孔子带弟子到河边游玩。齐读第一自然段。 出示:孔子凝望看泗水的绿波,意味深长地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
16、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1)自由读,思考: 这一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2)水与真君子之间有那些相似的地方?孔子让学生看水的目的是什么? (3)对于大自然中的水你还有其它感受吗? (4)指导朗读这一段话。 (5)齐读这一段话。 (6)练习背诵这一段话。 (7)孔子能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看出如此深奥的道理,你对这位大教育家有何评价? (8)分角色朗读3-9自然段。 四、作业 1背诵课文第 1、 2、8自然段。 2将第 2、8自然
17、段末尾的省略号换成与上文有密切联系的具体句子 第 三 课 时 一、复习 指名背诵课文第 1、 2、8自然段。 二、继续精读课文: 出示:子路是个急性子,老师的话音未落就开了腔:”我愿意把车马、衣服拿出来跟朋友一块儿享用,就是用坏了,穿破了我也不会在意。朋友之间就应该有福同享嘛。” 92 温文尔雅的颜回经过深思熟虑,从容不迫地说;“我希望成为个不为自己表功的人。” (1)自由读。 比较子路和颜回的性格有什么不同?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2)分角色朗读这两段话。 (3)讨论:子路和颜回的性格你欣赏谁,不欣赏谁? (4)孔子对子路和颜回的志向持什么态度? (5)出示挂图:请同学们说说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18、,图 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6)分角色朗读课文10-17自然段 (7)孔子让学生在游玩中谈志向,你对这位大教育家 又有何评价? 三、小结: 1、泗水春景、孔子论水、师生论志向这三部分内容是怎样融合在一起的? 2、谈谈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 四、指导造句: 本课中有不少成语给文章增添了魅力现在请同学们任选其中的两个造句。 (桃红柳绿意味深长司空见惯情不自禁温文尔雅深思熟虑 从容不迫手舞足蹈) 1、同桌交流、讨论。 2、指导造句,评议。 3、把句子写下来。 五、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收集有关孔子的故事。 板书: 23、孔子游春 有德行 有情义 看水、议水 有志向 真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小学语文 12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