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孙立权老师语文教学札记30则.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孙立权老师语文教学札记30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孙立权老师语文教学札记30则.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孙立权老师语文教学札记30则 孙立权老师语文教学札记30则 001语文教学更接近表现性艺术 数理化教学更接近“再现性艺术”,语文教学是“表现性艺术”。相对于教学内容这个客体来说,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语文教学不应单纯反映教学内容、再现客体,更应表现主体(师生)的思想、情感、愿望。语文教学内容当然有一些可供理性分析和掌握的东西(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但语文教学内容更有许多是必须以心灵、直觉去体验和感知的。这就像中国诗歌虽也讲究格律(平仄、对仗、押韵等),但更讲究意境或境界。语文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可供理性分析和掌握的那部分,便相当于诗的格律,而另一部分必须以心灵、直觉去体验、感知的那部分,
2、则相当于诗的意境。数理化教学求真,求形似,教者必须能把数理化的教学内容真实、准确的摹仿再现出来。而语文教学一方面求真,求形似,另一方面更求美,求神似,求心领神会,求自得其乐。 002语文教学的“三境界” 语文教学有三境界。刚参加工作的三年,我教语文如“隙中窥月”,就像小孩扒着门缝看月亮,既感新奇,又颇多疑问。以后又三年,我教语文如“庭中望月”,就像站在庭院中仰望明月,丰富而完整,眼界大开。其后又三年,我教语文如“台上玩月”,就像凭栏赏玩月亮,诗意而惬意。古人云“十年磨一剑”,此言不虚。一个语文教学的成手确需十年左右的磨砺。 003语文教育是“闲适教育” 语文教育的特殊之处在于,它属于“闲适教育
3、”。教师在闲适中教,学生在闲适中学,师生在闲适中听说读写,在不经意中提升语文能力,增强语文素养。语文教育不追求短期的因果必然,而追求长期的自然而然。 004“好看”与“有用” 语文课分四种,其实也是四等,从高到低排列:一曰既好看又有用,二曰不好看但有用,三曰虽好看但无用,四曰既不好看又没有用。不好看,学生就不爱学;没有用,就等于误人子弟。好看与有用兼得,当然是最佳境界,二者不可得兼时,舍好看而求有用者也。 005教什么比怎么教重要 语文教育中,教什么比怎么教重要。写进教科书的不一定都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许多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没有写进教科书。语文教师必须知道这一点,才能对教材大胆取舍。教师不能成
4、为教材的奴隶,不能亦步亦趋地跟着教材走。是跟着教材走,还是让教材跟着自己走,这是使用语文教材的重大原则问题。我始终认为,师生(尤其是教师)是教材的主宰,对教材有生杀予夺的大权。 006以“初涉心态”“直观课文” 现在,语文教师备课时最缺少的是:带着初涉心态去直观课文。佛教禅宗的禅师常开示弟子说,学禅要有初涉心态。我的理解,所谓“初涉心态”,就是在尽量排除生活积累的意义和观念的状态下去体验生活。教师备课时,比如读一篇课文,如果把自己当成初涉者,把自己既定的成见抛开,像读陌生文章一样凭直觉去读,那么常常能在文中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常常能眼界始开,洞幽烛隐。禅学把带着初涉心态去体验生活叫“直观万物”
5、,那么我这种备课法不妨叫做“直观课文”。 007非教学性备课与教学性备课 我心目中的备课分为先后两个过程:非教学性备课和教学性备课。先是“非教学性备课”,即“目中无人”地备。这时要抛开一切教学因素(如教师、学生、课标、教法等),而以一个普通鉴赏者和研究者的身份阅读课文,研读课文,圈点批注,查阅资料。这是准备“一桶水”的过程,没有这个过程,教师就不能在备课中得到丰厚的积累和灵性的启迪。然后是“教学性备课”,即“目中有人”地备。直到这个时候,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考虑教什么,怎么教。这是从“一桶水”中取出“一杯水”的过程。现在语文教学中的实际情况是:许多教师一开始就进行教学性备课,缺少非教学性备课的铺
6、垫,结果是教师桶里水太少,所以也就桶里有多少,就给学生倒多少。长此以往,将导致语文教师的平庸化。 008不要丧失自己的话语权 阅读是一种精神活动,不是体操里的“规定动作”,而是“自选动作”。所以,每个人(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有主宰课文的权力。大师们创造出经典作品,确立了他们的话语权,我们在读他们的作品时,一定不要丧失我们自己的话语权。 009容忍异己 尼采说强者“不愿意在自己身边见到异己”,但是我想,能容忍身边的“异己”学生和同事,这不能不说是为人师者一种胸怀和品格。 010陶冶自己与陶冶别人 老师,当然要陶冶学生,但是时刻想着陶冶别人而不想着陶冶自己的老师肯定不是好老师。尼采认为弱者才想着陶
7、冶自己,而“强者、有实力者想的是陶冶别人”。看来,许多教师都带有了尼采所说的“强者”味道。但是,我不喜欢这样的“强者型”教师,我喜欢既是“强者”又是“弱者”的老师。 011两种境界 为教书而生活与靠教书而生活是两种境界。从教的第一个十年,我曾为教书而生活;第二个十年,我正靠教书而生活;第三个十年,我将重返为教书而生活。 012“他者”视野 苏轼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时从外部,从另一种陌生角度观察我们自己,才能看到许多从内部无法看到的东西。我们可以把外在之物作为我们自己发现自己的“他者”。语文教育也是如此。我们跳出语文教育,从其他角度反观语文教育,一定会有新发现。同时,语文教
8、育界外之人对语文教育的看法,我们也应重视,不能以外行之见而不予理睬。 013长篇名著和大师专集也是教材 教材不等于教科书,除了人以外的所有教和学的材料都是教材。对于语文课来说,零金碎玉的篇章是教材,长篇名著和大师专集也可以当教材。可以说,多少年来,我们没有把长篇名著和大师专集当教材,这是语文教学的巨大缺憾。 014两种观念 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树立两种观念:一是阅读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它可能是你爱做的事,也可能是你不爱做的事,但却是你必须做的事,它应该与我们的生命相始终;二是很少有比写作更美、更伟大的事情,它是我们生活史和心灵史的记录,它是我们对净化自身的要求。 015客观性解读与主
9、观性解读 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同解读文本的过程。解读文本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客观式解读,即以纯客观的态度拆解文本的结构,求索文本的意义,认为作品的意义就是作者寄寓于作品中的原意,读者解读就是去客观的复现作者的原意;另一种是主观式解读,即标举解读者主观的能动参与,讲求解读的创造性。目前,我们应大力提倡主观式解读,鼓励教师个人,尤其是学生个人创造性地解读文本。 016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进行阅读和教学 阅读教学应该确立一个原则:阅读别人的作品要和阅读自己的生命相结合。教别人的作品要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来教,学别人的作品要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来学。“新写实主义”是一种文艺思潮,主张拒绝主观情感,反激情,
10、对叙述对象不做任何价值判断,即所谓“零度写作”“冷面叙述”。这种主张绝不能引入阅读教学,不能进行“零度阅读”“冷面阅读”。恰恰相反,阅读教学中最需要师生的主观激情、人生体验和价值判断。 017参较式阅读 事物只有在参照比较中才能显现意义。讲鲁迅的故乡时,我引入了“参较式阅读法”。我把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一段、红楼梦中王熙凤出场一段印发给学生,又让学生课下自读茅盾的短篇小说春蚕。这是让学生在相互参照中认识故乡。多收了三五斗和春蚕都写了“丰收成灾”,都写出了农民物质生活的贫困,而故乡不仅表现农民物质生活的贫困,更把笔力放在他们精神生活的病苦上。“温酒斩华雄”是古典小说,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孙立权 老师 语文 教学 札记 3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