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区建设局.docx





《2023年区建设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区建设局.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区建设局 三、主要内容和工作要求 按照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的要求,重点从以下六方面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一)完善城乡规划体系,搭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框架。 把城镇社区与农村社区、工业园区与农业园区、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规划,加快建立由区域总体规划镇(街道)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村庄规划组成的覆盖城乡的规划体系,以此确定农村地区居住区、产业区、农田保护区、生态区和不开发区等功能区的布局规划,通过发展建设功能区,把城乡连接成一体,形成城乡生产、生活、生态一体化和谐发展的组团城市。 (二)统筹发展三大产业,奠定城乡一体化的物质基础。 1、全面开展现代农业园
2、区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一是按照佛山市三水区农业产业和农业园区总体规划和中共佛山市三水区委、佛山市三水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决定(三委发20231号)要求,对“七园一带”约20万亩农地,根据各自的地理条件和资源优势,科学开展现代农业园区的规划设计,从2023年起全面实施,到2023年基本完成。二是进一步强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股份社)的主体投入地位,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区政府按照2000元/亩的最高标准,投入4.6亿元补助农业园区的建设,同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和银行的支持,全面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步伐。三是以现代农业园区为平台,积极培育和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3、,发展效益农业、品牌农业和精细农业,加快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步伐。 2、继续发展优质工业,为反哺农业创造条件。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园区兴业、工业强区”战略,进一步明确各镇(街道)产业发展定位,促进产业集聚。继续抓好招商选资和项目落实,为发展增添持续动力。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强势推进节能减排,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二三产业协调发展。通过工业产业升级换代和积聚财力,加大反哺农业、支持农村的力度。 3、以度假式乡村休闲旅游为重点,大力发展涉农三产。充分利用我区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三江汇流的自然条件和“中国长寿之乡”的品牌,重点发展度假式“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研究制
4、定扶持“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的政策措施,按照农民投资、政府补贴的原则,同步推进村庄改造与乡村旅游区建设,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业”错位互补、协同发展格局。力争用35年时间,使三水“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成为闻名省、市的旅游名牌。 4、实施富民工程,确保农村居民收入倍增。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就业指导,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增加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提高农业从业者的经营水平,增加农村居民经营性收入。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建立健全农业发展补偿机制,增加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进一步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盘活农村集体经济留用地,增加农村居民的财
5、产性收入。 (三)大力实施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拓展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空间。 1、推行优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一是大力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鼓励农村居民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基础上,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二是加快推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每年全区统一安排开发建设用地指标,逐步解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历史遗留问题。三是积极开展农村宅基地流转试点工作。借鉴江浙地区“两分两换”(即农村宅基地与承包地分开、搬迁与土地流转分开,以宅基地置换城镇房产、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社会保障)的经验做法,结合我区“三旧”改造工程,鼓励有条件的镇、村或多个村民
6、小组通过宅基地置换,整合和优化村庄居住点,联合建设农村新社区。在西南城区周边范围建设510个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点,逐步在各镇(街道)城区范围建设510个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点,规划范围内旧自然村暂停新农村创建工作,有计划、有步骤推进农村居民以宅基地置换商品房、农民公寓房、物业或货币补偿。四是探索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综合处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林权、股权等各种农村产权的流转交易。通过规范、公开、统一的方式转让土地使用权,逐步赋予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同等的权利,实现农村集体建设土地与国有土地“同地、同权、同价 ”。 2、大力深化农村管理体制改革。一是进一步加大股份社的整合力度,适
7、度扩大股份社规模,逐步统一股份社的土地发包期。二是选择有条件的城中村、园中村、郊边村,积极推进“四改一转”综合改革:即村委改居委,农村居民改城镇居民,集体经济体制改城镇经济体制,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改市政管理,集体土地转国有土地,全面推进农村城镇化。三是积极推行集体经济管理职能与村民自治职能分离。着力构建党组织领导下,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各司其职的新型村级治理机制。 3、积极探索农村金融制度改革。一是积极筹建村镇银行,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引导村镇银行推出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业务,允许农村集体物业和资产用于银行抵押贷款,解决农村发展所需资金问题。二是搞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建设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