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识记本课7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 2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词。进一步了解宋词的有关知识。 3借助字典和注释理解诗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诗词的意思,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4想象诗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改写成一篇短文写下来。 教学重点:理解词句的意思和背诵诗词。 教学难点: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教学准备: (1)回顾上册书的三首诗词和古诗新唱的视频。 (2)预习。 (3)制作课件和小练笔的特色稿纸。 (4)印好自主学习评议表,组织学生学习,组织组长评议
2、本节课自主学习出色的同学以及小组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篙、棹”,会写“牧、蓑、遮”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牧童、蓑衣,掌握 多音字“铺”。 2学习牧童和舟过安仁,理解诗歌内容,掌握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3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词句的意思和背诵诗词。 教学难点: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教学准备: (1)学案预习。 (2)指导学生朗读古诗,强调韵律、节奏和语调。 (3)制作课件和小练笔的特色稿纸。 (4)印好自主学习评议表,组织学生学习,组织组长评议本节课自主学
3、习出色的同学以及小组。 课前三分钟 1、看拼音写词语 m tnsu y ()() 2、选词填空 埋怨抱怨 事后,他()自己考虑不周到。 他老是()别人对他不尊重。 必须必需 一只蜜蜂要酿造一公斤蜜()在一百万朵花上采集原料。 他买了一些学习上()的用品。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身处童年,我们每天都在编织着美丽的故事。这些故事饱 含着我们的快乐、梦想和追求。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词三首也真实地再现了多彩的 童年生活。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牧童和舟过安仁。看看这几个孩子的身上是否有 你们的影子。 二、讲授新课 1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牧童,要求读
4、正确,读通顺。 (2)指名读诗,正字音。尤其注意“铺、蓑”的读音。 (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通过查字典,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词语的意思,想想这首诗大 体写什么。把不理解的地方勾画出来。 (4)指名交流,适时点拨。 2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再读古诗,想想每句诗的意思,可以与人合作。 (2)汇报: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 (4)全班齐读此诗。 3想象诗境,悟其感情 (1)教师有感情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2)学生发言,把所想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3)学生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
5、诗人吕岩借写牧童悠然自得的生活,抒发了自己淡泊名利,追求自由自在的乡村生活 的思想感情。) (5)练习背诵。 三、总结课文 1总结学习方法:刚才我们通过初读诗句了解大意理解诗意体会诗境悟 其感情的方法学习了牧童。请你用这种方法学习舟过安仁。 2自读古诗,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诗,要求读准、读通,看看注释或借助字典查不懂的词。 (2)指明学生读,正音。(注意读准“篙、棹”) (3)多种形式读诗,要求正确、流利。 (4)自学,看看能否弄清诗的意思,提出不明白的地方。特别提示:看图理解是好方法。 (5)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3再读感悟,体会诗境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诗歌描
6、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全班交流,说说你所想象的画面。要求:内容具体,人物形象生动。 (3)师生共同评析。 4品评诗句,悟其感情 诗人通过细心的观察,把两个顽童刻画得栩栩如生。猜猜诗人当时是以一种怎样的心情 在观察两个孩童?(喜爱) 5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四、课后练习 1按要求完成古诗词练习 默写牧童() _ _前两句诗意: _ 2、默写舟过安仁() _ _后两句诗意: _ 五、作业 1课外读读写儿童的诗。 2推荐背诵杨万里的其它诗,至少一首。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媪、剥”,会写“醉、媚、锄、剥”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鸡笼、莲蓬, 掌握多音字“乐”“剥”。 2学习宋词清平乐村居
7、,理解词的内容,掌握词句意思,想象词描写的意境,体 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3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词句的意思和背诵诗词。 教学难点: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教学准备: (1)学案预习。 (2)指导学生朗读古诗,强调韵律、节奏和语调。 (3)制作课件和小练笔的特色稿纸。 (4)分发印好的自主学习评议表,组织学生学习,组织组长评议本节课自主学习出色的同 学以及小组。 课前三分钟: 1在括号里正确的读音下打“”。 醉里吴音相媚(mimi)好,白发谁家翁媪(wno)? 最喜小儿亡(wwng)赖,溪头卧剥(bob)莲蓬。 2辨字组词。 牧(
8、)蓑()遮()醉()媚()锄() 枚()衰()庶()碎()楣()助() 一、复习导入 1、诵读并抽背前两首诗 2、检查诗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的 意思。 二、讲授新课 (一)乐调情 1用学生熟悉的曲子唱纳兰性德的长相思。 2学生交流有关宋词的知识,教师适时小结。 3板书题目,读题。(强调“乐”的读法) 4介绍辛弃疾生平。 (二)读入情 1自由读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看看注释或借助字典查不懂的词。 2指数名学生读,正音。(读准:醉、相、媚、锄、媪、亡赖、剥) 3采用各种形式读这首诗,要求:正确、流利。 (三)品悟情 1自由读词,理解词语意思,准
9、备质疑。 2全班交流,教师适时引导。 3同桌合作,结合插图和注释,理解词句子意思。 4全班交流,各抒己见。 5教师范读,学生闭目想象画面。 6请学生说说这首词作者最着力描写哪个孩子?作者是怎样写出孩子们的可爱的呢? (作者采用白描手法,直接描写三个儿子的行动,刻划他们的形象。小儿剥莲蓬吃的那 种活泼天真的神情状貌,最有趣了!) 7学生自由读,边看图边读边悟情。 (四)议深情 请学生说说这首词传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总结课文 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词也一样。作者用精炼、生动的语句,通过写景与叙 事,创造了具有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描绘了一幅宁静、悠闲的乡村生活图。这样的情景作者不但
10、十分的喜欢、而且非常的热爱、向往、羡慕。让我们一起再来背一背这首词吧。 四、课后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清平乐村居()茅檐低下,_。 _,白发谁家翁媪?大儿_,中儿_,最 喜小儿_,溪头卧剥莲蓬。 2这首词是宋代词人()写的,它以简练的笔触勾画出一幅优美的(),描绘 出一家五口各具情态的形象,借此表现()和()。 3先解释带点字的意思,再写写句子的意思。 (1)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怪生:遮: 诗句的意思是:。 (2)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亡赖: 诗句的意思是:。 五、作业 1利用课余时间,读读宋词,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进行读书交流。 2用自己喜欢的曲子唱清平乐村居给父母
11、听。 古诗词三首学案 预习步骤 1.了解诗人生平,搜集与诗词有关的信息。 2.自由读全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3.在小组内练习诵读全诗,边读边画出诗歌的节奏。 4自学生字词语。 5.借助工具书、注释与同学合作,初步理解诗歌大意。圈点勾画,标出疑难词句。 6.诵读全诗,发挥想象,这三首诗词中,你听到了哪些动听的声音,想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悟到了哪些美好的情感? 7.资料链接: 词:文体名称,诗歌的一种。古代的词,都合乐唱歌,故唐、五代时多称“曲”、 “杂曲”或“曲子词”。词体萌芽于隋唐之际,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句子长短不一, 故也称长短句。词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为上、下阕。词的曲调名
12、称叫“词牌”。 课前三分钟 第一课时: 1、看拼音写词语 m tnsu y ()() 2、选词填空 埋怨抱怨 事后,他()自己考虑不周到。 他老是()别人对他不尊重。 必须必需 一只蜜蜂要酿造一公斤蜜()在一百万朵花上采集原料。 他买了一些学习上()的用品。 第二课时: 1在括号里正确的读音下打“”。 醉里吴音相媚(mimi)好,白发谁家翁媪(wno)? 最喜小儿亡(wwng)赖,溪头卧剥(bob)莲蓬。 2辨字组词。 牧()蓑()遮()醉()媚()锄() 枚()衰()庶()碎()楣()助() 课中练习 1学习牧童: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这句诗描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铺”、“六七
13、里”, 让你感觉到那是一片怎样的原野?从“弄”字,我们耳畔似乎又听到什么? 你能读出这样 的原野吗?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牧童?请同学们想象一下,牧童 会是怎样归来呢?再想象一下,如果你就是牧童,你会在月光下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而 诗人又想借这个小牧童表达什么呢?如此悠闲、自在、轻松的牧童,把他读出来,诵读古诗,感受意境。 2.学习舟过安仁: (1)品读诗句,入情入境: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读了这两句,你好 像看到了什么?看到这样的一幕,假如此时你也和杨万里立于船上,心中会发出怎样的疑 问?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理解诗句意思,从
14、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怪生”一词意思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理? (2)说一说,这两个小男孩留给你怎样的印象?诗人喜欢他们吗?你喜欢他们吗?为什么? (3)带着自己的体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边读边在头脑中想象两个小童张伞使风的样子。 通过朗读把两个小童天真、淘气的样子表现出来。 3学习清平乐村居 (1)古代的文学作品,主要有诗、词、曲。在文学史上有“唐诗、宋词、元曲”的说法。 大家知道它的意思吗?词,有好多种类型。一种类型,就有一个名字。如:“ 卜算子咏梅”、 “清平乐” “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这首词的题目。 (2)自由轻声的读这首词,同桌合作,结合插图和注释,理解词句子意思。 (3)
15、把诗句补充完整,让我们认识更多的“小儿”。 A ,飞入菜花无处寻。 B儿童散学归来早,。 C蓬头稚子学垂纶,。小练笔 选取清平乐 村居中描写的一个情景,结合课文的插图,展开丰富的想象,把你仿佛看 到什么,听到什么写出来,或者选用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比如表演、实物投影等和大家交流。A组:(能写通顺就可以了)B、C组:(能用上好词好句写具体、写生动.) 课后练习 第一课时: 1按要求完成古诗词练习 默写牧童() _ _前两句诗意: _ 2、默写舟过安仁() _ _后两句诗意: _ 第二课时: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清平乐村居()茅檐低下,_。 _,白发谁家翁媪?大儿_,中儿_,最 喜小儿_,溪头卧剥莲蓬。 2这首词是宋代词人()写的,它以简练的笔触勾画出一幅优美的(),描绘 出一家五口各具情态的形象,借此表现()和()。 3先解释带点字的意思,再写写句子的意思。 (1)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怪生:遮: 诗句的意思是:。 (2)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亡赖: 诗句的意思是:。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古诗词三首 教学设计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