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基于课程标准的“物体浮沉条件及应用”的教学设计.docx
《2023年基于课程标准的“物体浮沉条件及应用”的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基于课程标准的“物体浮沉条件及应用”的教学设计.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基于课程标准的“物体浮沉条件及应用”的教学设计 基于课程标准的“物体浮沉条件及应用”的教学设计 摘要:以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在教学任务分析与学情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及应用”的特点,所设计的初中物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一节教学源于课程标准的6条教学目标;根据评价活动设计先于教与学活动设计的理念,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了由8个问题、3个作业题目组成的评价活动;贯彻“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的理念,利用问题引导与任务驱动等教学法设计了10项教与学的活动。根据创设情境,突破教学难点的需要,设计与制作了“潜水艇沉浮演示器”与“浮沉子”等教学用具,利用自制的教具所安排的演示实验,
2、有助于突破教学难点。 关键词:课程标准;物体浮沉条件;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23)5-0071-4 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在教学设计中要源于课程标准编制学习目标;然后,先于教与学活动设计,设计检测学习目标是否达到的评价活动;最后,设计教与学的活动。这样的逆向教学设计,可以使教师带着问题思考教学,确保学习目标的实现;确保实现标准、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 1 教学任务分析 浮力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研究物体浮沉的条件及应用,对解决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阿基米德原理是解决浮力问题常用的方法,对浮力应用实例
3、的分析需要以阿基米德原理为基础,本节课对轮船、潜水艇、气球(氢气球、热气球等)、飞艇等生活实例的分析,可以培养学生理论指导实践的意识,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物理学的重要性,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3年版)对该内容的相关要求是“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例如,了解潜水艇浮沉的原理”。其中,“说明”“了解”都是知识与技能维度的要求,鉴于我国近几年在航海(如:航空母舰)方面的发展,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本节课增设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学习目标。 2023年人教版物理教材将本节课内容安排在8年级第10章浮力,其中,“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是第
4、10章第3节的内容。它将重力、二力平衡、浮力等知识紧密联系起来,是对力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同时,其内容是在浮力、阿基米德原理等知识之后,是对物体在液体中受到浮力所作的进一步探究和延伸,是对浮力知识的升华。教材内容由“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浮力的应用”两个板块组成,包括3个“想想做做”,图文并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兴趣。虽然本节内容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但是研究不同事物浮沉应用的具体方法不同。因此,要求教师要对物体的浮沉问题有全面系统的认识。 综上所述,物体的浮沉条件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2 学情分析 在知识能力方面,学生已经学习了重力、受力分析、二力平衡、浮力、阿基米德原理等知识,为物体浮沉条件的
5、学习打下了基础。同时,在认知方面,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浮沉现象有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也是他们容易产生兴趣的原因。但是,学生并没有形成对这些现象深层次的理论上的正确认识,而是在有所认知的同时形成了一些模糊甚至错误的前概念。如:重的物体下沉,轻的物体漂浮;大的物体下沉,小的物体漂浮等等,这些前概念对本节课知识的构建造成了干扰,从而形成了教学难点。 3 教学目标 依据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和上述两项分析,设计出源于课程标准的学习目标: 会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力与运动的关系描述物体的浮沉条件。 了解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等物体的浮沉原理。 能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通过观察物体浮
6、沉的实验,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 在对轮船等工作原理的学习过程中,体会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 在了解我国古代与当代航海方面成就的过程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4 评价设计 为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设计了“浮沉子”原理分析等2个题目。 (1)通过问题 1、2及练习题(1)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 (2)通过问题 3、8及练习题(1)(2)检测教学目标和的达成。 (3)通过问题57检测教学目标和的达成。 (4)通过问题4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 5 教具设计 5.1 潜水艇浮沉演示器 5.1.1 制作方法 第一步,用刀片将废旧塑料瓶的瓶底整齐切下待用; 第二步,在瓶内放一小块橡皮泥,并用橡皮胶布固定,作为压
7、舱物; 第三步,在瓶盖上分别钻两个孔,将一长一短的两根塑料管装入,也用橡皮胶布固定; 第四步,用橡皮胶布把刚才切下的瓶底固定在原处。 具体的制作如图1所示。 5.1.2 操作方法 将“潜水艇”放入水中,水就会从下面的塑料管中流入瓶内,当瓶内的水慢慢增多,“潜水艇”就会慢慢下沉。用嘴从上面的塑料管中慢而均匀地吹气,潜水艇内的水受到空气的压力,就会从下面的管子里排出来,排出的水有一股反作用力,会推动潜水艇慢慢地前进,“潜水艇”就会一边航行一边上浮。 5.1.3 设计意图 潜水艇的工作原理相对比较复杂,学生理解相对困难,通过制作模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工作原理,拉近物理与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的
8、学习兴趣。 5.2 浮沉子 5.2.1 制作方法 第一步,把口服液瓶的瓶盖拿下,用锥子钻透后拔出锥子; 第二步,将小瓶放入槽中,装上适量水(并滴入1滴红墨水),盖上盖,让其倒立在水面上,仔细调整瓶中的水量,直到它接近全部浸没在水中的程度,插上塑料吸管; 第三步,在饮料瓶中装水至将满(留一少许空间),再将调整好的小瓶倒扣放入饮料瓶中,盖上盖,如图2所示。 5.2.2 操作方法 挤压塑料瓶,小药瓶下沉,松开手,小药瓶上浮。 5.2.3 设计意图 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小实验,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并且“浮沉子”实验,实验现象新奇,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增加学习的乐趣,而且这个实验与前面学习的大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基于 课程标准 物体 浮沉 条件 应用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