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设计.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设计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设计 富阳市教研室 沈 波 一、教学设计概述 新课程的语文教学设计应该包括整体的教学设想和具体的教学步骤两大部分内容。教学设想涵盖了教师对课文的整体理解和重点把握,它渗透着教师对课文的感知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教师应以课标为依据,确定学生学习某一篇课文要达到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目标,根据不同的课文的需要设计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如第13课山中访友一文的教学目标设计有三: (1)体会、学习本文写景状物的手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2)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3)感受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
2、的美好情感。 目标设计好了,然后思考为达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适合的教学方式。 教学步骤部分,总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导入新课。我们应认真研究教材,找准知识的切入点,密切联系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通过巧妙的情境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知识探究的强烈愿望。如第22课羚羊木雕可设计“实话实说”的栏目现场,让学生在教师提供的包括财富、亲情、友情、信心等的人生超市中选择自己需要的东西,并说明理由。 第二层次为课文内容的理解把握。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应该结合各篇课文的不同特点,创造性地对教材进行加工,将教教材变成用教材教,将教材内容变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变成发展学生文化素养的教
3、育内容,赋材料以生命力。同时,还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还学生以学习的主动权,灵活采用读、听、看、演、讨论、争辩等各种形式,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培养情感。如第2课走一步,再走一步的设计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弄清,(1)“我”是被谁救下的?采用的方式是什么?(2)你如何评价“我”、“爸爸”和“杰利”这三个人?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就可以用以下问题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1)你对“走一步,再走一步”这句话如何理解?(2)假如“我”的父亲没有来,作为“我”的同学,“杰利”将怎么办?(3)假如你是“我”,孤身一人在悬崖上,将怎么办?这些问题可以
4、让学生在情感上与作者取得共鸣,可以培养学生面对困难积极想办法,勇于战胜困难的精神。 第三层次为知识的拓展延伸。此部分内容可视课文内容和课堂教学情况灵活设置,重在将学生的学习引向更深更广的空间,实现由课内向课外,由书本到生活,由学习到实践的延伸,引导学生加强语文知识的积累,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培养合作、探究的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如第11课春可设计这样的练习:(1)写出含有“春”字或描写“春”的诗、词、歌曲、成语、对联、俗语、谚语等。(2)从“春的畅想”“夏雨”“秋风”“冬雪”中选取你最感兴趣的专题写一段150字左右的文字。(3)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描绘春的画。 同时
5、,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教学评价方式的改变,及时对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鼓励,将新的评价理念贯穿于学生的日常活动,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可采取以下方式:(1)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闪光点,增强学习的自信心。(2)小组评议。小组同学之间互相提出优缺点,由小组长总结成简单的文字材料,有利于学生全面地认识自己。(3)教师日常评语,我们应该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对学生的努力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 在新课程的教学设计过程中,需要我们新参加课改实验的教师引起注意的一点是,课改并非是对传统教学的全盘否定,它要改变的是传统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
6、练的状况。语文教学中传授语文基础知识是必要的,要避免认为课改就是老师不能在课堂上讲知识的片面理解,该授受的知识必然要授受,但要有度,不能拔高,不要过于强调知识的体系化,不要脱离能力培养去孤立地传授知识。提倡在学生语言实践活动中传授知识,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关注能力的培养。同时,要明确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不是终极目的,而是为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健全人格。 在新课程的教学设计过程中,还要避免的一种倾向是过于追求课堂教学的形式化。有的老师为了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体现学生的活动,不顾教学内容是否需要,一节课一会儿表演,一会儿绘画,一会儿唱歌,一会儿讨论,看似非常活泼热闹,实际上接触教学内容
7、实质的东西并不多,缺乏有深度有价值的问题的探究,学生在课堂上的收获不大,这显然是有悖于我们的课改目标的。 现在我们的许多教案往往停留在“教什么”的层面上,这种教案所欠缺的就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不仅应该包括“教什么”,还应该包括“如何教”,乃至“如何指导学生学”、“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和发展”。 教学设计是教学的设想与计划,是一项预测活动。课堂教学则因为有许多即时性因素的出现而具有“生成性”的特点,这种“生成性”的特点恰恰可以使课堂内容丰富多彩,课堂教学富有旺盛的生命力。教学设计无法预测课堂出现的即时性因素,因而没有必要追求设计与教学接榫。重要的是应该能够根据课堂教学“生成性”的特点灵活处理,正如苏
8、霍姆林斯基所说:“真正的教学技巧和艺术在于一旦有这种必要,教师就能随时改变自己的授课计划。” 一般地说课堂中有如下一些“生成性”情况: 1学生在学习中出现一些错误,此时该如何结合教学内容适当纠正; 2学生在学习中会提出一些他们不懂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是对教师教学艺术的挑战; 3教师在教学中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灵感,应结合教学实际大胆发挥; 4教学中由于现场可能出现一些变化,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相应进行调整; 5有时候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收回注意力。 二、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应该具有的教学观念 1应该树立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观念 具体的说,基本的语文素养应该包括
9、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交际能力、使用工具书的能力、学习能力,以及文化修养、品德情操等方面。语文教学的设计应该在提高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上下工夫。 2应该树立大语文观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学必须与生活相联系。要努力使学生体验到学习语文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通,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3应该树立让学生乐学的观念 乐学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有人说,乐学可以常使精神力量有余,有人创造的“乐学法”可提高学习效率5倍。乐学靠教师的“激励、唤醒、鼓舞”,靠教师巧妙的教学设计,这些设计包括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设计,融洽合作的师生关系的设计,课堂教学情境的设计,尤其应该重视语文活动
10、设计。 4应该树立语言是“习得”的产物的观念 “习得”与“学得”是不同的。“习得”要求主体必须参与言语实践活动,必须有自身的言语行动,必须在言语实践中“得”到言语能力;“学得”则主要是一种理论学习,是一种认知行为。从本质上说,语言学习是一个“习得”过程,没有这个过程语言学习是达不到目的的。习得的途径是多读、熟读、多听、多说、多写的实践活动。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时要减少讲解、分析的成分。 5应该树立“教是为了指导学生学”,指导学生发现、探究的观念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学、自求、自悟、自得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学生主动学的过程。没有学生自己的主动性,学生最终将什么也学不到。课堂教学的着眼点应该是“指
11、导学生学”,这样学生才会学会学。那么,教师要不要讲?当然要讲,但一般要少讲,按照叶圣陶先生的说法,教师的讲,是讲学生读不懂或领会不深的地方,是指点路径,是引导。 学生要学会学习还必须将读课外书作为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即运用阶段。学生只能是在读书中学会读书,在读书中养成读书的习惯,习惯养成了才会形成能力。 6应该树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观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学习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学生是否主动、是否探究,主要表现在是否思考,是否思考主要表现在是否能提出问题或是否有自己的看法。 民主、平等、合作是合作学习的核心。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我们应该十分
12、关注的。至少应关注如下几个方面:互相依靠;面对面的学习交往;个人责任感;一定的交往能力;学生小组的自我管理。教学设计应有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 三、教学目标的设计 1教学目标设计要体现语文学习整体性的特点。 如春的目标设计: (1)知识目标:领会课文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抓住景物特征细致描写的方法。 (2)能力目标:准确生动地用词造句。划分文章的结构,用两个字的词语概括每部分大意。 (3)情感目标:感受春天景色的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刻苦学习。 在这个目标中,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彼此是脱节的。新课程目标按三个纬度来设计,意在避免以往知识与能力、学习结果和过程方
13、法、个体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培养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的弊端。 在上述目标中,“学习抓住景物特征细致描写的方法”与“划分文章的结构,用两个字的词语概括每部分大意”没有必然联系,知识的小是孤立的。还看不到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领会课文准确生动的语言”,如何达到,通过什么途径?是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还是通过与朱自清背影中朴实语言的比较? 2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切合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 如:羚羊木雕目标设计: (1)理解倒叙手法的运用及作用。 (2)学会分析记叙文的构架和思路,掌握记叙文写作的一般规律(拔高了)。 (3)学习本文,使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以真诚无私的友爱为贵,正确处理好与同学朋友的关系。
14、 3教学目标的设计要突出学生学习提高的新内容。 比如比较好的:品读课文,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和段落,说明理由;比较 两篇文章的异同点,说说两篇文章的不同妙处。这些设计突出了学生发现、探究的能力要求。 4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明确、清晰,便于落实和检测。 如中国石拱桥: 例A:(1)学习生字词,理解部分词语的含义。 (2)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 (3)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例B:(1)学习生字词,能准确使用其中一些常用词语来造句。 (2)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借助题目,概括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3)能画出文中表述中国石拱桥特征的语句,能概括其特点。 写作教学目标示例: 作文“我最喜欢的
15、一门课程”教学目标: (1)围绕“最喜欢的一门课程”这个话题进行讨论、畅谈,互相交流思想感情,为写作作准备材料。 (2)围绕不同的材料,探讨如何安排行文的结构。 (3)完成作文后,以小组为单位同学间互相修改,写出修改意见或阅读感受,并推荐好文章、有特点的文章、进步明显的文章在全班朗读。 没有修改的写作教学是很难高效率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的。经学生修改后的作文与原文反差越大,就越能反映出学生写作水平提高的程度和教师指导的水平。 四、现代文阅读教学的设计 现代文阅读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是: (一)深入理解课标,明确教学目标 (二)创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三)注重阅读指导,整体感知课文 (四)运
16、用教学策略,深入理解课文 (五)加强拓展延伸,提高语文素养 例1:第6课理想 1导入:由在山的那一边导入或由学生谈对“理想”的理解而导入。 2自由朗读:学生自主朗读全诗,初步感知诗歌含义。 3选择揣摩朗读:在自由朗读基础上,选择自己认为含义隽永的、语言优美的、自己喜欢的诗句朗读,并圈点批注,揣摩其好在哪里。 4交流探究朗读:同桌或合作小组成员间交流朗读,并探究。 5合作探究:各小组交流探究结果,师生共同提高。 6示范朗读:在把握诗句含义,感受作者感情的基础上,各小组代表示范朗读。 7当堂背诵:可背诵全诗,也可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8对比小结:结合在山的那一边进行对比小结。 9扩展训练:可仿拟本
17、诗句式,用“理想”或其他词语进行诗歌创作,或课外阅读与“理想”有关的诗文。 例2:第12课济南的冬天教学设想 (一)导入新课。可借前一课春为引子,提问由春天想到的有关词语并想到冬天的词语,从而引出课文。 (二)感知课文。听录音或学生自由朗读。思考:济南的冬天给你的感觉和你印象中的冬天是否一样?它给你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三)研读课文。 1引导学生进一步感知、赏析文章,济南的冬天为什么会给你这样的感觉?要引导学生分析济南天气的特点、山的特点以及水的特点。 2讨论结尾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与题目“济南的冬天”有何不同/有什么作用? 3小结课文。 (四)拓展练习。或模仿本文的一些写法写一段200字左
18、右的文字,或课外阅读济南的秋天一文,与课文进行比较。 例3:第16课化石吟教学设想 (一)抓住研究关键:(1)作者为什么要赞颂化石?(把握情感)(2)作者怎样赞颂化石?(把握结构、思路) (二)加强朗读训练:反复朗读,在朗读中体会文意,压迫贯穿全过程。 (三)精心安排教学步骤: 1导入:可从讲述一个故事引入课文。 2默读:默读中勾出读不准的字,画出不易理解的词语,查字典自行解决。 3朗读:教师范读、学生齐读、个别读等。 4讨论:学生提出问题,然后探究问题。要抓住关键问题;问题要有层次,循序渐进;尽量让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引导、评价。如;作者开头接连发问,他看见了什么?引起了他怎样的好奇心?第2小
19、节作者提了两个问题,他回答了吗?假如让你来回答,你会用这样的语言阐述?等。 5小结:小结课文内容要点;总结学生参与讨论等情况。 6拓展:可用课文后练习三,也可用其他的,如:写一段文字,描绘远古生物图景。 五、古诗文阅读教学的设计 关于古诗文部分的学习,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 我们主张,新课程下的教学,不应只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移植和照搬,它特别需要我们的创造性的加工,将其内容情境化、问题化,使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欲望。基于这一原则
20、,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应该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创设切合课本内容和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能力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过程中去感悟、体验。如第25课陈太丘与友期可设计这样的问题导入教学:上个星期天,我和一个朋友约好早晨6点出发去爬山,可是时间到了,他还没有来,我该怎么办呢?谁来帮我出出主意?在情感上抓住了学生,就会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自然也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由于文言文是中国古代书面语言,学生不具备必要的基础知识,不掌握基本的理解能力是很难读懂的,我们在教学中也不能忽视这一纬度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
21、习方法。例如,在疏通文意的教学环节中,我们一定要把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从课文中找出和现代白话文不同的字词句,对照注释理解这些陌生的知识,并逐渐养成查阅工具书,借助工具书解决问题的习惯;另外,还应加强学生在小组内的学习,让学生不断进行合作探究,相互质疑,相互解疑,共同探讨提高。对于文言文中涉及的一些文言知识,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也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加强积累,不断地感悟,不断地总结,这样他们才能不断掌握知识,不断提高能力,才能为深入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当然,教授文言文,我们的教学目标不能只限于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的知识和技能,还应该引导学生置身于作品中,吸收古文的精华,领悟其内涵,从中
22、获得情感体验和思想上的启示,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解决。我们要鼓励学生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看法。由于学生存在个性差异,提出的问题会有所不同,当大家把看法和疑问都提出来时,探究性的问题就产生了。这时,让学生围绕提出的问题,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谈自己的看法和理由,经过讨论和争辩,求得问题的解决。这样,也就培养了学生能够形成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观点、维护自己的观点的能力。例如,学习陈太丘与友期一文,可以让学生针对课文中的人和事提出自己的看法。学生对陈太丘、友人和元方各自的做法是对是错就会提出各种不同的观点。然后让学生围绕
23、这些观点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并允许一个小组可以有两种以上不同的意见,只要拿出充分的理由论述自己的观点就行。最后把各小组讨论的结果拿到全班交流,选出最有见解的小组。形式可以从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等活动中,通过不同范围的思想碰撞,对自己及他人的观点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形成正确的为人处世之道。 例1:第10课论语十则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言语句的基本内容。 2掌握常用的文言词语,注意古今语言和文化的差异。 3了解我国古代的灿烂文化,积累哲理深刻的名言警句。 教学设想: 1指导学生掌握文言文的朗读方法:要读准字音,如“论语”的“论”;读准句读,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读准
24、语气,如“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中反问的语气。 2要结合课文内容,联系学生实际。十条格言都是关于治学、为人、修身的,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所讲内容,让学生根据切身实际畅谈感受。一方面活学活用,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一方面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儒家经典虽经千年而不衰的强烈魅力。谈论方式不论,可总谈,可结合一两条来谈。 3精心组织课堂教学 (1)激趣导入:可由北宋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话来导入。 (2)组织学习:重在读,重在谈,重在悟。同时介绍孔子及论语。 (3)知识积累:文言文的初步知识和名言警句的归纳整理。 (4)拓展训练:可再介绍几则与课文联系比较紧密的格言让学生自主学习。 例2:第15课古代
25、诗歌五首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诗词的有关知识,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2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并熟练地背诵。 3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设想: 1加强诵读,在读中体会诗的情感; 2适当介绍古代诗词的知识及背景材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意。可以指导学生课外收集,课内交流;也可以穿插于诗词教学的过程中,由教师或学生介绍;还可以在学完以后,让学生去收集同一诗人的其他作品及赏析文字。 3精心安排教学步骤。 (1)启读激趣。教师介绍唐诗及诗歌常识导入,明确学习内容及目标。从整体上了解诗歌,激发学生学习古代诗歌的兴趣。 (2)初读感知。介绍读诗的简单方法,指导学生用自由
26、读、分组读、齐读等形式诵读全诗,初步读出语感,从整体上感知诗歌大意。 (3)细读品析。指导学生想象诗句意境,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想象的内容,深入领会诗中意境。通过合作学习,探究诗句用词的绝妙,理解诗句用词的准确。 (4)诵读小结。再次指导朗读,读出诗人所表达的感情。总结学习诗歌的一般方法。 如次北固山下一课,在“初读感知”环节中可设计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并讨论:(1)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2)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在“细读品析”环节中,可指导学生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感受;可指导学生体会“阔”“悬”两个字的妙用。 六、作文教学设
27、计 基本流程(供参考)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作文情绪和写作冲动(情境作文;课文激发;材料激发;文题贴近学生生活)构思指导(指导学生想清楚写什么;为什么写;怎么写。列提纲或让学生在全班讲述自己的构思,在全班进行构思交流,都是好方式。)起草文章(根据构思行文,写想清楚了的内容,按想清楚的思路写下去)修改指导(专题修改:文字、选材、布局、主题。诵读改,边读边改。) 最后,给大家推荐两种值得试一试的教学模式: 1“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其基本流程是“整体感知质疑问难探究领悟拓展延伸”。 2“探究发现”式教学模式:设问创新,促其发现参与讨论,探究问题思路总结,激励评价 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的主要特点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自主学习为主;加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彻底改变学习方式;强调语文实践,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设计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理念 新课程理念下的散文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理念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设计 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教学设计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