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数学新授概念课教学模式探究.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小学数学新授概念课教学模式探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小学数学新授概念课教学模式探究.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小学数学新授概念课教学模式探究 小学数学新授概念课教学模式初探 魏涛 操作流程 我初步构思了小学数学新授概念课教学的基本模式,其结构为: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一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一巩固深化,拓展应用一总结回顾,评价反思。此模式简单易操作,就是先让学生自己学一学,在小组内交流交流,再把学习情况展示展示,然后教师针对出现的问题指导指导,最后练习巩固巩固。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合理有效地创设生活教学情境,可以使数学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加强感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思维,轻松地接受新知识。主要是引趣、激疑和诱思。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
2、向,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 1情境创设要以真实性为基本前提。 所创设的情境应符合客观现实,不能为教学的需要而假造”情境。数学情境、现实情境二者应不相修。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可以创设我们班有学生过生日,分发生日蛋糕时,老师应该怎样分?在真实的情景中,学生能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需要数学,学生学习起来津津有味。 2“数学味”是情境创设的本质保证。 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要紧扣所要教学的数学知识或技能,创设有“数 学味”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使学生的学习情绪达到最佳境界,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例如,在教学统计”时,创设这样的教学情景:“六一”儿童
3、节到了,203班要举行联欢会,会上要准备一些水果,选派小红和明明去水果市场购买,购买回来后,又该怎样分?从而引入新课一统计。 3要以“发展性”作为情境创设的价值导向。 情境的创设,必须选择恰当的、适合学生发展的情境方式,使情境创设反映儿童熟悉和可以理解的事物,例如,在教学“单位1”时,创设了同学们借书的情景,然后让学生根据借书的情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这样设计,学生容易产生亲切感,激发了学习兴趣,从而积极地投入到新知的探究中。 遵循五个原则:准确性原则;激发性原则;迁移性原则;简捷性原则;系统性原则。 这一环节要干净利落,不能拖泥带水,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此环节是课
4、堂教学的核心部分,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习惯,发展学生个性,激发学习兴趣的有效空间.可分以下几步进行. 1、自主探索,小组讨论 针对上一环节创设的问题情景,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活动,形成自己的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现代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强调:“教一个人某门学科,不是要把一些结果记下来,而是教他参与把知识建立起来的过程。”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 (1)注重过程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发现。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要依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创设条件,促进学生学习的顺利进行。因此,我们可引导学生利用己有的知识自己去发现新问题,探求新知识。例如
5、,在教学组合分数意义时,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图形之间的联系,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在操作中领悟分数意义的形成过程,从而获取知识,掌握学法。 (2)提供参与机会,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给学生参与活动提供各种机会,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掌握方法。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遇到各种疑问,同时学生的智慧、个性、创新得到展示,学生从探索新知的过程中获取新知识。提供说话的机会。例如,在教学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中,让学生说一说目己拼的组合图形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让学生相互交流小组内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充分暴露思维过程,养成良好的思
6、维习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操作的机会。在教学中应经常让学生拼一拼、剪一剪、画一画、摆一投。折一折。例如,在教学组合图形的面积时,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组合图形剪一剪,或者画一画,从而找到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在教学分数的认识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折一折认识分数的意义。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规律,掌握新知。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精心设计提问,启发学生思维,充分给予学主独立思考的机 会。例如,在教学推导圆柱体积计算公式时,先让学生回忆国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然后设问:你们认为圆柱体体积与什么条件有关?你们会用什么办法来推导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会利用什么知识来解决这个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小学 数学 概念 教学 模式 探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