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及防治措施.ppt





《职业危害及防治措施.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危害及防治措施.ppt(8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职业危害及防治措施 内容摘要1.概述2.矿尘的来源、危害及预防措施 3.矿山常见毒物的来源、危害及预防措施 4.个体防护用品配备及使用 1、概述n1.1 基本概念n1.1.1 职业病危害n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n1.1.2 职业禁忌职业禁忌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
2、理状态。n1.1.3 职业病n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n1.1.4 作业环境n作业环境是指从业人员从事职业活动的周围环境。1.2 矿山常见职业卫生危害n1.2.1 作业环境中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简述n作业环境中职业危害因素一般分为三类: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n(1)物理因素n物理因素主要包括噪音和振动、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不良气象条件、异常气压等。n(2)化学因素n化学因素主要包括粉尘,有机溶剂类毒物,铅、锰等金属毒物等生产性毒物,等等。n(3)生物因素n生物因素主要是炭疽杆菌、森林脑炎
3、病毒等微生物和寄生虫对人体所起的危害 l1.2.2 作业环境对从业人员安全与健康的影响l无论是井下还是地面作业、室内还是室外作业,从业人员都将面临完全不同的生产作业环境条件,其情况与通常所说的一般自然环境有着显著的差别。在生产作业环境中,除安装着生产所需的各种设备设施给从业人员造成一定的危险以外,往往还存在着不同的职业危害因素。n如:作业过程中生产的粉尘、爆破产生的炮烟、生产设备设施在生产过程中泄漏的有毒有害气体或蒸汽,还包括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本身就是有毒物质或含有有毒成分的各种原辅材料、成品半成品或副产品等。n从业人员在含有职业危害因素的环境中进行生产作业,就会受到相应职业危害因素的影响,轻
4、则降低生产效率,重则影响整个生产系统运行和危害从业人员人身安全与健康,使人的机体受到局部刺激,损伤生理机能,发生功能障碍,产生职业病,甚至死亡。如:长期从事接尘作业,如果粉尘浓度高、又不重视个体防护,很可能患上尘肺病。n因此,为保障从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就必须高度重视做好职业危害预防工作。n1.2.3 矿山常见职业卫生危害n矿山常见职业卫生危害如表1所示。表1 矿山常见职业卫生危害常见职业卫生常见职业卫生常见职业卫生常见职业卫生危害危害危害危害 产生原因或工艺产生原因或工艺产生原因或工艺产生原因或工艺 危害后果危害后果危害后果危害后果 粉尘粉尘 凿岩、爆破、装运矿、碎矿等作业凿
5、岩、爆破、装运矿、碎矿等作业工程。工程。导致尘肺病。导致尘肺病。炮烟和井下火灾炮烟和井下火灾 爆破作业和和井下火灾爆破作业和和井下火灾 。导致中毒窒息事故。导致中毒窒息事故。毒物毒物 选矿浮选作业所使用的有毒有害药选矿浮选作业所使用的有毒有害药剂。剂。导致急性或慢性中毒导致急性或慢性中毒 噪声噪声 凿岩、爆破、碎矿等作业过程。凿岩、爆破、碎矿等作业过程。导致职业性耳聋。导致职业性耳聋。振动振动 凿岩、碎矿等作业过程凿岩、碎矿等作业过程 影响人体生理机能。影响人体生理机能。高温高温 深井和高硫等矿山高温高湿深井和高硫等矿山高温高湿 影响生产劳动效率,引起中影响生产劳动效率,引起中暑。暑。低温低温
6、 北方矿山地表或野外作业。北方矿山地表或野外作业。影响生产劳动效率,引起冻影响生产劳动效率,引起冻伤。伤。放射性放射性 含铀矿山井下作业或铀矿作业。含铀矿山井下作业或铀矿作业。危害身体健康,可导致肺癌。危害身体健康,可导致肺癌。1.3 主要职业危害防治措施n1.3.1 职业危害预防与控制应遵循的四个基本原则n(1)当职业危害预防与控制对策措施与经济效益相矛盾时,应优先考虑职业危害预防与控制对策措施上的要求。n(2)职业危害预防与控制对策措施应遵循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连锁、警告的顺序。n(3)职业危害预防与控制对策措施应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n(4)职业危害预防与控制对策措施应符
7、合国家职业卫生方面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等方面的要求。n1.3.2 主要职业危害预防措施如表2所示。表2 主要职业危害预防措施常见职业危害常见职业危害 主要防治措施主要防治措施 粉尘粉尘 1.1.建立完善井下机械通风系统,坚持湿式作业,保障所产建立完善井下机械通风系统,坚持湿式作业,保障所产生的粉尘能够及时有效排出地表,保证粉尘浓度符合国家生的粉尘能够及时有效排出地表,保证粉尘浓度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要求。相关规定要求。2.2.按国家相关规定配备防尘口罩,督促员工坚持正确佩戴按国家相关规定配备防尘口罩,督促员工坚持正确佩戴 炮炮 烟烟 和和井下火灾井下火灾 1.1.建立完善井下机械通风系统,保障所产生
8、的炮烟能够及建立完善井下机械通风系统,保障所产生的炮烟能够及时有效排出地表,保证井下空气质量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要时有效排出地表,保证井下空气质量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要求。求。2.2.按国家相关规定配备应急救援物资、器材按国家相关规定配备应急救援物资、器材(如正压氧呼吸如正压氧呼吸器、自救器等器、自救器等),定期开展中毒窒息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提,定期开展中毒窒息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应急逃生、自救互救能力。高应急逃生、自救互救能力。剧毒剧毒 强酸强酸 强碱强碱 1.1.建立完善机械通风系统,保障含毒空气能够有效稀释和建立完善机械通风系统,保障含毒空气能够有效稀释和排出,保证毒物浓度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要求
9、。排出,保证毒物浓度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要求。2.2.按国家相关规定配备防毒口罩、防护服、防护手套等,按国家相关规定配备防毒口罩、防护服、防护手套等,督促员工坚持正确佩戴防护用具,避免人体直接接触剧毒、督促员工坚持正确佩戴防护用具,避免人体直接接触剧毒、强酸、强碱等有毒和腐蚀性物质。强酸、强碱等有毒和腐蚀性物质。噪声噪声 1.1.采用隔声、吸声、消声等工程措施控制声源。采用隔声、吸声、消声等工程措施控制声源。2.2.加强个体防护,如佩戴耳塞等防护用具。加强个体防护,如佩戴耳塞等防护用具。振动振动 1.1.采取隔振、减振等工程措施,减小振动幅度。采取隔振、减振等工程措施,减小振动幅度。2.2.轮流作
10、业,合理安排接班时间;加强个人防护,配备减轮流作业,合理安排接班时间;加强个人防护,配备减震手套和防振服等。震手套和防振服等。高温高温 1.1.深井和高硫等高温高湿矿山建立完善的机械通风系统,深井和高硫等高温高湿矿山建立完善的机械通风系统,保证井下作业面有足够的新鲜风量,能够有效减低井下温保证井下作业面有足够的新鲜风量,能够有效减低井下温度。度。2.2.地表加强作业场所通风换气、采用隔热装置;野外作业地表加强作业场所通风换气、采用隔热装置;野外作业错开高温时间段;加强个体防护;供给含盐清凉饮料、配错开高温时间段;加强个体防护;供给含盐清凉饮料、配备防暑药品。备防暑药品。低温低温 1.1.加加强
11、强个体防个体防护护和耐寒和耐寒锻炼锻炼,按要求穿戴好防寒服装、鞋帽,按要求穿戴好防寒服装、鞋帽和面罩、手套等,提高人体和面罩、手套等,提高人体对对寒冷和低温的适寒冷和低温的适应应性;食用高性;食用高热热能食物,增加体内代能食物,增加体内代谢谢放放热热能力。能力。2.2.室内按室内按规规定要求定要求设设置取暖置取暖设设施。施。放射性放射性 1.1.含铀矿山井下作业或铀矿作业,加强通风、控制氡及其子含铀矿山井下作业或铀矿作业,加强通风、控制氡及其子体的浓度,保证其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要求。体的浓度,保证其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要求。2.2.防范非电离辐射,主要是避免和射频、红外线、紫外线、防范非电离辐射,主
12、要是避免和射频、红外线、紫外线、电磁波等亲密接触,注意摄入微量元素硒和补充维生素电磁波等亲密接触,注意摄入微量元素硒和补充维生素A A、C C、E E,以抗击电磁辐射对人体导致机体过氧化的危害。,以抗击电磁辐射对人体导致机体过氧化的危害。3.3.加强个体防护,下班后及时更换衣服,彻底清洗身体。加强个体防护,下班后及时更换衣服,彻底清洗身体。1.4个体防护用品的发放及使用n n个体防护用品是保护从业人员安全和健康、避免遭受职业危害的一种特殊的劳动保护用品。n n个体防护用品主要有:头部防护类(如各类安全帽)、呼吸器官防护类(如防尘、防毒口罩等)、眼面部防护类(如电焊面罩、护目镜等)、听觉器官防护
13、类(如耳罩、耳塞等)、防护服装类(如防静电、防酸碱工作服等)、手足防护类(如绝缘、耐酸、耐碱、耐油等手套、工作鞋)、防坠落类(如安全绳、安全带、安全网等)、其他防护类。2、矿尘的危害及预防n n2.1 矿尘的产生n n矿山在开采矿石过程中,由于凿岩、爆破、装矿、卸矿、碎矿等工作,要破碎大量的矿石和岩石,会伴有大量的粉尘产生,这些粉尘就叫矿尘;尤其是含游离二氧化硅大于10%的矿尘,会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可引起矽肺病。n n粉尘:当分散在气体中的微粒为固体时,称为“粉尘”;当分散在气体中的微粒为液体时,称为“雾”。n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能较长时间漂浮在作业场所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其粒径
14、多在0.1-10微米,是污染环境、影响从业人员健康、造成尘肺病的主要因素。n粉尘引起的职业危害,有全身中毒性、局部刺激性、变态反应性、致癌性、尘肺。其中以尘肺的危害最为严重。尘肺是目前我国矿山生产中最严重的职业危害之一。2.1.1 粉尘的来源和分类n n粉尘来源十分广泛,金属非金属矿山的凿岩、爆破、装运矿碴、矿石破碎、筛分、粉矿包装和搬运等;固体物质的机械加工、粉碎;金属的研磨、切削;耐火材料、玻璃、水泥和陶瓷等原料加工;皮毛、纺织物等原料处理;化工固体原料加工处理,物质加热时产生的蒸气、有机物质的不完全燃烧所产生的烟;沉积的粉尘二次扬尘等。n n根据生产性粉尘的性质,一般将其分为无机性粉尘、
15、有机性粉尘和混合性粉尘3类。n(1)无机性粉尘n无机性粉尘主要包括矿物性粉尘,如硅石、石棉、煤等;金属性粉尘,如铁、锡、铝等及其化合物;人工无机粉尘,如水泥、金刚砂等。n(2)有机性粉尘n有机性粉尘主要包括植物性粉尘,如棉、麻、面粉、木材;动物性粉尘,如皮毛、丝、骨粉尘;人工合成的有机染料、农药、合成树脂、炸药和人造纤维等。n n(3)混合性粉尘n混合性粉尘是指上述两种以上粉尘的混合。一般生产环境中,最常见的为混合性粉尘。2.1.2 粉尘的理化性质n粉尘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与其理化性质有关,与其生物学作用及防尘措施等也有密切关系。粉尘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粉尘的化学成分、分散度、溶解度、密度、形状
16、、硬度、荷电性和爆炸性等。2.2 矿尘的危害 n2.2.1 粉尘对人体的危害n粉尘对人体的危害,根据其理化性质、进入人体的剂量的不同,可引起不同的病变。主要有呼吸性系统疾病、局部作用、中毒作用等。n粉尘所造成的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有主要4种表现:n(1)尘肺n尘肺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吸入生产性粉尘所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因吸入粉尘的质和量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造成不同种类的尘肺病: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碳黑尘肺、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云母尘肺、陶工尘肺、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其他尘肺等13种被列为职业病。n(2)粉尘沉着症n铁、钡、锡等金属粉尘吸入后,可沉积于肺组
17、织中,呈现一般的异物反应,并继续轻微纤维化,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小或无明显影响,脱离粉尘作业后,病变可逐渐消退,这类疾病称为肺粉尘沉着症。n(3)有机粉尘引起的肺部病变n棉、麻、亚麻、茶、谷类、甘蔗渣等不同的有机粉尘有不同的生物作用,可引起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常有胸闷、咳嗽、咳痰等症状,如引起棉尘症、支气管哮喘、职业过敏性肺炎、混合性尘肺等。一般认为,单纯有机性粉尘不致引起肺组织的纤维性变。n(4)呼吸系统肿瘤n粉尘的局部作用,是指粉尘作用于呼吸道黏膜导致萎缩性病变;还可形成咽炎、喉炎、气管炎等;作用于皮肤可形成粉刺、毛囊炎、脓皮病等;金属和磨料粉尘可引起角膜损伤,导致角膜感觉迟钝和角膜浑浊;沥
18、青烟尘在日光照射下可引起光感性皮炎。n2.2.2 粉尘分级及卫生标准n依据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5817-1986)标准:根据粉尘浓度超标倍数,接触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共分为0级、级、级、级、级等五级。用人单位应将级、级粉尘危害列为粉尘治理重点。各级安监部门应将级、级粉尘危害列为职业卫生监察重点。n粉尘浓度:是指每立方米空气中所含粉尘的重量。它同粉尘粒度、分散度一样,是衡量粉尘对人体危害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n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 6.4.1.2)规定:入风井巷和采掘工作面的风源含尘量,应不超过0.5mg/m3。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7
19、)规定: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容许浓度(矽尘部分)见下表:表3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容许浓度(矽尘部分)总尘总尘(游离游离SiO2)SiO2)含含量量(%)(%)时间加时间加权权平均容平均容许浓度许浓度 呼尘呼尘(游离游离SiO2)SiO2)含量含量(%)(%)时间加权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平均容许浓度 10%10%游离游离SiO2SiO2含含量量 50%50%1.0 1.0 10%10%游离游离SiO2SiO2含量含量 50%50%0.7 0.7 50%50%游离游离SiO2SiO2含含量量 80%80%0.7 0.7 50%50%游离游离SiO2SiO2含量含量 80%80%0.3 0.3 游离游
20、离SiO2SiO2含量含量80%80%0.5 0.5 游离游离SiO2SiO2含量含量80%80%0.20.22.3 矿尘的防治 n粉尘治理措施主要是采用工程技术措施消除和降低粉尘危害,它是治本的对策,是防止尘肺发生的根本措施。n2.3.1 改革工艺过程n通过改革工艺流程使生产过程机械化、密闭化、自动化,从而消除和降低粉尘危害。n2.3.2 湿式作业n n湿式作业防尘的特点是防尘效果可靠,易于管理,投资较低。该方法已为厂矿广泛应用,如石粉厂的水磨石英和陶瓷厂、玻璃厂的原料水碾、湿法拌料、水力清砂、水爆清砂等。n n2.3.3 密闭一抽风一除尘n n对不能采取湿式作业的场所应采用该方法。干法生产
21、(粉碎、拌料等)容易造成粉尘飞扬,可采取密闭一抽风一除尘的办法,但其基础是首先必须对生产过程进行改革,理顺生产流程,实现机械化生产。在手工生产、流程紊乱的情况下,该方法是无法奏效的。密闭一抽风一除尘系统可分为密闭设备、吸尘罩、通风管、除尘器等几个部分。n2.3.4 个体防护和个人卫生n当防、降尘措施难以使粉尘浓度降至国家标准水平以下时,应佩戴防尘护具并加强个人卫生,注意清洗。n另外,应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培训、现场的安全检查以及对防尘的综合管理等。综合防尘措施可概括为“风、水、密、护、革、管、教、查”八字方针。n风通风除尘 水湿式作业 n密密闭除尘 护个体防护 n革技术革新 管科学管理n教宣传教育
22、 查定期检查n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经验总结。各矿山要因地制宜实施,但必须长期坚持,可以极大地减少或杜绝矽肺病的发生。n尘肺防治措施主要是采取工程技术措施防尘降尘,依法治理粉尘危害,做好一级预防是根本。尘肺的病因是吸入致病的生产性矿物性粉尘,没有粉尘或控制粉尘浓度在容许浓度之下,则可以消除尘肺或明显降低尘肺的危害。防止粉尘危害,关键是生产过程中防止粉尘的产生、扩散和通风排尘与降尘。n其次是对接尘人员开展健康检查与健康监护,做好二级预防。在尘肺防治工作中,对接触粉尘工人开展健康检查和健康监护,早期发现尘肺病人,做好二级预防,是尘肺防治的重要工作。n(1)开展健康检查。上岗前体检,有职业禁忌症者不得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 危害 防治 措施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