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议课问题诊断与解决.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观课议课问题诊断与解决.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课议课问题诊断与解决.ppt(5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榕江县“十二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 初中地理教师集中培训观课议课问题诊断与解决榕江县教育局杨秀彬一、新课程理念下的观课和议课一、新课程理念下的观课和议课 (一)观课观课 所谓观课又叫课堂观察,是观察者感受和收集课堂教学信息和现象,进而分析研究、发现问题、提供解决策略的教学研究方法。1.听课与观课的联系 听课和观课都是一种教研活动,都是深入授课者课堂,都是为了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2.听课与观课的区别 听课主要指听课者通过耳朵的听或眼睛的看来获取教学活动中的信息。“观课”强调用多种感官收集课堂信息,这里需要观课者用心去思考去分析,追求用心灵感受课堂、体悟课堂。(二)议课(二)议
2、课 1.议课议课议课议课是指是指是指是指是围绕观课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是围绕观课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是通过与执教者对话交流和扬长避问题,发表意见。是通过与执教者对话交流和扬长避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高的一种教研活动。师专业能力提高的一种教研活动。2.评课与议课的共同点评课与议课的共同点 评课和议课都是一种教研活动,都是深入课堂,评课和议课都是一种教研活动,都是深入课堂,课后对本节课进行评价。是谋求课堂教学的改进和教课后对本节课进行评价。是谋求课堂教学的改进和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交流和探讨的平台师专业
3、素质发展的交流和探讨的平台 。3.3.评课与议课的区别评课与议课的区别 评课是听课者站在指导或评价的角度对课的好坏评课是听课者站在指导或评价的角度对课的好坏作判断,下结论;议课是针对课堂收集到的信息,提作判断,下结论;议课是针对课堂收集到的信息,提出问题,商议解决的办法。议课理念强调的是双方对出问题,商议解决的办法。议课理念强调的是双方对话、交流的话、交流的平等平等性,研究别人提高自己。性,研究别人提高自己。二、现实听评课的局限与问题(一)缺陷 1.组织-随意、松散2.授课-表演、作秀3.评课-空泛、粗放4.评语-套话、陈式(二)原因分析重形式,轻内涵重数量,轻质量重流程,轻跟进重锦上添花,轻
4、雪中送炭(三)有别于“听课评课”的新课改“观课议课”理念明确观察目的选择观察对象确定观察行为记录观察情况处理观察数据呈现观察结果三、课堂观察准备的工作1.主题:进入课堂之前明确观察目标A.导入观察B.“三板”教学观察C.复习观察D.地理试卷评析观察E.学生探究、自主、交流与合作观察2.课堂观察要注意的问题 主题过大(不利汇总分析)内容浅薄(细枝末节)主题混乱(层次不清)缺乏个性(没有特色)3.主题的确立应把握的要点聚焦问题(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做了些什么)关注对象(教师、学生)区分差异(区分差异:新.中.骨)主题多元(1至多个主题)注重过程(观、说、议、探究提升)4.观课任务安排中的问题角色不清
5、(研究什么,留心什么不明确)职责不明(对观课者无任务要求)任务不细(分解观课任务不细)5.分清角色,责任到人,细化任务(1)组织者主题目标的制定(确定目标)具体情况的说明(时间.地点.人数.班级等)任务的细致分解(分工.材料.访谈.摄录.撰写观课报告等)(2)执教者明确主题,突出本色主动反思,促进成长(3)观课者:熟悉职责观察记录主动反思6.课堂观察工具量表(各种观察表册)p64图画(教师走动的路线图)摄录(摄像、照相、录音)笔记(记录教学过程)7.量表种类表单式、划记式、编码式、流程式等时间班级学科授课者课题评课人评分项目评分项目评分项目评分项目评分标准评分标准评分标准评分标准教师评价教师评
6、价教师评价教师评价A AB BC C 学学学学生生生生探探探探究究究究态态态态度度度度思考发言思考发言思考发言思考发言 能积极主动提出自己的能积极主动提出自己的能积极主动提出自己的能积极主动提出自己的建议建议建议建议能参与讨论,为课题提能参与讨论,为课题提能参与讨论,为课题提能参与讨论,为课题提出自己的建议出自己的建议出自己的建议出自己的建议经常不围绕课题讨论经常不围绕课题讨论经常不围绕课题讨论经常不围绕课题讨论 听取意见听取意见听取意见听取意见 能虚心、宽容地听取别能虚心、宽容地听取别能虚心、宽容地听取别能虚心、宽容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学会聆听人的意见,学会聆听人的意见,学会聆听人的意见,学会
7、聆听 能接受别人的意见能接受别人的意见能接受别人的意见能接受别人的意见 不听取别人的意见不听取别人的意见不听取别人的意见不听取别人的意见 任务完成任务完成任务完成任务完成 按时、有质量地完成按时、有质量地完成按时、有质量地完成按时、有质量地完成 能完成能完成能完成能完成 不完成不完成不完成不完成 合作参与合作参与合作参与合作参与除能完成自己承担的工除能完成自己承担的工除能完成自己承担的工除能完成自己承担的工作外,有能力帮助其他作外,有能力帮助其他作外,有能力帮助其他作外,有能力帮助其他组员与其他小组组员与其他小组组员与其他小组组员与其他小组 能完成自己的任务能完成自己的任务能完成自己的任务能完
8、成自己的任务 课题中的旁观者课题中的旁观者课题中的旁观者课题中的旁观者 学学学学生生生生探探探探究究究究能能能能力力力力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能被人接受,提出的问题能被人接受,提出的问题能被人接受,提出的问题能被人接受,并有探究价值并有探究价值并有探究价值并有探究价值 能提出问题能提出问题能提出问题能提出问题 从不提出问题从不提出问题从不提出问题从不提出问题 材料收集材料收集材料收集材料收集能找到大量与课题有关能找到大量与课题有关能找到大量与课题有关能找到大量与课题有关的资料的资料的资料的资料能找到与课题有关的资能找到与课题有关的资能找到与课题有关的资能找到与课题有关的资料
9、料料料没有收集有关课题的资没有收集有关课题的资没有收集有关课题的资没有收集有关课题的资料料料料 分析、整理材料分析、整理材料分析、整理材料分析、整理材料能根据收集的材料总结能根据收集的材料总结能根据收集的材料总结能根据收集的材料总结出自己的观点出自己的观点出自己的观点出自己的观点能利用收集的材料写结能利用收集的材料写结能利用收集的材料写结能利用收集的材料写结题报告题报告题报告题报告不会筛选材料不会筛选材料不会筛选材料不会筛选材料 总体评价总体评价总体评价总体评价 时间班级学科授课者课题议课人观察主题观察主题观察主题观察主题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新课程背景下
10、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观察观察观察观察记录记录记录记录学学学学 生生生生 表表表表 现现现现评分评分评分评分评价反思评价反思评价反思评价反思1.1.课前有否准备,准备得怎么样?课前有否准备,准备得怎么样?课前有否准备,准备得怎么样?课前有否准备,准备得怎么样?2.2.学习兴趣是否浓厚学习兴趣是否浓厚学习兴趣是否浓厚学习兴趣是否浓厚,情绪是否高昂?情绪是否高昂?情绪是否高昂?情绪是否高昂?3.3.有否倾听老师的讲课,有辅助行为(记笔记有否倾听老师的讲课,有辅
11、助行为(记笔记有否倾听老师的讲课,有辅助行为(记笔记有否倾听老师的讲课,有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查阅查阅查阅/回应)吗?回应)吗?回应)吗?回应)吗?4.4.有否倾听同学的发言,有辅助行为(记笔记有否倾听同学的发言,有辅助行为(记笔记有否倾听同学的发言,有辅助行为(记笔记有否倾听同学的发言,有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查阅查阅查阅/回应)吗?回应)吗?回应)吗?回应)吗?5.5.参与提问参与提问参与提问参与提问/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回答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6.6.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
12、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时间、对象、过程、质量如何?7.7.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自主学习形式(探究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自主学习形式(探究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自主学习形式(探究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如何,自主学习形式(探究/记笔记记笔记记笔记记笔记/阅读阅读阅读阅读/思考)思考)思考)思考)有哪些?有哪些?有哪些?有哪些?8.8.学习中,能否对师生提出的观点大胆质疑,提出不同意见学习中,能否对师生提出的观点大胆质疑,提出不同意见学习中,能否对师生提出的观点大胆质疑,提出
13、不同意见学习中,能否对师生提出的观点大胆质疑,提出不同意见.9.9.学习中,能否应用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解决新问题学习中,能否应用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解决新问题学习中,能否应用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解决新问题学习中,能否应用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解决新问题.10.10.预设的目标达成如何,有什么证据(观点预设的目标达成如何,有什么证据(观点预设的目标达成如何,有什么证据(观点预设的目标达成如何,有什么证据(观点/作业作业作业作业/表情表情表情表情/板演板演板演板演/演示)?演示)?演示)?演示)?评评评评价价价价注:评分为5分制:优5分,良4分,好3分,一般2分,尚可1分.年年年年龄龄龄龄
14、职职职职称称称称学学学学科科科科班班班班级级级级学生数学生数学生数学生数时时时时 间间间间一个月一个月一个月一个月课课课课时时时时观观观观 察察察察 指指指指 标标标标评评评评 价价价价 等等等等 级级级级备课认备课认备课认备课认真、真、真、真、课课课课前准前准前准前准备备备备工作充分工作充分工作充分工作充分A AB BC CD DE E教学目教学目教学目教学目标标标标明确,教学内容丰富、有趣、生明确,教学内容丰富、有趣、生明确,教学内容丰富、有趣、生明确,教学内容丰富、有趣、生动动动动A AB BC CD DE E教学步教学步教学步教学步骤骤骤骤清晰,有条有理,由浅入深清晰,有条有理,由浅入
15、深清晰,有条有理,由浅入深清晰,有条有理,由浅入深A AB BC CD DE E教学方法多教学方法多教学方法多教学方法多样样样样,活,活,活,活泼泼泼泼有效,并恰当采用一定的教学手段有效,并恰当采用一定的教学手段有效,并恰当采用一定的教学手段有效,并恰当采用一定的教学手段A AB BC CD DE E平等、友好、耐心地平等、友好、耐心地平等、友好、耐心地平等、友好、耐心地对对对对待学生,表待学生,表待学生,表待学生,表扬扬扬扬和批和批和批和批评评评评都很恰当都很恰当都很恰当都很恰当A AB BC CD DE E热热热热情面情面情面情面对对对对全体同学,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全体同学,关注每一个学生
16、的学全体同学,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全体同学,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习习习活活活活动动动动A AB BC CD DE E激激激激发发发发学生的学学生的学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习兴习兴习兴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地趣,鼓励学生大胆地趣,鼓励学生大胆地趣,鼓励学生大胆地质质质质疑疑疑疑问难问难问难问难,帮助同学形成良好的学,帮助同学形成良好的学,帮助同学形成良好的学,帮助同学形成良好的学习环习环习环习环境和方法境和方法境和方法境和方法A AB BC CD DE E能适量安排能适量安排能适量安排能适量安排课课课课后作后作后作后作业业业业和其他学和其他学和其他学和其他学习习习习活活活活动动动动,能及,能及,能及,能及
17、时认时认时认时认真地批改作真地批改作真地批改作真地批改作业业业业;测验测验测验测验形式多形式多形式多形式多样样样样,次数适当,次数适当,次数适当,次数适当,评评评评价交流及价交流及价交流及价交流及时时时时A AB BC CD DE E热爱热爱热爱热爱教育事教育事教育事教育事业业业业,热爱热爱热爱热爱学生,学生,学生,学生,为为为为人人人人诚恳诚恳诚恳诚恳、谦谦谦谦虚虚虚虚A AB BC CD DE E学科知学科知学科知学科知识识识识丰富,学科技能熟丰富,学科技能熟丰富,学科技能熟丰富,学科技能熟练练练练A AB BC CD DE E有广博的学有广博的学有广博的学有广博的学识识识识,有多方面的才
18、,有多方面的才,有多方面的才,有多方面的才艺艺艺艺,并能很好地融入教学之中,并能很好地融入教学之中,并能很好地融入教学之中,并能很好地融入教学之中A AB BC CD DE E不任意加重学生不任意加重学生不任意加重学生不任意加重学生负负负负担,上担,上担,上担,上课课课课不拖堂不拖堂不拖堂不拖堂A AB BC CD DE E有有有有较为较为较为较为丰富的丰富的丰富的丰富的组织组织组织组织和和和和协调协调协调协调能力能力能力能力A AB BC CD DE E同学同学同学同学们们们们都都都都热爱热爱热爱热爱和和和和亲亲亲亲近老近老近老近老师师师师,愿意向老,愿意向老,愿意向老,愿意向老师说师说师说
19、师说真心真心真心真心话话话话A AB BC CD DE E同学同学同学同学们们们们都喜都喜都喜都喜爱爱爱爱学科学学科学学科学学科学习习习习,兴兴兴兴趣很趣很趣很趣很浓浓浓浓,主,主,主,主动钻动钻动钻动钻研学科知研学科知研学科知研学科知识识识识A AB BC CD DE E总总总总体体体体评评评评价:价:价:价:有关建有关建有关建有关建议议议议:注:注:评评价等价等级级:A表示表示“好好”;B表示:表示:“较较好好”;C表示:表示:“一般一般”;D表示:表示:“不理想不理想”;E表示表示“较较差差”教教师课师课堂提堂提问问有效性的有效性的观观察察记录记录时间段:记录人:问题编问题编问题编问题编
20、号号号号问题类问题类问题类问题类型型型型相关分析相关分析相关分析相关分析一一.关于关于“时间段时间段”:填写所观察的时间段编号,如第一个五分钟填上:填写所观察的时间段编号,如第一个五分钟填上“5”。二二.关于关于“问题类型问题类型”:(一)、有效:(一)、有效:1.铺垫型;铺垫型;2.思考型;思考型;3.提醒型;提醒型;4.其他。其他。(二)、低效:(二)、低效:5.过易的;过易的;6.过难的;过难的;7.无意义重复的;无意义重复的;8.表述含糊的;表述含糊的;9.其他。三、其他。三、无效:问与不问一个样或者问比不问还不好的提问。无效:问与不问一个样或者问比不问还不好的提问。三关于三关于“相关
21、分析相关分析”:含问题本身(含提问内容、形式、时机等)的分析及学生:含问题本身(含提问内容、形式、时机等)的分析及学生回答、教师理答状况的分析。选择典型的问题进行分析,不必逐个分析。回答、教师理答状况的分析。选择典型的问题进行分析,不必逐个分析。讲讲讲讲台台台台1 18 815152222292936362 29 916162323303037373 3101017172424313138384 4111118182525323239395 5121219192626333340406 6131320202727343441417 714142121282835354242图画:空间分布图、空
22、间移动图、学生合作交流图等摄录录音:音质要清晰录音对象要多样化录像:对象多元捕捉个案照相:精彩画面精彩瞬间课堂异常笔记:摘要式笔记(捕捉课堂细节)田野笔记(对环境.人.活动的描述)8.课堂观察的现场作业什么是现场作业:现场作业是观课者进入课堂现场,按照观察任务收集课堂教学中的相关信息与现象,主要包括现场采集和访谈。(1)信息采集应注意的问题A.树立指向意识,带着问题去观课B.掌握信息采集的技巧(把握课堂细节,加强团队的分工合作,充分利用各种辅助工具)C.注意几个时间(课前、课中、课后)D.注意保护有关教师和学生的隐私C.保持原生态的课堂信息E.注意课堂信息采集的客观性、连续性和差异性(2)什么
23、是访谈:访谈是观课者访问、采访被观察者并与其交谈的活动。通过口头谈话(也可以是问卷)的方式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观察者要围绕一定的主题,并掌握谈的技巧,借助必要的访谈工具,以使访谈顺利进行。A.访谈对象:执教者、学生、观课者。B.访谈方式:标准化访谈(问卷调查)非标准化访谈(重点访谈、小组座谈等)C.访谈技巧:问的技巧、听的技巧、记的技巧。(3)课堂观察方式:是指选择适合于实现课堂观察主题要求的方式与形式。主要观察方式:A.团队合作观察B.互助观察C.自我观察D.跟踪观察E.对比观察F.切片观察课堂观察方式选择的基本原则:A.经济实用便于操作B.灵活选择,综合运用兼顾学科特点C.以人为本9.课堂
24、观察的有效分析分析重构表达(1)课堂观察分析(诊-断-治)及应注意的问题课堂观察分析初中的问题A.脱离情境和细节,空话、套话(感觉良好、还可以)B.拘泥于情境和细节的描述,过于肤浅(缺乏分析,笼统评价,有优无缺)C.脱离主题,过于零碎(东拉西扯)课堂观察描述与分析基本过程:A.展现情境(如学习投入、提问有效性)B.描述细节-捕捉、解析细节(提问预留时间短,思考空间小)C.阐释原理(主题意识、问题意识、告知意识)课堂观察描述与分析常用方法:个体分析(对某个有争议的片段分析)合作分析(对教师、学生、教材全面分析)(2)重构(对课堂观察收集的信息、现象进行分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改进教师教学行为,
25、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未来课堂教学行为的指南或策略)重构的方式:A.伙伴建议B.自我反思C.二度设计成果:成果的形成,是课堂观察有效性的一个鲜明标志。课堂观察的呈现形式是多样的。A.显性成果:通常以文本形式表达观察笔记、统计量表、案例、叙事、报告、论文等。B.隐性成果:课堂观察对教研活动的促进,对课堂有效教学的发展,对教师成长的作用。二、说课、议课模式与案例二、说课、议课模式与案例 (一)说课 1.说课概述:说课就是教师口头表述执教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也就是教师在备课和授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 教学设计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教研活动。n2.说课的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观课议课 问题 诊断 解决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