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件.ppt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件.ppt(2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第一章检测技术基础1.1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概念 1.1.1传感器的定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76651987),传感器是指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传感器是能完成检测任务的测量装置;它的输入量是某一被测量,可能是物理量、化学量、生物量等;它的输出量是某种物理量,这种量要便于传输、转换、处理和显示等,这种量可以是气、光、电物理量,但主要是电物理量;输出输入有对应关系,且应有一定的精确程度。所以从字面上的解释是传感器的功用是一感二传,即感受被测信息并传送出去。狭义地定义为:能把外界非电量信息转换成电信号输出的器件或装置。传感器还
2、有一些其他的名称,如换能器、转换器、检测器等。1.1.2传感器的组成 1、敏感元件 敏感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灵敏地直接感受或响应被测量(非电量,如位移、应变)器件或元件。2转换元件转换元件也称传感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将敏感元件感受或响应的被测量(非电量)转换成适于传输或测量的电量(电信号)的器件或元件。它通常不直接感受被测量。3.转换电路作用是,将转换元件的输出量进行处理,如信号放大、运算调制等,使输出量成为便于显示、记录、控制和处理的有用电信号或电量,如电压、电流或频率等。4辅助电路辅助电路就是指辅助电源,即交、直流供电系统。1.1.3传感器的分类1按输入量(被测量)分类2按工作原理(机理)分
3、类3、按能量的关系分类4按输出信号的形式分类1.2 传感器的特性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输入量X和输输出Y的关系通常可用多项式表示 静态特性可以用一组性能指标来描述,如线性度、灵敏度、精确度(精度)、重复性、迟滞、漂移、阈值和分辨率、稳定性、量程等。1、线性度 也称为非线性误差,是指在全量程范围内实际特性曲线与拟合直线之间的最大偏差值与满量程输出值 之比。反映了实际特性曲线与拟合直线的不吻合度或偏离程度。2.迟滞。传感器在输入量由小到大(正行程)及输入量由大到小(反行程)变化期间其输入输出特性曲线不重合的现象称为迟滞。即,对于同一大小的输入信号,传感器的正反行程输出信号大小不相等,这个差值称为迟滞差
4、值。传感器在全量程范围内最大的迟滞差值或最大的迟滞差值的一半与满量程输出值之比称为迟滞误差,又称为回差或变差(最大滞环率)。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传感器敏感元件材料的物理性质和机械零部件的缺陷所造成的(反映了机械部件和结构材料等存在的问题),例如弹性敏感元件弹性滞后、运动部件摩擦、传动机构的间隙、紧固件松动等。3.重复性。重复性是指传感器在同一工作条件下,被测输入量按同一方向作全量程连续多次变化(或重复测量)时,所得特性曲线(输出值或校准曲线)不一致的程度。它是反映传感器精密度的一个指标。重复性所反映的是测量结果偶然误差的大小,而不表示与真值之间的差别。4.灵敏度与灵敏度误差。传感器静态
5、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定义是传感器在稳定时输出量增量y与引起输出量增量y的相应输入量增量x之比。用S或K表示灵敏度。相对误差 5.分辨率与阈值。当一个传感器的输入从零开始极缓慢地增加时,只有在达到了某一最小值后才测得出输出变化,这个最小值就称为传感器阈值。说明了传感器的最小可测出的输入量。分辨力是指当一个传感器的输入从非零的任意值缓慢地增加时,只有在超过某一输入增量后输出才显示有变化,这个输入增量称为传感器的分辨力,有时用此值相对满量程输入值百分数表示,则称为分辨率。说明了传感器的最小可测出的输入变量。6稳定性。稳定性有短期稳定性和长期稳定性之分。对于传感器常用长期稳定性描述其稳定性。所谓传感器
6、的稳定性是指在室温条件下,经过相当长的时间间隔,传感器的输出与起始标定时的输出之间的差异。因此,通常又用其不稳定度来表征传感器输出的稳定程度。7漂移。传感器的漂移是指在输入量不变的情况下,传感器输出量随着时间变化,此现象称为漂移。产生漂移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传感器自身结构参数;二是周围环境(如温度、湿度等)。8多种抗干扰能力。它是指传感器对各种外界干扰的抵抗能力。如抗菌素冲击和振动能力,抗潮湿能力等。评价这些能力较复杂,一般也不易给出数量概念,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9静态误差。它是指传感器在其全量程内任一点的输出值与其理论输出值的偏离程度。它是一项综合指标,基本上包含非线性误差、迟滞误差、重
7、复性误差和灵敏度误差等。1.3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基础测量的定义: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此操作可以通过手动或自动的方式来进行。从计量学的角度来讲,测量就是利用实验手段,把待测量与已知的同类量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比较,将已知量作为计量单位,求得比值的过程。例如:在实验室为确定各种机械工件、光学材料及电子器件等的属性,对反映它们特定的物理化学属性的量值进行精密测量;在工厂车间对产品性能的检验;在商贸部门对商品的检验;在部队靶场对武器系统的性能进行的试验和测试;在计量部门对测量量具与仪器的检定、校准、比对,对标准物质和标准器具的定值,乃至对整个测量设备的计量确认活动,以及对整个实验室的认可活动。例如
8、:在化学实验室用分析滤纸观察溶液的化学反应,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等化学性能,通常称为定性的化学实验,而不叫化学测量。测量的分类 1、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根据对测量结果获取方式方法的不同。2、静态测量和动态测量 根据被测量对象在测量过程中所处的状态。3、等权测量和不等权测量 根据测量条件是否发生变化。4、电量测量和非电量测量 根据被测量的属性。5、工程测量和精密测量 根据对测量结果的要求不同。测量要素 例如:在恒温防震的实验室内用立式测长仪测量某个直径为90mm的圆形工件。测量对象是圆形工件;被测量是工件直径;测量资源包括立式测长仪、测量人员和直接测量方法;测量环境是恒温防震实验室;测量单位是毫米
9、;测量结果表示为L=(90.0010.002)mm。1.3.1测量误差及其分类误差的定义测量误差(error of measurement)是指测得值与被测量真值之差,可用下式表示:测量误差=测得值-真值若定义中的测得值是用测量方式获得的被测量的测量结果,则得到测量误差的定义为:测量误差=测量结果-真值若定义中的测得值是指计量仪器的示值,则得到计量仪器的示值误差的定义为:示值误差=示值-真值 真值(true value)是指一个特定的物理量在一定条件下所具有的客观量值,又称为理论值或定义值。此特定量的真值一般是不能确定的,是一个理论的概念。真值可知的情况有如下几种:1、理论真值:例如,平面三角
10、形三内角这和恒为180;同一量值自身之差为零而自身之比为1;2、计量学约定真值(conventional true value):是指对于给定目的具有适当不确定度的、赋予特定量的值。3、标准器相对真值:高一级标准器的误差与低一级标准器或普通计量仪器的误差相比,为其1/5或(1/3-1/20)时,则可认为前者是后者的相对真值。实际值定义为满足规定准确度的用来代替真值使用的量值,它是一个现实中可知且可应用的一个近似或相对的真值。综上,误差是针对真值而言的,真值一般都是指约定真值。误差的分类 1、按表示形式分类(1)绝对误差(absolute error):x=x-x0 例例:测得某平面三角块的三个
11、内角之和为1800003,则此内角之和的误差为+3。(2)相对误差(relative error):r=x/x0 用两种方法来测量L1=100mm的尺寸,其测量误差分别为1=10um,2=8um,若用第三种方法测量L2=80mm的尺寸,其测量误差为3=7um,必须采用相对误差来评定。第一种方法:r1=1/L1=0.01%第两种方法:r2=2/L1=0.008%第三种方法:r3=3/L2=0.009%(3)引用误差(fiducial error)定义:测量器具的最大绝对误差与此标称范围上限或量程之比。它是一个相对误差,且此相对误差是引用了特定值,即标称范围上限或量程得到的,所以此误差又称为引用相
12、对误差或满度误差。即 rm=xm/xm 公称相对误差:绝对误差与仪表公称值之比,即 rx=x/x且rx(2xm/3),此时测量的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rx=xm/(2xm/3)s%=1.5s%,即测量误差不会超过测量仪表等级的1.5倍。例例:某被测电压为100V左右,现有0.5级、量程为300V和1.0级、量程为150V两块电压为100V左右,问选用哪一块合适?例例:检定一只2.5级量程为100V的电压表,发现在50V处误差最大,其值为2V,而其他刻度处的误差均小于2V,问这只电压表是否合格?例例:某1.0级电流表,满度值即标称范围上限为100uA,求测量值分别为100uA,80uA,20uA时的
13、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4)分贝误差在电子学和声学等计量中,常用对数形式来表示相对误差,称为分贝误差,它实质上是相对误差的另一种表示方式。2、按性质分类(1)系统误差(systematic error)定义: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差。特征: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值时,此此的绝对值和符号保持不变,或者在条件改变时,按某一确定规律变化。分类(变化规律不同):恒定系统误差包括恒正系统误差和恒负系统误差,可变系统误差包括线性系统误差、周期性系统误差和复杂规律系统误差等。(2)随机误差(random error)又称为偶然误差定义:测得值与在重复
14、性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限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之差。特征: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值时,绝对值和符号以不可预定的方式变化,即时大时小,时正时负。随机误差产生于实验条件的偶然性微小变化(如温度波动、噪声干扰、电磁场微变、电源电压的随机起伏、地面振动等),对准标志(刻线、汞柱等)的不一致,读数偏大与偏小有相等的可能性引起的误差,天平变动性等都会产生随机误差。随机误差是具有统计或概率规律的误差。(3)粗大误差(gross error)又称为疏忽误差、过失误差或简称粗差。定义:明显超出统计规律预期值的误差。产生原因主要是由于某些偶尔突发性的异常因素或疏忽所致。由于此误差很大,明显歪曲测量结
15、果,所以应按照一定的准则进行判别,将含有粗大误差的测量数据即坏值或异常值剔除。所以,在做误差分析时,要估计的误差通常只有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三类误差关系及其对测得值的影响 误差的转化 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即一个具体误差究竟属于哪一类,应根据所考察的实际问题和具体条件,经分析和实验后确定。在实际的科学实验与测量中,常利用这些特点,以减小实验结果的误差,如当实验条件稳定且系统误差可掌握时,就尽量保持在相同条件下做实验,以便修正掉系统误差;当系统误差未能掌握时,就可采用随机化技术,例如均匀改变测量条件如度盘位置使系统误差随机化,以便得到抵偿部分系统误差后的结果。误差分类小结 误差的来源 1、测量
16、设备误差:指为确定被测量值所必需的计量器具和辅助设备的总体。包括:1)标准器具误差;2)装置误差;3)附件误差。2、测量方法误差:又称为理论误差,是指因使用的测量方法不完善或采用近似的计算公式等原因所引起的误差。3、测量环境误差:指各种环境因素与要求条件不一致及基其在空间上的梯度与随时间的变化引起的测量装置和被测量本身的变化,机构失灵,相互位置改变等而造成的误差。4、测量人员误差:由于测量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技术熟练程度、生理感官与心理因素、测量习惯等的不同引起的。精度 泛指性的精度一词可明确叙述为:1、精密度(precision):表示测量结果中的随机误差大小的程度,即只考虑随机误差的大小。2
17、、正确度(correcness):表示测量结果中的系统误差大小的程度,即只考虑系统误差的大小。3、精确度(accuracy):是测量结果中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综合,表示测量结果与真值的一致程度,在我国工程领域中俗称为精度。它是一个反映测量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就误差分析而言,精确度是测量结果中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综合,误差大,则精确度低,误差小,则精确度高。精密度低,正确度高 精密度高,正确度低 精密度高,正确度高1.3.2系统误差的消除方法1、消除产生误差的根源一、测量装置的因素:测量装置中的标准器具经上级计量检定后发现的误差。二、测量方法的因素:采用近似的测量方法或近似的计算公式等所引起
18、的误差。三、测量环境的因素:如测量时的实际温度对标准温度的偏差,对测量结果可以按确定规律修正的误差等。四、测量人员的因素:由于测量者固有的测量习性,如读出刻度上的读数时,习惯于偏于某一个方向,记录动态测量数据时总有一个滞后的倾向等。1)、检查所用基、标准件如量块、刻尺、光波波长等,是否准确可靠;2)、检查所用测量仪器是否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是否经过检定及是否有有效周期内的检定证书;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仪器准确度是否降低;应经常用核查标准、传递标准对仪器进行测试检查;3)、在对仪器开机测量前,应检查仪器的调整、测件的安装定位和支承装卡是否正确合理。为防止测量过程中仪器零位的变动,测量开始和结束时都
19、应检查仪器零位是否正常;4)、检查采用的测量方法和计算方法是否正确,有无理论误差;5)、检查试样及测量场所的环境条件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如温度、湿度、振动、尘雾、气流等,要严格防止在超过规定限度变化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测量;6)、注意避免测量人员带入主观误差,如视差、视力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2、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修正值(correction):它与误差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一般用c表示,即 修正值=-误差=真值测得值 或 c=-x=x0-x则可得,真值=测得值+修正值=测得值-误差。这说明,含有误差的测得值加上修正值后就可消除误差的影响,而加修正值的作用如同扣除误差的作用一样。例:用某电压表测量电
20、压,电压表的示值为226V,查此表的检定证书,得知此电压表在220V附近的误差为5V,被测电压的修正值为-5V,则修正后的测量结果为226+(-5)=221V。3、采用特殊测量法1)、恒定系统误差(1)零示法:属于比较法的一种,将被测量与已知标准量进行比较,当二者的差值为零时,被测量等于已知标准量。此法中,被测量与标准已知量之间的平衡状态判断的是否准确,取决于零指示器的灵敏度,指示器的灵敏度足够高时,测量的准确度主要取决于已知的标准量。(2)替代法 其实质是在测量装置上测量被测量后不改变测量条件,立即用相应标准量代替被测量,放到测量装置上再次进行测量,从而得到此标准量测量结果与已知标准量的差值
21、,即系统误差,取其负值即可作为被测量测量结果的修正值。先将被测量x放于天平一侧,标准砝码P放于另一侧,调至天平平衡,则有x=P(l2/l1)。由于天平的两臂长有误差,即l1l2,此时,移去被测量x,用标准砝码Q代替,使天平重新平衡,则有Q=P(l2/l1),所以有x=Q。若此砝码Q不能使天平重新平衡,如能读出使天平平衡的差值Q,则有x=Q+Q,这样就消除了天平两臂不等造成的系统误差。(3)交换法 它是根据误差产生的原因,将某些条件交换,以消除系统误差。将x与P交换位置,由于l1l2,天平失去平衡。将原标准砝码P调整为砝码P=P+P,才能使天平重新平衡,则有P=x(l2/l1)即x=P(l1/l
22、2),两式相乘得如下测量值,即消除天平两臂不等造成的系统误差:(4)抵消法:要求进行两次反向测量,两次测量读数时出现的系统误差大小相等,符号相反,即P1=P+,P2=P-,若取两次测量值的平均,有(P1+P2)/2=P,即可消除此系统误差P。例如,测微螺旋仪有空行程,即螺旋旋转但量杆不动,它在检定部分是固定恒定系统误差,为消除它,可以两个方向对线,第一次顺时针旋钮,对准标志读数d,若含系统误差,读数为a,空行程引起误差为,则d=a+。再逆时针旋钮对准标志读数d,则d=a-,则a=(d+d)/2,即取d和d的平均值作为a,此时它已不含系统误差。2)线性系统误差对于线性系统误差由于它随某因素t按比
23、例递增或递减,因而对任一量值x0而言,线性误差信赖t而相对此值具有负对称性,即对读数x(t)=x0+(t)与读数x(-t)=x0+(-t),因(t)=-(-t),有x(t)+x(-t)/2=x0+(t)+x0+(-t)/2=x0所以,在选取测量点时,注意取关于因素t的左右对称处,两次读数平均,即可消除线性系统误差,这种方法称为对称补偿法。取以下任一对称读数平均值(x1+x5)/2=(x2+x4)/2=x3,作为测得值,可有效消除此范围内的线性误差。3)周期性系统误差 可以相隔半个周期进行两次测量,取两次读数平均值,即可有效地消除周期性系统误差。这种方法称为半周期法。误差l=esin=1,l1=
24、esin12=1+,l2=esin2=esin(1+)=-esin1=-l1所以,(l1+l2)/2=0。1.3.3随机误差及其估算、对在一定测量条件下的有限测得值中,其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的界限,误差所具有的这个特征称为有界性。、绝对值相等的正误差与负误差出现的次数大致相等,这个特征称为对称性。、绝对值小的误差出现的次数比绝对值大的误差出现的次数多,这个特征称为单峰性。这是本例误差特有的性质。、抵偿性即在实际测量条件对同一量进行多次测量,其误差的算术平均值随着测量次数n的无限增加而趋于零,即误差平均值的极限为零。随机误差的数字特征 算术平均值 根据随机误差的抵偿性,当测量次数为无限次时,
25、有 一般情况下,被测量的真值是未知,此时可用算术平均值代替被测量的真值进行计算,则有vi为xi的残余误差即残差。对于一组测量数据,往往用其标准差来表达这组数据的分散性。若这组数据是来自于某测量总体的一个样本,则此组数据的标准差是对此测量总体标准差的一个估计,称其为样本标准差,又称为实验标准差。一种常用来估计标准差的公式称为贝塞尔公式(Bessel Formula),即实验标准差 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差 正态分布的概率计算置信区间;算术平均值在规定概率下可能的变化范围。表明了测量结果的离散程度,可作为测量精密度的标志。置信概率:算术平均值落入某一置信区间的概率P,表明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即值得信赖的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感器 检测 技术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