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精选附答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精选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精选附答案.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2023 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精选附答案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精选附答案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5050 题)题)1、老师两次用同一张试卷测试相同的学生,结果两次学生的分数相同,这种分数的稳定和不变是测验的()。A.难度B.信度C.效度D.区分度【答案】B2、“使初等教育免费并成为义务性质,使各种形式的中等教育普遍设立,并对一切人开放,使高等教育根据个人成绩对一切人平等开放保证人人遵守法定的入学义务。”这句话反映出()是当前教育的发展诉求。A.教育结果平等B.教育国际化C.教育机会均等D.教育信息化【答案】C3、下列表述中有错误的是()。A.智商决定学习成绩B.性格影响
2、个体的行为方式C.认知方式是习得的D.不同个体间智力有质与量的差异【答案】A4、小强高考落榜了,他经过认真总结,分析考试失利的原因,发现自己努力程度不够,决定继续努力,明年再考。小强这种对待挫折的方式是()。A.情绪宣泄B.精神升华C.行为补偿D.认知改变【答案】C5、在教学过程中,张老师经常运用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正确理解知识和提高认识能力。张老师遵循的教学原则是()。A.循序渐进原则B.直观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启发性原则【答案】B6、一个性格外向的大学生。他不仅在家庭中非常活跃,而且在班级活动中也表现出积极主动的一面,在
3、老师面前同样也能自然地表现自己,不仅大学四年如此,即使毕业若干年再相逢,这个特质依旧不变。这体现出人格特征的()。A.稳定性B.独特性C.统合性D.功能性【答案】A7、某学生背一段课文读了 6 遍刚好成诵,若要取得最佳的记忆效果,他应该连续再读()A.6 遍B.5 遍C.4 遍D.3 遍【答案】D8、社会成员经由教育的培养,筛选和提高,可以在不同的社会区域、社会层次、职业岗位以及科层组织之间转化和调动。这种教育功能是()A.社会流动性功能B.文化传递功能C.社会改造功能D.人口控制功能【答案】A9、上初二的小明对隔壁班的女同学小可很是欣赏,可每次见到小可,小明虽然很高兴,但总是装出若无其事的样
4、子。这反映出中学生情绪发展的()。A.不稳定性B.持久性C.掩饰性D.冲动性【答案】C10、学生张亮在课堂上出现怪异行为时,老师和同学们都不予理睬,他的这种行为便逐渐减少了。这种行为矫正法称为()A.强化法B.脱敏法C.消退法D.惩罚法【答案】C11、教育要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学记中“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这句话反映了人身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现象。A.关键期B.依恋期C.混沌期D.最近发展期【答案】A12、吉尔福特认为智力三个维度中,()真正代表智力的高低。A.产品B.内容C.操作D.单元【答案】C13、我国乃至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A.学记B.礼记
5、C.史记D.左传【答案】A14、动作结构方面,各个动作之间的干扰消失,衔接连贯、流畅,高度协调,多余动作消失。这是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阶段的表现。A.操作定向B.操作整合C.操作熟练D.操作模仿【答案】C15、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个体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并且常常出错的认知方式被称为()。A.冲动型B.沉思型C.场独立型D.场依存型【答案】A16、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是()A.科技活动B.学科活动C.社会实践活动D.文学艺术活动【答案】B17、最近晓敏的妈妈很苦恼.晓敏是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每次妈妈说什么她都说会反驳说:“我们老师说了,要怎么怎么样”,妈妈的话晓敏都不听。根据皮亚杰的
6、道德发展理论,晓敏处于()。A.自我中心阶段B.权威阶段C.可逆性阶段D.公正阶段【答案】B18、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答案】A19、人格是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其核心为()。A.能力B.气质C.性格D.需要【答案】C20、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是()A.道德认知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答案】D21、“人是因为哭了才发愁.因为动手打了才生气,因为发抖才害怕”,这是()的观点。A.情绪的外周理论B.情绪的丘脑理论C.情
7、绪的认知理论D.情绪的动机一分化理论【答案】A22、小东既怕考试不及格又怕吃苦。这种动机冲突属于()。A.接近-接近冲突B.回避-回避冲突C.接近-回避冲突D.多重接近-回避冲突【答案】B23、耶基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A.线型关系B.U 型关系C.倒 U 型关系D.平行关系【答案】C24、在近代教育史上,反对思辨,主张用实证方法研究知识价值,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为完美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斯宾塞D.卢梭【答案】C25、“出淤泥而不染”说明人对环境的影响具有()A.依赖性B.改造性C.可塑性D.主观能动性【答案】D26、认为学习是
8、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形成过程的理论流派是()。A.行为主义B.认知主义C.折衷主义D.人本主义【答案】A27、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的三个特征是()。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答案】D28、中学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不包括()A.过渡性B.闭锁性C.社会性D.依赖性【答案】D29、下列属于常见的心智技能的是()。A.驾驶汽车B.洗衣服C.解两步应用题D.拉小提琴【答案】C30、“桃李无言,下自成蹊”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指导实践法D.陶冶教育法【答案】B31、在教学过程
9、中,张老师经常运用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正确理解知识和提高认识能力。张老师遵循的教学原则是()。A.循序渐进原则B.直观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启发性原则【答案】B32、“见者易,学者难。”这句话强调的是()对动作技能学习的重要性。A.练习B.示范C.言语指导D.反馈【答案】A33、“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是出自洛克的()。A.大教学论B.教育漫话C.爱弥儿D.普通教育学【答案】B34、2011 年单项选择:在以下选项中,卢梭关于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是()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
10、教育无目的论D.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统一【答案】A35、陈老师在讲“二氧化碳性质”时,讲台上放着两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气体,其中一瓶是二氧化碳,一瓶是空气,怎么区分它们呢?陈老师边说边将燃烧的木条分别深入两个集气瓶中,告诉学生使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使木条继续燃烧的是空气,这种教学方法是()A.实验法B.讲授法C.演示法D.谈话法【答案】C36、俗语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说明儿童身心发展具有()。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答案】D37、“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这句话隐喻影响人的发展因素是()。A.教育B.遗传C.环境D.人的主观能动性【答案】C
11、38、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的发展。A.教育规律B.教育价值C.教育现象D.教育问题【答案】D39、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对于儿童和青少年的品德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它们属于品德的()。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答案】B40、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与新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具有预见性B.专家型教师有完善的维持学生注意的方法C.专家型教师往往较注意课堂的细节D.专家型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策略【答案】C41、小丽在学习时为了记住数字、年代等枯燥无味的知识,常对其赋予意义,使记忆过程生动有趣,小丽使用的学习策略是()。A.复述策略B.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教师资格 之中 教育 知识 能力 精选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