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试卷B卷附答案.doc
《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试卷B卷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试卷B卷附答案.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2023 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测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试卷试试卷 B B 卷附答案卷附答案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5050 题)题)1、将教学目标分成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的教育学家是()。A.布鲁纳B.杜威C.奥苏伯尔D.布鲁姆【答案】D2、()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A.科学的教材设计B.优秀的教师C.学生学习的积极性D.正确的教学原则【答案】D3、不顾外界环境影响,常用自己的内在标准判断客观事物的人,其认知方式属于()A.独立型B.依存性C.整体型D.系列型【答案】A4、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针对 20 世纪初形成并流行的常模参照测验的不
2、足而提出的评价模式是()。A.目标评价模式B.目的游离评价模式C.背景、输入、过程、成果评价模式D.以上都不对【答案】A5、包括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在内的古代教育的显著特点是()。A.普及性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C.原始性D.制度化、系统化【答案】B6、为了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各地可以对国家统一规定的中小学课程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这体现了课程结构的()。A.可操作性B.可替代性C.可转换性D.可度量性【答案】A7、(2020 年真题)划分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的主要依据是()。A.学生是否主动学习B.学习目的是否为解决问题C.学生是否理解学习材料D.学习内容是否由学生发现【答案】
3、C8、小颖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经常会觉得自己陷入了“怪圈”不会再进步了,甚至觉得自己突然退步了。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A.挫折现象B.回退现象C.抑制现象D.高原现象【答案】D9、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教师的角色是()。A.知识的灌输者B.父母的代言人C.学生学习的促进者D.学生生活的照看人【答案】C10、一般认为,()是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A.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B.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C.教师、学生、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D.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反馈【答案】A11、组织学生进行参观、游览的活动属于()。A.文艺活动B.体育活动C.群众性活动D.小组活动【答案】C12
4、、属于班级授课制的特殊形式的是()。A.现场教学B.个别教学C.复式教学D.小组教学【答案】C13、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分为()A.权威型、惩罚型、放任型B.民主型、惩罚型、权威型C.监督型、民主型、权威型D.权威型、放任型、民主型【答案】D14、教学反思的特点有()A.实践性、批判性、创造性B.创造性、目的性、实践性C.形成性、实践性、批判性D.批判性、形成性、创新性【答案】A15、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小学生观察力的特点()A.目的性较差B.缺乏精确性C.缺乏顺序性D.较易抓住事物的本质【答案】D16、其教学法被称作“产婆术”的教育家是()A.亚里士多德B.苏格拉底C.昆体良D.夸美纽斯【答案
5、】B17、“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教师经常用这首诗鼓励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这是要培养意志品质的()。A.坚韧性B.自觉性C.果断性D.自制性【答案】D18、李老师在教学落花生时,让学生谈谈做人该做落花生这样的人,还是做苹果石榴这样的人,大家各抒己见。李老师运用的教学方法是()。A.讲授法B.讨论法C.谈话法D.发现法【答案】B19、教师通过听写英语单词,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这种评价方式属于()。A.测验评价B.量表评价C.实作评价D.档案袋评价【答案】A20、世界上最早的师范教育机构诞生于()。A.英国B.法国C.日本D.美国【答案】B21、西方首先强调儿童在教
6、育中的中心地位的是()。A.赫尔巴特B.康德C.卢梭D.杜威【答案】D22、“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种现象是()。A.消退B.刺激比较C.刺激泛化D.刺激分化【答案】C23、对不听话的学生不可采取的矫正方法是()。A.倾听心事B.端正态度C.情绪疏导D.侮辱打骂【答案】D2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课堂总结要起到升华主题的功效B.课堂总结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反思C.课堂总结要详尽,便于学生理解D.课堂总结要有针对性【答案】C25、王强做实验时不小心烧伤手背,教师应当()A.涂油B.刺破水泡C.用冰水冲洗D.立即送校卫生院【答案】D26、德育方法有很多,其中,榜样示范法是很重要的一种方法。以
7、下能体现这种方法的是()。A.有则改之,无则加勉B.惩前毖后,治病救人C.言者无罪,闻者足戒D.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答案】D27、老师建立了记录学生学习成就,持续进步信息的一连续表现作品以及其他相关资料的档案袋,据此对学生进行评价,这种评价属于()。A.绝对评价B.相对评价C.过程性评价D.终结性评价【答案】C28、()指出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A.奥苏伯尔B.卡特尔C.霍兰德D.斯普兰格【答案】B29、当学生摔倒后出现头疼、恶心等轻微脑震荡症状时,教师不宜采取()的措施。A.电话通知家长,具体告知情况B.送校医务室或附近医院就诊C.让学生卧床休息,适当减少饮水和进食量D.按摩并热敷
8、受伤的部位【答案】D30、如果儿童发生烫伤,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A.脱去贴身单薄的诸如汗衫、丝袜之类衣服,以免撕破晚了伤及皮肤B.立即用大量冷水冲淋烫、烧伤部位,减低烫、烧伤的严重程度C.若伤势较轻.可用红花油或紫草油等烫伤药物涂抹患处D.若伤势较重.经简单处理后,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救治【答案】A31、实际教学中,如果教师要采用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就要及时应对讨论中出现的很多问题,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进行小组讨论时,每组人数越少越好,因为人数越多,每个人的发言机会就越少B.如果发现讨论中某人非常不积极,教师应该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C.发现学生的讨论进入误区或陷入知识瓶颈时,教师必须及时
9、进行引导D.讨论要严格按照教师课前制订的讨论计划进行,不能更改【答案】C32、芳芳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就会主动向老师请教。她采用的学习策略是()A.精加工策略B.认知策略C.元认知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答案】D3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美国学者克雷默认为世界上最早的学校是产生于公元前 2500 年的苏美尔学校B.一般认为,在夏朝的时候,我国就出现了学校C.有文字记载同时又有考古出土的实物证实的学校出现在商朝D.近代洋务运动以来,正式改称“学堂”为学校【答案】D34、从迁移的观点来看,“温故而知新”属于()。A.顺向负迁移B.逆向负迁移C.逆向正迁移D.顺向正迁移【答案】D35、教学评价的目的
10、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A.作出分析B.作出判断C.进行评估D.作出决策【答案】D36、在英文阅读中遇到生词时,教师一般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猜测词义,而不是急于查字典。这体现了知觉的()。A.整体性B.理解性C.选择性D.恒常性【答案】B37、下列关于课程资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教师和学生不是课程资源B.学校可根据地域性特点、学校传统和优势自主开发地方课程C.对教师而言,课程资源指的是课程标准和教材(即教科书)D.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的教学经验是课程资源,学生间的学习差异、师生间的交流启发,乃至学生在课堂出现的错误也是有效的课程资源【答案】D38、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一带
11、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来我国学习,并把中国文化带回自己的祖国,这反应了教育具有(?)A.文化传承功能B.文化创造功能C.文化更新功能D.文化传播功能【答案】D39、麻疹的传染期(病人患麻疹后)的时间是()。A.发病到皮疹消失B.发病到疹后 5 天C.发病前 2 天到疹后 7 天D.发病前 2 天到疹后 5 天【答案】D40、有的小学生为获得教师的鼓励而努力学习,有的小学生为获得家长的奖励而努力学习,有的小学生为了让同学瞧得起而努力学习。其学习动机属于()A.远景的间接性学习动机B.远景的直接性学习动机C.近景的直接性学习动机D.近景的间接性学习动机【答案】C41、有关迁移的经验类化说是由美国心
12、理学家()提出的。A.桑代克B.武德沃斯C.贾德D.詹姆士【答案】C42、下列关于学习策略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凡是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均属于学习策略B.学习策略等于具体的学习方法,是学习方法的集合体C.学习策略是调节如何学习、如何思考的高级认知能力,是会不会学的标志D.学习策略不能与具体的学习方法截然分开,要借助具体的学习方法表现出来【答案】B43、袁老师中途接手小学三年级(3)班的班主任,有几个学生经常缺交数学作业,经过了解,发现只要题目难一点或计算量大一点,这几个同学就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不仅如此,在各项活动中也有一些同学叫苦叫累。如果你是班
13、主任的话,可在全班进行()。A.积极的情感教育B.意志品质的培养C.人际交往教育D.良好性格的教育【答案】B44、我国小学阶段儿童品德发展的“关键期”是在()A.三年级上学期B.三年级下学期C.四年级上学期D.四年级下学期【答案】B45、小强很讨厌洗碗,也不喜欢吃蔬菜。于是妈妈立下了一条规矩:如果小强吃饭时能做到多吃蔬菜不挑食,则饭后可以不洗碗。妈妈运用的手段是()。A.正强化B.惩罚C.负强化D.代价【答案】C46、李老师教学落花生时,让学生谈谈做人该做落花生这样的人,还是做苹果石榴那样的人,大家各抒己见。李老师运用的教学方法是()。A.讲授法B.讨论法C.谈话法D.发现法【答案】B47、研
14、究表明,学生座位的安排对于学生接受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A.有影响B.没有影响C.几乎没有影响D.有实质性影响【答案】A48、通过他人讲述、看书或看电影来了解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危险性,而不必亲自去体验其难以承受的后果,这是()。A.参与性学习B.替代性学习C.接受D.模仿【答案】B49、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提出的课程开发模式是()A.工作分析模式B.任务分析模式C.目标模式D.过程模式【答案】C50、张明打了通宵游戏,以至于第二天上课时无精打采。这属于()。A.同时性负诱导B.相继性正诱导C.相继性负诱导D.同时性正诱导【答案】C大题(共大题(共 1010 题)题)一、阅读
15、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在讨论“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的会议上,王老师说:“我的课没人听。”李老师说:“我们赞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可不知道怎么做。”张老师说:“考试是个指挥棒,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答卷时答案五花八门,学生怎能通过考试?”问题:请根据创造力培养的有关知识逐一回答老师们的困惑。(20 分)【答案】(1)王老师的课没人听,说明他的课缺乏一种自由和开放的氛围,没有为学生创造出一个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对此,王老师应该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内容,给学生营造一个较为宽松的学习的心理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认知功能和情感功能的充
16、分发挥。(2)李老师认识到了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性,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进行:第一,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第二,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第三,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3)首先,张老师错误地认为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业成绩的唯一途径,片面地放大了考试的功能。教师应该认识到考试的目的在于检查教学的完成情况,借以指导和调节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其次,张老师没有正确把握创造力培养与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创造力的产生是知识、技能、策略、动机等多方面综合发展的结果,教师应该意识到知识在创造力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帮助学生认识到知识学习的深度和灵活性,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
17、用。从材料中三位教师所说的话可以看出,他们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问题上都存在着迷惑,但是原因不尽相同,因此,考生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也就是说,要把他们所反映的问题与创造力的相关知识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归结起来,王老师的问题是怎样引起学生的听课兴趣”,李老师的问题是“怎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张老师的问题则是错误的观念阻碍了他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二、材料:张老师班上的王明同学上课时常发出怪叫声,面对老师的批评和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王明反而非常得意,觉得自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后来张老师转变策略,在王明发出怪叫声后置若罔闻。并且提前告诉其他同学忽视王明的调皮行为,王明觉得自己的“演出”没有得到反馈,
18、渐渐失去了兴趣,从此不再发出怪叫声。张老师及时当众表扬了王明的进步,王明从此更加遵守课堂纪律了。问题:(1)请结合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分析张老师的教育举措。(10 分)(2)谈谈如何做好课堂管理。(10 分)【答案】(1)张老师主要运用了消退和正强化的原理。消退是指在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王明同学的恶作剧遭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哄堂大笑,对他来说,可以说是一种强化,满足其被注意的心理,从而更加得意。而其后他再次做出同样行为,老师却没有批评他,也就是王明没有得到以往的“无条件刺激”,他开始对恶作剧的行为不感兴趣。因此其
19、行为会慢慢消退。正强化是通过呈现愉快刺激增强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在王明表现好的时候,张老师及时表扬他的进步,运用正强化的原理增强其守纪律的行为。(2)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有效利用时间、创造愉快和富有建设性的学习环境以及减少问题行为而采取的组织教学、设计学习环境、处理课堂行为等一系列活动与措施。首先,需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课堂中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课堂气氛,教师应该善于处理师生关系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积极的课堂互动为前提。课堂管理应重视建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为有效地开展教学创造条件。其次。要做好对课堂群体的管理。群体是指人们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以一定方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教师资格 小学教育 教学 知识 能力 测试 试卷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