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河的过去和现在索引1苏州河的简介2苏州河的历史3苏州河资料.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苏州河的过去和现在索引1苏州河的简介2苏州河的历史3苏州河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河的过去和现在索引1苏州河的简介2苏州河的历史3苏州河资料.ppt(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苏州河的过去和现在索引1苏州河的简介2苏州河的历史3苏州河黄浦江主要支流,又名吴淞江,是上海境内仅次于黄浦江的第2大河。因发源于苏州附近的松陵地区,古名“松江”,又因流域在古代吴国境内,故称之为“吴淞江”。吴淞江源出太湖瓜泾口,穿过江南运河,流经吴江、苏州、吴县、昆山、嘉定、青浦等县市,在上海市区外白渡桥附近注入黄浦江。全长125公里,平均河宽约4050米,流量平均仅10立方米/秒,旱季则接近于零。低水位时水深2米左右,是上海通往江苏南部主要水上交通线和上海市区重要航道。苏州河本来叫吴淞江,它和黄浦江同样起源于太湖。在李白的时代,吴淞江的江面最宽处达20华里;到了范仲淹任苏州太守时,河面减少到
2、9里,而此时的黄浦江,最宽处只需“尽一夭之力”,与吴淞江相比,它只能算作一条小溪。时至明代,由于吴淞江中下游泥沙淤积,户部尚书夏元吉动用20万河工改造河道,把太湖水引向黄浦江,形成今天的格局。自此,吴淞江成了一条波澜不惊的内河,黄浦江和吴淞江完成了一次干流和支流的位置更换。上海开埠后,居住在此的外国侨民乘船沿吴淞江来到苏州,他们由此把这条河叫作苏州河。随着时间改变的不仅是自然的河道,还有河两岸的社会民生。从苏州河汇入黄浦江的外白渡桥到河南路桥,多的是可与外滩媲美的殖民地建筑。而从河南路桥往西直至武宁路桥一带,则是越来越多的烟囱、厂房和有着大吊车的码头。油脂厂、面粉厂、纺织厂、化工厂林立于苏州河
3、两岸,它们带来的除了上海近现代工业的发迹,还有直接排进河道的污染和大量生活在底层的产业工人。前者造成了苏州河的黑臭,后者形成了河两岸的棚户区。关于苏州河的历史资料 周 考烈王元年至十五年(前262-248年)黄歇为相,封春申君,治理松江,导流入海,开港灌田。吴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建造青龙战舰于青龙镇(现青浦县境东北)。东晋 咸和年间(326334年)吴国内史虞潭在青龙镇港口修筑沪渎垒,以防海盗抄略。隆安四年(400年)袁崧重加修建。唐 天宝五年(746年)在吴淞江与青龙江交汇处形成了青龙镇港,是华亭港的外港,又是苏州的通海门户。元和五年(810年)苏州刺史王仲舒主持筑松江(吴淞江)堤
4、。宋 宝元元年(1038年)两浙转运副使叶清臣,疏盘龙江、沪渎港。大观三年(1109年)两浙监使请开淘吴淞江,复置十二闸,于四年(1110年)动工。这是吴淞江下游置闸的最早记录。元 至元三十年(1293年)任仁发著浙西水利议答录,阐述吴淞江淤塞原因,低洼地区作用以及浙西治水方法等。明 永乐元年(1403年)户部尚书夏元吉治水苏松,浚吴淞江南北岸安亭等浦港,导吴淞江水由浏河白茅入海(挚淞入浏)。又采纳叶宗人意见,浚范家浜引浦(大黄浦)入海(黄浦夺淞),逐步形成了现在的黄浦江水系。嘉靖元年(1522年)巡抚李充嗣主持疏浚吴淞江,西起夏驾浦,东至嘉定龙王庙旧江口止。在头坝(今乍浦路桥处)建闸,称关桥
5、闸。明 隆庆三年(1569年)十二月,应天巡抚海瑞巡历上海县,考察吴淞江,委上海知县负责开浚海量、施工。次年(1570年)正月,委松江府同知率上海、嘉定等县知县分理。疏浚吴淞江下游入海淤地。江面旧宽三十丈,减半开十五丈,自黄渡至宋家桥(宋家浜)八十里。故道称旧江,亦称虬江。同年,在今福建路桥附近建造石闸挡潮,清初废。清 康熙十一年(1672年)韩佐周在宋家桥(海瑞建闸处)重建三洞石闸(今福建路桥处),俗称“老闸”。闸上有桥,可通行人。逾三年,石闸裂陷,再建。此桥在鸦片战争前为苏州河上仅有的一座桥梁。康熙十八年(1679年)在关桥闸废毁处设渡口,为头坝义渡。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九月二十六日
6、,上海开埠。清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九月二十六日,上海开埠。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11月27日上海道台麟桂与英国驻沪领事阿扎国签订扩大英租界协定,西界扩至护界河处(今西藏中路),北界扩至苏州河岸。首次将吴淞江写作苏州河。咸丰十年(1860年)建礼查饭店(今浦江饭店),为上海第一家西式饭店。宣统二年(1910年)重建。位于外白渡桥北堍。咸丰十年(1860年)英商立德洋行在新闸桥边开设一家生产酸碱的工厂。1875年改组为美查制酸厂。为江苏药水厂的前身。同治元年(1862年)开设兆丰洋行的霍锦士霍格兄弟在今中山公园北部建乡间别墅,名兆丰花园。1914年工部局扩建为极司非尔公园,7月1日对外
7、开放。民国33年(1944年)改名中山公园。同治四年(1865年)英租界工部局招工,挑土填平外摆渡到今北京路一带的泥滩,使之成为平地。同治七年(1868年8月8日)建成公共花园(俗称外摆渡公园)上海最早的公园。1946年改称黄浦公园。光绪五年(1879年)4月,美国圣公会主教施约瑟在苏州河边购地84亩,于复活节奠基创办圣约翰书院。1906年扩展为圣约翰大学。1913年2月1日孙中山应邀演讲。约大名人辈出,有贝聿铭、邹韬奋、顾维钧、宋子文、孔祥熙、荣毅仁等。1952年,改为华东政法学院。宣统元年(1909年)华界人士选定苏州河边叉袋角(广肇山庄北面),购地16亩,化银26万两,建造闸北水厂。1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州 过去 现在 索引 简介 历史 资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