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传染病副本.ppt
《新发传染病副本.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发传染病副本.ppt(8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人体体温的正常范围人体体温的正常范围19世纪世纪,Carlein hoid等曾对等曾对25000人进行了近人进行了近100万次的腋温测量万次的腋温测量确定正常人的平均体温为确定正常人的平均体温为37.0,波,波动于动于36.2 37.5 。早晨早晨6点体温最低点体温最低午后午后46点体温最高。点体温最高。正常人体体温范围 36.1-36.1-36.836.8 比口腔温比口腔温度略度略 直肠温度直肠温度 口腔温度口腔温度 腋窝温度腋窝温度 36.636.637.737.7 比口腔温度稍比口腔温度稍高高0.30.30.50.5 36.3 36.3 37.237.2 直肠体温最准确直肠体温最准确直
2、肠体温最准确直肠体温最准确 正常人体温生理变异2424小时内下午体温小时内下午体温 剧烈运动、劳动或进餐后剧烈运动、劳动或进餐后 女性月经前及妊娠期女性月经前及妊娠期 略高于正常略高于正常波动范围波动范围11 发热的作用发热的作用发热可作为临床许多类疾病的共同表现发热的目的:增加炎性反应、抑制细菌发热的目的:增加炎性反应、抑制细菌生长、创造一个不利于感染或其他疾病生长、创造一个不利于感染或其他疾病发生的病理生理环境。发生的病理生理环境。发热的病理生理机制机体机体产热产热散热散热 发发 热热 外源性致热原外源性致热原(exogenous pyrogen )内源性致热原内源性致热原(endogen
3、ous pyrogen)什么是致热源?什么是致热源?人体的大部分发热均可能与致热原人体的大部分发热均可能与致热原(pyrogene)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有关)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有关外源性致热原外源性致热原:LPS(脂多糖)、(脂多糖)、病毒、支原体、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细菌及其毒素、真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细菌及其毒素、真菌、原虫、抗原菌、原虫、抗原-抗体复合物、致热类固醇(如尿睾酮)、尿抗体复合物、致热类固醇(如尿睾酮)、尿酸结晶等酸结晶等内源性致热原内源性致热原:IL-1、IL-6、IFN-、IFN-、TNF(肿瘤坏死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等等发发热热激激活活物物致热微
4、生物及其产物致热微生物及其产物致热微生物及其产物致热微生物及其产物内毒素、外毒素内毒素、外毒素内毒素、外毒素内毒素、外毒素致炎物致炎物致炎物致炎物组织蛋白分解产物组织蛋白分解产物组织蛋白分解产物组织蛋白分解产物抗原抗原抗原抗原抗体复合物抗体复合物抗体复合物抗体复合物类固醇类固醇类固醇类固醇下丘脑下丘脑PGEPGEcAMPcAMPNa+/Ca2+Na+/Ca2+体温调定点上移体温调定点上移散热散热散热散热 产热产热 皮肤血管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皮肤血管收缩骨骼肌紧张、寒战骨骼肌紧张、寒战骨骼肌紧张、寒战骨骼肌紧张、寒战体温上升体温上升发热发病学基本环节模式图发热发病学基本环节模式图发热发
5、病学基本环节模式图发热发病学基本环节模式图EPEP单核细胞单核细胞单核细胞单核细胞外源性致热源性发热外源性致热源性发热q外源性致热源: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炎性渗出物及无外源性致热源: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炎性渗出物及无菌性坏死组织、抗原抗体复合物、某些类固醇物质、多糖菌性坏死组织、抗原抗体复合物、某些类固醇物质、多糖体成分及多核苷酸、淋巴细胞激活因子等体成分及多核苷酸、淋巴细胞激活因子等q发热机制:外源性致热源多为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血脑发热机制:外源性致热源多为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而是通过激活血液中的中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而是通过激活血液中的中性粒细
6、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使其产吞噬细胞系统,使其产生并释放内源性致热源生并释放内源性致热源 内源性致热源性发热内源性致热源性发热u内源性致热源:白细胞致热源(内源性致热源:白细胞致热源(leukocyticleukocytic pyrogenpyrogen),),如白介素如白介素-1-1(IL-1)IL-1)、肿瘤坏死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TNF)和干扰素等和干扰素等u发热机制:通过血发热机制: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直接作用于体脑脊液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setpointsetpoint),使调定,使调定点点(
7、温阈温阈)上升上升 致热源性发热机制致热源性发热机制 外外源源性性致致热热源源单单核核吞吞噬噬细细胞胞及及内内皮皮细细胞胞内内源源性性致致热热源源体体温温调调节节中中枢枢的的体体温温调调定定点点神神经经内内分分泌泌系系统统产产热热增增加加散散热热减减少少发发热热非致热源性发热非致热源性发热u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 如外伤、出血、炎症如外伤、出血、炎症u引起产热过多的疾病引起产热过多的疾病 如甲亢、癫痫如甲亢、癫痫u引起散热减少的疾病引起散热减少的疾病 如心衰、皮肤病如心衰、皮肤病临床表现-热度 低低低低 热热热热 37.337.337.337.338 38 38 38 中等度
8、热中等度热中等度热中等度热38.138.138.138.139393939 超高热超高热超高热超高热41414141以上以上以上以上 高高高高 热热热热39.139.139.139.141414141 临床表现-热型稽留热稽留热 弛张热弛张热 波状热波状热 回归热回归热 体温持续于体温持续于3940,达数日或数达数日或数周之久,周之久,24小时内体温小时内体温波动不超过波动不超过l 体温在体温在24小时内波小时内波动达动达2或或更多,且更多,且均在正常均在正常水平以上水平以上体温在数日体温在数日内逐渐上升内逐渐上升至高峰,后至高峰,后逐渐下降至逐渐下降至常温或微热常温或微热状态,不久状态,不久
9、又再发,呈又再发,呈波浪式起伏波浪式起伏高热期与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无热期各持续数日,持续数日,周期性互周期性互相交替相交替不规则热不规则热 发热持续发热持续时间不定,时间不定,变动无规变动无规律,视为律,视为不规则热不规则热稽留热体温持续于体温持续于3940,达数日或数周之久,达数日或数周之久,24小时内体小时内体温波动不超过温波动不超过l 常见于严重感染常见于严重感染(如伤寒、粟粒结核、乙型脑炎等如伤寒、粟粒结核、乙型脑炎等)和中枢和中枢型发热型发热(如中暑、脑血管病等如中暑、脑血管病等)。弛张热体温在体温在24小时内波动达小时内波动达2或更多,且均在或更多,且均在正常水平以上正常水平以上常见
10、于败血症、化脓性炎症、恶性疟疾等。常见于败血症、化脓性炎症、恶性疟疾等。波状热体温在数日内逐渐上升至高峰,后逐渐下降体温在数日内逐渐上升至高峰,后逐渐下降至常温或微热状态,不久又再发,呈波浪式至常温或微热状态,不久又再发,呈波浪式起伏起伏常见于布氏杆菌病、回归热、脂膜炎、淋巴常见于布氏杆菌病、回归热、脂膜炎、淋巴瘤、恶性肿瘤等。瘤、恶性肿瘤等。回归热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数日,周期性互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数日,周期性互相交替相交替不规则热发热持续时间不定,变动无规律,视为不发热持续时间不定,变动无规律,视为不规则热规则热临床表现临床表现-热程热程1.急性发热:指自然热程在急性发热:指自然热程在2
11、周以内者周以内者绝大多数为感染性发热绝大多数为感染性发热 病毒是主要病原体病毒是主要病原体 非感染者仅占少数非感染者仅占少数2.原因不明发热(原因不明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FUO的概念:1961年petersdor and been提出,需要满足以下三点:1.发热持续3周以上;2.体温超过38.3;3.住院3天未诊断的患者或3次门诊未诊断的患者 1999年,全国感染疾病研讨班定义:发热持续3周以上,体温超过38.5以上,经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常规实验室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者。3.3.长期低热(慢性微热)长期低热(慢性微热)定义:体温定义:体温37
12、.538.4,持续,持续4周以上周以上 诊断、鉴别诊断-病史病病 程程 时间快慢时间快慢 伴随症状伴随症状其其 他他 热热 型型 用药史用药史病史病史发热的鉴别 感感 染染 性性 发发 热热 非感染性非感染性 非传染性非传染性传染性传染性非功能非功能性疾病性疾病功能性功能性疾疾 病病结核、链球菌感染后状态、慢性尿路感染、慢性病结核、链球菌感染后状态、慢性尿路感染、慢性病灶性感染(牙周脓肿、鼻窦炎、胆道感染、前列腺灶性感染(牙周脓肿、鼻窦炎、胆道感染、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炎等)、慢性病毒性肝炎、炎、慢性盆腔炎等)、慢性病毒性肝炎、CMV感染、感染、梅毒、传染性疾病梅毒、传染性疾病甲亢、结缔组织病、
13、肝硬化、消化性溃疡、原因未甲亢、结缔组织病、肝硬化、消化性溃疡、原因未明的肠炎、血液病、恶性肿瘤、间脑综合征、原发明的肠炎、血液病、恶性肿瘤、间脑综合征、原发性选择性性选择性IgA缺陷病等缺陷病等感感 染染非非 感感 染染月经前低热、妊娠期低热、夏季微热、神经功能性微热、月经前低热、妊娠期低热、夏季微热、神经功能性微热、感染后低热等感染后低热等发热的病因发热的病因u感染感染(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约占40%;u肿瘤肿瘤(恶性肿瘤、血液病、恶性组织细胞病等)约占20%;u自身免疫疾病自身免疫疾病(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Sweet综合征、血管炎、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多发性肌
14、炎、皮肌炎、脂膜炎等)约占25%;u其他其他(药物热、组织无菌性坏死、脑血管病、中暑、FUO 等)约占15%。辅助检查及化验辅助检查及化验常常 规规血、尿、粪常规,胸片、血、尿、粪常规,胸片、B B 超、血沉等超、血沉等感染病感染病血、中段尿、粪、骨髓及痰等病原体培养血、中段尿、粪、骨髓及痰等病原体培养;冷凝集试验、;冷凝集试验、嗜异凝集反应、肥达反应、外斐试验、结核菌素试验等;嗜异凝集反应、肥达反应、外斐试验、结核菌素试验等;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C C反应蛋白;反应蛋白;咽拭子、痰、尿、咽拭子、痰、尿、粪涂片查真菌粪涂片查真菌;痰、粪涂片查寄生虫卵;影像学检查感
15、染;痰、粪涂片查寄生虫卵;影像学检查感染病灶等病灶等结缔组结缔组织病织病自身抗体、类风湿因子、狼疮细胞等;蛋白电泳、免疫球自身抗体、类风湿因子、狼疮细胞等;蛋白电泳、免疫球蛋白定量;皮肤肌肉或肾组织活检;肌电图等蛋白定量;皮肤肌肉或肾组织活检;肌电图等恶恶 性性肿肿 瘤瘤CTCT、MRIMRI、同位素扫描等影像学检查;支气管镜、胃镜、肠同位素扫描等影像学检查;支气管镜、胃镜、肠镜等内镜检查;骨髓、淋巴结及相应组织穿刺活检或手术探镜等内镜检查;骨髓、淋巴结及相应组织穿刺活检或手术探查、查、AFP AFP、本本周蛋白等周蛋白等辅助检查及化验辅助检查及化验特别提示:特别提示:血象检查时应注意嗜酸性粒
16、细胞计数的变化血象检查时应注意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变化轻度增多:可见于猩红热、何杰金病、结节性多动脉炎及药热等轻度增多:可见于猩红热、何杰金病、结节性多动脉炎及药热等明显增多:常见于寄生虫病或过敏性疾病明显增多:常见于寄生虫病或过敏性疾病缺缺 失:失:是诊断伤寒或副伤寒的有力证据是诊断伤寒或副伤寒的有力证据血沉检查特异性不强血沉检查特异性不强但伤寒早期血沉一般不加快,有助于和败血症鉴别但伤寒早期血沉一般不加快,有助于和败血症鉴别有时骨髓穿刺应多部位、多次复查有时骨髓穿刺应多部位、多次复查血培养标本采集要求血培养标本采集要求 应尽可能在应用抗生素治疗前,于畏寒、应尽可能在应用抗生素治疗前,于畏寒、
17、寒战期多次采血;寒战期多次采血;采血量应在采血量应在8 ml8 ml以上,兼顾厌氧菌及以上,兼顾厌氧菌及 L-L-型型细菌;细菌;已接受抗菌素治疗的病人,必要时可停药已接受抗菌素治疗的病人,必要时可停药48487272小时后采血培养或取血凝块培养;小时后采血培养或取血凝块培养;对疑诊感染性心内膜炎者,采动脉血培养对疑诊感染性心内膜炎者,采动脉血培养可提高检出率。可提高检出率。诊断性治疗诊断性治疗不能单纯根据治疗结果来肯定或排除所怀疑的疾病,不能单纯根据治疗结果来肯定或排除所怀疑的疾病,尤其应该避免无原则地或在未经严格观察的情况下对尤其应该避免无原则地或在未经严格观察的情况下对无明确适应症的发热
18、病人使用糖皮质激素作所谓诊断无明确适应症的发热病人使用糖皮质激素作所谓诊断性治疗。性治疗。就诊断价值而言,对特效治疗的反应,一般否定的意就诊断价值而言,对特效治疗的反应,一般否定的意义较肯定的意义为大。义较肯定的意义为大。诊断性治疗诊断性治疗选用抗菌药物作诊断性治疗时,应尽量选用针对所选用抗菌药物作诊断性治疗时,应尽量选用针对所 怀疑的致病菌有特效的药物,注意兼顾厌氧菌怀疑的致病菌有特效的药物,注意兼顾厌氧菌金葡菌、表葡菌等金葡菌、表葡菌等G G球菌球菌万古霉素;万古霉素;绿脓杆菌绿脓杆菌阿米卡星、头孢他定、亚胺配能阿米卡星、头孢他定、亚胺配能 (泰能)等;(泰能)等;支原体、衣原体等支原体、
19、衣原体等红霉素、阿齐霉素等;红霉素、阿齐霉素等;土拉伦斯菌(兔热病)土拉伦斯菌(兔热病)链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二、如何对“发热”的病人作出诊断?长程发热与短程发热长程发热:一般是指发热在2-3周以上,经常规的检查未能明确病因者。也称原因不明发热(FUO)。短程发热:发热在2-3周内。在临床上极为常见,远远超过长程发热。其中不少病例构成临床上的诊断困难,因此是我们工作和学习的重点。短程发热患者诊断的“定律”(1)急性起病、病程短(2-3周)的患者,除非病史、体查、初步实验室检查明显提示非感染性疾病,绝大部分是感染性疾病。发热伴有定位的症状和体征考虑局灶感染 短程发热患者诊断的“定律”(
20、2)发热无定位症状和体征首先考虑系统性系统性感染感染(传染病)(传染病)其次隐匿性局灶感染。但传染病也可表现为发热伴一个或多个系统的症状和体征。皮疹、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伴随症状的出现大大缩小鉴别诊断的范围。(体检时重点检查)血常规对鉴别诊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CRP、ESR对区分细菌与病毒感染有一定意义。短程发热患者诊断的“定律”(3)外周血及骨髓细胞学检查对难以诊断的病人均应实施。特异性检查是确诊的依据,是积累可靠临床资料的源泉。努力开展特异性检查提高诊断水平。熟悉常见的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是诊断的前提。短程发热患者诊断的“定律”(4)详细询问病史、认真的体格检查、合理的实验室
21、和其他检查、充分注意病情变化、科学的临床思维是作出正确诊断的必要和充分条件。FUO不同年龄组不同年龄组 FUO 的病因具有各自不同的规律:的病因具有各自不同的规律:6岁以下患儿岁以下患儿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最高,特别是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最高,特别是 原发性上呼吸道、泌尿道感染或全身感染;原发性上呼吸道、泌尿道感染或全身感染;614岁岁结缔组织结缔组织血管性疾病和小肠炎症性疾血管性疾病和小肠炎症性疾 病为最常见的病因;病为最常见的病因;14岁以上的成人岁以上的成人感染性疾病仍占首位,但肿瘤感染性疾病仍占首位,但肿瘤 性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性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FUO美国美国FUOFUO中最常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染病 副本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