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药性质-药物的分子设计策略.ppt
《类药性质-药物的分子设计策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类药性质-药物的分子设计策略.ppt(8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五章第五章 药物的分子设计策略药物的分子设计策略(2)(2)-类药性质类药性质(Drug-like Properties)一、一、Introductiono类药化合物类药化合物:具有足以可接受的吸收、分布、具有足以可接受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和安全性代谢、排泄和安全性(ADME/Tox),能在能在人体一期临床试验后生存下来的化合物。人体一期临床试验后生存下来的化合物。o类药性质是分子的内在性质类药性质是分子的内在性质,药物化学家的,药物化学家的责任不仅在于优化这些分子的药理性质,而责任不仅在于优化这些分子的药理性质,而且还在于优化它们的类药性质。且还在于优化它们的类药性质。o类药性质是药物
2、发现的组成部分之一类药性质是药物发现的组成部分之一n结构特征决定了化合物在体内的药动学和毒性结构特征决定了化合物在体内的药动学和毒性n性质良好的化合物,可减少低效的研究、失败性质良好的化合物,可减少低效的研究、失败率和费用率和费用n评估优化评估优化ADME/Tox性质是药物发现的重要性质是药物发现的重要方面方面n最佳候选药物具活性和性质上的平衡最佳候选药物具活性和性质上的平衡药物发现中应关注的诸多性质药物发现中应关注的诸多性质o结构特征结构特征n氢键氢键n亲脂性亲脂性n分子量分子量n极性表面积极性表面积n形状形状n反应性反应性o物理化学性质物理化学性质n溶解度溶解度n渗透性渗透性n化学稳定性化
3、学稳定性o生物化学性质生物化学性质n代谢(一相、二相)代谢(一相、二相)n蛋白结合和组织结合蛋白结合和组织结合n转运(摄取、外排)转运(摄取、外排)o药动学药动学(PK)和毒性和毒性n清除率清除率nt1/2n生物利用度生物利用度n药物药物-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nLD50药动学和毒性:药动学和毒性:药动学和毒性:药动学和毒性:清除率,半衰期,生物利用度,清除率,半衰期,生物利用度,清除率,半衰期,生物利用度,清除率,半衰期,生物利用度,LDLDLDLD50505050物理化学性质:物理化学性质:物理化学性质:物理化学性质:溶解度,渗透性,化学稳定性溶解度,渗透性,化学稳定性溶解度,渗透性,化
4、学稳定性溶解度,渗透性,化学稳定性生物化学性质:生物化学性质:生物化学性质:生物化学性质:代谢,转运体亲和,蛋白结合,靶标亲和代谢,转运体亲和,蛋白结合,靶标亲和代谢,转运体亲和,蛋白结合,靶标亲和代谢,转运体亲和,蛋白结合,靶标亲和结构特征:结构特征:结构特征:结构特征:分子量,氢键,亲脂性,极性表面积,分子量,氢键,亲脂性,极性表面积,分子量,氢键,亲脂性,极性表面积,分子量,氢键,亲脂性,极性表面积,pKapKapKapKa,形状,反应性,形状,反应性,形状,反应性,形状,反应性生物系统生物系统物理环境物理环境蛋白质蛋白质化合物的结构化合物的结构决定了其基本特征,决定了其基本特征,基本特
5、征基本特征决定了其物理化学和决定了其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性质,后者最终决定了它的药动学和毒性。生物化学性质,后者最终决定了它的药动学和毒性。化合物性质影响药物发现研究质量化合物性质影响药物发现研究质量o溶解度低溶解度低:体外生物活性低或不一致体外生物活性低或不一致o试验介质中不稳定试验介质中不稳定:引起生物活性低引起生物活性低o渗透性差:酶或受体活性与细胞活性渗透性差:酶或受体活性与细胞活性(大幅下降大幅下降)不不一致一致o血脑屏障通透性差:血脑屏障通透性差:CNS药物体内效价低药物体内效价低oPK差、生物利用度低或血中不稳定:体内药效差。差、生物利用度低或血中不稳定:体内药效差。从从1991年
6、到年到2000年,由于药动学(年,由于药动学(PK)和生物利用度导致的开发失败)和生物利用度导致的开发失败率大幅降低。毒性、临床安全性和剂型仍然是突出的类药性质问题。率大幅降低。毒性、临床安全性和剂型仍然是突出的类药性质问题。改变候选药物策略,从专注于活性到改变候选药物策略,从专注于活性到平衡地关注活性和性质。平衡地关注活性和性质。活性优化活性和性质优化活性活性好的药物好的药物好的配体好的配体性质性质新颖新颖性性药动性药动性安全性安全性活性活性选择性选择性稳定性稳定性溶解溶解性性药物发现的成功需要同时平衡不同的变量药物发现的成功需要同时平衡不同的变量生命系统中药物暴露的屏障生命系统中药物暴露的
7、屏障o屏障包括生物膜、屏障包括生物膜、PH、代谢酶和转运体、代谢酶和转运体o生物屏障使给予的药物到达靶标的量减少生物屏障使给予的药物到达靶标的量减少o类药性佳,良好的吸收和分布、低代谢、合类药性佳,良好的吸收和分布、低代谢、合理的消除和低毒性。理的消除和低毒性。药物经体内屏障输送到靶器官的概述药物经体内屏障输送到靶器官的概述上皮渗透性上皮渗透性被动被动pH 38Pgp外排外排血血-器官特殊渗透性器官特殊渗透性被动被动Pgp外排外排胃胃小肠小肠门静脉门静脉肝肝血液血液肾肾器官器官细胞细胞靶标靶标溶解度溶解度pH 38稳定性稳定性代谢代谢稳定性稳定性一相一相二相二相蛋白结合蛋白结合肾单位肾单位渗透
8、性渗透性尿排泄尿排泄 分布分布(全身)(全身)细胞内分配细胞内分配和代谢和代谢稳定性稳定性pH 2酶酶稳定性稳定性pH 38酶酶胆汁排泄胆汁排泄稳定性稳定性酶酶渗透性渗透性被动被动Pgp外排外排二二、物理化学性质、物理化学性质1.1.从结构快速描述特征的规则从结构快速描述特征的规则oLipinski规则规则(类药性类药性5 5原则原则)n分子量分子量 500nClog P 5n氢键给予体氢键给予体 5(NH,OH数目的总和数目的总和)n氢键接受体氢键接受体 10(N,O数目的总和数目的总和)o口服吸收好的化合物中,口服吸收好的化合物中,90%符合此规则符合此规则;同时违同时违背上述两项的化合物
9、背上述两项的化合物,成药的概率较小。成药的概率较小。(Lipinski,CA et al.Adv Drug Delivery Rev.1997,23:3)Lipinski 规则计算氢键数目实例规则计算氢键数目实例官能官能团团氢键氢键供体供体氢键氢键受体受体羟羟基基1(OH)1(OH)1(O)1(O)羧羧酸酸1(OH)1(OH)2(2O)2(2O)C(O)C(O)N NR R2 20 02(N,O)2(N,O)伯胺伯胺2(NH2(NH2 2)1(N)1(N)仲胺仲胺1(NH)1(NH)1(N)1(N)醛醛0 01(O)1(O)酯酯0 02(O)2(O)醚醚0 01(O)1(O)腈腈0 01(N)
10、1(N)吡吡啶啶0 01(N)1(N)oVeber规则规则 良好口服生物利用度(大鼠)应符合;良好口服生物利用度(大鼠)应符合;n10个可旋转化学键个可旋转化学键n140极性表面积,或极性表面积,或12个氢键总数(受个氢键总数(受体加供体)体加供体)分分子子柔柔性性、极极性性表表面面积积(PSA)、氢氢键键数数目目是是决决定口服生物利用度的重要因素定口服生物利用度的重要因素Veber.D.F.J.Med.Chem.2002,45;2615-2623.例例:Lipinski规则规则 Veber规则规则-氢键供体数氢键供体数=7 可旋转键数可旋转键数=11分子量分子量=543 PSA=206Clo
11、gP=-1.7 氢键总数氢键总数=19氢键受体数氢键受体数=12根据计算,其口服生物利用度约根据计算,其口服生物利用度约5%5%例例:神经肽神经肽YY1YY1拮抗剂拮抗剂效价效价=2mol/L氢键供体数氢键供体数=0氢键受体数氢键受体数=3分子量分子量=369Log p=5.7PSA=17可旋转键数可旋转键数=6效价效价=1 nmol/L,口服吸收差口服吸收差氢键供体数氢键供体数=1氢键受体数氢键受体数=6分子量分子量=591Log p=7.3PSA=50可旋转键数可旋转键数=14氢键总数氢键总数=6o“Rule of 3”规则规则(Oprea,T.I.)-类先导化合物类先导化合物(Lead
12、like compound)规则规则nMW 300nClog P 3n可自由旋转键可自由旋转键 3n氢键供体氢键供体 3n氢键受体氢键受体 3n极性表面积极性表面积60作用于中枢的化合物结构特征作用于中枢的化合物结构特征o血脑屏障理化性质规则血脑屏障理化性质规则(Pardridge)n氢键总数氢键总数810n分子量分子量400500n非酸类化合物非酸类化合物oClark和和Lobell规则规则nN+O 6nPSA 6070n分子量分子量 450nLogD=13nClogP-(N+O)0例例:三氟拉嗪三氟拉嗪碱类碱类 pka=7.81CNS+吲哚美辛吲哚美辛酸类酸类 pka=4.18CNS-2.
13、2.亲脂性亲脂性o亲脂性是许多亲脂性是许多ADME/Tox性质的主要决定因性质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素之一nLog P:化合物的所有分子均以中性形式存在的化合物的所有分子均以中性形式存在的pH条件下,其分配系数的对数条件下,其分配系数的对数 Log P=Log(Compd.organic/Compd.aqueous)nLog D:某一特定某一特定pH(x)条件下,化合物部分以离条件下,化合物部分以离子形式、部分以中性分子形式存在,此子形式、部分以中性分子形式存在,此pH条件条件下其分配系数的对数下其分配系数的对数 Log DpH(x)=Log(Compd.organic/Compd.aqueous
14、)亲脂性的影响亲脂性的影响Log P 影响系列化合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口服后被动扩散渗透的化合物,通常影响系列化合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口服后被动扩散渗透的化合物,通常Log P 中等者中等者(1-3)吸收最佳,而吸收最佳,而Log P 值更高或更低时,吸收都将降低。值更高或更低时,吸收都将降低。Log D7.4 对类药性的影响对类药性的影响Log D7.4对类药性的影响在体内的一般影响1溶解度高溶解度高分布容积低分布容积低被动跨细胞扩散渗透率低被动跨细胞扩散渗透率低口服吸收和血脑屏障通透不利口服吸收和血脑屏障通透不利分子量分子量5溶解度低溶解度低高分布容积(特别是胺类)高分布容积(特别是胺类)
15、渗透性高渗透性高口服吸收不利,且变异大口服吸收不利,且变异大代谢高代谢高计算机预测亲脂性计算机预测亲脂性70个市售药物个市售药物Log D的文献值与计算值的文献值与计算值(Prolog D软件软件)反相法测定亲脂性反相法测定亲脂性Lombardo,F.etal.J.Med.Chem.2000,43,2922-2928.3.p3.pk ka aoPka显示一种化合物的离子化能力;显示一种化合物的离子化能力;o离子化能力是决定溶解度和渗透性的主要因素离子化能力是决定溶解度和渗透性的主要因素;o当当pH=pka时,溶液中离子化分子与中性分子浓度相时,溶液中离子化分子与中性分子浓度相同;同;o随着随着
16、pka增加,碱性化合物的碱性增加;酸性化合物的增加,碱性化合物的碱性增加;酸性化合物的酸性则随酸性则随pka降低而增强。降低而增强。上市药物:碱性上市药物:碱性75%、酸性、酸性20%、非离子化、非离子化5%HandersonHanderson公式公式弱酸弱酸(碱碱)在不同在不同pHpH值时分子态、离子态所占的比例值时分子态、离子态所占的比例pKa pHHA%orBH+%A-%orB%399.910.09299.010.99190.919.09050.050.0-19.0990.91-20.9999.01-30.0999.91酸性和碱性亚结构及其对应的酸性和碱性亚结构及其对应的pKa举例举例酸
17、类pKa三氟乙酸三氟乙酸0.23三氯乙酸三氯乙酸0.9二氯乙酸二氯乙酸1.3氯乙酸氯乙酸2.9甲酸甲酸3.8苯甲酸苯甲酸4.2琥珀酸琥珀酸4.2,5.6乙酸乙酸4.8苯硫酚苯硫酚6.5对硝基苯酚对硝基苯酚7.2间硝基苯酚间硝基苯酚9.3苯酚苯酚10.0碱类pKa胍胍13.6乙酰胺乙酰胺12.4四氢吡咯四氢吡咯11.3哌啶哌啶11.1甲胺甲胺10.6哌嗪哌嗪9.8,5.3三甲胺三甲胺9.8甘氨酸甘氨酸9.8吗啉吗啉8.4咪唑咪唑6.8吡啶吡啶5.2喹啉喹啉4.9苯胺苯胺4.9三唑三唑2.5嘌呤嘌呤2.4嘧啶嘧啶1.2二苯胺二苯胺0.8药物药物pKa举例举例酸类pKa青霉素青霉素V2.7水杨酸水杨
18、酸3.0,13.8乙酰水杨酸乙酰水杨酸3.5双氯芬酸双氯芬酸4.1磺胺噻唑磺胺噻唑7.1苯巴比妥苯巴比妥7.4,11.8苯妥英苯妥英8.3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9.9咖啡因咖啡因14碱类pKa咖啡因咖啡因0.6奎尼丁奎尼丁4.1,8.0甲苯磺丁脲甲苯磺丁脲5.3可卡因可卡因8.4麻黄碱麻黄碱9.4丙咪嗪丙咪嗪9.5阿托品阿托品9.7pKa 对系列化合物活性的影响对系列化合物活性的影响化合物IC50(M/L)pKa 4-OCH3759.34H459.104-Cl358.564-I258.172-Cl,4-OCH3198.813-CF3157.982-Cl148.184-COCH3117.52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药性 药物 分子 设计 策略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