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数学三年级《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数学三年级《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说课稿.docx(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数学三年级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说课稿数学三年级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说课稿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以下是我整理的数学三年级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数学三年级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说课稿1一、说教材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82-83页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知道了面积的含义,初步认识面积单位,以及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方法。这节课就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本单元的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方法打下坚实基础
2、。于是,我对教材进行了认真地研究。2.本课教材主要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教材例1通过先让学生用若干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成3个不同的长方形,并填好表格,让学生通过这个操作初步体会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与宽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例2通过测量面积及试一试,探索并归纳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第三部分从正方形与长方形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第四部分练一练主要目的在于巩固新知,让学生能利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的思维。3.由此我根据教学内容把推导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作为教学重点,而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的过程又是教学的难点。4.教学
3、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我没有把它作为例题来教学,而是在练习中,先计算长方形面积,再演示宽不变,逐次缩短,最后演变成长与宽同样长。学生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迁移到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发展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二、教学目标基于本课的教学内容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引导学生有序观察,动手实验,自主探究发现、验证并归纳出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利用知识的迁移由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出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去发现问题的意识,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质疑、分析、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4、,在合作与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并通过实际应用的练习,将课内外的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三、教法与学法:三年级学生的思维形式正处在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阶段。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尽量运用直观教具、学具、操作、多媒体等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手、眼、脑)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我尽量多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让他们去探索、去发现、去归纳,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只是启发者、引路人,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导者。基于以上分析,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四、教学过程:第一个环节(一)问题导入,激发兴趣:在这里我安排了3道题,第1题用数面积单位
5、的方法求面积。第2题用面积单位去量的方法求面积。第3题出是一道既难数有难量面积单位的情景下引入新课,这样设计有梯度的问题层层导入,引发了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激发学习兴趣。第二个环节(二)实践探究,发现方法1.动手操作。先让学生用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小组合作,在纸上摆一摆,摆出3个你们最喜欢的长方形,并填写下表。2反馈交流。填完表后,老师带领学一起观察摆成的每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厘米?宽是多少厘米?用了多少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面积是多少?老师着重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的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怎样的联系?谁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3.初步发现学生通过观察初步发现:长与宽积正好等于长方形的面积教师抓住长方
6、形的面积=长宽这个发现进入第三个环节。(三)动手实验、验证方法师:这位同学的发现对不对呢?下面我们再来做第二实验。请各小组测量例2的第一个长方形的长、宽,再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量,面积是多少?学生操作完后小组交流1、交流测量结果长4厘米,宽3厘米,面积12平方厘米。2、交流测量方法。你是怎样去测量的?(每排摆4个,摆3排,共有12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2平方厘米。可以沿着长摆一排,共可以摆4个小正方形,沿着宽摆3行.说明每行4个面积单位,可以摆3行,一共有12个面积单位,面积是12平方厘米),如果没有第二种测量方法,教师运用多媒体引导出第二种测量方法。并比较哪种方法简便?(这里通过比
7、较培养学生从多种方法中学会选择最佳方法。培养学生合理选择不同策略的能力。)在出示例2的第二个长方形,要求学生量出长和宽后用简便的测量方法测量它的面积,并说出面积是多少?让学生用这两个长方形的长乘宽是不是也等于它的面积第四个环节(四)归纳评价,总结方法(1)通过刚才的验证,你们发现长方形的面积和什么有关呢?怎样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呢?通过同学们的讨论,我们可以得到: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随后老师介绍用字母表示公式。接下来老师出示两道题,用刚刚学到的新知来解决。1、第82页的试一试2、解决一开始出现的求游泳池的面积题目。经过刚才的学习你有办法求出面积吗?练习完毕后就进入第五个环节.(五)灵活应用,迁移方
8、法在推导正方形面积公式时,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没有把它作为例题来教学,而是在练习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时,把一个长7分米、宽3分米的长方形,渐变成长3分米、宽3分米的正方形,让学生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迁移到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即长和宽相等时,就变成了边长边长,从而总结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边长边长。发展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紧接着我们进入第六个环节(六)联系实际,学以致用。1、出示书第83的第1题。2、出示书第83的第2题。本节课采用实验发现验证-归纳总结的教学模式。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动手操作,自己去实验发现,自己去求证,自己去总结,自己去推行,吸引了学生积极
9、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理解数学知识,积累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科学探究的方法,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和成功。数学三年级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说课稿2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2、教材地位作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及初步认识面积单位和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度量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探索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并利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样安排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更为今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计算打下良好的基础。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经历探索长方形、正
10、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总结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自己亲身探索公式的过程,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与概括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4、教学重难点理解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推到过程以及计算方法。二、说教法和学法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如下教学方法:一是自主探索法,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放手让学生去自主探索、自主研究才有利于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通
11、过学生探索、验证后,再运用概括、迁移的过程来完整地体验知识的形成与应用就是本课另一个比较重要的教学方法。三、说教学设计程序(一)情景引入1、课件出示“运动会”情景(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屏幕上出现的田径场和举重场,从场地中发现学生熟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2、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和正方形并通过师生谈话激发学生计算面积的兴趣。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创设有效的问题情景有利于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创设动物运动会的故事情景,不仅趣味浓厚同时也通过田径场和=举重场很自然引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为接下来的探索工作做了铺垫。(二)探究新知这一环节设计了四个层次猜想验证概括类推。1、猜想在这一层次里首先让学生猜想
12、要求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呢,会有学生回答与图形的长和宽有关。设计意图:学生之前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因此会联想到面积计算也可能和周长有关,而且猜一猜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开拓学生思维。2、验证a、探索让学生带着猜想,利用教师提供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各种不同的长方形,并把它的长、宽、面积记录于表中。长(厘米)宽(厘米)面积(平方厘米)并思考:长方形面积所含的平方厘米数和它的长与宽所含的厘米数有什么联系?它的长、宽分别是多少?面积呢?设计意图:提供必要的学习材料和工具,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不仅加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良好习惯,更符合
13、了人人参与数学活动的数学理念。b、结论引导学生观察表格数据并提问:你们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系了吗?学生发现: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关系,并且是长乘宽就可以求面积。长方形面积长宽(板书)。设计意图:此结论并不是最终结论,提出此结论让学生获得了探索后的成果,但是同时又为学生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即要验证此结论的正误。使学生思维进一步拓展。c、验证并概括师提问: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的面积都可以用长乘宽的方法来计算呢?我们再来研究几个例子。随后再让学生同坐之间互相再用小正方形摆摆看并自己做记录。发现:长方形面积=长宽。设计意图:刚才的结论有可能是错的,因此再次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并与同桌互相合作验证
14、出长方形面积就是长乘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出最终结论,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也感觉到探索道路的艰辛,数学知识的宝贵。3、类推师提问那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呢,学生发现正方形面积是边长乘边长,并引导学生说出正方形是长与宽相等的特殊的长方形。设计意图:由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很容易类推出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在这过程中不仅回顾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关系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推理与逻辑思维能力。(三)巩固练习1、基本练习:课本P78两题做一做;2、发展练习:课本P80第8题。课本P80第10题。设计意图:设计有层次的练习,把巩固计算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体现了数学学习内容的现实性和练习的挑战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
15、意识。(四)全课小结1、学生谈谈本节课收获;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谈体会随后教室作适当的评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所教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更容易获得成功的体验。数学三年级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说课稿3一、教材分析: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是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77、78页的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是根据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的有关知识,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量一量,摆一摆,初步得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与长和宽之间的关系,然后再进一步推广到任意长方形的面积都可用长宽=面积的方法计算。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教材的编排特点以及考虑到我班学生
16、的学习能力等情况,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初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2)会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3)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归纳、推理、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渗透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充分感受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根据教材的要求,确定本节课教学重点是使学生经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会应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教学难点是让
17、学生学会自行探索,概括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理解长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数正好等于长方形所含的厘米数与宽所含的厘米数的乘积。本节课教学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后面正方形面积的教学,以至关系到整个小学阶段平面图形面积的教学。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面积等。这些平面图形面积的求法都是在计算长方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推导的。所以,这节课又是小学阶段平面图形知识的重点。二、教法与学法:三年级学生的思维形式正处在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阶段。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尽量运用直观教具、学具和操作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手、眼、脑)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教法的选择以直观教学法为主、操作法
18、和演示法为辅。教具和学具:边长1厘米的方格纸、两个长方形纸片、表格等。在学法上可归纳为:1、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好学。2、创设操作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会学,在学习过程中有意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3、运用直观教学等多种手段,以便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乐学。三、教学程序:(一)课前谈话,复习导入通过复习面积和面积单位,用面积单位密铺的方法可以知道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面积的谈话来导入课题。使学生明白要学什么,知道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为了让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地学习新知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特点,让学生在回忆常用面积单位的基础
19、上,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时,采取以下的方式进行:1、让学生动手操作,先是让学生利用学具摆一摆,从而引出探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再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并完成表格。并将长方形的长,宽,以及面积的数据统计出来。2、在探究活动过程中,让学生交流发现计算长方形面积与长方形长和宽之间的关系,并引导学生初步发现了长方形的长所含厘米数宽所含厘米数=长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数。初步得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3、运用结论,抽象归纳。问: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面积都可用它的长乘以宽来计算呢?让我们来验证一下好不好?以此提问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要求学生通过现有的材料,小组操作、探讨、验证。这一部分我放手让学生
20、自己动手操作,让他们独立去探索、去发现,验证、推导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这样既加强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进一步的验证,让学生归纳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即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这一结论。(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教学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我没有把它作为例题来教学,而是通过出示下面几个图形,让学生计算每个图形的面积。长3厘米、宽2厘米;长5厘米、宽3厘米;长4米、宽3米;长3米、宽3米(实际上是边长3米的正方形)指着最后的图形:这个长方形特别在哪里?正方形的面积,可以怎样计算呢?学生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迁移到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即长和宽相
21、等时,就变成了边长边长,从而总结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边长边长。发展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四)巩固应用。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让学生完成如下练习:1、P79练习十九第1题:计算黑板的面积?2、P79练习十九第3题:计算篮球场的面积?半场的面积?(五)、提高延伸李小林要从下面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部分是什么图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通过这一基础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长方形面积公式来解决一般问题。(六)、总结评价,促进发展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把你的收获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设计意图: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把自己的收
22、获与同学交流,既是对一节课自己掌握情况的回顾,也是对自己行为的评价。)最后,教师以提问,学生自行小结的方式结束:这节课你们学了哪些知识?这一部分在学生小结的基础上我在进行补充,使这一节课的内容在学生大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为了让学生学好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这课知识,我尽量多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让他们去探索、去发现、去归纳,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只是启发者、引路人,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导者。这样,学生才真正学到了知识。数学三年级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说课稿4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
23、样教为思路,分别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具体阐述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和设计。一、教材分析(一)教学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7778页的内容,是本单元“面积”中的教学重点。学好这一内容,对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等的公式推导及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探究有着重要作用。鉴于这种认识,我认为,本节课不仅与实际相结合,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二)教学目标据新课程标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理解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经历长方形、正方形
24、面积公式的发现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结协作的精神。(三)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定了教学重、难点如下: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教学难点:通过动手操作、发现、推导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二、学情分析(一)心理特征:三年级的学生好学好动,以形象思维为主,联系和模仿能力较强,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创造条件和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感受成功的快乐。(二)认知状况: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
25、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对于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推导的理解,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加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三、教法分析根据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鉴于本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确定了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法、设疑诱导法、类比法。(一)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本课探究的难度不大,结论比较容易发现,而且便于展开直观的操作实验,因此我让学生通过“实验猜想验证概括”的过程来学习。(二)设疑诱导法:在讲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推导时,需要老师给予设疑诱导,深入浅出的帮助学生理解。(三)类比法: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得出,是由一个长方形渐变成正方形,求面积的过程中得来的。教具:多媒体四、
26、学法分析合作交流法自主探究法观察发现法动手操作法在学生的学习方面,我将小组合作探究作为首选。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猜想”、“验证”、“概括”等活动,探索出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又体现了学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学具:预习纸、学具盒中的1平方厘米卡片、直尺。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情境导入这一环节将用时7分钟。首先复习两个概念,一是面积,二是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再比较1厘米和1平方厘米的图形设计意图:让同学们通过复习,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二)自主探
27、索,领悟方法这一环节是重点环节,将用时17分钟。有四个步骤:做一做、猜一猜、验一验、说一说。首先做一做,让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解决例题1,在预习纸上写出自己的方法,再交流。例1:一个长方形长5厘米、宽3厘米。想办法测量出它的面积。小组成员可能三种方法:(1)画一画(画方格)(2)摆一摆(两种摆法:一是全摆上,二是只摆一行一列)(3)算一算(53=15(平方厘米)同学们合作交流后得到共识:用乘法计算最简便。接着猜一猜,我将提问学生有什么样的猜想?有人可能会说出:这个长方形面积=长宽。我会肯定这一猜想是对的,然后提问其他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可以用“长宽”来计算?然后验一验,学生自己根据预习纸上的3个
28、图形(图A:2行6列,图B:4行3列,图c:1行8列),摆一摆填一填,之后再汇报结果。图形长/厘米宽/厘米面积/平方厘米图A图B图c通过刚才的过程验证了这个猜想是对的,即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最后说一说,我以例题1为例设疑诱导,找同学说出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不断的提问:长方形长5厘米,沿着长边一行可以摆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宽3厘米,沿着宽边可以摆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也就是说可以摆几行?(同时配合课件的演示)继续提问:这个长方形每行摆5个正方形,摆了3行,一共摆了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怎样列式计算?算式中5、3、15是长方形的什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最后得出结
29、论:每行摆的个数就是长方形的长,摆的行数是宽,小正方形的个数(即长方形面积单位的个数)就是长方形的面积。也就得出长方形面积=长宽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思考、交流、合作、讨论的方式,积极探索,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逐步形成正确地数学价值观。同时也体现课堂中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的活动当中来。(三)利用迁移,探究知识这一环节将用时8分钟。首先引导学生猜想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我把一个长7米、宽6米的长方形花坛,渐变成边长6米的正方形花坛的过程;让学生去猜想、发现其面积的计算方法。得出: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接着让学生交流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否正确?最后让小组交流长方形
30、与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联系。设计意图:学生在交流、讨论中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就是两条相邻边长的积;只是求长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长和宽的长度,而求正方形的面积只需要一条边长的长度。明确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计算间异同。(四)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这一环节将用时10分钟。为巩固本节学习内容、解决实际问题我设计以下习题:活动一,求一张长方形餐桌的面积。(学生联系生活,练习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课本例3)活动二,求出数学课本的面积。(学生自主操作,独立完成。课本78页下边做一做)活动三,强化训练,提高难度。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外面长方形,里边正方形,剩余阴影部分)(五)总结过程,突破重点这一环节我将用时
31、2分钟。引导学生回顾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并引导回顾研究的过程。设计意图:一节课总结必不可少,能够加深学生对本节重点内容的掌握。(六)作业布置为巩固本节学习内容我布置以下习题:课本79到80页2、4、6(必做),8(选做)。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层次的习题,让水平不同的同学都能达到很好的练习效果。六、板书设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长方行面积=长宽76=42(m2)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66=36(m2)数学三年级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说课稿5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评委: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下面我和大家汇报一下我的设想,我主要从教材、学情、教学流程、板书设计、教学反
32、思这五个方面来谈一谈。一、说教材(课件)1、教学内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77、78页的内容。2、地位和作用:本课是在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知道了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课件)长、正方形面积与面积是类属关系,统一面积单位和用面积单位密铺则是探究长、正方形面积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本节课教学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小学阶段平面图形面积的教学。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面积等。这些平面图形面积的求法都是在计算长方形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推导的。所以,这节
33、课又是小学阶段平面图形知识的重点。教材蕴含了数形结合、不完全归纳的数学思想。3、教学目标:课程标准对本节课是这样表述的: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针对三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年龄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学习目标:(课件)在动手实践过程中,通过猜想、操作、分析、验证,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在小组交流活动中,通过讨论、观察、发现,准确归纳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在计算和解决问题中,熟练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教学重、难点、关键(课件)教学重点:会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
34、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体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推导过程及公式归纳。教学关键:借助学具操作,找出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的关系。为了突破重点,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得出采用让学生人人动手拼摆,列表观察,分析推导的方法进行。5、教学准备:(课件)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若干个、方格纸、实验记录单、课件(课件)二、说学情(一)学生情况美国的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这样一句话: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情况的掌握与分析。三年级学生(8、9岁),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乐于探究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但是学生还缺乏实践经验,需加
35、以引导进行学习。本节课学生学习应具备的入门技能是:要理解乘法意义、面积的意义、常用面积单位,以及用面积单位测量一个图形面积方法的。根据图列出乘法算式。这些为学生学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奠定了知识和技能基础,但学生具体学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过程中,还可能存在以下学习困难:(课件)1、忽视了用什么测量面积?为什么要用面积单位去测量?2、部分学生不能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清晰的测量面积的表象。3、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容易混淆。4、学生对长方形的面积为什么是长乘以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5、保留概念可能认识不到位,保留概念是指物体不因大小、方向、位置的改变而改变,这是测量的基础。(课件)(
36、二)教法和学法数学课标指出:学生学习活动不能简单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三年级学生的思维形式正处在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阶段。我班的学生对数学有较浓的兴趣,思维较活跃,好动,想像丰富,善于发表个人观点,敢于创新,动手能力较强。所以我在教学中,根据他们的特点,(课件)我主要采用操作法、观察法、发现法、讨论法、演示法。同时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质量。古人说:授人以鱼,仅供一餐之需;而给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因此,(课件)在本节课我指导学生自主探究,观察发现,归纳总结等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三、说教学流程通过对课程标准、教材
37、内容的把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的发展为主,我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一条主线、两个重点、三个“一”、四个环节。(课件)一条主线即始终以活动探究为主线;(课件)两个重点: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交流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面积计算公式;(课件)三个“一”即教学过程中的用到的“猜一猜、摆一摆、验一验”;(课件)四个环节即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动手操作,探索新知、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总结反思,深化认识。具体环节如下:(课件)(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激发学生兴趣,为了跳出陈旧的数学课单纯讲知传道的框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生活的快乐。在新课伊始,我结合生活实际设疑导入,让学生在一个生动的教
38、学中开始探究活动。首先,我用课件出示乌龟和兔子比赛画画的图画,问学生,你能想办法比较出他俩谁画的面积大一些吗?有的同学说放在一起比较,有的说用面积单位去测量,这时我就追问:如果想知道游泳池的面积、学校操场的面积也用面积单位去测量,你们觉得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就引起了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是呀,用面积单位去量长方形的面积在实际生活中太麻烦,也是行不通的,怎么办呢?这样就引出了一个数学问题:应该寻找一个简便的计算长方形的面积的方法,从而引出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长方形面积的计算。(课件)(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1、猜想学生有了探索的愿望和兴趣,可是不能没有目标的去探索,那样只会事倍功半,甚
39、至没有结果,这时我让学生大胆猜想,形成统一的认识,使后边的探索和验证活动有了明确的目标。请看视频,(课件)这里我为学生了一组感性学习材料,适当进行启发,使学生的思维有了一定的指向和集中。学生凭着对学习材料的直接反应作出了大胆的设想。避免了学生盲目的猜测,同时又唤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究知识的欲望。当学生发现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宽时,老师问: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的面积都可以用“长宽”计算呢?同学们想不想亲自动手去验证一下,这样再次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围绕猜想,验证猜想。(课件)2、验证学生形成基本的猜想后,我就把课堂大量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开展有针对性的数学探究活动(验证长方形的面积=
40、长宽),请看视频,(课件)教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课前,我在四年级挑选了两个班(60人)进行了一次调查问卷。l、长方形面积?正方形面积?2、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为什么是长乘宽?调查的结果令人吃惊:70的学生能正确回答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25的学生回答是周长计算公式。5的学生不知道。对于第二个问题,几乎没有学生知道为什么。在三年级时,我们已经教过这一章的知识,而且进行了大量的训练,为什么只有70的学生记得结论?为什么几乎没有人能够回答出长方形的面积为什么是长乘宽呢?显然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过于重视知识结论的获得,而对于知识获得的过程则显得轻描淡写,知识的意义并没有完全让学生真正理解。(课程
41、标准)那么对于本节课来说“真”理解就不仅是能够描述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更为重要的是要能够描述出为什么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长乘宽。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学生通过一次实验而发现的,是不能成为科学发现的结论,还必须通过验证这一环节,使学生明白在任何一种发现活动中,新的认识、新的结论不能盲目、划率地断言,必须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在活动中,我既不像过去那样告诉学生怎么动手去验证,让学生做机械的操作员,不是随意放开让学生盲目的操作,而是把放和引有机的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从不同的途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但让每个学生自主参与验证活动,而且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分析、推理和想象活动过程
42、中解决问题,发展空间观念和论证推理能力。我设计这一教学环节,既渗透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严谨科学态度。3、归纳请看视频,(课件)结合摆的过程,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总结长方形面积公式。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这样实现了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转化,让学生接受了一次不完全归纳思维方法的熏陶,符合几何初步知识数学的课堂教学结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同时让学生尽情享受猜想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励学生自觉地大胆猜想、探求知识的奥秘。4、转化学生理解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我设计了一道看似平常无奇的练习:(课件)长是9厘米、宽是6厘米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然
43、后课件演示:长是9厘米、宽是6厘米的长方形的长不断缩短,我不断加速地抛出一个个同样的问题:此时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当长方形变成长:6厘米,宽6厘米时,学生们发现这时长()方形4条边相等,它已恍然是一个正方形。从长方形巧妙地变成正方形,我利用了长、正方形的关系,把抓住了知识中的生成机遇,使学生既容易水到渠成地归纳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又体会到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的共性和差异,又一次把探索知识的机会给了学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了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三)、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俗话说的好:“熟能生巧”。数学离不开练习,要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一定要通过练习。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也要通过
44、一定的思考练习,课程标准提倡练习的有效性。对此,我非常注意将数学的思考融入不同层次的练习之中,很好的发挥练习作用。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有了明确认识以后,(课件)让学生自己解决课前提出的乌龟和兔子谁画的面积大的问题。另外我安排相应的练习题,练习题的设计由易到难,采用闯关游戏的方式进行,(课件)最后出示有一定难度的综合拓展题目作为作业,(课件)让学生带着新的问题走出课堂,期待下一课的到来。通过一系列的练习,使学生不但巩固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数学思维得到不断的拓展。(课件)(四)总结反思,深化认识。最后,教师以提问,学生自行小结的方式结束:(课件)这节课你学到什么知识?是怎样掌握的?这一部分
45、在学生小结的基础上我在进行补充,使这一节课的内容在学生大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采用的了师评、互评、生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我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学习热情的评价,以此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总之,本课教学从实际生活引入,创设问题情境,注重学生的信息反馈,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的全过程,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综上述,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是让学生大胆猜想公式验证公式归纳公式运用公式。首先思起源于疑,让学生敢于提出猜想,围绕猜想,教师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方向地围绕着一个个问题自主合作学习,探索出真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验成功的快乐。(课件)四、说板书设计本节课的板书主要围绕这节课的两个重点内容,在揭示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时直接板书公式,让学生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起到突出重点的目的。(课件)五、说教学反思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这是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的一句名言。反思是教师必备的意识和行为。我认为本节课的设计特点是:(课件)力图体现:课堂教学“人本化”,让学生思动、手动、口动、互动。学习方式探究化,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获得新知。授课后我还将反思:(课件)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探究活动的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