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 第1章 组织激励.ppt
《组织行为学 第1章 组织激励.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行为学 第1章 组织激励.ppt(8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重庆工商大学:周重阳重庆工商大学:周重阳 副教授副教授前言前言一、培训班内容简介一、培训班内容简介培训班是基础班,其内容如下:1、教材各章节的详细讲解,重点考核辅之以经典例题来分析,使学员对教材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系统的掌握。2、每张均配课后练习,帮助学员们强化各章所学知识。3、模拟试题,帮助学员们检测精讲班的学习效果。二、二、20112011年教材的变化情况年教材的变化情况1 1、删掉了本书的考试大纲、删掉了本书的考试大纲2 2、删掉了本书中各章课后练习题、删掉了本书中各章课后练习题3 3、删掉了本书中有些章节、删掉了本书中有些章节4 4、新增了一套模拟试题、新增了一套模拟试题5 5、本教材结构
2、和内容进行调整、本教材结构和内容进行调整2011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教材还是原来的四部分,即:第一部分 组织行为学、第二部分 人力资源管理、第三部分 劳动力市场、第四部分 劳动与社会保险政策,但无论从内容还是从结构上均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但无论从内容还是从结构上均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从内容上:从内容上:变化很大的是:第四部分劳动与社会保险政策变化较大的是:第三部分的第十二章无变化的是: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从结构上:新教材共十七章,组织行为学3章、人力资源管理7章、劳动力市场2章、劳动与社会保险政策5章。2011201120112011年教材与年教材与年教材与年教材与2010201
3、020102010年教材具体结构对照表(共年教材具体结构对照表(共年教材具体结构对照表(共年教材具体结构对照表(共17171717章)章)章)章)2011年教材年教材 2010年教材年教材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组织组织行行为为学(共学(共3 3章)章)第一章第一章 组织激励组织激励第一章第一章 组织激励组织激励第二章第二章 领导行为领导行为第二章第二章 领导行为领导行为第三章第三章 组织设计与组织文化组织设计与组织文化第三章第三章 组织设计与组织文化组织设计与组织文化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人力资源管理(共人力资源管理(共7 7章)章)第四章第四章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第四章第四章 战
4、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第五章第五章 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规划第五章第五章 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规划第六章第六章 工作分析工作分析第六章第六章 工作分析工作分析第七章第七章 人员甄选人员甄选第七章第七章 人员甄选人员甄选第八章第八章 绩效管理绩效管理第八章第八章 绩效管理绩效管理第九章第九章 薪酬福利管理薪酬福利管理第九章第九章 薪酬福利管理薪酬福利管理第十章第十章 培训与开发培训与开发第十章第十章 培训与开发培训与开发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劳动力市场(共劳动力市场(共2 2章)章)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人力资本投资
5、理论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人力资本投资投机激励问题的经济分析人力资本投资投机激励问题的经济分析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劳动与社会保险政策(共劳动与社会保险政策(共5 5章)章)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社会保险法律社会保险法律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劳动和社会法律保险关系劳动和社会法律保险关系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劳动关系协调劳动关系协调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劳动用人制度劳动用人制度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劳动争议调解仲裁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工资福利与工伤、生育保险工资福利与工伤、生育保险第十六章第十六章 社会保险社会保险第十六章第十六章 劳动法律责任及执法劳动法律责任及执法第十七章第十七章 法律责任
6、与执法法律责任与执法三、本教材考试特点:三、本教材考试特点:(一)考试题型、题量(一)考试题型、题量(二)考试内容(二)考试内容1 1、紧扣大纲,全面考核2 2、难度适中,题型灵活,历年真题相关考点较多。本课程历年考题分值不变。3 3、2011年命题趋势保持现有题型模式单选题、多选题、案例题。4 4、第一部分占10分、第二部分占60分、第三部分占10分、第四部分占60分。总分140分。重点在第二、四部分。题型题型单选题单选题多选题多选题案例分析题案例分析题合计合计题量题量606020202020100100分值分值60*1=6060*1=60分分20*2=4020*2=40分分20*2=402
7、0*2=40分分140140四、学习方法1 1、要结合大纲的要求进行全面复习,大纲中的不同要求,其出题概率不同。大体上是:“掌握”为60%,“熟悉”为30%,“了解”为10%。2 2、对整个教材至少要复习四遍。对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注意掌握关键字,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结合练习,随时检查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3 3、重点内容要搞懂弄透。4 4、加强练习,练习是使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前提。总之,人力资源管理的学习要以教材为中心,以练习为辅助,加强习题的练习,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顺利通过该门课程的考试!五、案例分析题五、案例分析题 某公司经理最近招聘了一位新员工,在面试过程中对
8、其相当满意,该员工硕士毕业,已有两年相关工作经验,形象英俊,与经理自己的多种爱好相投,因此没有对其专业水平过多考核便予以录用。结果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该员工不能胜任岗位要求,最终不得不将其辞退。1 1、经理面试过程中所犯的错误是(、经理面试过程中所犯的错误是()A、采用了结构性面试方法B、面试进程比较随意C、面试前没有分析与掌握职位对应要求的能力D、没有建立信任、亲密的面谈气氛答案BC五、案例分析题五、案例分析题2 2、面试中常见的偏差包括(、面试中常见的偏差包括()A、最初印象倾向B、雇用压力C、对比效应D、应聘者顺序错误答案 ACD3 3、面试可以采用评价中心技术,其形式可以是(、面试可以
9、采用评价中心技术,其形式可以是()A、投射法B、角色扮演C、文件框作D、管理游戏答案 BCD五、案例分析题五、案例分析题4 4、面试的特点包括直观性、全面性、目标性、主观性,该经理人员在筛选应聘者、面试的特点包括直观性、全面性、目标性、主观性,该经理人员在筛选应聘者时,没有注意到哪些特点(时,没有注意到哪些特点()A、直观性B、全面性C、目标性D、主观性答案:ABCD5 5、面试的效果非常重要,其中(、面试的效果非常重要,其中()是指测验方法是否真正测出工作绩效的某些重)是指测验方法是否真正测出工作绩效的某些重要因素。要因素。A、预测效度B、构想效度C、内容效度D、效标关联效度答案:C本课课程
10、体系: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组织行为学(理论基础)组织行为学(理论基础)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人力资源管理(微观)人力资源管理(微观)本课课程体系: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劳动力市场(宏观)劳动力市场(宏观)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劳动与社会保险政策(法律法规约束)劳动与社会保险政策(法律法规约束)第一章组织激励本章近几年考题分值分布本章近几年考题分值分布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案例分析题 合计合计 20062006年年3 3分分4 4分分-7 7分分20072007年年 3 3分分2 2分分6 6分分1111分分20082008年年 4 4分分2 2分分6 6分分1212分分200
11、92009年年6 6分分2 2分分6 6分分1414分分20102010年年3 3分分4 4分分-7 7分分第一节需要与动机第一节需要与动机本节内容:一、需要与动机(概念;内源性动机与外源性动机)二、激励及其类型(概念、类型)一、需要与动机考点:考点:需要的概念;动机的概念;内源性动机和外源性动机1.需要的概念:需要是指当缺乏或期待某种缺乏或期待某种结果果而产生的心理状态,包括对食物、水、空气等的物质需要及对归属、爱等的社会需要。需要未能满足的状态,会产生一种驱动人采取行动来满足需要的压力,这种压力只有在达到目标、满足需要时才会缓解或消除。2.动机的概念:概念:动机是指人们从事某种活动、为某一
12、目标付出努力的意愿,这种意愿取决于目标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能满足人的需要。动机的三要素机的三要素 :1)决定人的行为方向,既选择做出什么样的行为。2)努力的水平,既行为的努力程度;3)坚持的水平,既遇到阻碍时付出多大努力坚持自己的行为。动机的分机的分类:(1 1)内源性)内源性动机(内在机(内在动机):是指人做出某种机):是指人做出某种行行为是因是因为行行为本身,因本身,因为这种行种行为可以可以带来成就来成就感,或者个体感,或者个体认为这种行种行为是有价是有价值的。的。(2 2)外源性)外源性动机(外在机(外在动机):是指人机):是指人为了了获得得物物质或社会或社会报酬,或酬,或为了避免了避免
13、惩罚而完成某种行而完成某种行为,完成某种行完成某种行为是是为了行了行为的的结果,而不是行果,而不是行为本身。本身。如工如工资、奖金、表金、表扬、社会地位等。、社会地位等。【例题例题11单选题单选题】(20072007年)在激发个体努力工作的动机因年)在激发个体努力工作的动机因素中,不属于外源性动机的是(素中,不属于外源性动机的是()。)。A.A.社会地位社会地位 B.B.奖金金报酬酬C.C.避免避免惩罚 D.D.实现潜能潜能 答案答案DD【例题例题22多选题多选题】(20062006年)关于内源性与外源性动机的陈年)关于内源性与外源性动机的陈述,正确的是(述,正确的是()。)。A.A.为了提薪
14、而努力工作,了提薪而努力工作,这是外源性是外源性动机作用的表机作用的表现B.B.人人们对活活动本身感本身感兴趣,趣,为了活了活动而活而活动,这是内源性是内源性动机作用的表机作用的表现C.C.外源性外源性动机与内源性机与内源性动机互机互补D.D.与内源性与内源性动机相比,外源性机相比,外源性动机更机更难控制控制E.E.内源性内源性动机也称机也称为外部外部动机机 答案答案ABCABC下述与动机有关的因素中,属于内源性动机范畴的有(CDE)。A.工资B.社会地位C.工作的挑战性D.价值感E.自我实现感二、激励及其类型考点:激励的概念和作用、激励的类型1.激励的概念和作用(1)概念:激励就是通过满足员
15、工的需要而使其努力工作,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2)作用:可以调动人们潜在的积极性,使员工出色完成工作目标以及不断提高工作绩效。2.几种常见的激励形式从激励内容的角度:物质激励、精神激励从激励作用的角度:正向激励、负向激励从激励对象的角度:他人激励、自我激励第二节激励理论第二节激励理论本节内容:一、需要层次理论考点:考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内容及主要观点;需要层次理论在管理上的应用及局限性1.马斯洛划分的五五层次人次人类需要需要(1)生理需要,指对食物、水、居住场所、睡眠、性等身体方面的需要。(2)安全需要,主要针对身体安全(如脱离危险的工作环境)和经济安全(如不解雇的承诺,或是舒适的退
16、休计划)的需要,以避免身心受到伤害。(3)归属和爱的需要,包括情感、归属、被接纳、友谊等需要,例如获得友好和睦的同事。(4)尊重的需要,包括内在的尊重,如自尊心、自主权、成就感等需要,以及外在的尊重,如地位、认同、受重视等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包括个人成长、发挥个人潜能,实现个人理想的需要。2.主要主要观点点:(1)人具有这五种需要,只是在不同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强烈程度不同而已。(2)未被满足的需要是行为的主要激励源,已获得基本满足的需要不再有激励作用。(3)这五种需要层级越来越高,当下一层次需要在相当程度上得到满足后,个体才会追求上一层次的需要。(4)以上五种层次的需要还可大致分
17、为两大类:前三个层次为基本需要,后两个层次为高级需要,因为前三者的满足主要靠外部条件或因素,后两者的满足主要靠内在因素。3.3.在管理上的在管理上的应用(用(简单了解)了解)(1 1)管理者需要)管理者需要考考虑员工不同工不同层次的需要次的需要,并,并为每一每一层次的需要次的需要设计相相应的内在激励。的内在激励。(2 2)管理者需要考)管理者需要考虑每个每个员工的特殊需要工的特殊需要,因,因为不同人的需要是不同的。不同人的需要是不同的。(3 3)该理理论还表明,表明,组织用于用于满足低足低层次需要的次需要的投入效益是投入效益是递减的。减的。当员工低层次的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后,公司仍以当员工
18、低层次的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后,公司仍以原来的方式来激励员工,效果会很小;但是如果着眼于原来的方式来激励员工,效果会很小;但是如果着眼于员工更高层次的需要,对员工的激励可以使组织绩效得员工更高层次的需要,对员工的激励可以使组织绩效得到明显的提高。到明显的提高。4.4.评论五五层次需要并不次需要并不严格呈格呈阶梯关系,不是某种梯关系,不是某种层次的次的需要得到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不再有激励作用,也不是只有当足后就不再有激励作用,也不是只有当低低级需要都得到需要都得到满足后高一足后高一级的需要才具有激励作的需要才具有激励作用。用。从某种程度上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马斯洛的需要斯洛的需要层次理次理论较为
19、呆呆板而不灵活,不完全适用于复板而不灵活,不完全适用于复杂多多变的的实际环境。境。【例题1单选题】(2007年)马斯洛将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划分为五个层次,属于第三个层次需要的是()。A.生理需要 B.尊重的需要C.归属和爱的需要 D.安全需要 答案C【例题2单选题】(2008年)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不符的陈述是()。A.人的需要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需要B.人在不同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强烈程度不同C.只有低一层次的需要得到相当程度的满足之后,个体才会追求高一层次的需要D.自我实现是人类的基本需要 答案D【例题3单选题】(2009年)在马斯洛的需要
20、层次理论中,五种需要类型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B)A.生理安全自我实现尊重归属和爱B.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C.安全生理尊重归属和爱自我实现D.生理安全尊重自我实现归属和爱二、双因素理论考点:赫兹伯格的激励保健双因素理论的内容及在管理上的应用赫茨伯格赫茨伯格提出,又称激励保健双因素理论。解题技巧1.内容激励因素:成就感、激励因素:成就感、别人的人的认可、工作本身、可、工作本身、责任和晋升任和晋升等因素等因素。保健因素:保健因素:组织政策、政策、监督方式、人督方式、人际关系、工作关系、工作环境和境和工工资等因素等因素。传统:满意不满意(具备各种因素,员工满意;不具备,不满意)赫茨伯格:满意
21、没有满意(具备激励因素,员工满意;不具备,没有满意)没有不满意不满意(具备保健因素,员工没有不满意;不具备,不满意)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需要层次理论针对的是人类的需要和动机,而双因素理论则针对满足这些需要的目标或诱因。双因素理论中的保健因素相当于需要层次理论中的低层次需要,这些需要的满足仅能消除不满,但不能导致满足。双因素理论中的激励因素相当于需要层次理论中的高层次需要,这一类需要的满足才能真正导致员工的满意,有效充分地激励员工。2.在管理上的应用让员工满意防止员工不满意提供保健因素,只能防止牢骚,消除不满,却不一定能激励员工;要想激励员工,必须重视员
22、工的成就感、认同感、责任感以及个人成长等。【例题案例分析题】(2008年)刘先生是某广告公司设计部的主管,他发现手下员工的士气普遍比较低落,工作业绩也一直没有起色。刘先生在员工中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员工普遍感觉工作内容十分枯燥,每天只能按部就班地完成上面分配下来的工作,缺乏成就感。针对这种情况,为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刘先生决定在设计部每月评选一名工作出色的员工,并给予重奖;但是这项措施实行一段时间之后,情况没有任何改观;有员工表示,每月优秀员工的评选缺乏客观的指标,无法反映个人的真实工作情况。1.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设计部员工所关注的是()。A.保健因素 B.激励因素C.工资因素 D.安
23、全因素 答案B【例题单选题】(2009年).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激励因素的缺失会导致员工(D)。A.满意B.没有满意C.不满D.没有不满(激励因素的缺失不会导致员工的不满)三、ERG理论考点:ERG理论及其在管理上的应用1.ERG理论:奥奥尔德佛德佛对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修订。提出人有三种核心需要:。(1)生存需要(Existence):个体的生理需要和物质需要,或个体维持生存的物质条件。这些需要大体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全部“生理需要”和部分“安全需要”相对应。(2)关系需要(Relation):个体维持重要人际关系的需要。这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部分“安全需要”、全部“归属和爱的需要
24、”和部分“尊重需要”相对应。(3)成长需要(Growth):个体追求自我发展的内在欲望。这一类需要可与马斯洛层次理论中部分“尊重需要”和全部“自我实现需要”相对应。各种需要可以同时具有激励作用;挫折退化(较高层次需要不能满足时,对满足低层次需要的欲望就会加强)。2.在管理上的应用:多层次需要的激励;不同文化、环境背景下,个体需要的差异。【例题多选题】(2007年)ERG理论认为,人的核心需要包括()。A.生存需要 B.亲和需要 C.权力需要D.关系需要 E.成长需要答案ADE【例题单选题】(2009年)关于奥尔德佛提出的ERG理论的说法,错误的是(C)。A.“关系需要”对应马斯洛需要理论中的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组织行为学 第1章组织激励 组织 行为学 激励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