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概论之第十章典型与意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术学概论之第十章典型与意境.ppt(5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九章典型和意境一、典型二、意境三、文化语境中的典型与意境一、典型狭义上讲:艺术作品中塑造的成功的人物形象。又称为典型人物、典型性格或典型形象。广义上讲:典型包括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典型环境、典型性格等。典型说产生于西方,是西方文艺理论判断和评价文艺作品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一)典型学说的历史发展十七世纪以前,典型说主要是一种类型说,强调形象的普遍性和类型性。例如:贺拉斯强调人物的性格要取阶级、阶层、地域或年龄的类型特征。“我们不要把青年人写成老年人的性格,也不要把儿童写成成年人的性格,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年龄和特点恰当配合起来。”在这里,贺拉斯所强调的就是人物性格要代表一个类型,写武士就要写
2、他的勇猛,写军人就要写他的英勇,写少女就要写她的多愁善感,至于具体作品中的武士、军人和少女的性格的丰富性则被忽视了。在艺术作品中,像莫里哀的悭吝人就是类型化的代表,他不是一个吝啬鬼的画像,而是吝啬本身的画像,是关于吝啬这种人物类型的描写。自18世纪起,典型观开始了由重视共性和类型特征到重视个性的转变。例如在荷马的作品里,每一个英雄都是许多性格特征的充满生气的总和。阿喀琉斯是个最年轻的英雄,但是他一方面有年轻人的力量,另一方面也有人的一些其他品质,荷马借种种不同的情景把他的这种多方面的性格都揭示出来了。阿喀琉斯爱他的母亲特提斯,布里赛斯被人夺去,他为他痛苦,他的荣誉受到损害,他就和阿伽门农争吵,
3、这就成为伊利亚特中以后一切事变的出发点。此外,他也是帕屈罗克鲁斯和安惕洛库斯的最忠实的朋友。他一方面是个最漂亮最暴躁的少年,既会跑,又勇敢,可是另一方面他也很尊敬老年人;他所信任的仆人,重视的腓尼克斯,躺在他的脚旁,在帕屈罗克鲁斯的丧礼中他对老人涅斯托表示最崇高的敬礼。但是对于敌人,他却显得容易发火,脾气暴躁,爱报复,非常凶恶,例如他把赫克托的尸体绑在他的车后,绕着特洛伊城拖了三个圈子,但是老普莱亚姆来到他的营帐,他的心肠就软下来了,他暗地里想到自己的老父亲,就伸出手来给哭泣的老国王去握,尽管这老国王的儿子是他亲手杀了的。关于阿喀琉斯,我们可以说:“这是一个人!”高贵的人格的多方面性在这个人身
4、上显出了它的全部丰富性。荷马所写的其他人物性格也是如此每个人都是一个整体,本身就是一个世界,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满的有生气的人,而不是某种孤立的性格特征的寓言式的抽象品。十八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带来了通过富有个性的艺术形象表现某种社会普遍性的艺术观念。莱辛就十分重视艺术真实,重视人物性格塑造,要求无论是悲剧性格还是喜剧性格必须具有普遍性。以完整的理论形态首先提出个性化典型的是康德。他认为类型化典型是一种规范化的观念,要求艺术家创造“符合观念的个体的表象”,这样的典型一方面和理性道德的善结合着,上升到本质必然的规律性;另一方面它又与个性的特殊结合着,是活生生的形象。别林斯基深刻分析了莎士比亚、果戈里等
5、作家创造出的典型,对典型问题作了正面的、系统的论述。他把典型的塑造看成是文艺批评的重要原则,并提出了“每个典型都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的著名论断。马克思主义提出了真正成熟的典型学说,对于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我们现在所说的典型理论,一般是指马克思主义的典型理论。二、典型的美学特征1.典型是共性和个性有机统一的整体2.典型是性格的丰富性与主导性的统一3.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1.典型是个性和共性有机结合的整体恩格斯说:“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正如老黑格尔所说的,是一个这个。”这就是说,任何艺术典型,都是在鲜明生动的个性中体现出广泛普遍的共性,在独一无二的个别形象中体现出普遍
6、性的规律。例如:阿Q,哈姆雷特。在鲁迅的阿Q正传中,阿Q就是一个富有魅力的典型形象。他具有鲜明生动的个性,也具有许多典型特征,他头上长着癞疮疤,所以忌讳说“癞”以及一切近于“癞”的字音,后来推而广之,“光”也讳,“亮”也讳,再后来,连“灯”“烛”都讳了。一犯讳,不问有心与无心,阿Q便全疤通红地发起怒来,估量了对手,口讷的他便骂,气力小的他便打:然而不知怎么一回事,总还是阿Q吃亏的时候多。于是他渐渐的变换了方针,大抵改为怒目而视了。谁知道阿Q采用怒目主义之后,未庄的闲人们便愈喜欢玩笑他。一见免,他们便假作吃惊的说:“哙,亮起来了。”阿Q照例的发了怒,他怒目而视了。“原来有保险灯在这里!”他们并不
7、怕。阿Q没有法,只得另外想出报复的话来:“你还不配”这时候,又仿佛在他头上的是一种高尚的光荣的癞头疮,并非平常的癞头疮了;但上文上文说过,啊Q是有见识的,他立刻知道和“犯忌”有点抵触,便不再往底下说。闲人还不完,只撩他,于是终而至于打。阿Q在形式上打败了,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闲人这次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阿Q站了一刻,心理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于是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阿Q想在心里的,后来每每说出口来,所以凡有和阿Q玩笑的人们,几乎全知道他有这一种精神上的胜利法,伺候每逢揪住他黄辫子的时候,人揪先一着对他说:“阿Q,这不是儿子打老子,是人打畜牲。自己说
8、:人打畜牲!”阿Q两只手都捏住了自己的辫根,歪着头,说道:“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么?”但虽然是虫豸,闲人不并不放,仍然在就近的什么地方给他碰了五六个响头,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他以为阿Q这回可遭了瘟。然而不到十秒钟,阿Q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他觉得他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除了“自轻自贱”不算外,余下的就是“第一个”。“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你算是什么东西”呢!?阿Q以如是等等妙法克服怨敌之后,便愉快的跑到酒店里喝了几碗酒,又和别人调笑一通,口角一通,又得了胜,愉快的回到土谷饲,放倒头睡着了。2.典型是性格的丰富性与主导性的统一。典型是性格的丰富性与主导性的统一。艺术典
9、型总是给人一种含蓄蕴藉、挖掘不尽的艺术魅力,人们常说,“说不尽的哈姆雷特”,说不尽的阿Q,这是因为典型具有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每次阅读,都可以从中发现新的东西。同时,这种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又是围绕人物的主导性格统一在一起的,而不是一盘散沙。对于阿Q来说,其主导性格就是“精神胜利法”,对于哈姆雷特来说,其主导性格就是犹豫不决。这种性格的丰富性和主导性格的有机统一就使人物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丰满的整体,就使阿Q成为阿Q,哈姆雷特成为哈姆雷特。阿Q性格系统(1)质朴愚昧但又狡猾无赖;(2)率真任性而又正统卫道;(3)自尊自大而又自轻自贱;(4)争强好胜但又忍辱屈从;(5)狭隘保守但又盲目趋时;(6
10、)排斥异端而又向往革命;(7)憎恶权势而又趋炎附势;(8)蛮横霸道而又懦弱卑怯;(9)敏感禁忌而又麻木健忘;(10)不满现状而又安于现状。3.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科学地阐明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与人物性格形成的关系,并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观察文学艺术创作,提出了“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命题。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您的人物,就他们本身而言,是够典型的;但是围绕着这些人物并促使他们行动的环境,也许就不是那样典型了。二、意境(一)意境的形成与界定1.王昌龄2.皎然3.严羽4.王夫
11、之5.王国维王昌龄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物境是描写自然山水的诗歌所产生的境界,要想表现出这种境界,必须对泉石云峰那种“极丽绝秀”的神韵有了真切的感悟之后,才能把它很好的表现出来。情景是描写内心感情的诗歌所产生的境界,当诗人对于人生的娱乐愁怨有了真切的体验之后,才能写出真实感人情感充沛的作品。意境则是通过对于所表现的对象的思索所表现出的境界。显然,在王昌龄虽然在这里明确提出了意境这一范畴
12、,但是其含义和后来的意境理论还有很大差别。皎然诗人之思初发,取境偏高则一首举体便高,取境偏逸则一首举体便逸。另外,他还提出了“诗情缘境发”和“缘境不尽曰情”等重要命题,进一步发展了意境理论。司空徒晚唐的司空图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等观点,认为诗境“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至此,意境论的基本内涵和理论构架基本得到确立。在司空图这里,意境是一种形象,但是这种艺术形象又指向了另外无限境界,这就使艺术作品具有了丰富的意蕴。在此之后,意境论逐渐称为中国诗学、画论、书论、园林建筑艺术的核心范畴,成为判断艺术作品品格高下的标准,对于中国艺术的发展产
13、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严羽诗者,吟咏性情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莹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在提出兴趣说的同时,严羽还主张“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这就不仅指出了诗歌艺术形象的意蕴特征,而且提出诗歌的意境营造需要感性体悟。王夫之:“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王国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文学之工与不工,亦视其意境之有无,与其深浅而已。在此基础上,他对境界的类型作了进一步区分,提出“有我之
14、境”、“无我之境”的概念。“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知道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这就是说,有我之境,主观情感色彩较为强烈;无我之境,则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完全融合。例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是有有我之境,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无我之境。王国维的意境论代表着中国古典意境理论的新高度,标志意境论的完成。(二)艺术意境的美学特征1.情景交融2.虚实相生3.韵味无穷1.情景交融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基本特征,当艺术作品能够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时,就能够在有限中体现无限,具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体现出“言有尽而意无穷也
15、”的境界.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陈子昂:登幽州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2.虚实相生虚实相生同样是意境创造的重要特征。虚与实是中国美学的一对重要范畴,在艺术上有着重要表现。所谓实是指实境,也就是艺术作品中所描绘出来的对象,是一种有形的艺术形象;所谓虚是指虚境,也就是由艺术
16、形象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实境是意境创造的基础,虚境是实境的升华,是意境创造的核心。正是因为有了实,才显出虚的价值;正是因为有了虚,实才真正凸显出来。从上面两幅白石老人的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兰花、蜻蜓和虾就是实境,是作品所呈现出来的艺术形象,这些艺术形象又指向了另外的审美想象的空间。兰花摇曳的身姿、蜻蜓灵动的飞舞,虾的自由戏嘻,都使我们感受到那种昂然的生机。这是一种自然的造化,是一种生命的律动,这就是虚境。实境和虚境相得益彰,就使作品具有了意境。所谓实是指实境,也就是艺术作品中所描绘出来的对象,是一种有形的艺术形象;所谓虚是指虚境,也就是由艺术形象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实境是意
17、境创造的基础,虚境是实境的升华,是意境创造的核心。正是因为有了实,才显出虚的价值;正是因为有了虚,实才真正凸显出来。人言绘雪者,不能绘其清;绘月者,不能绘其明;绘花者,不能绘其馨;绘人者,不能绘其情;此数者虚,不可以形求也。不知实者逼肖,虚者自出,故画北风图则生凉,画云汉图则生热,画水于壁,则夜闻水声谓为不能者,固不知画也。空本难图,实境清而空景现。神无可会,真景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3.韵味无穷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晖,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
18、萧疏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叩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所谓韵味,是指艺术作品所呈现出来的令人回味和想象的审美效果。那么,情景交融和虚实相生如何能够达到韵味无穷的审美效果呢?这是因为艺术作品以个性化和形象化的语言,通过对于自然外在景物和其他事物的描绘,塑造出了一个独一无二的艺术形象,这个艺术形象是一个独立的艺术世界,它体现了宇宙生命的大化流行和生生不息,体现出辽阔幽远的时间意识和空间意识,在有限的艺术形象中呈现出无限的艺术韵味,使人能够从眼前所见的艺术作品中看到大千世界。总之,情景交融是艺术意境的构成方式,虚实相生是艺术意境的结构特征,而韵味无穷是艺术意境所能达到的审
19、美效果,三者共同构成了艺术意境的特征。当我们说到某件艺术作品具有意境的时候,那么它一定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而又韵味无穷的。意境就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能诱发和开拓出丰富的审美想象空间的整体意象,它是塑造得成功的艺术形象,是艺术形象的高级形态。三、文化语境中的典型与意境三、文化语境中的典型与意境(一)古典艺术中的典型和意境西方叙事传统是在情节发展和矛盾冲突中塑造典型人物,通过典型人物的塑造反映社会发展状况,使典型人物成为个性与共性、特殊与一般、偶然与必然的统一。这种强大的叙事传统进而影响到绘画和雕塑等空间性艺术门类,西方的古典绘画和雕塑在题材上所表现的大多数是古希腊的神话传说、圣经故事或者现实生
20、活中的事件。例如古希腊雕塑拉奥孔、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等都是如此。那么,绘画和雕塑作为空间性艺术如何表现出绵延在时间中的事件呢?那就是通过表现最富有孕育性的顷刻,使此前此后的事件都能够在这一最富有孕育性的顷刻中呈现出来。通过这样一种最富有内涵的形象,把人物的性格呈现出来,塑造出艺术典型。罗丹以自己的艺术实践说明,艺术家应该暗示出过去和未来两个方面,在这一瞬间,“可以辨识出已成为过去的部分,也可以看见将要发生的部分。”西方的典型理论所强调的是在叙事的矛盾冲突中塑造人物形象,中国文化不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冲突,而是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以没有发展出成熟的典型理论,而是形成了具有
21、民族文化特色的意境理论。如果说典型是在叙事性艺术中随着情节的展开和矛盾冲突的推进逐步形成的,那么意境则是在空间性艺术中通过情景交融的方式、营造虚实相生的审美空间而形成的。在中国的诗歌、绘画、书法、建筑和园林艺术中,意境的营造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关系到艺术品味的高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在诗经中,许多篇章就是特别注重意境的营造,而不注重叙事。例如关雎,它描写了一个贵族青年男子向一个年轻美丽的少女求爱的情形,不过它没有
22、详细描述求爱的过程,男子如何求爱,女子如何表现,男子又是如何反映的;而是注重对于场面的介绍,注重营造一个富有诗意的气氛,然后把这一求爱活动置于这个背景之中,轻轻一点,嘎然而止。作者只是把读者引向这一场面,至于这个场面中发生了什么,将会发生什么,就需要读者驰骋自己的想象。正是在这种可以展开遐想的无限空间中,意境产生了。在中国绘画和书法艺术中,更加注重意境的营造。中国绘画和书法非常注重留白,也称为白、虚白、空白等,通过留白,中国绘画和书法创造了一种虚、空或无的韵味和境界。虚实相生、有无相生,在虚与实、有与无相互蕴含、相互转化之中,体现了宇宙的大化流行和生生不息,使咫尺山水蕴含着万千气象。在中国艺术
23、家看来,虚白并不是绝对的空无,而是一种有,是一种其他颜色所不能替代的颜色,能起到其他颜色所起不到的效果,所以中国古人常说“计白以当黑”。正是中国诗歌和绘画都追求意境的营造,所以二者具有很多相似之处,“诗是有声画,画是声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正是对于中国诗歌和绘画的总结和要求。中国绘画和诗歌对于意境的追求又进而影响到建筑、园林艺术,戏曲艺术。中国建筑不像西方的哥特式建筑那样高耸入云,追求向上无限的升腾,而是追求建筑与大地宇宙的和谐,展现出灵动的气韵。中国园林艺术更是强调诗情画意的审美境界,将山水、花木、亭台楼阁、厅堂廊榭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生意昂然的小宇宙。中国戏曲艺术的特点就在于
24、写意性和虚拟性,在有限的舞台空间中表现出无限广阔的世界和各种各样的事件。正是中国诗歌和绘画都追求意境的营造,所以二者具有很多相似之处,“诗是有声画,画是声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正是对于中国诗歌和绘画的总结和要求。中国绘画和诗歌对于意境的追求又进而影响到建筑、园林艺术,戏曲艺术。中国建筑不像西方的哥特式建筑那样高耸入云,追求向上无限的升腾,而是追求建筑与大地宇宙的和谐,展现出灵动的气韵。中国园林艺术更是强调诗情画意的审美境界,将山水、花木、亭台楼阁、厅堂廊榭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生意昂然的小宇宙。中国戏曲艺术的特点就在于写意性和虚拟性,在有限的舞台空间中表现出无限广阔的世界和各种各样
25、的事件。典型与意境的对比典型意境再现表现客观性主观性时间性空间性天人二分、冲突与征服天人合一、和谐与平衡叙事抒情写实写意形似神似(二)现代艺术中的典型与意境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西方艺术出现了一种逆向运动。在西方,许多艺术大师开始向东方寻找艺术的灵感,借鉴东方艺术的表现手法,创造出了不同于以往传统的艺术作品,这一点我们从莫奈的日出印象、毕加索的夏威农的少女、马蒂斯的舞蹈、人生之乐中就可看出其中的端倪。在东方,则有许多艺术家向西方学习,再现现实,塑造典型形象,这一点在20世纪中国叙事文学作品中有着鲜明的表现,例如鲁迅的阿Q、祥林嫂、孔乙己就是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不朽典型,曹禺的雷雨在形式上更是对于中国传统戏曲观念的背离,徐悲鸿的所画的马,采用的是西方传统的透视法,和中国古典绘画中的马具有了明显差别。总之,典型和意境作为两个不同的艺术范畴,是艺术形象塑造的追求。它对于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艺术创作中,要力求塑造出成功的艺术典型,营造艺术的意境;在艺术欣赏中,我们也是根据艺术形象是否典型、是否具有意境来判断艺术作品的价值。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典型,其美学特征是什么?2.什么是意境,其美学特征是什么?3.典型学说的历史发展。4.意境学说的历史发展。5.如何从文化的角度理解典型和意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