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二)及答案.doc
《2022年-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二)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二)及答案.doc(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2022 年年-2023-2023 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练习题学能力练习题(二二)及答案及答案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5050 题)题)1、对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的“表达与交流”方面的实施建议,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A.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B.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C.应鼓励学生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D.鼓励学生开展多种活动,如写书评、读后感,举办读书报告会、作品讨论会等【答案】D2、某教材在有趣的故事一课安排了这样的学习活动:设计一个好莱坞版有
2、趣的故事的海报,对这一设计理解不正确的是()A.任务设计综合多种能力,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综合性B.任务设计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紧密,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C.要求以海报的形式呈现故事内容,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D.任务要求聚集于文本细节,体现了读写结合,以写促读的原则【答案】D3、阅读以下课后作业设计,按要求回答问题。A.有利于提高学生探究能力B.适时点拨,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C.有利于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D.提示内容对学生完成作业没有帮助【答案】D4、某教材设置了“品味诗歌中的传统文化”专题,教师在教学这一专题时提到,许多诗歌中都蕴含着有趣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此类诗歌内容,感
3、受诗歌中的独特文化与丰富趣味,教师举出以下例子,其中不适合的是()。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B.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C.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D.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答案】C5、在古代文学复习课上,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梳理文化常识知识。下列选项中,学生的总结错误的是()。A.“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婵娟”指明月B.“庆祝弄璋之喜”意思是庆祝生了个男孩儿C.“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是长度单位,一仞约为一个成年人的身高D.成语“一衣带水”中的“水”指的是黄河【答案】D6、教师组织学生进行
4、“古代诗词意象探究”主题班会时,要求学生搜集能够抒发作者对隐居、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且含有“菊花”意象的诗词。下列符合要求的是()。A.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寒菊)B.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C.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D.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答案】B7、教师在教学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时,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本课学习重点。下列教学不恰当的是()A.梳理全文的说明结构和特点B.学习文中说明语言的准确、生动的特点C.理解文中作者的情感变化D.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答案】C8、针对学习任务群“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讨”的教学,
5、下列教师的做法不正确的是()A.让学生课后梳理影响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的重要作家作品,发现有价值的文学现象与问题,从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题进行研讨B.布置阅读所有发表的有影响的文学作品的课后作业,引导学生尝试参与专业的文学评论C.引导学生关注近期文学热点问题,了解不同观点,深入思考研讨,提高探究能力D.让学生每读一篇必做读书笔记,围绕中心论题进行有准备的研讨,围绕专题选择合适的方式展示探究的成果【答案】B9、阅读列夫托尔斯泰的教学实录(片段),按要求答题。A.这三项作业共同体现了读、写、说的有机结合B.这三道题的设计难度相当C.这三道题都旨在人物描写的学习和应用D.这三道题都与文章的内容没有关系
6、【答案】A10、某教师在教学鸿门宴一课时,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A.使用多媒体设备,巧妙展现中国古代座次文化,更利于学生形象理解、分析并识记B.教师特意使用多媒体展现项王的排座,其实质是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他藐视敌人、骄傲自大的性格特征C.教师抓住座次安排这一教学点,用新颖的形式进行深层教学,为学生理解项羽最后的失败埋下了伏笔D.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教师虽然为学生拓展了座次文化这一知识点,但和内容联系得不是特别紧密,抓小失大【答案】D11、教学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师将“掌握契诃夫的生平事迹”作为知识与能力的教学目标之一。下面对该教学目标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教师对知识与能力目标的选
7、择要求理解不正确B.教师将掌握作者的生平事迹与分析作品主人公的人物形象混淆了C.教师认为,掌握了作者的生平事迹才能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和语言风格D.教师认为,掌握契诃夫的生平事迹是实现全文教学目标的基础【答案】B12、以下教师对 79 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认识,错误的一项是()。A.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B.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 800 字C.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D.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答案】B1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8、。A.这则教学设计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是着力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查阅资料来解决未知的好习惯B.这则教学设计突出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借助工具书,认识词中的重要字音、字词C.这则教学设计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比较阅读让学生理解文章重要词语的深刻含义D.这则教学设计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答案】A14、学生学习孔雀东南飞中“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一句时,向教师请教古代计时方式以及“五更”所指向的时段。以下和“五更”对应的现在的时间正确的一项是()。A.02:0003:00B.03:0005:00C.04:0005:00D.03:0004:00【答案】B15、教师在教学诗
9、词意象分析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诗词实例,理解并总结意象“酒”所表达的情感。下列诗词名句中,意象“酒”表达了思乡之情的是()。A.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B.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C.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D.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白居易问刘十九)【答案】A16、以下教师对选修课程的认识错误的一项是()。A.作为选择性课程,选修课的设计就应从个别学生的需要出发,以学生的需求为设计依据、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水平B.学生的选课既是为了满足自己当前的学习需求,也是为了锻炼自己,学习自我规划C.选修课应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学内容和要求,必
10、须在充分考虑学生需要和特点的基础上设定D.学校开设选修课应当从实际出发,充分估计所具备的现实条件,包括师资条件和学校所能利用的物质条件【答案】A17、学习课文春,教师讲解文句“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补充运用该修辞手法的其他例句,从而引导学生对该修辞手法加以理解。下列适合的是()。A.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老舍济南的冬天)B.老人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彭荆风驿路梨花)C.花朵儿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宗璞紫藤萝瀑布)D.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
11、道旁树(叶圣陶苏州园林)【答案】C18、以下教师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教学建议在教学实施策略上的突破认识错误的一项是()。A.强调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改进学习方式B.强调语文教学要正确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C.强调语文课程应努力体现实践性和综合性D.强调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应融为一体【答案】A19、阅读雷雨导学案片段,按要求答题。A.“初读感知”环节能够训练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B.揣摩戏剧中人物的语言,是把握人物形象的重要方法C.分角色朗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D.齐读课文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识记背诵【答案】D20、普通高中
12、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教学建议中指出:“发挥语文课程的独特功能,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全面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应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正确引导B.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既各自独立,又相互依存;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融通C.选修和选择性必修课程都应该围绕核心素养D.教学时应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发挥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作用【答案】C21、学习完邓稼先一课后,教师布置了以下作业。A.作业一有助于深化学生对邓稼先的了解,学习其精神品质B.作业一引导学生重读课文,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C.作业二引导学生拓展认知,鼓励学生了解更多科学家事迹D.作业二与
13、本篇课文内容无必然关系,不建议作为本课作业【答案】D22、教学某版教材语文必修(3)第 12 课动物游戏之谜时,以下选项中关于教学设计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要将让学生全面了解课文中的知识作为教学重点B.科普说明文的教学,不仅要注意说明文体的特点,还要注意科普文自身的特点C.要注意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正确引导D.讲解时要将科学与生活联系起来,避免枯燥的知识讲解【答案】A23、教师引导学生逐步分析古代诗文中辞格的综合运用。下列关于诗文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综合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把抽象的愁思化为具体的形象,以一叶轻舟来承载
14、山重之愁,既写出了愁思的深重,又饶有新意B.“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综合运用了对偶、比喻、互文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音韵和谐,描写形象生动,琴音变化如在耳边C.“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运用了用典的修辞手法,所用典故的主要人物为楚怀王与屈原、汉文帝与贾谊D.“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综合运用了对偶、拟人的修辞手法,诗句赋予“蜂”“鱼”以人的动作“抱”“吹”,为残春之景平添意趣与生机【答案】B24、教师在讲解普希金时,提到他成功地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并给学生举例说明了“多余人”的特点。下列举例不恰当的是()。A.谁之罪别尔托夫B.当代英雄毕巧林C
15、.罗亭罗亭D.钦差大臣赫列斯达可夫【答案】D25、教师在讲解故都的秋时,讲到了“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中,是不合适的”时,举例说明与其修辞手法相同的句子。下列举例合适的是()。A.这里叫教条主义休息,有些同志却叫他起床B.罗马经历战争、流血,唯物主义者战士布鲁诺的思想在自由的人民当中翱翔C.他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D.打江山不是容易的,并不是别人做好一碗红烧肉放在桌上,等待你坐下去狼吞虎咽【答案】D26、阅读伤仲永课堂结束语,回答问题。A.教学的结束不意味着学生学习的结束,拓展式课堂结束语,将学生的思
16、维由课内拉到课外,教会了学生举一反三B.拓展式结束语,由课文学习拓展到类文的对比,增加了课堂的韵味C.教师从内容到结构,从语言到人物进行对比结课,异中求同,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D.教学是基础,拓展是延伸,拓展式教学深化了教学的内容,弥补了课堂教学的缺陷【答案】C27、名著导读课上,教师用幻灯片为学生呈现了下面一段话,让学生利用知识积累完成填空。A.吴承恩骆驼祥子诸葛亮坚毅B.施耐庵骆驼祥子关羽忍耐C.吴承恩茶馆诸葛亮机警果断D.罗贯中茶馆关羽勇敢无畏【答案】A28、教学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新闻的学习方法。下列做法适合的是()。A.梳理新闻内容,把握故事情节B.认
17、知新闻结构,细读消息导语C.分析细节描写,揣摩新闻特征D.抓住关键词语,理解新闻人物【答案】B29、教学必修(1)诗词单元时,教师结合沁园春长沙及其他诗歌中的诗句设计了一道选择题,要求选出下列诗句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怀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学生们该如何选择()A.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B.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C.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D.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答案】D30、某教师在讲解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谈及朱自清的散文有“抒情型”与“叙事型”的区分,以下不属于其“抒情型”散文的是()。A.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B.绿C.背影D.歌声【答案】C3
18、1、在学习陈情表时,学生发现课文下面有很多对文中重要实词、虚词的解释。从语文教材的构成来看,这属于语文教科书的哪一系统?()A.范文系统B.知识系统C.助读系统D.练习系统【答案】C32、学习完劝学一课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中“而”字的用法,其中说法错误的一是()。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递进连词,却)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递进连词,而且)C.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假设连词,如果)D.蟹六跪而二螯(并列连词,又、和)【答案】A33、以下是某位高中语文教师有关苏武传一课的教学反思(节选),阅读并回答问题。A.突出了文本人物的形象特点,准确地抓住了文本教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9、目标的要求B.以文章人物形象为切入点能够让学生围绕人物展开讨论。加深对文章内涵的理解.达到与文本人物进行深入沟通与对话的目的C.四个问题,体现了层层深入的课堂教学节奏。有利于学生领略文学作品在选材和表现上的艺术手法,使学生在知识积累中拓展、迁移D.整个阅读教学课堂以“高贵”为中心串联在一起,课堂结构紧凑,阅读中心明确,提高了阅读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答案】B34、阅读某教师设计的杜甫登高的导语,按照要求回答问题。A.抓住了登高一诗沉郁顿挫的特点,导语设计与诗歌风格一致,烘托了气氛B.这个设计没有回顾已有的知识,不符合导语设计的原则,不利于本节课对新知识的讲解C.以故事的形式讲述,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20、,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D.这个设计画面感强,能让学生展开想象,这也正是诗歌鉴赏的重要内容【答案】B35、老师在讲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句话时。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什么是定语后置句,就举出以下例子请同学们分析。以下例句不符合要求的是()。A.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B.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C.晋军函陵,秦军汜南(烛之武退秦师)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答案】C36、老师在讲解艾青我爱这土地时,让学生赏析诗中的句子,下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语
21、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诗人自己【答案】D37、阅读以下教学片段。回答问题。A.因本段在语言与内容上均有相当难度,故教师设计了以上三个环节来帮助学生理解B.这一环节最大的问题在于频繁转换情境、使学生的思维缺乏连续性、稳定性C.教师在创设一个情境、提出
22、若干问题后,没必要一定要给学生留下思考时间D.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环环相扣、思路清晰。充分利用了课堂教学时间【答案】C38、在学习高尔基的海燕时,教师对文中具体形象的象征意义作了具体阐述,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A.“海燕”象征无畏无惧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B.“大海”象征扼杀革命的反动势力C.“太阳”象征光明,象征美好的生活D.“暴风雨”象征席卷一切反动势力的革命风暴【答案】B39、某高一年级语文教师集体讨论学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中的课程基本理念,下列观点表述错误的是()。A.增进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美感体验B.以核心素养为本,推进语文课程深层次的改革C.加强实践性,
23、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D.注重时代性,构建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答案】A40、阅读下面某教师在创新教学设计大赛上的教学设计(片段),按要求答题。A.以人物的外貌和动作为切入点分析人物性格,符合教学要求B.着眼于学生的宏观阅读及分析能力的培养C.课堂的设计重点突出提纲式教学D.没有多方面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氛围、学习方式等【答案】D41、名著导读课上,教师向学生推荐具有自传色彩的名家名作,供学生进行拓展阅读。下列作品不适合的是()。A.高尔基童年B.钱钟书围城C.郁达夫沉沦D.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答案】B42、教师教学柳永的望海潮一词时,引导学生阅读作品并领略杭州的美景
24、。课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寻找诗词当中的杭州”专题活动。下列学生找到的诗句中,不适合作为描写杭州的示例诗句的是()。A.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B.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C.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白居易春题湖上)D.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张祜纵游淮南)【答案】D43、教师在讲解古诗这一单元的时候,列举了以下诗句,让同学们说出诗句描述的季节。下列选项中的顺序对应正确的是()。A.春秋夏冬B.冬秋夏春C.冬秋春夏D.春冬秋夏【答案】B44、在学习陈情表时,学生发现课文下面有很多对文中重要实词、虚词的解释,从语文教材的构
25、成来看,这属于语文教科书的哪一系统()A.范文系统B.知识系统C.助读系统D.作业系统【答案】C45、鸿门宴课后的“研讨与练习”有一题:“许多读者认为项羽是因为在鸿门宴上不杀刘邦而失去天下的。你同意这个看法吗?写一篇读后感,谈谈你的观点。”下列对这一题目设置分析不正确的是()。A.学习活动设计能够引领学生全面、深入地解读文本B.重在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C.借助读后感,学生能够掌握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D.重视学生阅读的独特体验【答案】B46、文言文复习课上,教师建议学生归纳词类活用现象。下列学生归纳的句子中,不包括词类活用的是()。A.凌万顷之茫然(赤壁赋)B.乃使其从者衣褐(廉颇蔺相如列传)C.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2023 教师资格 中学语文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练习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