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原理(6)讲课教案.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自控原理(6)讲课教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控原理(6)讲课教案.ppt(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自控原理(6)U2U1R2R1C 电路形式电路形式 传递函数传递函数其中:其中:若通过提高放大器的放大系数来补偿网络对开环放大系数的衰减,若通过提高放大器的放大系数来补偿网络对开环放大系数的衰减,-时时间间常常数数;-分分度度系系数数(a1)因此,无源超前网络的传递函数为因此,无源超前网络的传递函数为 Automatic Control Theory 6.6.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特点特点i)采用超前网络进行串联校正时,将会使得整个系统的开环增益下采用超前网络进行串联校正时,将会使得整个系统的开环增益下降降a倍,故需要提高放大器的增益来弥补;倍,故需要提高放大器的增益来弥补;i
2、i)因因无源超前网络无源超前网络Gc(s)的对数频率特性的对数频率特性 c()=arctg(aT)arctg(T)即改变即改变a,T 时可以改变时可以改变Gc(s)的零点与极点在负实轴上的位置。的零点与极点在负实轴上的位置。Automatic Control Theory 6.6.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分析分析c()的当单调性:的当单调性:因因又,由于又,由于a1,所以,所以 Lc(m)=10lga且且当当 1-1-aT2 22 20,0,即即当当 1-1-aT2 22 20,0,即即故故 当当时时,c()单调上升;)单调上升;时时,c()单调下降;)单调下降;时,时,c()具有
3、极大值)具有极大值m(m)。)。-称为最大超前角频率称为最大超前角频率-称为最大超前角称为最大超前角Automatic Control Theory 6.6.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20故故无源超前网络无源超前网络Gc(s)的对数频率特性曲线为)的对数频率特性曲线为结论:结论:i)、在网络的整个特性内即、在网络的整个特性内即(0,)内,输出信号比输入信号的相角)内,输出信号比输入信号的相角都是超前的,且在都是超前的,且在(1/aT,1/T)内超前明显,即微分作用最强;)内超前明显,即微分作用最强;mm1/aT1/T2020lga a1010lga a 0 0L()都都仅仅由由分分度
4、度系系数数a决决定定,且且最最大大超超前前角角频频率率m是是1=1/aT和和2=1/T的的几几何何中心;中心;ii)及及Automatic Control Theory 6.6.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iii)分度系数分度系数a的值(一般的值(一般a20)越大,超前网络的微分作用越强。)越大,超前网络的微分作用越强。2)无源迟后网络:无源迟后网络:电路形式电路形式 U2U1R2R1 C 传递函数传递函数 因此,无源迟后网络的传递函数为因此,无源迟后网络的传递函数为 其中其中-时间常数时间常数-分度系数(分度系数(b1)Automatic Control Theory 6.6.线性系
5、统的校正方法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无源迟后网络无源迟后网络Gc(s)的对数频率特性)的对数频率特性 时,时,c()具有极大值具有极大值m(m)。此时的频率称为最大迟后角频率此时的频率称为最大迟后角频率m:Lc(m)=10lg b故故无源迟后网络无源迟后网络Gc(s)的对数频率特性曲线为)的对数频率特性曲线为:因为当因为当相应地相应地-20mm1/T1/bT 0 010 10 lg b20 20 lg b Automatic Control Theory 6.6.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结论:结论:i)在网络的整个特性内即在网络的整个特性内即(0,)内,输出信号比输入信号的)内,输出信号
6、比输入信号的相角都是迟后的,且在相角都是迟后的,且在(1/T,1/b T)内迟后明显,即积分作用)内迟后明显,即积分作用最强;最强;都都仅仅由由分分度度系系数数b决决定定,且且最最大大迟迟后后角角频频率率m是是1=1/T和和2=1/bT的的几几何中心;何中心;及及Lc(m)=10lg bii)iii)分度系数)分度系数b的值一般根据下式确定:的值一般根据下式确定:1/b T=0.1c其中其中c为校正后的系统开环截止频率。为校正后的系统开环截止频率。3)无源迟后无源迟后-超前网络:超前网络:电路形式电路形式 C1U2U1R2R1C2Automatic Control Theory 6.6.线性系
7、统的校正方法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其中:其中:Ta=R1C1;Tb=R2C2 ;Tab=R1C2 设设GC(S)可以化为如下形式:)可以化为如下形式:传递函数传递函数 则有则有T1 T2=Ta Tb 及及 T1+T2 =Ta+Tb+Tab 若设若设T1Tb,且,且则则 1,T1=Ta,T2=1/(Tb)Automatic Control Theory 6.6.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故有:故有:所以所以 T1TaTbT2即:即:1/Ta1/Ta1/Tb/Tb 可知,无源迟后可知,无源迟后-超前网络传递函数的前一部分超前网络传递函数的前一部分Gc1(s)为迟后校正,后为迟后校正,后一部分
8、一部分Gc2(s)为超前校正。为超前校正。无源迟后无源迟后-超前网络超前网络GC(s)的对数频率特性)的对数频率特性20-20900-901/Ta a1/Ta a1/Tb b/Tb b 0 0-2020lg 比较无源超前网络比较无源超前网络 及无源迟后网络及无源迟后网络 Automatic Control Theory 6.6.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结论:结论:i)在在低低频频部部分分,幅幅频频曲曲线线具具有有负负斜斜率率、负负相相移移,相相角角是是迟迟后后的的,起起迟迟后后校校正正作作用用;在在高高频频部部分分,幅幅频频曲曲线线具具有有正正斜斜率率、正正相相移移,相角是超前的
9、,起超前校正作用;相角是超前的,起超前校正作用;ii)在只有迟后校正或超前校正难以满足系统的稳态和动态性能要)在只有迟后校正或超前校正难以满足系统的稳态和动态性能要求时,才考虑采用迟后求时,才考虑采用迟后-超前网络来校正系统。超前网络来校正系统。2.有源校正装置有源校正装置常用的有源校正装置有:常用的有源校正装置有:PI、PD、PID及及滤波型调节器滤波型调节器等;等;其中主要了解其中主要了解PID控制器的硬件结构及调整、使用方法。控制器的硬件结构及调整、使用方法。6.3串联校正串联校正(频域法校正频域法校正)4)其它常用无源校正网络的电路图、传递函数及相应的对数幅频特性其它常用无源校正网络的
10、电路图、传递函数及相应的对数幅频特性参见教材参见教材P253“表表6-1常用无源校正网络常用无源校正网络”。系统性能指标以频域特征量来表征时系统性能指标以频域特征量来表征时,校正系统常采用频域方法。校正系统常采用频域方法。校正方法:校正方法:串联校正串联校正、反馈校正反馈校正、前馈校正前馈校正和和复合校正复合校正等。等。Automatic Control Theory 6.6.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1.串联校正装置的设计串联校正装置的设计 要根据系统的控制性能指标要求,确定系统的校正方式、校正装要根据系统的控制性能指标要求,确定系统的校正方式、校正装置的形式与参数等。置的形式与参
11、数等。一般而言,在一般而言,在Bode图中:图中:低频段低频段相应地,校正的目标:相应地,校正的目标:低频段低频段:开环增益充分大,:开环增益充分大,以满足以满足ess要求;要求;串联校正串联校正:即校正装置串接在要校正系统的前向通道中的校正方式。即校正装置串接在要校正系统的前向通道中的校正方式。校正装置的设计主要有两种方法:校正装置的设计主要有两种方法:分析法分析法和和综合法综合法。(。(P258)开环频率特性的开环频率特性的闭环系统中。闭环系统中。中频段中频段高频段高频段 稳态性能稳态性能 动态性能动态性能 噪声抑制能力噪声抑制能力中频段中频段:Bode图的斜率控制在图的斜率控制在-20d
12、B/dec,以保证合适的,以保证合适的;高频段高频段:增益尽快减小,以削弱噪声的影响。:增益尽快减小,以削弱噪声的影响。Automatic Control Theory 6.6.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2.串联超前校正串联超前校正(利用超前网络或利用超前网络或PD控制器的相角超前特性控制器的相角超前特性)串联超前校正的设计步骤:串联超前校正的设计步骤:(1)、根据、根据ess要求,确定开环增益要求,确定开环增益K;(2)、计算未校正系统的相角裕度、计算未校正系统的相角裕度;(4)、验证已校正后的系统相角裕度、验证已校正后的系统相角裕度等是否达到要求;等是否达到要求;(3)、根据要求
13、的系统截止频率、根据要求的系统截止频率,计算出超前网络的参数,计算出超前网络的参数a和和T;并选取并选取,以保证系统的响应速度,充分利用网络的相角超,以保证系统的响应速度,充分利用网络的相角超前特性。此时,应有:前特性。此时,应有:而而可从图中读出,因此根据上式及可从图中读出,因此根据上式及计算出计算出a及及T。从而可确定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从而可确定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G();其中其中m -超前网络最大相角超前网络最大相角根据是:根据是:是否成立。是否成立。-未校正系统在处的相角裕度未校正系统在处的相角裕度Automatic Control Theory 6.6.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线性系统的校正
14、方法(5)、根据超前网络的参数,确定网络中各元件参数、根据超前网络的参数,确定网络中各元件参数(数值数值)。C(S)R(s)K s(s+1)解解:1)系统为单位反馈、系统为单位反馈、型、且型、且r(t)=t,则有,则有若上式不成立,则需提高若上式不成立,则需提高 ,再重复,再重复(3)-(4)步骤。步骤。例例题题1设设某某系系统统结结构构如如下下,要要求求系系统统在在单单位位斜斜坡坡输输入入时时,位位置置输输出出稳稳态态误误差差ess0.1,开开环环系系统统截截止止频频率率4.4 rad/s,相相角角裕裕度度 45,幅幅值值裕裕度度。试试以以此此要要求求设设计计串串联联无无源源超超前前网网络络
15、。(教教材材P259例题例题6-3)e ess=1/K 0.1即即K 10 10选取选取 K=10,=10,则可确定未校正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可确定未校正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0G(s)=s(s+1)Automatic Control Theory 6.6.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2)根据根据G(s)求得)求得G(j)并绘制)并绘制Bode图于图中(红色曲线):图于图中(红色曲线):一个交接频率一个交接频率1=1;()=90arctg 0.11210100-20-4040200L()3)未校正系统的截止频率未校正系统的截止频率c及稳定裕度及稳定裕度与与h:=180+(c)=18
16、0+(90arctgc)=17.6 h=因为因为(x)=-180时时,x=可推得二阶系统的可推得二阶系统的h=)且且=1时,时,L()=20lgK=20lg10=20Automatic Control Theory 6.6.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4)确定校正方案确定校正方案 小的原因是由于中频段(即小的原因是由于中频段(即c附近)的斜率为附近)的斜率为40(过大)所致,(过大)所致,故采用串联超前校正。故采用串联超前校正。5)选取选取对应于对应于=4.4 4.4 rad/srad/s时的幅值为时的幅值为由于由于又因为又因为因此,可确定超前网络的传递函数为:因此,可确定超前网络的传
17、递函数为:所以所以10lga=6故故 a4 故故6)开环增益的补偿开环增益的补偿 由于超前网络的引入,使得整个系统的开环增益降低了由于超前网络的引入,使得整个系统的开环增益降低了4倍,为补倍,为补偿这一衰减,可将系统中放大器的放大系数提高偿这一衰减,可将系统中放大器的放大系数提高4倍,方可保证系统倍,方可保证系统的的ess要求。要求。Automatic Control Theory 6.6.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7)校正后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应为:校正后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应为:8)根据)根据Gc(s)G(s)绘制校正后系统的)绘制校正后系统的Bode图(蓝色)图(蓝色)1=1;2=
18、2.2;3=8.8;c=4.4-400.11210100-20-4040200L()-20-40Automatic Control Theory 6.6.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未校正时未校正时Gc(s)对应的)对应的m=arctg4.40.456-arctg4.40.114=36.9所以所以9)选择无源超前网络元件参数选择无源超前网络元件参数 由于对校正网络的输入输出阻抗会有不同的要求由于对校正网络的输入输出阻抗会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元件参数因此元件参数的选择也会具有选择的多样性。的选择也会具有选择的多样性。如如方案方案1:先选定:先选定C,再确定,再确定R1,R2,比如选取比如选
19、取C=4.7F解得:解得:R1=97K(取标准值取标准值100K),R2=33K(也可以直接由也可以直接由GC(j)G(j)求得)求得)由由及及此时无源超前网络电路如右图:此时无源超前网络电路如右图:U2U1R2=33KR1=100100K KC C=4.7=4.7方案方案2:先选取先选取R1或或R2,再用再用上述公式确定上述公式确定R2或或R1与与C。Automatic Control Theory 6.6.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例题例题2、系统框图如图、系统框图如图(a)所示。所示。Go(s)是系统固有部分,其对数幅频特性曲是系统固有部分,其对数幅频特性曲线见图线见图(b)。
20、Gc(s)为串联校正网络,要求校正后的系统满足下列要求:为串联校正网络,要求校正后的系统满足下列要求:(1)系统在阶跃扰动作用下的稳态误差系统在阶跃扰动作用下的稳态误差essn=0;(2)对数幅频特性曲线上对数幅频特性曲线上=1处,处,20lgGoGc=37dB;(3)相角裕度相角裕度45。试求校正网络的传递函数试求校正网络的传递函数Gc(s),并绘制校正以后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并绘制校正以后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曲线。曲线。GC(s)GO(s)R(s)C(s)N(s)(a)20lgGo/dB20-20-400-20110100(b)(1)根据)根据Go(s)的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可知的对数幅
21、频特性曲线可知解:解:Automatic Control Theory 6.6.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2)令)令20lgK=37,则有则有K=70.8为了使得为了使得essn=0,需要增加一个积分环节;,需要增加一个积分环节;为了保证稳定裕度,需要再增加一个微分环节即零点,暂时选取其为了保证稳定裕度,需要再增加一个微分环节即零点,暂时选取其转折频率为转折频率为10,则期望的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则期望的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Go(s)和和G(s)的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如图所示。的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如图所示。L()/dB20-20-400-2011010037-20-4020lgG20lgG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控 原理 讲课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