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教学内容.ppt
《艾滋病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教学内容.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艾滋病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教学内容.ppt(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艾滋病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疫情呈缓慢上升趋势,综合防治效果开始显现 从2000年到2004年疫情呈快速上升趋势,年平均增幅达164%;综合防治效果开始显现。2005年以后,疫情上升趋势放缓,年平均增幅为12%。尽管疫情增幅有所减缓,但由于新增感染数逐年增加,基数持续加大,危害仍在持续加重。我省艾滋病流行概况疫情分布范围持续扩大,从2002年的50个县增加到2009年的114个县。地区差异明显,在全省历年累计报告HIV/AIDS中,运城市报告占42.87%,太原市占21.39%,而忻州市只占1.87%,吕梁市占1.49%。2009年报告的HIV/AIDS中,太原市占34.39%,运城市占24.58%
2、,而忻州市和吕梁市各占2.16%。疫情分布范围扩大,地区差异明显 山西省自2006年开始,性传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持续保持在较高比例,每年报告的HIV/AIDS中约30%-40%为性传播。2009年占38.1%。2006年首次报告经男男同性传播,截止到2009年底,已经累计报告95例,管理104例。数量快速增多,分布在全省除朔州市的10个市。性传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同性性传播上升速度明显青年成为艾滋病感染的主要人群 自2006年开始,每年报告HIV/AIDS中,2029岁年龄组比例持续增加,约占当年报告数 的1/3,成为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主要人群。流动人口成为艾滋病传播的重要人群 外来人口和流动
3、人口中发现的艾滋病感染者逐年增加,从2004年的6.3%上升到2009年的40.55%。该群体在我省流动、生活,作为艾滋病传播的主要人群,给我省艾滋病防治工作带来极大挑战,是艾滋病防控的重点和难点艾滋病检测艾滋病检测 艾滋病检测工作须遵守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管理办法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版)艾滋病检测HIV抗体检测分为筛查试验(包括初筛和复检)和确证试验筛查试验常用方法 快速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第三代或第四代试剂)试试 剂剂包被抗原或抗体包被抗原或抗体类型及来源类型及来源窗口期窗口期方方 法法检测抗体检测抗体特特 点点第一代(1985)HIV-1型抗原(病毒裂
4、解产物)30-60天间接法lgG假阳性较多,血清要高度稀释,灵敏度低,仅能检测HIV-1第二代(1990)HIV(1+2型)抗原(基因重组或合成多肽)28-35天间接法lgG灵敏度和特异性优于第一代,但只能检测HIV-lgG第三代HIV(1+2型)抗原(基因重组)14-25天双抗原夹心法LgG+lgM可检测HIV不同的抗体亚类(lgG、lgM、lgA等)灵敏度、特异性均较高第四代HIV(1+2型)抗原(基因重组+抗-p24抗体)10-18天双抗原夹心法和双抗体夹心法LgG+lgM+Ag检测HIV(1+2型)抗体和p24抗原,明显缩短窗口期,进一步降低输血的残余危险度筛查结果结果 阴性出具“HI
5、V抗体阴性”报告阳性填写“HIV抗体筛查阳性送检单”,按照有关要求送样品至市级筛查中心实验室或确证实验室,必要时可出具“HIV抗体待复检”报告一般工作流程(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试验判断结果填写HIV抗体筛查阳性送检单,上报筛查中心实验室或确证实验室,必要时可出具待复检报告阳性反应阴性反应评价试验双孔复查均阳性均阴性出具阴性报告外部质控:受控试验有效,如失控,分析原因重新进行试验艾滋病的实验室安全艾滋病的实验室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艾滋病毒(HIV)属于乙类传染病,在卫生部2006年公布人类传染的病源微生物名录中将艾滋病毒(1和2型)列为危害程度第二类病原微生物。根据人类传染的病
6、源微生物名录要求:艾滋病血清检测属于未经培养的感染材料的操作,应在符合BSL-2实验室的艾滋病检测实验室(考核发证)中进行。HIV的分类及防护要求危害程度分类危害程度分类 生物安全级别生物安全级别病毒培养病毒培养 BSL-3 动物感染实验动物感染实验 BSL-3 未经培养的感染材料的未经培养的感染材料的操作操作 BSL-2 灭活材料的操作灭活材料的操作 BSL-1 无感染性材料的操作无感染性材料的操作 BSL-1 个体防护的配备原则 BSL BSL2 2实验室实验室除符合除符合BSLBSL1 1的要求外,还应该符合下列条件:的要求外,还应该符合下列条件:在在实实验验室室中中应应穿穿着着工工作作
7、服服或或罩罩衫衫等等防防护护服服。离离开开实实验验室室时时,防防护护服服必必须须脱脱下下并并留留在在实实验验室室内内。不不得得穿穿着着外外出出。用用过过的的工工作作服服应应先先消消毒毒,然然后统一洗涤或丢弃。后统一洗涤或丢弃。当手可能接触感染材料、污染的表面或设备时应戴手套。如可能发生当手可能接触感染材料、污染的表面或设备时应戴手套。如可能发生感染性材料的溢出或溅出,宜戴两副手套。不得戴着手套离开实验室。感染性材料的溢出或溅出,宜戴两副手套。不得戴着手套离开实验室。工作完全结束后方可除去手套。工作完全结束后方可除去手套。一次性手套不得清洗和再次使用。一次性手套不得清洗和再次使用。当微生物的操作
8、不可能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而必须采取外部操作时,当微生物的操作不可能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而必须采取外部操作时,为防止感染性材料溅出或雾化危害,必须使用面部保护装置(护目镜、为防止感染性材料溅出或雾化危害,必须使用面部保护装置(护目镜、面罩、个体呼吸保护用品或其他防溅出保护设备)。面罩、个体呼吸保护用品或其他防溅出保护设备)。在在安安排排工工作作人人员员的的实实验验室室区区域域时时,要要根根据据其其工工作作的的种种类类和和所所涉涉及及的的生生物物试试剂剂,对对实实验验室室环环境境做做好好安全检查。安全检查。进进入入实实验验室室应应穿穿隔隔离离衣衣、戴戴手手套套,必必要要时时(如如对对初初筛筛阳阳
9、性性标标本本进进行行复复测测或或确确认认时时,或或直直接接对对HIVHIV毒毒种种进进行行操操作作时时)戴戴防防护护眼眼镜镜,以以防防污污染染暴暴露露的的皮皮肤肤和和衣衣物物。不不用用戴戴手手套套的的手手触触摸摸暴暴露露的的皮皮肤肤、口唇、眼睛、耳朵和头发等。口唇、眼睛、耳朵和头发等。如如接接触触物物传传染染性性危危险险大大,可可戴戴双双层层(两两付付)手手套套以以增增加加保保护护。操操作作时时手手套套破破损损,应应立立即即丢丢弃弃、洗洗手并戴上新手套。手并戴上新手套。禁止采用口腔吸液管,必须使用移液器来操作实验室的所有液体。禁止采用口腔吸液管,必须使用移液器来操作实验室的所有液体。操操作作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艾滋病 实验室 生物 安全 教学内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