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本科生讲(1).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自然资源本科生讲(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资源本科生讲(1).ppt(7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假设条件假设条件 重点突出重点突出 简化简化目标目标经济的经济的 现值最大化现值最大化影响的关键因子影响的关键因子 贴现、产品价格贴现、产品价格决策目标决策目标 最佳开发时间与开采数量最佳开发时间与开采数量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的经济学经济学最佳模型最佳模型2.2.可再生资源最优开发的模型可再生资源最优开发的模型1.1.储存性资源的最优开发模式储存性资源的最优开发模式一、案例 1 1 开采石油的例子开采石油的例子令令PtPt为今年的石油价格,为今年的石油价格,t+1t+1为明年的价格,为明年的价格,为开采成本,我们可以把这一生产规则写成:为开采成本,我们可以把这一生产规则写成:
2、价格的上涨率价格的上涨率 利息或投资利润的上涨率利息或投资利润的上涨率 如果(如果(t+1t+1)()()(P Pt t)把石油保留在地下。把石油保留在地下。如果(如果(t+1t+1)()()(P Pt t)现在出售石油。现在出售石油。如果(如果(t+1t+1)()()(P Pt t)没有差别。没有差别。价格上涨率与投资利润率的比较价格上涨率与投资利润率的比较利率对开采决策有重要的影响利率对开采决策有重要的影响2 例子 两个时期的资源配置模型 1.1.假设假设 需求需求:在两个时期内对资源的需求是不变的,且边际支付在两个时期内对资源的需求是不变的,且边际支付意愿的方程式为意愿的方程式为 p=8
3、-0.4qp=8-0.4q;供给供给:在两个时期内边际成本也是不变的,且单价为在两个时期内边际成本也是不变的,且单价为元元/t/t,且以不变的方式供给。,且以不变的方式供给。2.2.数学推导的结论数学推导的结论 实现资源高效率配置的必要条件是,时期使用的最后一实现资源高效率配置的必要条件是,时期使用的最后一个资源的边际净效益现值等于时期最后一个资源的边际净效个资源的边际净效益现值等于时期最后一个资源的边际净效益现值。益现值。2两个时期的资源配置模型1 1 如果资源总供给量为如果资源总供给量为3030或或3030以上时,在两个以上时,在两个时期间的配置就很容易实现高效率。如果需求为时期间的配置就
4、很容易实现高效率。如果需求为1515时,将无继续供给。时,将无继续供给。2 2 假设资源的有效供给量为假设资源的有效供给量为2020,p=8-0.4qp=8-0.4q0 0元元开采成本元开采成本元/t/t 为了实现高效率的资源配置,就要为了实现高效率的资源配置,就要使这资源在两个时期内的净效益现值之和达到使这资源在两个时期内的净效益现值之和达到最大化。净效益现值之和的求法可用下面例子说明。最大化。净效益现值之和的求法可用下面例子说明。假设分配给时期的资源为假设分配给时期的资源为1515,分配给时期的资,分配给时期的资源为源为5 5。效益现值之和就等于。效益现值之和就等于元。(贴现为元。(贴现为
5、0 0)如果贴现率为如果贴现率为10%10%时时15、5t这样配置是否利益最大?很明显属于低效配置决策:分配给时期决策:分配给时期1 1的资源量为的资源量为10.23810.238,分配给时期分配给时期2 2的资源的资源量为量为9.7629.762。6/6/(1+0.11+0.1)=5.45=5.452/2/(1+0.11+0.1)=1.818=1.818如果贴现率提高,分配的趋势?提高后,直线向如果贴现率提高,分配的趋势?提高后,直线向右压缩右压缩。二二二二最佳开采方案模型的数学推理最佳开采方案模型的数学推理1两时段模型的假设条件两时段模型的假设条件假设条件假设条件假设条件假设条件单一种类单
6、一种类单一种类单一种类资源资源存量固定、各个部分没有差异资源资源存量固定、各个部分没有差异资源资源存量固定、各个部分没有差异资源资源存量固定、各个部分没有差异没有技术变化没有技术变化没有技术变化没有技术变化边际开采成本不变边际开采成本不变边际开采成本不变边际开采成本不变效用贴现率和市场利率不随时间变化效用贴现率和市场利率不随时间变化效用贴现率和市场利率不随时间变化效用贴现率和市场利率不随时间变化需求曲线在每一点都相同需求曲线在每一点都相同需求曲线在每一点都相同需求曲线在每一点都相同开采或利用资源不必上税,也得不到补贴开采或利用资源不必上税,也得不到补贴开采或利用资源不必上税,也得不到补贴开采或
7、利用资源不必上税,也得不到补贴存在固定的窒息价格(赢利为零的价格,或存存在固定的窒息价格(赢利为零的价格,或存存在固定的窒息价格(赢利为零的价格,或存存在固定的窒息价格(赢利为零的价格,或存在后备技术)在后备技术)在后备技术)在后备技术)d资源需求函数的建立,随着投入资源需求函数的建立,随着投入到市场的资源量增多,资源价格下到市场的资源量增多,资源价格下降,价格与数量呈反比,直线是简降,价格与数量呈反比,直线是简化表达化表达2社会总利润函数的建立社会总利润函数的建立P=a-bR3社会福利函数的建立社会福利函数的建立社会福利函数的意义社会福利函数的意义socialwelfarefunctions
8、ocialwelfarefunction社社社社会所应追求的目标会所应追求的目标会所应追求的目标会所应追求的目标平等、正义、福利、效率平等、正义、福利、效率平等、正义、福利、效率平等、正义、福利、效率哲学与伦理学基础哲学与伦理学基础哲学与伦理学基础哲学与伦理学基础 人生的目的都是为了使自己获得最大人生的目的都是为了使自己获得最大人生的目的都是为了使自己获得最大人生的目的都是为了使自己获得最大幸福,增加幸福总量。幸福总量可以计算,伦理就是对幸福幸福,增加幸福总量。幸福总量可以计算,伦理就是对幸福幸福,增加幸福总量。幸福总量可以计算,伦理就是对幸福幸福,增加幸福总量。幸福总量可以计算,伦理就是对幸
9、福总量的计算。总量的计算。总量的计算。总量的计算。福利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福利经济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也就是根据已确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也就是根据已确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也就是根据已确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也就是根据已确定的社会目标,建立理论体系;以边际效用基数论或边际效定的社会目标,建立理论体系;以边际效用基数论或边际效定的社会目标,建立理论体系;以边际效用基数论或边际效定的社会目标,建立理论体系;以边际效用基数论或边际效用序数论为基础,建立福利概念;以社会目标和福利理论为用序数论为基础,建立福利概念;以社会目标和福利理论为用序数论为基础,建立福利概念;以社会目
10、标和福利理论为用序数论为基础,建立福利概念;以社会目标和福利理论为依据,制定经济政策方案依据,制定经济政策方案依据,制定经济政策方案依据,制定经济政策方案函数表达函数表达函数表达函数表达 w=u1+u2+uiw=u1+u2+uiWW(U1U1,U2U2,Un)=W(U1(X),U2(X),Un)=W(U1(X),U2(X),,Un(X)Un(X),X X表示把所表示把所表示把所表示把所有产品在所有人有产品在所有人有产品在所有人有产品在所有人(n n个个个个)之间平分,对于所有人而言,消费是一样的,但是之间平分,对于所有人而言,消费是一样的,但是之间平分,对于所有人而言,消费是一样的,但是之间平
11、分,对于所有人而言,消费是一样的,但是效用不一定相同,同样是效用不一定相同,同样是效用不一定相同,同样是效用不一定相同,同样是X X多产品,个人多产品,个人多产品,个人多产品,个人1 1的效用的效用的效用的效用U1(X)U1(X)不一定等于个人不一定等于个人不一定等于个人不一定等于个人2 2的效用的效用的效用的效用 U2(X)U2(X)货币与效用的关系及其的转换货币与效用的关系及其的转换假设消费与效用的转化即金钱与幸福感的转换假设消费与效用的转化即金钱与幸福感的转换遵循报酬递减规律遵循报酬递减规律假设效用与净利润的功能相同假设效用与净利润的功能相同4两时段两时段效用最大化的数学方程表达效用最大
12、化的数学方程表达已知条件已知条件已知条件已知条件 两时期的资源开采量等于总储量两时期的资源开采量等于总储量两时期的资源开采量等于总储量两时期的资源开采量等于总储量PI拉格朗日乘法拉格朗日乘法极大值的推求方法,极大值的推求方法,导数即极值点切线的斜率为零导数即极值点切线的斜率为零结论结论 多种表述多种表述效益最大化法则的必要条件效益最大化法则的必要条件不同时间开采的资源其贴现价格必须相等不同时间开采的资源其贴现价格必须相等 或或资源的市场净价格必然随着时间以利率速度增长资源的市场净价格必然随着时间以利率速度增长 5霍特林定律的表达霍特林定律的表达上述公式推导出的必要条件的三种表达:上述公式推导出
13、的必要条件的三种表达:未来净价格未来净价格=现值现值+利息利息不同时间开采的资源其贴现价格不同时间开采的资源其贴现价格必须相等必须相等利息(贴现率)利息(贴现率)=两时期两时期价格(利润价格(利润)增量即投资回增量即投资回报率报率 总结总结 数学初始条件数学初始条件根据已知根据已知p0 p1 s储量储量 利率利率,根据霍特,根据霍特林标准,可求出林标准,可求出 R1 R2即即t1 t2开采时间开采时间与速率与速率已知条件已知条件已知条件已知条件 两时期的资源开采量等于总储量两时期的资源开采量等于总储量两时期的资源开采量等于总储量两时期的资源开采量等于总储量PI目标目标目标目标效益的现值最大化效
14、益的现值最大化效益的现值最大化效益的现值最大化解解解解:效益最大化法则的必要条件:效益最大化法则的必要条件:效益最大化法则的必要条件:效益最大化法则的必要条件不同时间开采的资源其贴现价格不同时间开采的资源其贴现价格不同时间开采的资源其贴现价格不同时间开采的资源其贴现价格必须相等或资源的市场净价格必然必须相等或资源的市场净价格必然必须相等或资源的市场净价格必然必须相等或资源的市场净价格必然随着时间以利率速度增长随着时间以利率速度增长随着时间以利率速度增长随着时间以利率速度增长 6 不可再生资源多时段数学优化模型的推导价格的高低取决于开采量价格的高低取决于开采量将开采成本隐化将开采成本隐化P(R)
15、为净利润)为净利润U(R)社会)社会效用是资源消效用是资源消费量的函数费量的函数把离散时间序列转变为连续时间序列,并假设时间把离散时间序列转变为连续时间序列,并假设时间区间为无限时间序列区间为无限时间序列开采资源的开采资源的社会边际效社会边际效益等于资源益等于资源的净价格的净价格(净利润)(净利润)时间序列上的社会福利函数可以定义为如下形式:时间序列上的社会福利函数可以定义为如下形式:社会福利函数将社会福利定义为各相关个体的效用的总社会福利函数将社会福利定义为各相关个体的效用的总和。由于我们关心时间序列上的福利水平,因此,我们和。由于我们关心时间序列上的福利水平,因此,我们把把“个人个人”理解
16、为在特定时点上生活着的理解为在特定时点上生活着的“个人个人”综合,综合,也就是在不同时点的效用。也就是在不同时点的效用。由于:由于:资源存量消耗率等于资源存资源存量消耗率等于资源存量开采率量开采率资源总开采量等于初始资源存量资源总开采量等于初始资源存量贴现后,效用为常数贴现后,效用为常数价格的变化率价格的变化率价格的变化率价格的变化率/价格价格=总结总结霍特林动态效率表述霍特林动态效率表述要是不可再生资源的社会价值最大,如果开采方式保要是不可再生资源的社会价值最大,如果开采方式保持不变资源的市场净价格必然随着时间以利率同样速持不变资源的市场净价格必然随着时间以利率同样速度增长,或者资源的贴现价
17、格相等。度增长,或者资源的贴现价格相等。利率越大利率越大,资源资源价格增长率则越高。价格增长率则越高。优化的结果是该时段内资源被完全开采,否则,资源的剩余为浪费用表示意用表示意 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霍特林法则是优化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霍特林法则是优化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下图两条路径均能满足,他们均以贴现率的速度升高价格,也就是下图两条路径均能满足,他们均以贴现率的速度升高价格,也就是说它们都是有效率的路径,但是只能有唯一条价格路径为最优,因说它们都是有效率的路径,但是只能有唯一条价格路径为最优,因此,霍特林法则是最优化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此,霍特林法则是最优化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18、。如果初始价格如果初始价格“过低过低”,将导致每个时期资源使用数量,将导致每个时期资源使用数量“过多过多”,在有限时间内所有资源存量将耗竭。反之,如果初始价格在有限时间内所有资源存量将耗竭。反之,如果初始价格“过高过高”,那么将导致每个时期的资源使用数量,那么将导致每个时期的资源使用数量“过少过少”,在规划期末,一,在规划期末,一些资源存量将(浪费地)保留下来。些资源存量将(浪费地)保留下来。因此,初始价格是优化的充分条件之一因此,初始价格是优化的充分条件之一7 7 考虑资本、资源、产出中的霍特林优化模型考虑资本、资源、产出中的霍特林优化模型时刻资源现有存量(时刻资源现有存量(StSt)等于初
19、始存量减去资源开)等于初始存量减去资源开采量采量资源存量消耗率等于资源存量开采率资源存量消耗率等于资源存量开采率c=G(R,S)c=G(R,S)开采成本依赖开采数量与存量开采成本依赖开采数量与存量 c c为消费,为消费,q q(k k,r r)为资本与资源的产出)为资本与资源的产出q q资本的储备和消费都是一种投资资本的储备和消费都是一种投资假设社会生产一种产品,这种产品可以被消费品也可以作为投资生产。消假设社会生产一种产品,这种产品可以被消费品也可以作为投资生产。消费增加当前福利,而投资增加资本存量,从而导致未来更高的消费水平。产费增加当前福利,而投资增加资本存量,从而导致未来更高的消费水平
20、。产出通过生产函数得到,生产函数中包含一个简单出通过生产函数得到,生产函数中包含一个简单“合成的合成的”不可再生性资源,不可再生性资源,它作为生产要素投入的一种。它作为生产要素投入的一种。第一种情况,存量第一种情况,存量s s变化,但成本变化,但成本g g不变,开采成本为一常数,第二种不变,开采成本为一常数,第二种情况,存量的逐渐变小,成本线性情况,存量的逐渐变小,成本线性递增变率为负。第三种情况,为幂递增变率为负。第三种情况,为幂函数形式,成本加速递增。函数形式,成本加速递增。G=G(R,S)G=G(R,S)开采成本依赖开采开采成本依赖开采数量与存量数量与存量 c c为消费,为消费,q q(
21、k k,r r)为资源与资本的产)为资源与资本的产出出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必要条件: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必要条件:解的意义(解的意义(The nature of The nature of the solutionthe solution1.marginalnetbenefitofusingoneunitofoutputforconsumptionisequaltoitsmarginalnetbenefitwhenitisaddedtothecapitalstock.消费的边际净效益消费的边际净效益u等于资本存量等于资本存量w增加增加带来的边际净效益带来的边际净效益2.资源的影子价值资源的影子价值=资
22、本的价格资本的价格*资源的产出量资源的产出量3.thegrowthrateoftheshadowpriceofthenaturalresource(thatis,itsownrateofreturn)is,shouldequalthesocialutilitydiscountrate。4.thereturntophysicalcapital(itscapitalappreciationplusitsmarginalproductivity)mustequalthesocialdiscountrate.回报率为资本增加量与产出回报率为资本增加量与产出增加之和增加之和1.1.单位的产出用于消费的边
23、际净收益等于用于增加资本存量的边单位的产出用于消费的边际净收益等于用于增加资本存量的边际净收益。际净收益。2.2.净价格净价格=(总价格一边际成本总价格一边际成本)为影子净价格为影子净价格资源的边际净产品价值(边际总产品减去边际开采成本)必定资源的边际净产品价值(边际总产品减去边际开采成本)必定等于资源存量单位的边际价值(影子净价格)等于资源存量单位的边际价值(影子净价格)p=p=(q-gq-g)解的另一种表达解的另一种表达3.3.社会贴现率应等于资源的回报率,该回报率等于价格上升率减社会贴现率应等于资源的回报率,该回报率等于价格上升率减去为了开采资源存量的一额外单位,所增加的开采成本的价值去
24、为了开采资源存量的一额外单位,所增加的开采成本的价值 资源的净价格资源的净价格P P是资源所有者现期内开采和销售资源所获得的价是资源所有者现期内开采和销售资源所获得的价值,当社会效用贴现率为时值,当社会效用贴现率为时,PP为是现在不开采而延缓一个为是现在不开采而延缓一个时期开采所放弃的效用回报;它有时被看做是资源存量的拥有时期开采所放弃的效用回报;它有时被看做是资源存量的拥有成本。未来的价值成本。未来的价值PP就等于未开采一单位资源的价格增值,加就等于未开采一单位资源的价格增值,加上如果额外一个单位资源开采所导致成本增加的延迟回报。上如果额外一个单位资源开采所导致成本增加的延迟回报。4.4.物
25、质资本存量的回报(增长率),等于物质资本利息增量与物物质资本存量的回报(增长率),等于物质资本利息增量与物质产出之差(被开采)质产出之差(被开采)改变等式改变等式=+Q+Q 产出的一个边际单位可以用于消费或者可以增加产出的一个边际单位可以用于消费或者可以增加资本存量。资本存量。一个有效率的结果应该是一个单位的一个有效率的结果应该是一个单位的产出用于消费的边际净收益等于用于增加资本存产出用于消费的边际净收益等于用于增加资本存量的边际净收益。量的边际净收益。无论资源消费还是用于资本再投资,其边际产品无论资源消费还是用于资本再投资,其边际产品或边际服务(产出)价值必须等于自然资源存量或边际服务(产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然资源 本科生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