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高鸿业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ppt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高鸿业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高鸿业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ppt(26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n西方经济学主编 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十二章第十二章v国民收入核算重要问题重要问题v了解宏观经济的特点v掌握几个简单的概念主要内容主要内容v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v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v第三节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v第四节 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v第五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v第六节 名义GDP和实际GDP第一节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宏观经济学的特点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第一节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宏观经济学的特点二.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异同相同点:都是通过需求曲线决定和供给曲线决定决 定价格和产量。不同点:微观经济学中的的供给和需求曲线
2、都是个 体经济的供求曲线,而宏观经济学中的供 给和需求曲线是整个社会的供求曲线。第一节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宏观经济学的特点三.宏观经济学的加总(aggregation)法1.宏观分析中有些总变量可以从微观分析的个量中直接加总而得到。2.有的时候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些个体变量尽管可以加总,但是这种加总却达不到研究整个社会经济行为的目的。3.有时候一些微观个体的行为就根本不能直接加总。四.宏观经济学鸟瞰和本书宏观部分的章节安排国民收入第一节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宏观经济学的特点短期决定及对策总需求曲线总供给曲线劳动市场(和总量生产函数)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国际市场长期决定和对策经济增长论和经济周期理
3、论有关国民收入的短期决定的不同意见和对策第二节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2.GDP的测度是最终产品的价值,中间产品不计入,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3.GDP是一定时期内(往往为一年)所生产而不是所销售掉的最终产品的价值。第二节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 收入(支)工资和薪金 20,000利息 15,000地租 5,000利润 10,000总计收入 50,000产出(收)生产出产品(纱)200,000减:购买原料棉花 150,000产出(增值)50,000一个假设的纺纱厂年产出和收入报表第三节第三节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一.用支出法
4、核算GDPGDPC+I+G+(X-M)C:消费支出 I:投资 G:政府购买 X:出口 M:进口第三节第三节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构成金额(10万美元)百分比个人消费支出私人国内总投资政府对产品和劳务的购买产品和劳务的净出口国内生产总值6987.01586.01858.0-348.910028.169.315.718.4-3.4100.02001年美国GDP和需求的构成第三节第三节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二.用收入法核算GDP国民总收入工资利息利润+租金 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第四节第四节 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
5、入1 国内生产总值(GDP)2 国内生产净值(NDP)3 国民收入(NI)4 个人收入(PI)5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第四节第四节 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国内生产总值(GDP)加 本国居民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减 本国支付给外国居民的要素收入等于 国民生产总值(GNP)减 固定资本消耗等于 国民生产净值(NNP)减 统计误差等于 国民收入(NI)减 包含存货价值和资本消耗调整的公司利润 净税收 净利息 社会保险税 政府所经营企业的当前盈余 企业当前转移支付加 个人资产收入 个人接收的转移支付等于 个人收入(PD)减 个人所得税和非税支付等于 个人可支配收入
6、(DPI)减 个人各项支出等于 个人储蓄507.7474.01574.142.81351.9848.0498.3871.2-11.380.21457.41525.31209.79072.112487.1 12520.8 10946.710903.910248.39038.6-33.5 美美国国2005年年从从GDP到到个个人人可可支支配配收收入入(单单位位:10亿亿美美元元)第五节第五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一.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 公式 C+I=Y=C+S第五节第五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二.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 公式 C+I+G=
7、Y=C+S+TI=S+(T-G)第五节第五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三.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 公式 C+I+G+(X-M)=Y=C+S+T+KI+G+(X-M)=S+T+K 第六节第六节 名义名义GDPGDP和实际和实际GDPGDP1996年名义GDP2006年名义GDP2006年实际GDP香蕉上衣15万单位1美元15万美元5万单位40美元200万美元20万单位1.5美元30万美元 6万单位50美元300万美元20万单位1美元20万美元6万单位40美元240万美元合计215万美元330万美元260万美元第六节第六节 名义名义GDPGDP和实际和实际GDPGDP 实际
8、GDP 名义GDP GDP平减指数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一五”国际级规划教材国际级规划教材21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v西方经济学组编 教育部高教司主编 高鸿业编写者 刘文忻(北京大学)冯金华(前武汉大学现上海财经大学)尹伯成(复旦大学)吴汉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十三章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重要问题重要问题v产品市场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主要内容主要内容v第一节 均衡产出v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v第三节 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v第四节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 变动v第五节 乘数论v第六节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v第七节 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v
9、第八节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第一节第一节 均衡产出均衡产出一 最简单的经济关系1 假设所分析的经济中不存在政府,也不存在对外贸易,只有家户部门和企业部门。2 假设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3假设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未零。第一节第一节 均衡产出均衡产出二 均衡产出的概念 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成为均衡产出或收入公式:y=c+i第一节第一节 均衡产出均衡产出第一节第一节 均衡产出均衡产出三 投资等于储蓄均衡产出的条件:i=s这里的投资等于储蓄,指经济要达到均衡,计划投资必须等于计划储蓄。第二节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一 消费函数 c=c(y)第二
10、节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凯恩斯的消费理论第二节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凯恩斯的消费理论(1)收入(2)消费(3)边际消费倾向(4)平均消费倾向ABCDEFG900010000110001200013000140001500091101000010850116001224012830133600.890.850.750.640.590.531.011.000.990.970.940.920.89某家庭消费函数某家庭消费函数某家庭消费函数 (单位:美元)第二节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凯恩斯的消费理论消费曲线消费曲线消费曲线第二节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凯恩斯的消费理论线性消费函数 第二节第二节
11、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二 储蓄函数 s=s(y)第二节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凯恩斯的消费理论(1)收入(y)(2)消费(c)(3)储蓄(s)(4)边际储蓄倾向(MPS)(5)平均储蓄倾向(APS)ABCDEFG90001000011000120001300014000150009110100001085011600122401283013360-1100150400760117016400.110.150.250.360.410.47-0.1100.010.030.060.080.11某家户储蓄表 (单位:美元)第二节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储蓄曲线第二节第二节 凯
12、恩斯的消费理论凯恩斯的消费理论线性消费曲线第二节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三 消费曲线和储蓄曲线的关系第二节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四 家庭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从家户消费函数求取社会消费函数时的一系列限制条件:1 国民收入的分配2 政府税收政策3 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所占的比例第三节第三节 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一 相对收入消费理论第三节第三节 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二 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 公式:C=aWR+cYL第三节第三节 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三 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 永久收入的消费理论认为
13、: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而是由他的永久收入决定。第三节第三节 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四 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1 利率2 价格水平3收入分配第四节第四节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一 两部门经济中收入的决定使用消费函 数决定收入(1)收入(2)消费(3)储蓄(4)投资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00003400420050005800660074008200900040020002004006008001000600600600600600600600600均衡收入的决定 单位:亿美元第四节
14、第四节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消费加投资曲线和45度线相交决定收入第四节第四节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二 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储蓄曲线和投资曲线相交决定收入第五节第五节 乘数论乘数论乘数效应第六节第六节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均衡条件:I+g=s+t第六节第六节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定量税变动改变s+t的截距第七节第七节 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一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是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kg=第七节第七节 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
15、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二 税收乘数 Kt=第七节第七节 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三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Ktr=第七节第七节 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 四 平衡预算乘数 kb 1 第八节第八节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一 四部门经济中的收入决定 y=c+I+g+nx Y =第八节第八节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四 部门经济中的乘数 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一五”国际级规划教材国际级规划教材21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v西方经济学组编 教育部高教司主编 高鸿业编写者 刘文忻(北京大学)
16、冯金华(前武汉大学现上海财经大学)尹伯成(复旦大学)吴汉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十四章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重要问题重要问题v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一般均衡的IS-LM模型主要内容主要内容v第一节 投资的决定v第二节 IS曲线v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v第四节 LM曲线v第五节 ISLM分析v第六节 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第一节第一节 投资的决定投资的决定一 实际利率与投资投资函数 i=i(r)第一节第一节 投资的决定投资的决定二 投资边际效率的意义 投资边际效率(MEC)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 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限内各预期收益 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
17、重置 成本。第一节第一节 投资的决定投资的决定三 资本边际效率曲线 某企业可供选择的投资项目第一节第一节 投资的决定投资的决定资本边际效率曲线(MEC)和投资边际效率曲线(MEI)四 投资边际效率曲线第一节第一节 投资的决定投资的决定五 预期收益与投资1 对投资项目的产出的需求预期 2 成品成本 3 投资税抵免第一节第一节 投资的决定投资的决定 六 风险与投资七 托宾的“q”说 q企业的股票市场价值/新建造企业的成本第二节第二节 ISIS曲线曲线一 IS曲线及其推导IS曲线第二节第二节 ISIS曲线曲线 IS曲线推导图示第二节第二节 ISIS曲线曲线二 IS曲线的斜率 第二节第二节 ISIS曲
18、线曲线三 IS曲线的移动(投资需求变动使IS曲线移动)第二节第二节 ISIS曲线曲线三 IS曲线的移动(储蓄变动使IS曲线移动)第三节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利率的决定一 利率决定于货币的需求和供给二 流动性偏好与货币需求动机三 流动偏好陷阱四 货币需求函数 第三节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利率的决定货币需求曲线第三节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利率的决定不同收入的货币需求曲线第三节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利率的决定五 其他货币需求理论1 货币需求的存货理论2 货币需求的投机理论 第三节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利率的决定六 货币供求均衡和利率的决定货币供给和需求的均衡第三节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利率的决定货币需求和供给曲线的变化第四
19、节第四节 LMLM曲线曲线一 LM曲线及其推导LM曲线第四节第四节 LMLM曲线曲线LM曲线推导第四节第四节 LMLM曲线曲线二 LM曲线的斜率LM曲线的三个区域第四节第四节 LMLM曲线曲线三 LM曲线的移动货币供给量变动使LM曲线移动第五节第五节 IS-LMIS-LM分析分析一 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和收入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第五节第五节 IS-LMIS-LM分析分析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非均衡区域产品市场货币市场is 有超额产品供给is 有超额产品需求is 有超额产品需求LM有超额货币需求LM有超额货币需求LM有超额货币供给第五节第五节 IS-LMIS-LM分析分析二 均衡收入和利
20、率的变动均衡收入和均衡利率的变动第六节第六节 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c)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APC边际消费倾向MPC=由此求投资乘数收入投资(i)利率(r)流动偏好L=L1+L2交易动机(由m1满足)谨慎动机(由m2满足)投机动机(由m3满足)货币数量(m=m1+m2)资本边际效率(MEC)预期收益重置成本或资产的供给价格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一五”国际级规划教材国际级规划教材21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v西方经济学组编 教育部高教司主编 高鸿业编写者 刘文忻(北京大学)冯金华(前武汉大学现上海财经大学)尹伯成(复旦大
21、学)吴汉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十五章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重要问题重要问题v财政政策的作用和效果v货币政策的作用和效果主要内容主要内容v第一节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v第二节 财政政策效果v第三节 货币政策效果v第四节 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第一节第一节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政策种类对利率的影响对消费的影响对投资的影响对GDP的影响财政政策(减少所得税)上升增加减少增加财政政策(增加政府开支,包括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上升增加减少增加财政政策(投资津贴)上升增加增加增加货币政策(扩大货币供给)下降增加增加增加第二节第二节 财政政
22、策效果财政政策效果一 财政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财政政策效果因IS斜率而异第二节第二节 财政政策效果财政政策效果财政政策效果因LM斜率而异第二节第二节 财政政策效果财政政策效果二 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第二节第二节 财政政策效果财政政策效果IS在凯恩斯陷阱中移动第二节第二节 财政政策效果财政政策效果IS垂直时货币政策完全无效第二节第二节 财政政策效果财政政策效果三 挤出效应 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政府支出挤占私人支出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1 支出乘数的大小。2 货币需求对产出变动的敏感程度。3 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4 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第三节
23、第三节 货币政策效果货币政策效果一 货币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货币政策效果因IS斜率而异第三节第三节 货币政策效果货币政策效果一 货币政策效果的IS-LM图形分析货币政策效果因LM斜率而异第三节第三节 货币政策效果货币政策效果三 古典注意的极端情况第三节第三节 货币政策效果货币政策效果三 货币政策的局限性1 在通货膨胀时施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效果比较显著,但在经济衰退时期,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效果就不明显。2 从货币市场均衡的情况看,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要影响利率的话,必须以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3 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也影响政策效果。4 在开放经济中,货币政策的效果还要因为资金在国际上流动
24、而受到影响。第四节第四节 两种政策混合使用两种政策混合使用第四节第四节 两种政策混合使用两种政策混合使用政策混合产出利率1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不确定上升2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减少不确定3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不确定下降4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不确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混合使用的政策效应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一五”国际级规划教材国际级规划教材21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v西方经济学组编 教育部高教司主编 高鸿业编写者 刘文忻(北京大学)冯金华(前武汉大学现上海财经大学)尹伯成(复旦大学)吴汉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十
25、六章第十六章v宏观经济政策实践重要问题重要问题v宏观调控的类型v西方市场机制的一些具体情况主要内容主要内容v第一节 经济政策目标v第二节 财政政策v第三节 货币政策v第四节 资本证券市场v第五节 金融衍生品市场v第六节 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演变第一节第一节 经济政策目标经济政策目标1 充分就业2 价格稳定3 经济持续均衡增长4 平衡国际收支第二节第二节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一 财政的构成与财政政策工具1 政府购买2 政府转移支付3 公债第二节第二节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二 自动稳定器与斟酌使用1 自动稳定器2 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第二节第二节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三 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1 预算赤字2 预算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高鸿业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西方经济学 宏观 部分 高鸿业 中国 人民大学 出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