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第十章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ppt2005.ppt
《修改第十章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ppt2005.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修改第十章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ppt2005.ppt(6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十章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Infections of the CNS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任善玲概述l一、定义: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螺旋体、寄生虫、立克次体和蛋白等)侵犯CNS实质、被膜及血管等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性(非炎症性)疾病。l二、根据部位分类:脑炎、脊髓炎或脑脊髓炎脑膜炎、脊膜炎或脑脊膜炎脑膜脑炎l三、根据病程分类:急性、亚急性、慢性l四、根据病因分类:以脑炎和脑膜炎为例,有病毒性脑炎、细菌性脑膜炎、真菌性脑膜炎和脑寄生虫病之分。l五、CNS感染途径:血性感染直接感染神经干逆行感染第十章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Infections of the CNS)第一节 病毒感染性疾病第二
2、节 细菌感染性疾病第三节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第四节 朊蛋白病第五节 螺旋体感染性疾病第六节 脑寄生虫病第七节 艾滋病所致神经系统障碍 疾病疾病 压力压力 外观外观 WBC 蛋白蛋白 糖糖 氯化物氯化物 化脑 混浊 1000以上,N为主 结脑 清或微混 500以下,L为主 病脑 清亮 1000以下,L为主 正常 正常 (早期,N为主)乙脑 清亮 1000以下,N为主 正常 正常隐脑 清或微混 500以下,L为主 钩体病 清亮 200以下,L为主 正常 正常疟疾 清亮 正常或稍高 正常 正常 正常阿米巴 脓性或红棕色 增高,有RBC 寄生虫 清亮 500以下,E为主 虚脑 清亮 正常或稍高 正常 正
3、常 正常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CSF的变化情况的变化情况第一节 病毒感染性疾病l 一、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l 二、病毒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l 三、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l 四、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l 五、进行性风疹性全脑炎一、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一、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l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因及发病机制lHSV-I型和型,成年人HSV-型引起,新生儿由HSV-型所致。HSV-I型病毒先引起口腔和呼吸道原发感染,然后沿三叉神经轴索逆行至三叉神经节,并在此潜伏。数年后或机体免疫力低下时,非特异性刺激可诱发病毒激活而致病。儿童HSV多新近感染致病,新生儿HSV系HSV-引起,母亲分
4、娩时,生殖道分泌物与胎儿接触是导致新生儿感染的主要原因。一、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一、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l病理l病检:额叶、额叶等部位出血性坏死,可见病变脑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坏死、软化和出血,血管壁变性、坏死,血管周围可见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急性期后可见小胶质细胞增生。病灶边缘的部分神经细胞核内可见嗜酸性包涵体(Cowdry A型包涵体)。包涵体内有病毒颗粒和抗原。软脑膜充血,并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一、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一、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l临床表现临床表现l1病前情况:病前1-2周可有前驱症状:上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征象。l2,发病年龄:任何年龄均可,成年多见。l3病程;急性或亚急性,约1
5、4患者可有口唇疱疹史。l4、全身感染中毒症状。l5意识障碍及精神症状。l6、神经症状:偏盲、偏瘫、失语、眼肌麻痹、共济失调 等局灶性脑损害表现;多动(震颤、舞蹈样动作、肌阵挛)、脑膜刺激征、全身性或部分性痫性发作等刺激症状。l7、重症患者可因广泛脑实质坏死和脑水肿引起颅内压增 高,甚至脑疝形成而死亡。一、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一、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l辅助检查辅助检查l1脑电图:弥漫性慢波,以颞叶和额叶明显。2头颅CT:早期可能正常。MRI易在早期显示病灶,实质内长T1长T2信号的病灶,以及FLAIR像更明显,进一步支持HSE的诊断。l3CSF检查:压力正常;细胞数增多,以单核细胞为主,可有红细胞数
6、增多;蛋白质呈轻、中度增高,糖与氯化物正常。l病原学检查检测HSV特异性IgM、IgG抗体;PCR检测CSF中HSV DNA。l脑活检:光镜下为出血性坏死;电镜下为核内嗜酸性包涵体,和细胞内的病毒颗粒。一、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一、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l诊断诊断l1临床诊断依据:l口唇或生殖道疱疹史,或本次发病有皮肤、粘膜疱疹;l发热、明显精神行为异常、抽搐、意识障碍及早期出现的局灶性神经系统损害体征;l脑脊液红、白细胞数增多,糖和氯化物正常;l脑电图以颞、额区损害为主的脑弥漫性异常;l头颅CT或MRI发现颞叶局灶性出血性脑软化灶;l特异性抗病毒药物治疗有效可间接支持诊断。诊断及鉴别诊断诊断及鉴别诊
7、断l2 2、确诊:、确诊:l脑脊液中发现HSV抗体显著性变化趋势l脑组织活检或病理发现组织细胞核内包涵体,或原位杂交发现HSV病毒核酸;l脑脊液PCR检测发现该病毒DNA;l脑组织或脑脊液标本HSV分离、培养和鉴定;一、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一、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l鉴别诊断鉴别诊断l(1)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带状疱疹病毒主要侵犯和潜伏在脊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细胞或脑神经的感觉神经节的神经细胞内,相对轻血清及脑脊液查出抗体和核酸阳性可以鉴别。l(2)肠道病毒性脑炎:脑脊液中的病毒分离或PCR检查阳性可帮助诊断。l(3)巨细胞病毒性脑炎:本病临床少见,常见于免疫缺陷如AIDS或长期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
8、。PCR检查脑脊液该病毒阳性而易于鉴别。l(4)急性弥散性脑脊髓炎:多在感染或疫苗接种后急性发病。一、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一、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l治疗治疗l 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降低本病死亡率的关键,包括:l1病因治疗l a:无环鸟苷(阿昔洛韦,Acyclovir);l b:更昔洛韦。l2免疫辅助治疗:l干扰素及其诱生剂;l转移因子 肾上腺皮质激素。l3.对症支持治疗包括:退热、抗惊厥、镇静和降颅压等,恢复期可进行康复治疗。l4.抗感染治疗:褥疮及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二、病毒性脑膜炎l定义l各种病毒感染导致的脑膜的弥漫性炎症的临床综合征。以发热、头疼、脑膜刺激征为主要表现。l病因l大多数由肠道病毒引起
9、二、病毒性脑膜炎l临床表现:l1、发病年龄:任何年龄均可,以儿童多见l2、高发季节:夏秋季l3、起病形式;急性起病l4、主要症状;全身中毒症状+脑膜刺激症状二、病毒性脑膜炎l辅助检查l脑脊液:压力正常或增高。蛋白正常或轻度增高,糖和正常二、病毒性脑膜炎l诊断:l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l确诊:l脑脊液病原学检查二、病毒性脑膜炎l治疗l本病具有自限性,抗病毒治疗可以减轻症状+对症支持治疗第二节细菌感染疾病l各种细菌侵害神经系统导致的炎性疾病l化脓性脑膜炎l结核性脑膜炎一、化脓性脑膜炎l化脓性细菌感染导致的脑脊膜炎症l病因 常见的细菌:肺炎球菌、脑膜炎双球菌、流 感嗜血杆菌B型。感染途径 其他部位感染
10、波及 直接感染 外伤、穿刺一、化脓性脑膜炎l病理 主要改变在脑膜,脑膜血管充血和炎性变化。一、化脓性脑膜炎l临床表现 1、感染症状 2、脑膜刺激症状 3、颅高压症状 4、神经功能缺失 5、其他(皮疹)一、化脓性脑膜炎l辅助检查 血常规:细胞数增加、中性为主 脑脊液:外观脓性或浑浊,压力高,细胞数高,蛋白高、糖低、录化物低。革兰氏染色阳性。影 像:MRI可以在T1发现蛛网膜下腔高信号,T2脑膜高信号。血细菌培养:有阳性发现。一、化脓性脑膜炎l诊断 临床症状结合脑脊液检测 确诊 病原学检测结果 鉴别诊断 病毒、结核、隐球菌、一、化脓性脑膜炎l治疗治疗l抗菌:抗菌素选用能透过血脑屏障的药物。病原明确
11、可以根据病原选用。l对症:降颅压等l激素应用:严重的病人没有禁忌症可以使用。二、结核性脑膜炎l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和脊髓膜的非化脓性炎症,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结核病。l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因及发病机制:TBM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致,TBM发病通常有两个过程,(1)细菌经血播散后在脑膜和软脑膜下种植,形成结核结节;(2)然后结节破溃,大量结核菌进入蛛网膜下腔,引起TBM发病。l 二、结核性脑膜炎l临床表现临床表现l1、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有结核中毒症状:低热、盗汗,倦怠无力等、呕吐l2、脑膜刺激征及颅内压增高,甚至去大脑强直或去皮
12、质状态。l3脑实质损害症状及体征:意识变化、癫痫偏瘫等l4脑神经损害:以动眼、外展、面和视神经最易 受累。l5老年人TBM的特点是头痛、呕吐较少,颅内压 增高的发生率低,约半数患者脑脊液改变不典 型,但在动脉硬化基础上发生结核性动脉内膜炎而 引起脑梗死的较多。二、结核性脑膜炎l诊断诊断l1、病史l2、临床表现l3、CSF特征性的改变l鉴别l与隐球菌脑膜炎鉴别二、结核性脑膜炎l治疗治疗l1早期给药、合理选药、联合用药及系统治疗的原则。l异烟肼(INH)、利福平(RFP)、吡嗪酰胺(PZA)或乙胺丁醇(EMB)、链霉素(SM)是治疗TBM最有效的联合用药方案。二、结核性脑膜炎l治疗治疗l2根据WH
13、O的建议,应至少选择三种药联合治疗,常用INH、RFP、PZA,l轻症患者治疗3个月后可停用PZA,再继续用INH和RFP7个月。如系耐药菌株引起,则加用第四种药:SM或EMB。l若致病菌对利福平不耐药,则总疗程9个月已够;若对利福平耐药菌株引起,则需要连续治疗18-24个月。l由于中国人对异烟肼为快速代谢型,有人主张对成年患者加大每日剂量至600-1200mg,但应注意肝损害。二、结核性脑膜炎l治疗治疗l3、激素的应用 l4、脱水剂的应用l5、鞘内注射第三节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l新型隐球菌脑膜炎(cryptococcosis)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真菌感染,其病
14、情重,病死率高。l本病发病率虽低,但临床表现与结核性脑膜炎颇相似,临床常被误诊为后者。第三节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l发病机制发病机制 新型隐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鸽子或其他鸟类为该菌的中间宿主,鸽子饲养者患新型隐球菌感染要比一般人群高出几倍。隐球菌为条件致病菌,只有当宿主的免疫力低下时才会致病,因此,该病原体的CNS感染虽可单独发生,但更常见于全身性疾病,特别是全身性免疫缺陷性疾病、慢性衰竭性疾病时,如AIDS、淋巴肉瘤、白血病、霍奇金病、多发性骨髓瘤、类肉瘤病、结核病、糖尿病、肾病和SLE等。皮肤和粘膜是感染的最初部位,常常经上呼吸道侵人体内。第三节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l临床表现临床表现l1通常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修改第十章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ppt2005 修改 第十 中枢神经系统 感染 ppt200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