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带答案080125.pdf
《初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带答案080125.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带答案080125.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初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带答案 一、选择题 1在北京人遗址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几处较大的灰烬堆和一些烧石和烧骨。这说明了北京人 A已开始制造工具 B已开始建造房屋定居 C会使用天然火 D会制造简单彩陶 2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指出:“河姆渡遗址的发现,使人耳目一新。过去谁会到远在距今约 7000 前的长江下游会存在着如此灿烂的文化呢!”下列能够佐证该说法的考古发现是()A碳化的粟和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遗址 B人面鱼纹彩陶盆和骨耙 C碳化的水稻和干栏式房屋遗址 D磨制石器和用火痕迹 3下图绘制的是一位著名的黄河
2、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度量地势开掘九州水道”以达到治理黄河的情景。这位首领是 A黄帝 B炎帝 C尧 D禹 4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抽象的历史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就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处应该是 A夏朝 B西周 C商朝 D东周 5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下面四件大型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其中有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它是 A B C D 6下图是小李在复习时绘制的一个知识示意图,图中”处的内容应是 A铁器牛耕 B耒耜骨器 C兼爱非攻 D焚书坑儒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
3、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7“这是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这场大辩论是 A百家争鸣 B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 D文艺复兴 8与“纸上谈兵”典故有关的战役是()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城濮之战 D马陵之战 9泰山岱庙大殿前有一座秦泰山刻石,镌刻着由丞相李斯书写的秦始皇泰山封禅功德铭。该石刻所用的文字应是()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楷书 10“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以上材料所反映的中国历史上的哪一支农民起义军?A刘邦、项羽的农民军 B张角的农民军 C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
4、军 D黄巢的农民军 11西汉初年,在文帝和景帝的治理下,汉朝出现了“文景之治”。文景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包括()皇帝提倡勤俭治国 提倡以农为本 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重视“以德化民”A B C D 12李梅同学在学校图书馆看到一本没有封面的古代史书,目录:卷一,五帝本纪第一卷二,夏本纪第二;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第三;卷一百十,何奴列传第一百十。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本史书应是 A论语 B史记 C资治通鉴 D农政全书 13下图图片是考古发掘出土的两汉时期的文物,这些文物说明丝绸之路的作用是 A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是长安和大秦 B丝绸之路巩固了西汉大一统的局面 C丝绸之路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D丝绸之
5、路加强西汉对西域的管辖 14对下图所反映东汉朝政情况的准确理解是()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A诸侯强大威胁中央 B社会局面比较安定 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母后主政皇帝无权 15公元前 127 年,汉武帝下令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这 样,诸侯王的封地越来越小,势力大为减弱。汉武帝这一举动的目的是 A获得诸侯支持 B扩大诸侯王的军政权力 C加强思想控制 D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16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关于上述材料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6、()A材料反映了宋朝江南经济的发展情况 B北民南迁带来先进的技术和充足的劳动力是材料所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C材料反映了江南经济十分落后 D材料表明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 17根据关键词“司马炎”“统一全国”“八王之乱”判断,这个政权是 A西晋 B东晋 C前秦 D北魏 18官渡之战之后,曹操写下千古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诗中的“壮心”指的是()A建立曹魏政权 B开发江南地区 C统一全国 D统一黄河流域 19下图反映了中国古代某历史阶段的朝代更迭。图中、所代表的政权分别是 A宋、北魏 B西晋、宋 C北魏、宋 D末、西晋 20“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
7、如蓝”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不包括 A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B北人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C南方的生产工具比北方先进 D南方战乱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材料二:禹传子,家天下。材料三:罢兵西归封诸侯,班赐宗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我国原始社会时期 哪一项民主制度?请举例说明古代的哪几位先贤是通过这种方法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2)材料
8、二反映出古代实行什么政治制度?(3)材料三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西周实行该制度的目的是什么?22从西周到秦,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图一主要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什么政治制度?图二反映出当时社会出现了什么现象?材料二: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摘自部编版七上历史教材(2)依据材料二指出,各国实行变法的根本原因和目的分别是什么?材料三:(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秦始皇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创立了什
9、么制度?(4)材料三图中 C 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什么?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时秦始皇为加强对地方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的控制采取了什么措施?该措施的实施对后世有何意义?23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由分裂走向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诗中所述的秦王是谁?写出“秦王扫六合”的完成时间。材料二:“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用。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10、”汉书董仲舒传(2)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这一主张被汉武帝采纳后,对儒家思想的地位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材料三:(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哪一战役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哪一政权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4)据以上材料分析,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什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C 解析:C【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北京人已会使用天然火。火的使用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因此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烧骨和较大的灰烬堆正是证明了北京人已懂得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所以 C 项符合题意;A 项在题干中体现不出来,排除;B 项与原始农耕时代的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有关,排除;D 项与
11、半坡原始居民有关,排除。2C【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距今约 7000 年,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那里的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用动物骨骼制作工具。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河姆渡居 解析:C【详解】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依据所学可知,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距今约 7000 年,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那里的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用动物骨骼制作工具。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植水稻,还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河姆渡聚落的房屋是干栏式的,干
12、栏式建筑一直是江南地区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所以 C项符合题意;AB 项与半坡原始居民有关,D 项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均有。由此分析 ABD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 C。3D【详解】依据题干关键词“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度量地势开掘九州水道”可知,此内容与大禹治水有关。传说中禹吸取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采取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的方法,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历经十年终灭水患,故 D 符合题意;黄帝、炎帝、尧属于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但是没有参与治理洪水,故 ABC 不合题意。故此题选 D。4B【详解】依据年代尺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开始于公元前 1046 年,B 项正确;约公元前
13、 2070年,禹结束部落联盟局面,建立夏王朝,排除 A 项;公元前 1600 年汤建立商朝,排除 C项;东周开始于公元前 770 年,排除 D 项。故选 B 项。5B【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不仅种类丰富,数量众多,而且制作工艺高超。商代后期,青铜铸造业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能够铸造出大型器物,如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B 正确;利簋这是已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器之一。腹内铭文记述了周武王在牧野伐纣的过程,A 排除;毛公鼎铸有文字,是目前所见青铜器中铭文数量最多的意一件,C 排除;四羊方尊以造型奇特著称。D 排除;故选 B。6A【详解】根据材料“春秋
14、战国”、“大变革:社会转型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个体生产成为可能。新兴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引发了社会大变革。故选项 A 符合题意;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耒耜骨器,故选项 B 不符合题意;兼爱非攻是墨家学派的主要思想观点,故选项 C 不符合题意;焚书坑儒是秦朝所发生的事件,故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A。7A【详解】根据题意“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知,此事件为百家争鸣,因此 A 正确,排除 BCD 三项。解析:A【详解】根据题意“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
15、法争用,”可知,此事件为百家争鸣,因此 A 正确,排除 BCD 三项。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8A【详解】公元前 260 年,秦、赵之间发生激烈的长平之战,赵括由于只会纸上谈兵,没有实战经营轻敌出击,结果秦将白起设兵埋伏将赵军围困起来,截断赵军粮道。赵军被困,粮尽援绝,最终被秦军歼灭,A 项正确;巨鹿之战发生在公元前 207 年,项羽以少胜多,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排除 B 项;公元前 7 世纪晋楚争霸,双发在城濮开展一场激烈战争,晋军大败楚军,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史称城濮大战,排除 C 项;马陵之战是战国时期齐国和魏国之
16、间发生的一场战争,排除 D 项。故选 A 项。9C【详解】秦朝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性的文字,废除原来六国的文字,因此李斯所使用的文字应该是小篆,C 项正确;甲骨文是商朝时期的文字,排除 A项;金文是刻在青铜器上文字,主要是西周时期使用,排 解析:C【详解】秦朝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性的文字,废除原来六国的文字,因此李斯所使用的文字应该是小篆,C 项正确;甲骨文是商朝时期的文字,排除 A 项;金文是刻在青铜器上文字,主要是西周时期使用,排除 B 项;楷书的起源时期是汉代,由隶书演变而来,排除D 项。故选 C 项。10C【详解】根据“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一 上学 历史 期末试卷 答案 08012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