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044115.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044115.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二节 1.教材分析 动物的运动是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生物圈中的动物的第二节内容。对于这部分内容学生拥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学习时所遇到的困难不会太多,另外,学生通过学习运动系统组成的知识,揭示动物运动的本质,巩固和理解动物适应生存环境的重要意义。同时本节内容也是后面学习动物行为的基础。因此,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可以达到进一步培养学生关爱生命,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目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列举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观察某种脊椎动物的肌肉、骨骼、
2、关节的基本结构,说明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能力目标】通过实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乐于探索生命奥秘的兴趣。【情感目标】认同动物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教学重点: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基础 教学难点:骨骼肌受到刺激时的收缩特性 2.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新鲜羊的关节,解剖刀,解剖盘 关节结构挂图 3.教学程序(一)情境创设【多媒体演示稿】图片:动物的运动图片 F%CE%EF%CD%BC%C6%AC&cl=2&cm=1&sc=0&lm=-1&pn=1&rn=1&di=29837171730&ln=2000&fr=ala2#pn1 F%CE%EF%CD%BC%C6%AC&cl=2&cm=1&sc=0
3、&lm=-1&pn=1&rn=1&di=29837171730&ln=2000&fr=ala2#pn2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F%CE%EF%CD%BC%C6%AC&cl=2&cm=1&sc=0&lm=-1&pn=1&rn=1&di=29837171730&ln=2000&fr=ala2#pn3 F%C5%A3%CD%BC%C6%AC&cl=2&cm=1&sc=0&lm=-1&pn=3&rn=1&di=7709119200&ln=2000&fr=ala2#pn4 A%B9%EA%CD%BC%C6%AC&cl=2&cm=
4、1&sc=0&lm=-1&pn=4&rn=1&di=6065904930&ln=2000&fr=ala2 D%CD%BC%C6%AC&cl=2&cm=1&sc=0&lm=-1&pn=1&rn=1&di=2578875768&ln=2000&fr=ala2#pn19 C%CA%F3%CD%BC%C6%AC&cl=2&cm=1&sc=0&lm=-1&pn=4&rn=1&di=40021703640&ln=2000&fr=ala2#pn7 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植物不能运动?”,“能运动是动物和植物最大的区别”,“动物是如何运动的呢?”,从而导入新课。设计意图:采用设疑、激趣法创设情景,有效地激发了
5、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进入探究新知识阶段。(二)目标导学 设计意图:展示学习目标,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进行有效的学习。(三)知识构建 知识点一:运动的方式 学生结合“动物多种多样运动方式”的视频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说出动物主要的运动方式和运动的意义,进而引出“运动的基础”这个问题。知识点二:运动的基础 1、骨连结是此处的难点主要通过不同骨连结的图片(1)不活动的连接%AD%B9%C7&in=8724&cl=2&lm=-1&pn=2&rn=1&di=554944965&ln=2000&fr=&fmq=&ic=0&s=0&se=1&sme=0&tab=&width
6、=&height=&face=0#pn1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2)半活动的连接%B9%C7%C1%AC%BD%D3&in=13670&cl=&lm=-1&pn=6&rn=1&di=37501689870&ln=414&fr=&fmq=&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3)活动的连接 5%B9%D8%BD%DA&in=28693&cl=2&lm=-1&pn=0&rn=1&di=48958780785&ln=2000&fr=&fmq=&ic=&s=&se=&sme
7、=0&tab=&width=&height=&face=理解骨连结的结构特点。设计意图:教师创设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用已知同化未知,用旧知易化新知,真正做到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活起来。2.关节的结构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运用实验的方法,通过解剖羊的关节,教师层层设疑,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问题如下:关节是怎样构成的?为什么关节能够即牢固又灵活?关节在运动中起什么作用?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细化问题阶级引导学生高效观察解剖羊的关节,细化问题如下:包在关节外的白色结构是什么?感受关节囊的坚韧性。剪开关节囊,观察韧带,用剪刀剪开韧带,感受它的坚韧性,教师将关节囊完找出关节头和关节窝,观察它们
8、在形状上的特点以及骨面颜色的特点 摸摸关节腔内的滑液。用关节囊将关节头和关节窝重新包裹起来,找出关节腔。最后通课本中的关节图片%BD%DA%BD%E1%B9%B9%CA%BE%D2%E2%CD%BC&in=1571&cl=2&lm=-1&pn=9&rn=1&di=44489071920&ln=1237&fr=ala0&fmq=&ic=&s=&se=&sme=0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tab=&width=&height=&face=,师生交流,总结出关节与灵活性和牢固性相适应的结构。设计意图:“关节的结构”是本节的重点
9、和难点,充分利用生物实验的研究功能,为学生提供鲜明的感性材料,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然后通过师生讨论、典型启发的方式进行讲解,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真正扫除疑难,很好地体现了生物学科的教学特点,实现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根本。3.运用“阿基米德-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翘起整个地球”的图片2%BB%F9%C3%D7%B5%C2%2D%2D%2D%2D%2D%2D%B8%F8%CE%D2%D2%BB%B8%F6%D6%A7%B5%E3%2C%CE%D2%BE%CD%BF%C9%D2%D4%C7%CC%C6%F0%D5%FB%B8%F6%B5%D8%C7%F2&in=7154&cl=2&lm=-1
10、&pn=4&rn=1&di=46521817170&ln=1869&fr=&fmq=&ic=&s=0&se=&sme=0&tab=&width=&height=&face=#pn4,通过“杠杆、支点、动力”的比喻引出骨骼肌,主要运用图片法由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此处改变了教学顺序,将骨骼肌特性的问题提到前面来探究,让学生对骨骼肌能有一个整体的认识。“骨骼肌的特性”是此处的难点,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是什么刺激了骨骼肌?骨骼肌受到刺激后,在长度上有何变化?设疑为什么老师没用电流刺激你,你的肌肉也会收缩舒张呢?这个刺激来自于哪?让学生真正感受骨骼肌的收缩特性。设计意图:“骨骼肌的特性”是此处的难点,
11、教师灵活运用教材,结合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进行难点点拨,真正做到了“主导主体”地有效融合。知识点三:运动的实现 结合屈肘和伸肘图片 C%D6%E2%BA%CD%C9%EC%D6%E2&in=22484&cl=2&lm=-1&pn=0&rn=1&di=18803993160&ln=927&fr=&fmq=&ic=&s=&se=&sme=0&tab=&width=&height=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face=,让学生在做屈肘和伸肘的动作中,直观感受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变化,有效地易化了难点。(四)自我感知:用“知识树”的形式梳理知识体系,对知识有一个整体认识。(五)生活在线:将所学与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学为所用”的教学思想,另外,将生物助学很好地运用到教学中来,充分利用了课程资源。4.教学设计说明 运用“三为主,五环节”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不断的创设问题情境,设计探究问题,学生感知情景,主动探究,通过观察比较,得出结论,同时,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具适时点拨,运用生物助学落实巩固,充分开发了课程资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