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三星专利大战.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苹果三星专利大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苹果三星专利大战.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苹果三星专利大战分析 专利也能成为战争?甚至是节制对手的竞争手段?这一切似乎都不可思议,可是它确实发生了。听了知识产权课之后,我觉得深有感触。在这之前,我喜欢对工作生活中发生的一些涉及知识产权的事件有所思索,但对这类问题,虽然有一些自己内心的是非观念,但却总是模糊的无法真正说出个所以然来。这次听了老师的在这方面的专业授课解惑的机会,我感觉受益匪,短短几节课让我明白了许多知识产权相关的知识。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专利的定义,知识产权的细分。一切都似乎在以前无法想象:曾经用来保护创新的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今天却成了大公司互相之间钳制对手的不正当竞争手段。一、新的专业大战苹果与三星之间的专利大战现
2、在已经打得业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堪称专利界完美利用专利的“楷模”。其实之前苹果也曾在专利上告过诺基亚,让人不禁感叹这家刚刚进入手机市场五年左右的公司的“初生牛犊不怕虎”,敢向手机界的各位老大发难!最新消息是,12月1日周三,三星电子在澳大利亚上诉成功,推翻了苹果此前提出的针对10.1英寸Galaxy Tab平板电脑的临时禁令。让我们先来回顾下苹果和三星专利权大战的过程:1.2011年4月15日苹果在美国针对三星提起诉讼,称三星侵犯了苹果的专利权。2.2011年4月21日三星在韩国、日本和德国起诉苹果,称苹果侵犯了三星的专利权。3.2011年6月28日三星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起诉苹果。
3、4.2011年8月4日苹果向德国杜塞尔多夫地区法院申请初步禁令,希望禁止三星和三星德国公司对某些产品的销售。5.2011年8月9日杜塞尔多夫地区法院发布了初步禁令,禁止三星销售某些型号的Galaxy Tab平板电脑。这一初步禁令称,三星的产品涉嫌侵犯苹果的一项设计专利。这一禁令只是临时举措,禁令将持续到相关专利权诉讼的听证会召开。6.2011年8月29日三星表示,由于澳大利亚的一个法庭听证会正在进行,将把10.1英寸Galaxy Tab平板电脑在澳大利亚推出的时间延迟到9月的最后一周。7.2011年9月2日杜塞尔多夫地区法院接受苹果的请求,禁止三星在德国销售或推广最新的7.7英寸Galaxy
4、Tab平板电脑。8.2011年9月5日三星表示,由于德国法庭的禁令,将不会在柏林的IFA消费电子展上展示7.7英寸Galaxy Tab平板电脑。9.2011年9月9日杜塞尔多夫地区法院维持8月份发布的对三星的初步禁令,从而禁止三星在德国销售某些型号的平板电脑。三星对这一禁令提出申诉。10.2011年9月26日苹果在澳大利亚对三星提起多项专利权诉讼。其中3起诉讼涉及触摸屏技术,这些诉讼将举行听证会。苹果请求法庭发出禁令,从9月30日开始禁止三星在澳大利亚销售10.1英寸Galaxy Tab平板电脑。11.2011年10月12日三星表示,计划对使用的技术进行调整,绕开苹果的相关专利,从而规避荷兰的
5、一项智能手机销售禁令。12.2011年10月13日澳大利亚一名法官维持对三星10.1英寸Galaxy Tab的临时禁令。法官安娜贝尔贝内特(Annabelle Bennett)判决称,如果使用了触摸屏技术,那么三星的产品不得在澳大利亚销售。苹果认为三星的触摸屏技术侵犯了该公司专利。13.2011年11月29日苹果向德国杜塞尔多夫地区法院提出请求,希望法庭禁止三星在德国销售Galaxy Tab 10.1N平板电脑。这款平板电脑是对10.1英寸Galaxy Tab的升级,而后者已于9月在德国遭到初步禁令。14.2011年11月30日三星在澳大利亚上诉成功,推翻了此前的临时禁令,从而可以销售10.1
6、英寸Galaxy Tab平板电脑。在最终的听证会之前,三星将可以在澳大利亚销售这款产品,而听证会的日期目前尚未确定。二、其实背后还有“专利流氓”事情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吗?仅仅是互相利用专利来牵制对手的竞争手段吗?错,这背后,专利流氓这一新兴的名词所代表的一群“蛀虫”,正在躲在背后搞鬼。1.什么专利流氓?专利战是常见的商业行为,1993年美国用专利蟑螂或专利流氓(英语:Patent Troll)来形容积极发动专利侵权诉讼的公司。专利蟑螂是“专利海盗”(英文名为PatentTroll或PatentPirate)的别称,是指那些本身并不制造专利产品或者提供专利服务,而是从其他公司(往往是破产公司)、研
7、究机构或个人发明者手上购买专利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然后专门通过专利诉讼赚取巨额利润的专业公司或团体,起源于1993年的美国,最早是用来形容积极发动专利侵权诉讼的公司,这样的专利公司往往具有很强的寄生味道。专利海盗亦被用来形容专利侵权。其相关名词还有“非执业实体”(Non-Practicing Entities, NPE),“不制造专利权”,“专利鲨鱼”,“专利营销”,“专利许可公司”。2001年,Techsearch公司及其律师Raymond Niro发起了一场针对英特尔的专利诉讼,当时英特尔副法务长Peter Detkin 用这个名词来形容 Techsearch公司及Raymond Niro,
8、后来指称专门以低价向发明人收购专利权之公司。所谓的专利蟑螂,其目的明显都是为了金钱而来。Detkin 还使用过“专利勒索”(patent extortionist)的名词,来形容那些起诉Intel专利侵权的家伙。一件典型的专利侵权诉讼案件,即使是胜诉案件,花费也在一百万美元以上。根据美国Patent Freedom调查指出,至2010年4月1日为止,美国有超过325家专利海盗公司,领域大都涉及半导体、软件应用,不断有新公司在出现。高智发明(Intellcture Ventures)是以购买或者研发大量的专利闻名,目前,高智发明拥有的专利已经高达1.5万件。美国近年来甚至出现专利恐怖分子(pat
9、ent terrorists)一词。1995年,Pitney Bowes以1982年申请的一项专利7项“权利要求”中的前3件控告惠普公司侵权。2001年6月4日,双方取得和解,惠普公司向原告支付4亿美元。Pitney Bowes继续以此项专利控告Apple、松下电子、三星等八家电子厂。2006年,加拿大黑莓手机制造商RIM公司和加州专利公司NTP长达六年的诉讼终于达成和解,黑莓付出了6.125亿美元。美国是全世界专利纠纷最多的国家之一,2008年的专利诉讼案件超过2400件。这些专利流氓有许多特征:以低价向破产的公司购买专利自己不生产产品购买重要专利来控告大公司暗中出击Google法务长Dav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苹果 三星 专利 大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