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的规划与实施课程教学设计.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配电的规划与实施课程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电的规划与实施课程教学设计.doc(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配电的规划与实施课程教学设计 二一一年三月目 录第一部分 课程教学设计指导思想- 2 -一、教学设计的理念- 2 -二、教学设计的思路- 2 -三、教学设计的依据- 3 -第二部分 课程定位- 4 -一、本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 4 -二、本课程与前后课程的关联- 4 -第三部分 课程目标- 5 -一、知识目标- 5 -二、技能目标- 6 -三、人文素质目标- 6 -第四部分 课程教学设计- 7 -一、课程整体教学方案设计- 7 -二、学习项目优化设计- 11 -第五部分 教学方法与手段- 24 -一、教学方法- 24 -二、教学手段- 24 -第六部分 课程
2、教学设施与条件- 26 -一、师资队伍- 26 -二、教学资源配置- 26 -三、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27 -第七部分 课程教学组织与实施- 29 -一、教学准备- 29 -二、教学组织- 29 -三、教学实施- 29 -第八部分 课程考核与评价- 31 -第九部分 教学质量保障- 32 -第十部分 课程教学设计开发人员- 35 -第一部分 课程教学设计指导思想一、 教学设计的理念以供配电技术和运用行业企业的需求为逻辑起点,以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为行动导向,进行学习领域的课程设计,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与课程系统化、以及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相结合,形成以项目引领、校企合作、教
3、-赛-产多轴联动的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基于电力施工、工厂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应用为典型工作任务设计课程结构以10个实际工作项目开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以电工电子、自动化和供配电实训室为中心,实现做中学、学中做。课程岗位目标:生产性实习;顶岗实习;电力施工;工厂供配电系统设计、维护和调试;开关柜的安装和调试。以企业对供配电技术应用能力要求为核心二、 教学设计的思路(一)课程设计思路1.校企共建课程本课程开发的第一步是与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分析岗位需要,确定岗位职业能力与工作过程。征求企业生产一线人员相关意见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共建更能贴近和满足实际应用能力需求的能力训练体系。与在企业一线从事电气设备生产
4、、运行、维护和调试的毕业生进行交流,听取毕业生对本课程建设的反馈意见,以他们的亲身经历和切身体会帮助我们审视以往“企业供电”课程建设体系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与行业企业的深入交流,确立了以面向供用电设备运行维护、供配电设备的生产制造、检验和调试等岗位、针对实际工作过程中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从系统化的学习情境设计入手,确立了以围绕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这一主线,构建“应用性理论知识讲授专项训练顶岗实习”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改革的建设思路。2.课程体系重构我们按照企业调研确定职业岗位确定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行动领域确定学习领域确定课程标准设计学习情境等流程进行课程体系重构三、 教学
5、设计的依据教学设计的总体依据是根据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的培养目标出发,制定课程标准,按照课程标准组织实施。第二部分 课程定位一、 本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1.课程面向的职业岗位随着刺激经济的政策不断推出,电力行业飞速发展,相关行业企业对电力设备的制造、维护、检修、调试、运用等方面的人才需求量快速上升。电气设备制造企业、电力设备的安装、一些工厂供配电企业对我院提出大量的人才需求,需求岗位包括设备制造工艺人员、设备维护与维修人员、设备运用人员、设备调试员等。 结合岗位的需求,确定课程面向的职业岗位主要有:电气设备制造工艺员、检查员、维护员、试验调试员、电力设备检修员等。 2.课程
6、在专业培养中的定位及作用 对于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和供用电技术专业,本门课程是一门主干专业课。为后续课程提供必需的电气设备理论和检查维护的技术应用基础,作为专业实践体系的基本技能模块之一,为该类专业电气设备调试技能、电气设备检修技能、电气设备操纵技能等提供必备的基本实践技能。二、 本课程与前后课程的关联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本课程前续需要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气CAD、电机拖动技术、高等数学等课程为基础铺垫,主要为本课程的学习提供工程制图基础、数学计算基础、电工知识和技能基础;后续课程如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检测技术、电气试验等,为其提供必需的电气设备理论和检查维护
7、的技术应用基础,为电气设备调试技能、电气设备检修技能、电气设备操纵技能等提供必备的基本实践技能。第三部分 课程目标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学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一、 知识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对供配电技术有一个基础的认识,为今后从事电气自动化工程实践获取必要的理论基础,为职业后个体发展提供知识应用。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1.能够描述供配电技术相关内容的基本结构与组成特点;2.能够描述供配电系统的主要电气
8、设备;3.能够进行三相用电设备组和单相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确定;4.能够描述短路的原因、后果及形式,并能够利用欧姆法和标幺值法进行短路电流的计算;5.能够描述供配电线路的结构、变电所的类型、所址及其布置与结构;能够分析变配电所的主接线图和安装接线图,并能对供配电线路导线和电缆的选择进行计算;6.能够描述继电保护的任务与要求;并能够分析高压电力线路、电力变压器的继电保护;7.能够分析供配电系统和建筑物的防雷保护;电气装置的接地与接零;8.能够读懂供配电系统的二次回路接线图;9.能够应用技术术语对供配电技术的性能进行技术交流;10.能够通过查阅技术资料获取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并能将工作过程进行
9、整理及归档;二、 技能目标学生在技能方面应该把安全第一放在首位,然后逐步提升认识设备、检查设备的能力;以及操作、运行、检修、维护、调试和设计的能力。具体职业能力的技能目标是:1. 能够对常用电气设备进行认识和检查;2、能够进行电机拆装与调速;3、能够登高作业及架线;4、能够进行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维护、检修与调试。三、人文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3、培养学生与同学、老师、企业师傅的沟通能力;4、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5、培养学生敬岗爱业精神;6、具有团队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7、有较快适应生产、管理第一线岗位需要的能力。第四部分 课程教学
10、设计一、 课程整体教学方案设计课程整体教学方案设计课程教学设计者:唐明凤课程名称配电的规划与实施授课年级大三总学时数114讲授学时70实践学时44学习项目内容安排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内容主要教学知识点学习目标建议学时备注项目一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以中性点不接地为例)根据要求对电力系统电源及变压器的中性点运行方式进行分析1.供配电系统的组成2.发电机及变压器电源中性点不接地运行方式3.电力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运行方式1-1能够描述工厂供电的基本要求1-2能够掌握工厂供电系统及发电厂、电力系统与工厂的自备用电源,能根据实际环境选择合适的自备用电源。1-3能够描述电力系统的电压与电能质量,能根据不
11、同设备及所在线路不同,确定出额定电压。1-4 能够理解电力系统电源中性点运行方式6项目二供配电系统主要电气设备(以开关设备的操作为例)根据各种设备的结构及功能,正确选择和操作设备4.开关设备(以高压断路器为主)5.保护设备(以能区分限流式、非限流式为主)6.变换设备(以变压器台数和容量选择为主)7.补偿设备(以无功补偿为主)2-1 能够描述高压开、低压开关电气设备的功能及操作事项2-2在教师指导下能操作高压隔离开关,独立操作低压开关2-3能够描述高低压熔断器及避雷器的功能和作用2-4 能够描述变压器容量选择的条件和互感器接线特点和结构特点2-5 能够描述提高功率因数的措施10项目三电力负荷及其
12、计算根据要求,对用电设备的负荷进行统计计算8.负荷曲线(以年最大负荷为知识点)9.电力负荷的分级10.三相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确定(以需要系数法为主)11.尖峰电流的计算3-1 能够描述工厂的电力负荷与负荷曲线3-2 会区分工厂电力负荷的分级、重点掌握工厂用电设备的工作制、负荷曲线、与负荷曲线有关的几个物理量。3-3 会三相用电设备负荷计算3-4 会尖峰电流的计算10项目四短路计算及电器的选择校验(以三相短路计算为主)当供配电系统发生故障时,短路电流与短路容量计算12.短路计算的目的13.掌握无限大容量电力系统及其三相短路的物理过程14.无限大容量电力系统中短路电流的计算15.短路电流的效应和
13、稳定度校验4-1 能够描述短路的原因、后果及其形式4-2 能够描述无限大容量电力系统发生三相短路时的物理过程和物理量4-3 会进行无限大容量电力系统中短路电流的计算。4-5 能够描述短路电流的效应和稳定度校验8项目五供配电系统的主接线、结构及安装(以分析主接线主和选择导线截面为主)根据对主接线方案的基本要求,能对各种主接线进行分析比较、正确选择导线截面16.变配电所主接线基本要求17.变配电所的主接线图18.设备安放位置19.导线和电缆截面选择5-1能够对主接线图的基本要求描述5-2会绘制高压配电所的主接线图5-3 会变配电线路的接线与安装5-4会绘制工厂总降压变电所的主接线图5-5 能够进行
14、供配电线路导线和电缆的选择计算16项目六电气照明(以照明质量及照度计算为主)根据对光源的基本要求,对照度进行计算和合理选择光源20.电光源和灯具选择21.照度计算22.照明供配电线路及安装6-1 能够描述照明技术的有关概念6-2 能够描述电光源和灯具6-3 能够进行照明质量及照度计算6-4 能够阅读照明供配电系统及电气安装图4项目七过电流保护(以线路过电流,动作电流与动作时间整定为主)根据对过电流保护的基本要求,能对常用继电器进行保护23.过电流保护的任务和要求24.常用继电器25.高压线路的继电保护26.电力变压器的继电保护7-1 能够描述过电流继电保护的任务和要求7-2能够描述熔断器的选择
15、及熔断器之间的配合保护7-3能够描述低压断路器的选择及保护7-4 能够分析各常用继电器的功能及作用7-5 能够对高压线路的继电保护进行分析7-6 能够对变压器的纵联差动保护进行分析16项目八二次回路及其自动装置(以直流操作电源为主)根据二次回路的作用主要讲授测量、保护、控制、监视、自动重合闸装置27.操作电源28.断路器的控制回路29.绝缘监视装置30.自动重合闸装置31.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32.二次回路接线8-1 能够描述供配电的二次回路及其操作电源8-2 能够分析高压断路器的控制与信号回路8-3能够分析电测量仪表与绝缘监视装置8-4能够分析供配电系统的自动装置8-5能够读懂和绘制供配电系
16、统二次回路接线10项目九安全用电掌握触电急救与避雷针保护范围的计算33.电流对人体的作用34.电气安全与触电急救35.电气装置的接地36.过电压与防雷9-1 能够描述电流对人体的路径、安全电流与安全电压9-2 掌握触电急救的要领9-3 能够分析电气设备的接地方式9-4 能够掌握避雷针保护范围的计算方法4项目十课程设计通过设计对工厂供电有完整的认识,为从事供配电工作奠定基础37.中小型工厂变配电所10-1题目的选择10-2负荷统计计算10-3短路计算10-4主接线方案的确定10-5设备的选择校验30三、 学习项目优化设计课程名称配电的的规划与实施课程总学时114学习领域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学时
17、6学习内容1.供配电系统的组成2.发电机及变压器电源中性点不接地运行方式3.电力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运行方式项目项目名称项目一:供配电系统的组成和供电系统及发电厂、电力系统与工厂的自备用电源学时3项目描述对供配电技术的基本要求;对供配电系统进行分类;发电厂基本知识和用户自备电源基本知识。学习目标1.能够描述工厂供电的基本要求2.能够掌握工厂供电系统及发电厂、电力系统与工厂的自备用电源,能根据实际环境选择合适的自备用电源。3.能够描述电力系统的电压与电能质量,能根据不同设备及所在线路不同,确定出额定电压。工具1. 教材2. 具有代表性的中型企业供配电系统简图;3. 大型电力系统简图;教学组织分组进
18、行;每组不超过6人;考核与评价考核与评价内容:分析供配电系统简图思路清晰、表述正确。考核方式:对相关问题进行解释;作业阅读教材中相关内容,根据本次实践过程就知识内容进行收集与整理。项目项目名称项目二:发电机及变压器电源中性点不接地运行方式和电力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运行方式学时3项目描述绘制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电路图和向量图及中性点直接接地电路图。分析正常情况和故障情况下电流、相电压和线电压的变化情况学习目标1.能够就电路进行正确的分析;2.能够理解电力系统电源中性点运行方式。工具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的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电路图和向量图及中性点直接接地电路图。教学组织分组进行;每组不超过
19、3人;考核与评价考核与评价内容:对电路的分析思路清晰、表述正确。考核方式:对相关问题进行解释与描述作业阅读教材中相关内容,根据本次实践过程就知识内容进行收集与整理。课程名称配电的的规划与实施课程总学时114学习领域供配电系统主要电气设备学时10学习内容1.开关设备(以高压断路器为主)2.保护设备(以能区分限流式、非限流式为主)3.变换设备(以变压器台数和容量选择为主)4.补偿设备(以无功补偿为主)项目项目名称项目一:开关设备和保护设备学时5项目描述1. 高压开关、低压开关电气设备的功能及操作事项2. 高低压熔断器及避雷器的功能和作用学习目标1.能够描述高压开关、低压开关电气设备的功能及操作事项
20、2.在教师指导下能操作高压隔离开关,独立操作低压开关3.能够描述高低压熔断器及避雷器的功能和作用工具1. 教材2. 实验室和相关安全操作规程;教学组织分组进行;每组不超过6人;考核与评价考核与评价内容:角色对问题的解释思路、解释程度及成员配合程度。考核方式:小组成员参与程度较高、配合较好。对相关问题进行解释。作业对本次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项目项目名称项目二:变换设备和补偿设备学时5项目描述1.变压器容量选择的条件和互感器接线特点和结构特点2.提高功率因数的措施学习目标1.能够描述变压器容量选择的条件和互感器接线特点和结构特点2.能够描述提高功率因数的措施工具教材教学组织分组进行;每组不超过3人
21、;考核与评价考核与评价内容:能否清楚的解释电流互感器工作时二次侧不能开路及电压互感器工作时二次侧不能短路。能否清楚的表述无功补偿装置装置类型及提高功率因数的措施考核方式:对相关问题进行解释与描述作业阅读教材中相关内容,根据本次实践过程就知识内容进行收集与整理。课程名称配电的的规划与实施课程总学时114学习领域电力负荷及其计算学时10学习内容1.负荷曲线(以年最大负荷为知识点)2.电力负荷的分级3.三相用电设备组计算负荷的确定(以需要系数法为主)4.尖峰电流的计算项目项目名称项目一:负荷曲线和电力负荷的分级学时2项目描述电力负荷的分级及工厂用电设备的工作制、负荷曲线、与负荷曲线有关的几个物理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配电 规划 实施 课程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