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环境保护局工作汇报.doc
《高新区环境保护局工作汇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新区环境保护局工作汇报.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新区环境保护局工作汇报 2008年,在苏州高新区工委(区委)、管委会(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环保局的具体指导下,在区各部门的大力配合下,我局,立足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提升,以生态工业园建设和污染物总量减排为切入点,逐项落实2008年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实事工程目标任务和环保责任目标任务,发展循环经济、巩固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扎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致力于发展具有生态竞争力的高新区。一、2008年工作回顾(一)加大循环经济推广,巩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建设1、建设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3月4日,通过了国家环保部、科技部、商务部组织的生态工业园区国家级考核验收。我区形成“以循环经济为理念、以IS
2、O14000为管理方法,以清洁生产为手段,三位一体全方位推进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的模式。5月国家环保部、商务部、科技部的领导在天津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工作会议上向苏州高新区颁牌。并多次调研,多方学习,积极探索巩固建设工作,放大生态工业园区示范效应,增创我区生态优势和生态竞争力。2、推广循环经济试点工作。与清华大学合作完成循环经济标准化课题申报书和循环经济标准化课题预算申报书;完成了园区循环经济标准化评价体系的调研和初步研究。完成典型电子废弃物回收管理体系研究项目报告书,探索和研究废旧家电收集规范体系。组织区内7家企业申报省级循环经济企业。省级电子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项目稳步推进。3、推进ISO14
3、000和清洁生产。多次召开区内认证企业ISO14000座谈会和环境管理体系宣贯会。全区新增31家ISO14000认证企业,累计203家。并召开企业清洁生产工作会议和座谈会,推进清洁生产工作。成功举办第二届苏州节能环保产品与技术展览会和第三届苏州电镀业清洁生产技术展览会,为环保企业提供了交流平台。(二)加强环境监管力度,全面提升区域环境质量1、提高环境监测分析能力。(1)水环境质量监测。虽然我区监测站在人手少、监测条件比较薄弱,但不放松加密、加强对属地行政首长负责制下京杭运河高新区段浒关上游、黄花泾两个断面的水质监测和区域内上山村和金墅港两个集中式太湖饮用水源地水质及有代表性的10条河流共计16
4、个断面14项水质指标每月手工采样进行监测。动态地反映本区水环境质量现状及其变化,及时地了解和掌握了整个区域水环境污染情况。另外,今年建成了上山村水质自动监测站,在太湖蓝藻和饮用水质预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的监测结果表明,两个京杭运河属地负责制下的断面由于受上游来水中氨氮的影响未能达到目标水质要求,但相对处于下游的黄花泾断面水质略好于浒关上游水质,黄花泾控制断面的水质优于上游水质,达到考核目标。区域内两个太湖饮用水源地的饮用水比较安全,上山村和金墅港取水口水质达标率分别为99.27%和100%。(2)空气质量监测。2008年,全区环境空气质量良好率为90.2%,略好于目标要求。在做好环境空气
5、监测的同时,积极做好环境信息的公布,全年在网络对公众发布环境空气质量周报52份,发挥了其环境效益和社会效应。同时,积极筹划新的大气自动监测点的增设工作,完成了苏州高新区空气自动站新增点位调研方案编制。(3)污染源监督监测有序进行。对区内55家重点污染源企业进行监督性监测,建立专门的环境信息档案,以及时掌握企业排污情况。对国巨公司等部分指标的超标排放进行了跟踪监测直至稳定达标排放。对全区八十多家单位进行总磷、总氮监测。2、严把环保项目审批关。一是规范开展项目审批。截止11月底共受理各类项目1994个,共有环保企业108个。否决劝退污染项目、不符合产业政策、选址不当项目14个,劝退资金达1000万
6、美金。二是积极推进服务窗口。实行“一次性书面告知制度、联办件执行首办负责制”等多项具体措施,认真兑现优先项目审批的社会服务承诺。三是重点落实区域环评。苏州高新区(建成区)回顾性环境影响报告书4月通过省厅审批;苏州高新区浒关工业园环境影响报告书于今年5月通过省厅审批;苏州科技城环境影响评价目前处在资料收集和区域环境质量监测阶段。四是全力协调多方关系,构建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快速通道”、“绿色通道”。五是稳步完善制度建设。专门制订重大项目建设期检查制度,实行重大项目专人负责制,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更好服务企业。3、加强环境监察执法力度。(1)水污染防治全面到位。一是加大对水源保护区的环境监管力
7、度,开展专项整治。通过调查摸底,全面掌握辖区内集中式饮用水源的分布、水源构成、水质情况及保护区规划等,实行“一源一案”。同时彻底摸清保护区内及上下游5000米范围内工业污染源的数量、主要污染物分布以及污染物达标情况,对保护区域内70家企业进行了彻底排查,控制污染,消除安全隐患,保障饮用水源水质长期、稳定达标。二是实施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计划,健全预警体系。对全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做好日常水质、蓝藻监测预警,积极落实蓝藻打捞工作,建立长效打捞机制,增强太湖蓝藻事故应急能力,确保饮用水水质安全。全年区域内两个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夏季也没有发生大规模蓝藻暴发导致水质黑臭现象。(2)切实解决环
8、境污染热点问题。一是全力做好省环保厅统一布置的“六查一提高”环境执法工作,完成了各项预期目标。二是全面畅通环保投诉渠道,加强举报受理工作。年初迄今共接待、处理群众信访210起,回复率100,群众基本满意。执法人员积极与信访群众进行沟通,及时化解矛盾,为维护稳定尽了一份力。三是挂牌督办污染企业。对7家企业进行了挂牌督办整改,目前这7个项目均已按时完成了整改。四是行政处罚作保障。全年立案查处了9家情节较为严重的违法排污企业,有力地打击了环境违法行为,保障了环境安全。四是积极开展餐饮整治示范街创建工作,完成了淮海商业街整治改造工作。4、节能减排与总量控制。我区08年COD6个项目实际减排量559.3
9、吨。SO2 8个目项减排,实际减排量2128.2吨。5、全力做好污染源普查工作。普查工作从重点企业普查、非重点企业普查和数据录入三个方面同步进行,对3114个对象进行普查,已完成数据终报。6、排污费征收工作。我区目前排污费征收单位为26家,征收到账235.1755万。(三)重点突出预防机制,不断增强环境事故应急能力1、太湖蓝藻预警应急机制。在深化太湖水污染治理的同时,根据苏州市高新区引用水源地重、特大环境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做好水质、蓝藻监测预警,严控污染物排放,并配合建设水务等部门指导落实各方配备工作和打捞工作,建立长效打捞机制,增强太湖蓝藻事故应急能力。督促各沿太湖地区镇区创建成太湖蓝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新区 环境保护 工作汇报
限制150内